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字化过程是以高科技为核心技术的图书馆改造和建设过程,这就给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环境,具有现代化创新意识,广博的专业知识,精通网络、电脑操作技术的新兴图书馆管理人员。馆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益,人力资源投资与积累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图书馆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是必要的、迫切的,数字图书馆必须体现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人在数字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
鲁迅先生讲过: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只能是水。概括了人的道德在人生中的主导作用。
一、保持图书馆健康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准则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实用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实用人才是保持图书馆在新时代数字化建设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作为有着自主创新精神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在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和环境以及各类用户需求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思考是“自己该干些什么”,现有的图书馆人才培养和学习机制是远远不够的,仅靠所掌握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也是远远做不到的。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准则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保证
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化浪潮,各种信息媒体及各类信息机构的发展和融合,构成了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图书馆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用户将根据自己所需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选择不同的信息机构的严峻形势。以什么作为立足之本,是靠道德——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职业道德。
(三)建立一种新兴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
网络时代的道德,是一种建立在一个民族道德规范和准则上的、全新的道德。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人类生活的距离在缩短,人类社会正在向“地球村”演进着,这就为道德赋予了超越时空、超越传统的新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和传播方式,使人类的交流和人际关系内容变得更广阔、更实际、更自觉、更人性。
二、《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道德内涵
2002年11月15日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
该《准则》是以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总结我国图书馆活动的实践经验,为履行图书馆承担的社会职责而制定的行业自律规范。准则的贯彻落实,有赖于图书馆员的自觉行动、图书馆馆长的具体指导、图书馆组织的引导激励、图书馆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全社会的支持与监督。
准则内容包括:
1.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
2.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
3.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
4.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
5.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
6.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行为。
7.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
8.发扬团队精神,树立职业形象。
9.实践馆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
10.拓展社会协作,共建社会文明。
上述十条,涵盖了作为当代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贴切丰富,概括全面,具有时代精神。
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素质和技能。
一、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人员大致可分为三类:专业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人员和信息职员。其中专业信息人员的职责是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确定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发展目标,进行数字图书馆的业务管理,选择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剔除,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以及进行用户培训教育等;信息系统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维护等;信息职员主要从事日常的业务工作,如数据录入、信息资源的日常借阅、系统操作等。德鲁克认为,不断的创新是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的一部分,知识工作者区别于体力工作者的标志就在于他们时刻关心的是“干什么”,而不是“怎样干”。概括出了职业道德在职业中的主导地位。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工作者,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每一位馆员都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要有较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3)要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积极进取,甘心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
(4)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不但要努力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还应具有对读者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在借阅中提高自觉性、避免盲目性,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2.服务功能重新定位。
(1)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主要是利用馆藏印刷型文献来实现,主要包括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形式单一、被动。
(2)新型图书馆要改变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拓展和丰富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突破单一馆藏的限制,积极开发利用网上信息,主动面向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3)先进的服务技术、服务形式,以计算机操作为主,不受时间与空间、数量的限制的自动化技术性的服务。
(4)服务方式从单一方式转变为多元化、多层次方式,有效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5)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搜集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
3.要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操作和传输。
(1)数字图书馆的日常业务与传统图书馆的业务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业务的变化要求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及素质作相应调整和提高。
(2)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能够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其他软件,而且还要求图书馆员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网络功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
(二)图书馆员知识结构和素质的提高
馆员的知识结构是从事数字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前提,馆员应具备较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广泛的兴趣爱好、较扎实的服务知识,能把历史与文化的知识融为一体,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融为一体。
1.数字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变化。
(1)评价一个图书馆员是否称职,不是看他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是看他解决了多少问题,图书馆员要做的是给每一个不同的对象解决不同的问题。
