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82年10月,古城兰州迎来了粉碎“四人帮”后又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入秋以来头场寒霜肃杀之后的甘肃省委党校,层林尽染,万木苍翠。一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正在这里召开。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组织战线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结束“文革”十年动乱、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确立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总方针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克服干部问题上青黄不接、成千上万选拔革命接班人的一次重要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省、地、县三级组织部门的同志和主管领导,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负责同志。如此大规模的会议,在党的组织系统,已经是多年不见了。与会同志心情激动,精神振奋,整个会场洋溢着一种喜庆和庄重的气氛。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传达中央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讨论新时期组织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重点解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千上万选拔革命接班人的问题。会议为此专门印发了几个配套文件,其中有:《关于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的通知》《关于建立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决定》《关于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通知》,这些文件成为会议学习讨论的主要文件,也是需要贯彻落实的主要工作任务。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议,中央组织部成立了青年干部机构,专门负责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以及干部工作新方法的研究。中央组织部还明确要求,各省都要成立青年干部工作机构,青年干部处正副处长的任命,要报经中组部审查同意。这年夏天,根据以上程序,我被提拔任命为甘肃省委组织部新组建的青年干部处的副处长。青干机构的建立,在党内外、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新加坡等国家的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决心变革的重要信号,它必将对我国今后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其本意是,选拔一些年轻的有文化的大学生,把他们放到基层去培养锻炼,力争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使他们能够走上县级党政领导岗位,改变党政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培养起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这是党的干部路线的一次重大改革和突破,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举措。
在落实这项工作的部务会上,时任省委组织部部长以高度的责任感,非常严肃地指出,一定要把人选好,要培训好,要把他们放到县以下单位去锻炼,然后跟踪培养,争取尽快成才,多出人才。要把这件事情提到落实中央干部路线、实现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高度来认识。请青干处尽早与有关方面进行衔接协调,拿出选调工作计划,供部务会议讨论实行。
部务会议以后,部长单独找我谈话。他语重心长地说,从大学生中选拔培养干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的,不过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效果都不是很好。我们这一次可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要选拔政治思想表现好的,最好是当过学生干部、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组织领导才能的,有发展前途的。这件事情做好了,我们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就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部长是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本来就身材高大魁伟,加上长期做组织工作,一脸严肃,部里人都对他有些敬畏。但是在同我谈话的时候,却显得和蔼可亲。我能感觉到,他对我这个新提拔的年轻处长,充满热情,寄予希望。我向他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保证党的组织任务的贯彻落实。
接受任务以后,我就和处里同志积极行动起来。当时青干处刚刚成立,处长由副部长兼任,干事除部内调剂的外,我们又从省人事局待分配大学生中调来了两人,这样加上我,实际工作人员就有5人。我们内部进行了分工:有的同志去省计委研究申报选调计划;有的同志去大专院校,了解当年大学生毕业的专业分布及人数;有的起草选调工作实施细则。很快,我们的计划得到部里的认可和通过。部里允许我们首先从省内11所高等院校选调100~1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放到基层去培养锻炼。
晚上,回到家里,我心潮起伏,难以入睡。望着窗外满天繁星和万家灯火,我想了很多很多。我首先为党的战略决策而感到欢欣鼓舞,这实在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伟大构想。秧苗成长于丰厚的土壤,干部产生于实践当中。一个干部,有没有经过基层工作的锻炼,有没有实践工作的经验,实在是太重要了。能当好一个乡党委书记,就能当好一个县委书记;能当好一个县委书记,就能当好地委书记。反之,如果高高在上,浮在机关,情况就不一定了。事实说明,经过基层锻炼和没有经过基层锻炼的人,在对待群众的感情上,在考虑问题的角度上,在处理事情的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次,我真为现在的大学生感到骄傲和幸福。他们还没有走出校门,组织就已经为他们设计好了成才的道路,可见新的历史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爱护和关怀。现在,让我们这些在极“左”路线下备受磨难的人去承担具体选调工作,这不但是任务,而且是历史的巧合。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具体地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为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做出一些贡献,这本身也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肯定和重视,我为此感到欣慰。因此,思来想去,最后只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把选调工作做好,决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决不辜负伟大的时代。
二
选调工作并不顺利。
尽管省委组织部事先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大专院校进行安排部署,但当我们分头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重重阻力。我们感觉到,这些阻力,就像厚重的坚冰,封锁着我们前进的航道。这层坚冰的结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旧的传统观念和极“左”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阻力主要来自党内,来自上层。当听说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干部,有的领导就很不以为然。他们说,干部要靠自然生长,怎么能人为地选拔?能不能当官,全看本人的表现,组织暗中掌握,怎么能提明叫响地让他们追求这个?这不是“学而优则仕”和“读书做官论”的公开宣扬吗?在组织部内部,有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想不通的。因为当时的组织部门干部中,绝大多数人没有上过大学,文化程度不高。提倡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干部,对他们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在思想上就有一种抵触,说什么:大学生不一定就能当好干部,文凭高不一定就水平高等。
基层各级干部也有看法。在位的担心这是冲着他们来的,害怕自己的官位被选调生代替;不在位的,感觉这样一来,文凭学位吃香,没有文凭不被人看起,自己的前程从此云遮路断,希望渺茫。一些人甚至怀疑党的干部路线出了问题,议论、猜忌、怨愤,沸沸扬扬,为选调工作设置了很大思想障碍。
