你是对孩子负责的父母吗?
财商博士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常说:“父母也需要进行测试,测试他们个人的兴趣和活动。”
今天,我们的孩子们,在校内校外,都要经历许多次考试。
为了承担孩子们在智商增加过程中的责任,家长和老师也需要测试他们自己的“兴趣商”。
在家长会上,他推荐家长每周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并保持对这些得分的关注。当会议的高潮时,他常常发给大家一份“家长兴趣商测试题”,这就是其中一张:
1.每周,你问孩子多少次以下的问题:“你的家庭作业做了没有?”然后检查,并和他一起复习或问孩子:“你在学校是怎样学习的呢?”记下具体的时间:(许多父母只简单地问一问这些问题,但实际上对答案不感兴趣)。
2.每周,你有多少时间花在和孩子一同完成家庭作业上(并不是告诉他们作业题的答案,而是在不断的设置问题当中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的思维)。
3.每周你花多少时间同孩子一起玩休息、运动,最重要的是:快乐)。
4.每周,你花多少时间同孩子共同娱乐电视、电影、体育比赛、共度家庭假期)。
5.每周,你花多少时间同孩子共同讨论一些对他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问题——(例如:信仰、道德、财务、公民的责任、帮助弱者、领导、活动等)。
6.每周,你花多少时间在自我的学习上______________(读小说以外的书;在社会大学里上课;阅读专业出版物等)。
7.对你孩子的老师,你了解多少?你认为他们是专业人士吗?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否
他们是你所希望孩子接受的角色吗?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否(这不是挑剔,而是对和你一样照顾孩子的老师感兴趣)。
8.你对孩子的朋友及其他们的父母了解吗?你尊重他们吗?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否
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是你想要孩子接触的那一类型的人吗?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否
9.你认为你就是孩子长大后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吗?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否
10.每周,你拥抱孩子多少次_______
11.每周,你告诉过孩子多少次,你爱她(他)_______
12.每周你告诉过孩子多少次,你因为有了他(她)而感到自豪_______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身教重子言教。家长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财商。
财商博士常常将这一测试题目按时分发,父母常常责怪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不好或归咎于老师误了孩子的前途,但财商博士坚信,孩子最主要的老师,最好的或最坏的老师,最终是他们的父母。
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最好的或最坏的老师,最终是他们的父母。这点家长必须记住。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张三如他父母的愿,最终成为了一个学术界的风云人物,但我们20年后再在小时侯打篮球的操场上见面时,他却非常沮丧地告诉我:“我宁愿做一个老师眼里的平凡孩子,也不愿意承担天才的称号,这个称号几乎毁了我的一生。”
张三和她的妻子王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为了照顾张三和他们的儿子,王丽只能做一个全职太太。因为除了会写学术报告和大段演讲外,张三几乎对所有事情都一窍不通。就连他们的“小张三”,7岁的儿子,也能成为张三生活上的老师。
张三虽然对自己的童年感到非常沮丧,但谈起他的“小张三”,还是满脸自豪感。“我不会再像我的父母那样去教育“我儿子”。
张三说:“小张三”在不到4岁的时候就对一些印有人头像的金币感兴趣,时常会不自觉地去触摸这些金币,尽管他并不知道这些究竟是什么,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太太都非常兴奋,因为这就是当初财商博士告诉过我的父母,我可能会出现的珍贵现象——小孩在幼年时期所出现的最早的、无意识的理财能力需求。可我没有“小张三”幸运,我的父母忽略了这一点。
自从那个时候,我和王丽就开始引导孩子从不自觉的金钱认识到对金钱产生自觉意识。6岁时我们开始告诉“小张三”什么是银行,为什么要储蓄,并给他建立了自己的小账户。
孩子对金钱的认识都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应该注重培养正确的财商观念。
王丽每次逛商店的时候也都会带上“小张三”,让他知道金钱和货物之间的交换关系,现在“小张三”7岁了,已经可以帮助她的妈妈记一些简单的家庭流水账,在这方面他可是比我强多了,说到这里,张三非常无奈地笑了笑。
看着张三,我忽然想起了财商博士曾对我父母说过的话:“从小就注意孩子理财能力方面的发育是很重要的,它并不需要你花太多的时间去培养,有时候仅仅只是需要发现和引导。”
4~14岁——找到孩子的胜利公式
孩子在4岁到14岁之间,他们正在经历教育心理学家中常说的:“胜利公式”。它是孩子相信自己能在人生游戏中做得最好的一个公式。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敏感的阶段,需要家长给予巨大的关心和爱护。
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有过不好的表现,这一不好的表现或“灰色经历”将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孩子就会对怎样在学校这个环境成功或失败作出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如果一个孩子被老师或其他教员贴上“笨”或“迟钝”的标签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聪明,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将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从好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有好的表现,他就会相信自己很聪明,上学是件容易的事。这也将影响到他的终生。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几年是相当重要的,很难判断孩子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例如,考试的失败可促使一个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但同时也可导致一个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就是为什么要观察孩子对不同情况作出的反应,而不是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精神和情感发展的阶段会发生以下5种情况:
第一,如果鼓励孩子按胜利公式去做,他们会有一种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他们做什么父母都会爱他们的。
第二,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抑制自己公式的发展,而照父母的公式走下去。例如,孩子也许会压抑自己在好莱坞发展的想法而成为一名医生,这只是因为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家有一名医生。
第三,孩子认识到由于父母的热切期望,他们不可能实现父母的梦想。如果是这样,他们就会有一种“这有什么用”的态度。孩子也许会想成为一名医生,而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考入医学院,他们也许会相信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很成功。他们也许会因此失去人生目标而漫无目的地漂泊。
第四,孩子会反对强加想法的父母。
第五,孩子觉得父母一点也不重要,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实现自己的公式。
4岁到14岁之间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爱和欢乐。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强迫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演练”,他们想让孩子考高分,取得好成绩,能上好的大学。然而,承受着过大压力去学习将适得其反,可能造成孩子的“叛逆”。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真理:那就是没有一个适合所有孩子的公式。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对孩子观察、爱护并给予欢乐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在这些日子里孩子和你紧紧联在了一起,而你又同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如果给予孩子爱和尊重,那么他们在逐渐成长过程中听从你的建议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家长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的胜利公式,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公式。然后将这种胜利的感觉引导在理财教育上来。
家长也需要提高理财能力
“你能在30秒钟回答出‘钱是怎样来的吗?’”
