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朝代相比较,明朝的政治格局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内阁、宦官、皇权三者之间相互制约,而内阁的权力和皇帝的权力也在你争我夺之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自成一体的文官集团则担任起监督的责任,更接近民主意愿。这样先进的政治体制最终却又回到了清朝那种皇权集中制上面,这才是历史的倒退。
繁荣的经济贸易
明朝的经济繁荣,在中国古代史中,也达到了继宋朝之后的又一巅峰,在这个时期,中国首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迅速,尽管明朝的“禁海令”是颁布了又废止,废止了又颁布,如此循环往复,但是海上贸易却仍然非常活跃,这些都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和每一个朝代一样,朝代的更替,总是少不了战乱、天灾、人口锐减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尤其是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所以对于一个历史上崭新的朝代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如何能够让百姓们迅速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值得开国之君深思的问题。
明朝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朝代的开国之君是真正从底层爬上来的人物,他经历过所有农民都经历过的最悲惨的事情,也深刻知道底层人民心中最迫切的愿望,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要吃饱。
这一点,朱元璋深有体会,如果在当初他们一家人都能够吃饱饭,那么他的亲人就不会在一个月之内相继被饿死,他也依旧过着快乐而满足的生活。虽然说现如今他登上了政治权力的顶点,可是这其中的危险系数他再清楚不过了。如果不是因为过不下去了,他又怎么可能会加入到起义军的队伍当中呢?反过来想,只要能够让人民吃饱饭,各个朝代的最大克星——农民起义就根本不会发生。
所以朱元璋刚刚登上皇位之后,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天下百姓的吃饭问题。他太知道饥饿所引发的动荡,所以就实行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鼓励种植经济作物、提高手工工匠身份等经济政策的调整改革。
自古以来,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社会地位最底层的人群,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他们便是一个国家最为稳定的阶层。经过了常年战乱的他们,最渴望的无外乎是能够过上平稳的日子,所以朱元璋的这条政策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时,明太祖告诫各地官吏:“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好比小鸟不可拔羽,新树不可摇根。”也正是这样的休养生息的农业政策让明朝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战争创伤走出来,并且在明太祖统治的后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开垦的耕地数量也迅速增多。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很难完成永乐盛世这样的辉煌,其实朱棣更像是个政治家、军事家,但是绝非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学者,甚至可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败家子”的色彩——郑和下西洋、五次北伐蒙古,这些都是烧钱的事情,以至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后,明朝的经济脉络受到严重损伤。
在明成祖朱棣之后,明朝的农业一直处于平稳,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直到上天赐给了明朝一个首辅,被称做“大明第一首辅”的张居正,在他的改革之下,明朝的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和农业相对应的,自然就是商业,中国封建社会之中,商人的地位相对较低,很多朝代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朝初期,同样如此。朱元璋原本毕竟只是一个农民,他知道农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商人的利益,他并没有作出太多的考虑。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商人的地位也比较低,甚至有很多人不屑去做生意,认为这样会被人看不起。但是在明朝,商业却依旧蓬勃地发展着。尤其是在中后期,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自古以来,江南地区,都是富饶之地,最显著的就是手工业的发展。江南产丝、产茶,无论是在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这都是重头戏。
丝绸带动了纺织业,根据史料记载,江南最先出现了手工纺织作坊。
什么叫做作坊呢?说白了,有点类似现如今的小型加工场,有的人最先完成了资本累积,成为纺织业的中间人,他们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再将物品拿到外面去进行交易,工资以一日为单位计算。
在万历二十九年,巡抚应天右都御史曹时在给万历皇帝写奏折的时候这样说:“吴民生齿最烦,……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其民,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简单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一幅江南纺织作坊的繁忙景象,一个染坊,多则几千人,都在为雇主工作,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啊!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一批地主乡绅也逐渐投身到工商业之中,更是逐渐形成了以地域划分的商帮。与那些小商小贩们不同的是,这些商帮的代表人物都是当地举重若轻的人物,并且和当地政府官员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最有名气和影响力的便是徽商。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也叫做“徽帮”,这个帮派是在弘治年间形成的,在明清两朝,甚至有“无徽不成商”的说法,可见这个商会在明清时期的影响力。