学校和学生也是一片误解。有的学校的老师不明就里,在选调问题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认为当官升迁的机会到了,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千方百计参加选调;一种是认为行政工作是万金油,没有什么搞头,从政荒废了学业,不主张学生去参加选调。
这种情况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这又是一项新的工作,既无前车之鉴,又无后来之师。我们只有坐下来先统一内部的思想,提高认识。好在我们青干处的同志当时都比较年轻,思想认识都比较积极,大家一说就说到一块儿去了。我们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第一,我们所承担的这项工作,是组织工作中一项新的工作,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必须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新时期干部路线的高度来认识对待;第二,改革难免会碰到阻力,难免会招来各种各样的议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准备承受压力和风险,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敢于扮演开顶风船的角色;第三,要相信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依靠他们来共同完成任务;第四,要在不违犯党的干部工作机密的前提下,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讲清楚,同时注意工作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选调任务。在这次处务会上,我还提出,我们做组织工作的,一定要有为国家遴选人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为他人作嫁衣的献身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满腔热情地去对待人才,才能认真负责地做好选调工作。
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以后,我们又抽调力量,兵分几路,同时奔赴兰州大学、兰州医学院、甘肃师范大学、甘肃工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师范专科学校、西北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和学校党委组织部共同配合,开始了选调工作。天水师专、庆阳师专和张掖师专,因为地处偏远,我们派不出人力,就委托当地党委组织部进行选拔。
各地、各学校党委,对选调工作十分重视。他们按照省上的要求,配合我们召开各种会议,反复进行宣传、动员和解释工作,使选调工作逐步深入教师和学生的思想。
学生报名十分踊跃。特别一些师范院校,报名数大大超过分配的指标;而像兰州大学和兰州医学院这样一些全国重点大学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报名的人数相对比较少。我们分析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以后不愿意去当老师,所以报名参加选调的多;兰州大学是全国分配,留甘肃的学生本身就少,再加上有的学生对选调心存疑虑,所以报名的人就少。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还很不够,还必须从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上再下工夫。
组织推荐认真慎重。各学校各系党组织,都把选调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力争把系里最优秀的学生推荐出来。他们严把初选这一道关口,首先把思想品质好、学习好、当过学生干部、党团员、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推荐上来。为了省上有选择的余地,每个指标都推荐三到四名学生。有的学生虽符合省上选调的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本人不愿去或犹豫不决,系领导就做这些学生的工作,让他们打消顾虑,参加选调。有的学生虽参加选调的热情很高,要求十分迫切,但本人条件不符,系里决不不负责任地推荐。有的校系,毕业生多,选择余地大,学校和系里就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增加名额。有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名额限制,推荐不出来,系里领导和教师就替学生争取机会。整个初选推荐,贯穿了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全心全意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聚精会神为国家遴选人才,因而风气正,做法稳妥,进展顺利,为省委组织部的最后审查选定打下了较好地基础。
考察审定,百里挑一。在各学校初选推荐工作基本结束后,我们处里领导亲自和学生见面,一个人一个人地进行考察审定。我们考察审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定要品学兼优,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具有培养前途。我们采取听取系上汇报、介绍学生情况;翻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现实表现;和学生单独见面谈话,观察其机敏程度、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本人见面谈话,是考察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谈话,不但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身世、个人经历、学习情况和今后打算,而且在谈话过程中,对学生的性格、性情、思维、能力和水平,都看得比较清楚。我们还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回答,和他讨论,从中发现他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应对能力和知识面。这样的考察,使我们对学生的印象是直观的、具体的、深刻的;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是进入社会之前的一次角色准备。下面,是当时考察审定的几个具体场面。
场面之一:1983年6月的一天,我们风尘仆仆来到河西重镇黄羊镇———甘肃农业大学当年所在的地方。当时正是麦苗抽穗、油菜开花的季节,河西走廊美如一幅油画长卷,但我们顾不上欣赏走廊美景,而是一下火车就投入了工作。学校党委为我们召集了各系主任和总支书记参加的会议,校党委书记又进行了动员讲话。然后,为我们安排了专门谈话的地方,由校党委组织部部长负责通知学生和我们见面。我和处里同志认真听取了学校的情况介绍,知道学校党委和校组织部门为选调做了大量工作;详细阅读了学生档案和系里的推荐材料,对被推荐者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构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和被推荐的几十名同学一一进行了见面谈话,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对选调的认识和今后工作的打算。这种谈话是轻松的、灵活的,同时又是诚挚的、严肃的。许多同学当着我们的面,大胆地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顾虑和远大抱负,我们从这中间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当代年轻人和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寻找到了认识他们、解读他们、正确对待他们的基点和准绳。我们的谈话和交流夜以继日,披星戴月。灯火辉煌的会议室里,曾留下春回大地雪消冰开般的笑声和时代的宏愿,祁连山可以为此作证!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有十多名优秀大学生,进入我们的视野。
场面之二:仁寿山下,桃花盛开的地方,甘肃师范大学的选调生排着长队,正在一一接受我们的挑选。在此之前,学校党委书记向我们介绍了报名、推荐的情况,校长也对选调工作给以热情关注和支持,学校党委组织部长和学生处处长,协助我们参加了选调的全过程。我们询问应选学生参加选调的动机和目的,指出如果是为了将来毕业以后不去当老师而来参加选调,那是错误的。参加选调就要准备吃苦,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因为这一部分人都要分配到县以下基层工作,那里需要人才,干部也只有扎根于群众斗争的土壤,从基层锻炼成长起来,才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并告诫他们,组织的目的是想把他们放到基层,经过实践锻炼,培养成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但能不能成才,全在自己的努力。不要认为被选上了,就一定是人才,就一定要当官。因此,选上选不上,都要有一种平常心态,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干一番事业。同学们对我们的询问都作了正面的回答。有的同学一听要到基层去,要离开大都市,思想上打起了退堂鼓,我们允许大家思想有反复,想清楚了再来,不搞勉强。省计划委员会有关方面,一开始看我们在师范院校选的学生多了,担心影响全省教师队伍的建设,后来经过与我们沟通协商,最终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