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馆员第一”的观念来实施管理。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只有以“馆员第一”的观念来实施管理,才能有效地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有赖于全体馆员的参与,要做好“读者第一”也应该重视“馆员第一”。“馆员第一”是一种管理方法,一种手段,应服务于“读者第一”;无论是对读者的管理,还是对馆员的管理,其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图书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必须在人员管理上引进新思维,采取新举措,加快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化。
3.现代服务是人力资源效能发挥的体现。
(1)图书馆是一个由信息搜集整理、传递使用、设备技术后勤保障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采、编、典、流、阅、检索、咨询等多个工作环节,每个环节对人的要求都不相同。要根据用户需要,从因特网上提取信息,鉴别、选择、加工、组建各类数据库,编制目录、技术报告、数据文件等供读者使用。
(2)图书馆人员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集合体。服务对象是会思考、会竞争、求进步的主体,如何把处于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行动统一纳入总目标的轨道,历来就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工作人员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效能发挥更具弹性。
(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在图书馆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图书借阅业务为代表的被动型服务范围在不断缩小,以信息导引、信息搜集整理等业务为代表的主动型服务范围在扩大;服务的内容、形式在加深,转播信息的深度、广度在扩展。
(三)新型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
1.推行人性化的服务及理念。
(1)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要求。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会使图书馆服务变的更为有序化、自动化。由于缺乏亲和力及面对面的服务与交流,会出现信息歧视、信息专制、缺少人文关怀、尊重人格不够等问题。
由于大众化的服务较多,而个性化的服务较少。因此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要求。
(2)服务人性化是现代图书馆经营的理念。
服务人性化是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和潜在趋势。而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文环境的功能布局、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设施、保障信息平等与信息自由的管理机制、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制观念、尊重读者人格的服务态度、注重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友善言行宽待用户的无意过失。建立和谐的图书馆人际关系。
2.提升内在融合力的理念。
(1)内在融合就是“和为贵”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强调让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组合,有能干“大事”的人,也有能干“小事”的人配合协作。
(2)融合不是取代别人的个性文化,而是在尊重图书馆文化的前提下,尊重个人的文化差异,同时充分体现相互关爱,使图书馆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从而达到持续性发展。
(3)基点在于承认个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尊重个性中,寻求共同的利益、需求的切入点,提升内在融合力。
(四)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开拓精神
1.强化敬业进取精神。
(1)敬业强调的是职业道德,进取强调的是奋发向上、不断提高能力,敬业进取实际上是德和能内在的统一,这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又一主要内容。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够敬业进取,取决于他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2)要在图书馆职工中大力倡导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强化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最优质服务;倡导持之以恒、奋发向上精神,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通过营造敬业进取的文化氛围,使图书馆人力资源作用得以更充分发挥。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1)每一位馆员都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较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2)要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积极进取,甘心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在馆员与用户的互动中,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人的社会属性满足感的主要方面是得到肯定和赞扬,激励正是一种有效的肯定和赞扬途径。通过激励,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职工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都与激励有关,从绩效考核到岗位聘任,从学习培训到职务晋升等等,”激励”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激励措施、目标和方向,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设计激励措施时需要把激励的方向与图书馆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保持一致,使激励的指挥棒作用发挥得恰如其分。
(一)任务激励——给职工自我实现感
1.任务激励是指利用工作任务激励职工。更好地调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图书馆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任务本身更有挑战性,给职工自我实现感。
(1)任务激励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分配工作,尽可能使分配的工作适合职工个人的兴趣和能力。给每一位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企业整体充满活力。
(2)通过竞争上岗,给职工以压力,激发职工的潜能,提高工作绩效。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在缺乏激励的一般岗位上,职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但是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潜力就可以发挥到80%~90%,两者之间存在着60%的差距,体现激励起到的重要作用。
2.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统一。
(1)要设计出工作内容的丰富性、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完整性责任的独立性。
(2)阐明任务的意义,设置反馈环节,使职工从完成任务中产生高度的内在激励,形成高质量的工作绩效及对工作高度的满足感,从而大大减少离职率和缺勤率。
3.优化人员组合,建立动态管理模式。
(1)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优化人员组合和群体结构以及机构重组,都是要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建立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模式。对职工实施公正透明的激励,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发挥每一位职工的作用,让全体职工参与图书馆决策,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引进竞争机制,发挥职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以图书馆科学为依据,设立岗位责任制,实施“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在平等竞聘中,图书馆对不同类型的职工进行因材施用,及时选拔和任用到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用。