在同一时期的英国,商人、手工业场主能够拥有几万英镑,就已经算是商业巨头了,估计其意义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万元户”,可是在明朝民间的商人眼中,几万两银子,那都是小意思,人家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两白银的生意,而且这样数额的交易已经是非常寻常的。再比如郑芝龙的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几千万两白银,英国和明朝相比,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一个国家的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海上贸易同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史中,海上贸易曾经非常繁荣过,比如唐朝、宋朝能够那么有钱,就是得力于海上贸易,明朝同样如此。
“郑和下西洋”不仅成为了大明王朝和其他国家、地区相互联系的纽带,甚至也成为了打开海上贸易的钥匙,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更是繁盛。在当时,和明朝常常进行海上贸易的地区非常广,比如东亚的日本、琉球和朝鲜等国家;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各国,主要是出口瓷器、丝绸、药材、棉花、蔗糖等等。
日本,早在唐宋时期就常常从中国进口物品,尤其是日本贵族,他们对丝绸和胭脂已经喜爱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在贵族之中,使用中国的物品也成为了标榜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根据史书所记载:“大抵日本所须,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棉,漳之纱绢,松之绵布,尤为彼国所重。”
当然啦,既然是商业贸易,就不会像是“郑和下西洋”那样摆出一副“散财童子”的架势,那明朝可以从中获得多少利润呢?我们以生丝为例,当时明朝的生产价格为每担60两左右,可是到了日本就能够把价格抬到600两左右,毛利润达到十倍左右。
生丝,也就是织布最基础的原材料,但当时并不仅仅只有中国在出口生丝,西班牙、墨西哥都自主生产生丝,也对外进行商业贸易,但是有了中国生丝的冲击,导致墨西哥原先自主生产生丝的农户都放弃了这个营生,另谋生路去了。据说墨西哥总督曾经呼吁过禁止本国对中国生丝的进口,以保存自己的纺织业实力,然而这样的呼吁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对于西班牙的影响则更大,原先西班牙的生丝市场主要就是美洲,但是中国开展了海上贸易之后,生丝通过墨西哥到达了秘鲁、巴拿马等地,不仅质量要比西班牙的好,就连价格也仅仅是它的三分之一,很快就将西班牙的生丝比了下去。
大明王朝的海上贸易比较稳定的是官方认可的朝贡,由于有时而颁布、时而撤销的“禁海令”,明朝私人的海上贸易不是很稳定,但到了明朝中后期,所谓的“禁海令”就成了一纸空文,即便是沿海地区的官员,对于私人海运,也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正式开放海禁,准许人民前往海外贸易,正式向海澄县的海防同知纳税,使之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贸易,曾经偷偷摸摸做着海上贸易的那些人,也正大光明地做起了生意,甚至建立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郑芝龙。
或许郑芝龙这个名字大家都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儿子,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鼎鼎大名的郑成功。郑芝龙曾经是一名海盗,其实说是海盗,却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来,甚至常常劫富济贫,颇有绿林好汉之侠气。
崇祯元年(1628年),工科给事中颜继祖奏折写道:“海盗郑芝龙,生长于泉,聚徒数万,劫富施贫,民不畏官而畏盗。”再加上郑芝龙率领着自己的船只部队——十八芝常常会在台湾海峡和明朝福建舰队交火,崇祯帝一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既然郑芝龙是个有能力的“海盗”,不如给他一个官职,招安了吧。就这样,郑芝龙走进了庙堂,成为了守卫沿海地区的官员。
和那些明朝舰队相比,郑芝龙有着非常丰富的海战经验,所以有他防守的地区就如同有了一道铜墙铁壁。公元163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突袭厦门,双方迅速展开交战,很快敌方就败下阵来。自此之后,郑芝龙控制了海路,并且发展成为了拥有三千多艘海洋贸易船只的强大队伍。
明末的对外贸易量是惊人的。《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说“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李隆生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认为“整个明代由海外流入的白银可能近3亿两”。
美国的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凭借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七千到一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各研究结果虽有差别,但足以说明当时的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提到明朝,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概念——人们活在专政制度的黑暗之下,其实关于这一点,可以说绝对是个误会!
相对于那些官吏来说,或许会有这样的禁锢存在,但是相对于百姓来说,明朝还算是不错的,因为这个朝代的赋税非常轻,尽管明朝经济强大,但是明朝的政府却并不算有钱,比如宋朝动辄几百万两的岁币,明朝绝对担负不起。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在明朝中期,商业税额是三十取一,也就是说商家赚了三十两银子,国家征收税额一两,到了万历年间,税收制度改了,改成二百取三,那些做小生意的小商贩,压根就不需要上税。农业税就更少了,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定的是每亩地收三斗,到了后期,改成了每亩地只收一斗。这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机器,单靠这点税收,怎么能正常运转?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末年,军队因为没有军饷,士兵们情绪低迷,为了求得一点点军费,崇祯皇帝是到处跟人哭穷,当这样一个皇帝容易么。当然,崇祯皇帝也想要增加赋税,可是这与祖训不符,别说内阁的那些阁老们不同意,就是那些官至六品的文官也站出来反对,老百姓们更是不能答应。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大明王朝竟然输在了囊中羞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