(2)切实要尽快适应数字图书馆的日常业务的变化,从传统图书馆的馆藏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中走出来,适应新形势、迎接新任务。
2.馆员继续教育。
(1)数字图书馆时代,文献、读者与工作人员将依托网络来服务。而在网络上的采访、编目、阅览、检索、咨询、借阅及读者信箱等都由图书馆馆员来完成,这就对馆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馆员将以计算机检索、信息咨询、网络专家身份立足于社会,因此,图书馆应充分挖掘人才潜力,积极建立培训制度,制订可行的人才培训计划。
(3)馆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和能力。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馆风。
其一,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文献服务的舞台上做的是幕后工作,是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为教学、科研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其二,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规范服务行为,团结协作,树立良好的馆风,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这是我们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是掌握外语知识、提供一手资料。
其一,外语已是数字图书馆馆员必备的一种交流工具。馆员一定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还应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由于信息服务工作的特点,文字工作仍占主体。英文在网络资源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想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
其二,馆员还必须具有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清晰、简明地撰写各种报告、学术论文,才能及时使新成果、新见解得以交流和推广。
三是增强现代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
其一,馆员应把传统图书馆的低层次服务提高到信息服务的高度,要有很强的获取和评价信息、组织和保存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必须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开发、整理、选择和收集有效的信息资源,检索、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
其二,馆员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该担当信息专家的角色。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信息的向导和顾问。
四是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掌握现代化的检索方式。
其一,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图书馆的建设,信息资源形成由单一的纸质文献向纸质与电子文献资源并存的格局,文献检索的方式也要逐渐实现从手检到机检的转变。
其二,应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检索方式,不但能利用计算机熟练地进行网络检索、光盘检索和联机检索等,为用户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还要做到指导用户正确了解和使用众多网络搜索引擎,起到网络资源导航员的作用。
其三,信息检索能力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也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网上的信息由于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无序而繁杂,作为信息导航员的图书馆员,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发挥程度。
(4)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学习措施与制度。
一是引进专业人才,增强信息技术队伍。努力引进既懂图书馆业务及其它专业知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加强学历、学位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图书馆应将需要接受学历、学位教育的员工分期分批输送到相关学校培养;还可以抽调少量技术骨干出去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可以参加脱产培训、也可以是半脱产培训,使其回图书馆后能独挡一面,并成为今后馆内二次培训的主要指导人员。
(5)制定严密可操作的培训计划。制定馆内培训计划是一条投资省、见效快的路子。主要方法有:
一是岗位培训。针对工作的重点、难点,需要进行集中训练,进行岗位培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不断更新。
二是专家专题讲座。针对各层次不同情况,结合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聘请有关专家做顾问,开展一系列专家专题讲座。
(6)图书馆应奖励馆员自学,做到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社会发展。
图书馆平时工作繁忙,很难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但图书馆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面对着大量的并且最新的书刊资料。这些文献为图书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自学条件。要将自学作为获取知识、信息、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条制度。
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技能
新的历史时期——知识经济时代,向图书馆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提出了应具备的新的技能要求。
(一)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技能
新的技能主要有:元数据、标识语言、RAID技术、OCR数据库技术、用户界面设计技术、网络技术和项目管理等七项。
1.元数据。元数据作为“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数字信息组织和处理的基本工具。它们为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规范、普遍的描述基准和方法;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服务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1)用于信息资源的组织。为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著录和标引,从而得到揭示其内外部特征的元数据,并对它予以科学组织,以便用户陕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2)用于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导航。在网络环境中,用来进行信息资源检索的主要工具是搜索引擎,而搜索引擎性能的高低与信息资源著录和标引的科学性密切相关。面向信息资源的元数据中包含了搜索引擎可以查询的属性信息,将这些属性生成索引规则以及系统可以接受的查询类型等,搜索引擎就可以在其帮助下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信息。另外,数字图书馆系统还可以通过元数据来为用户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提供导航服务。
(3)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与维护。在进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库设计时,设计人员需查看每个可能成为数据来源的系统的物理结构、逻辑模型和业务规则,这个过程是元数据的搜集过程。记录这些包含与来源系统有关信息的元数据将对设计与维护数据库产生很大帮助。
2.标识语言。标识是指为了处理的目的,在数据中加人附加信息,这种附加信息就称为标识。
标识主要分为程序性标识与描述性标识两大类:
(1)程序性标识主要是指在对文件进行排版时,指示文字的编排,包括字体的大小、字型、字形、页面、段落、注脚等。描述性标识主要描述的是文件的内容或结构,而不是文件呈现的版面样式。
(2)描述文件结构的方式是以标识文件构成的元素进行的,它的基本概念是文件的内容与输出格式是分开的。
(3)标识语言主要有SGML语言、HTML标识语言、XML可扩展标识语言。
SGML(Standardfor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ISO1986年制订的描述文档资料的结构与内容、实现文档交换和共享的国际标准,它是数据描述、数据模型化和数据交换的标准,是一种描述结构的模式语言,同时也是标识这些结构的置标(加标志)语言。SGML是一种元语言,因此它是用来构造用于描述结构化信息语言的语言,主要用于文字资料的数据交换。
可扩展标识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世界万维网协会于1998年2月正式推出的一种用于标识数据格式的标识语言。XMI.是个精简的SGML,它将SGML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结合到Web应用中,XML保证了SGML的可扩展功能,这使XML从根本上有别于HTML。由于:XML的标签是不固定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允许用户定义数量不限的标记来描述文档的资料,允许嵌套的信息结构。
HTML标识语言着重关注数据文档在浏览器中如何布局和显示,而XML则着重关注的是怎样描述数据内容的组织和结构以便数据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处理。
3.RAID的基本技术。RAID,即独立、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它是一种将多个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使用起来如一个磁盘,但比单个磁盘有着更大存储容量、更高速度和更高稳定性的存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