二是把实干正直、具有驾驭全局能力的人放在管理岗位,把为人热情、精于业务的人放在读者服务部门,把责任心强、具有现代技术的人放在技术部门,把踏实肯干、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放在文献建设部门,对业绩显著的专业人员委以重任。
(二)文化激励——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1.文化激励。就是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使职工在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环境里面工作。
(1)尊重是文化激励中最基本的形式,职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尊重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著名的IBM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曾经说过:”尊重人、信任人是IBM的第一宗旨,只有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才能保证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2)图书馆领导要注重感情投资,关心职工,平等待人,与职工交心、谈心,注重职工信念的培养、思想的建树,处理好职业道德建设和个性塑造的关系,在建立融洽、舒畅、充满信任的人文环境中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可想而知,这种氛围可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极大潜能,发挥出图书馆强大的群体效应。
2.运用好文化激励,在不断加强图书馆自我宣传和文化工程建设中,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声誉、效益,增强综合馆力,营造出一种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大气候。不仅可以使职工发挥更大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保持整个图书馆队伍的稳定。
用户实践的发展及理论研究
在信息时代,以人为核心的接受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信息理论研究的重要层面、并且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从用户的视角去研究数字图书馆,既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也是从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和接受中反馈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趋势的有效途径。
一、网络环境与用户需求需求分析
(一)网络环境与用户需求
数字时代的紧迫形势,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人们活动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种全新的网络环境及生存方式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在被人们适应和接受。图书馆是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信息资源汇集的策源地。要积极地融入新的环境中拓展自己的功能,认真地研究当前环境中用户需求的变化;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为用户提供优化的、个性化的服务。
1.用户环境的新变化。
当代新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既为图书馆走出困境突现曙光,也为未来用户需求的全面满足提供了实现的契机。这一切的实现,都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并为图书馆和用户掌握和使用,从而改变了文献信息的生产、收藏传递和利用方式,优化文献信息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向着使用户更理想地使用文献信息的方向转化。对用户而言,这个新的环境更广大、更全面、更能适应各种需求:
(1)信息的生产和获得更为便利,工作量在相对减小。由于新环境下的快节奏,信息的生产与面世跟着在加快,使得社会信息资源更加广泛和全面,首先为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拥有更充足的文献资源提供了保障,因为图书馆最高的理想还是拥有无限量的文献信息,新环境的便利使得这一目标更加容易实现;随着数据库的不断发展,拥有某一方面的系统的文献成为可能,对某一专题方面的文献能提供广度和深度上的服务,扩大用户对文献资料的占有程度,从而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质量;存储的发展,又提高了图书馆空间利用率,使得单个图书馆也能拥有丰富的信息存量,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的基础保证。
(2)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查询的效率。检索技术的极大改善,使得用户对文献资料的查询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服务加快了节奏,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查询的效率,不仅节约了时间,且易于后期管理和再次使用。
(3)用户对整个社会的文献信息占有度提高。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地域限制消失,用户可以在一个地点对联网的所有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进行利用,真正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从而使用户对整个社会的献信息占有度提高。
(4)为用户利用文献信息提供了新的方式。网络环境虽然是个新生事物,但它的出现,正好为解决传统的困扰图书馆和用户的问题提供了突破口,为用户利用文献信息提供了新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新环境的优势,不断调整自己,从而达到使用文献信息的最优状况;不仅图书馆要在演进中做出相应的变革,用户也要不断学习,适应新的用户环境。
2.影响用户满意的要素。
用户满意度是用户接受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事先期望比较的程度,不能用信息系统自身的各项技术指标作为用户满意度的测评因素,而应从用户实际使用的感受中,从用户的需求与期望中判断选择测评因素。影响用户满意的有形因素与无形因素分为文献资源、网络环境、信息服务、信息环境与图书馆形象五类。
(1)文献资源,指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规模、容量与质量是否符合用户需要,是否方便使用,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否有独到之处。
(2)网络环境,本馆网页能否准确、全面反映图书馆资源及其功能,网络导航的广度与深度,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操作是否方便。
(3)信息服务,指服务态度、服务广度与服务深度、服务速度,是否提供经常性的用户培训服务。
(4)信息环境,指图书馆各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图书馆动态、新书通报、图书馆规章制度、读者指南等常设信息;馆容馆貌是否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图书馆标志系统是否醒目、易懂;是否具有知识殿堂典雅优美的艺术氛围。
(5)图书馆形象,馆领导的思想道德水准、组织管理能力、专业学术水平、待人处事气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快速敏捷的工作作风,专深的业务素质,得体的服饰与优雅的行为举止。
(二)用户需求的新发展
1.个性化服务是当前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方面。个性化服务就是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是在共性服务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满足用户和特定主题需求的一种服务。开展个性化信息服能更好地揭示图书馆的专业资源,发挥图书馆的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1)目前能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一是用户的图书馆。根据用户个别需要而定制的一种个人化图书馆,从用户来看是一对一的信息服务。它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系统通过复杂的决策树和推理反馈机制,使得参考馆员随时与用户保持动态联系,两者呈一种互相跟踪的关系,参考馆员及时补充更新服务窗口的信息内容,提供相关资源或链接途径,用户也随时向参考馆员反馈信息变化,包括科研的进展情况等。
二是定题服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馆员针对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开展定题服务,运用本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序化,形成特定的专题信息产品,利用电子信箱等网络传输技术,突破地域限制,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定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