财商博士经常向家长们抛出这样的问题,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的确难倒了很多不可一世的家长,“如果你不能回答,你就必须学习。”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你经常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看似简单但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
“为什么钱可以买东西呢?”
“银行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呢?”
“爸爸为什么要上班呢?”
如果你的孩子也会问你同样的问题,请你千万不要不耐烦,而是应该给他(她)们一个深深地拥抱,因为这些问题太宝贵了。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道出了“财富与劳动的关系”、“货币的等价物”、“储蓄与银行”、“劳动与获得”等基础的理财教育。
孩子提出理财方面的问题是非常珍贵的,一定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你的孩子如果能在很小的时候便能清楚的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他们便迈出了理财能力学习最重要的一步,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小孩在3岁时便已经具备了辨认硬币和纸币的能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5岁时则应该知道财富和劳动的关系,即“钱是怎样来的”。
财商博士经常对我的父母说:“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孩子行,如果你不能用孩子们的语言来解答他们的疑惑,那你必须开始学习;如果你不能用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来回答他们关于金钱方面的问题,那你必须开始学习理财能力。”
要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苜先要提高家长的理财能力。
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的,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就算你现在是白发苍苍的爷爷级的人物,你仍然可以从孩子们身上学到很多你没有的东西。
财商博士在我8岁的时候给我父母介绍了一套理财游戏,它是一种纸版游戏,不需要任何电源,也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玩的一种游戏。记得当时我看见它的时候并不喜欢它,因为财商博士告诉我父母应该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它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可以让父母很好地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和想法。但是你知道,谁愿意和父母一起,他们总是高高在上,对我指手画脚,而且总是不满意我的游戏速度。
和孩子一起玩理财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
但是到后来,我摆脱了父母,因为他们和我的速度总是不一样,他们也更愿意和他们一样大的人一起玩。我经常和我的小伙伴们(2个人就可以开始玩)比赛,张三,那个高智商的,我最要好的朋友,常常会输给我,因为他除了学习,对“市场风云”、“大生意”、“小买卖”这些游戏里面好玩的东西一窍不通。
常常是我已经在“富人圈”赚了几千万,买了飞机,张三还在“老鼠赛跑圈”里面死活出不来,这样的场景就像我们在运动场上,张三总是望着那高高的篮球筐若有所思,可是从来没有投进过一个球。我又再一次印证了财商博士的话:“只要你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式,你可以做得比任何人都出色,即使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天才。”
只要你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式,你可以做得比任何人都出色,即使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天才。家长和老师要找到适合孩子的理财教育方式。
不过,到我10岁以后,我更愿意和父母们一起比赛玩游戏,因为我发现在游戏中,我似乎可以更好地跟他们沟通,爸爸更愿意听我回答为什么我会投资500万去买一堆低价股票而不是豪华的别墅,他们不再为了担心我不务正业而拼命地催促我看我不喜欢的课外书籍,因为他们知道,我在游戏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的父母更了解我了,这是我更喜欢游戏的原因。
从小播下理财能力的种子
财商博士认为:“幼年时期是多彩人生的开始,在这层未曾开垦的沃土上,你播下什么种子,就会生什么根,发什么芽。在播下人生智慧种子的时候,千万别忘记,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一颗理财能力的种子。”
现代成功学创始人卡耐基说:“在每个家庭的孩子中都潜藏着我们所渴求的未来企业家,问题全在于如何去发现,挖掘和培养他们”。
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理财的种子,他们早晚会成为企业家的。
青少年教育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幼年时期的一举一动都模仿成年人的做法。这一研究结果也印证了中国的那句“上行下效”的至理名言。
本书非常强调家长对孩子的示范作用。由于受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客观原因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父母“理财能力低下”,父母不良的理财习惯会像DNA一样“遗传”给子女。
例如,许多孩子看到长辈毫无计划的花钱,就可能误以为钱是可以像“芝麻开门”一样从提款机“冒”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经常透支信用卡而为债务发愁,又怎能期望子女们长大以后能够根据家庭预算来开支呢?财商博士告诫已经成为或将要成为家长的人们:“理财能力低下”的父母就往往养育出“弱理财能力”的子女。
注意:“理财能力低下”的父母就往往会养育出“弱理财能力”的子女。
越早开始注意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你花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如果你像张三那样在孩子3~4岁的时候便发现了孩子最早的理财能力,那么你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浇点水,因为大部分孩子天生都具备这种能力;如果你是比较晚才意识到理财能力问题,那就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