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100000030

第30章 慧炬长明 (4)

又慈恩《唯识述记》(卷一)云:

“龙军论师无性等云,谓佛意慈悲本愿缘力,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似如来说。”

圆测、慈恩为奘公门下二杰,据此知当时《三身论》尚存也。彼论今虽佚,然观其以“三身”为名,自当是诠法身、报身、化身之义,其所主张“佛果唯有真如”云云,即后此《起信论》“真如缘起说”之所自出。龙军与弥兰同时,盖马鸣前百余年,即此可证大乘弘自马鸣之说,非确论矣。本经所记问答语,大抵皆小乘理解,盖开导未解佛理之弥兰,不得不如是耳。

此经之流传,一、可以知希腊人与佛教之关系,二、可以知北方佛教亦应受希腊文化之影响,三、可以知大乘学派发生甚甲,且其渊源实在北方,诚佛教史上一宝典也。英译本未见,据日本学者所引,似较此本为详。

5.《大乘起信论考证》序

《大乘起信论》,旧题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千余年来,殆相习无异议。虽然以历史上佛教教理发达之顺序言之,马鸣时代,似不应有如《起信论》一派之圆教的学说。以中国佛教思想派别言之,《起信论》学说。与专弘《摄大乘论》之真谛,亦多不相容处。故我国近年善言佛典者,对于本论已不免有几分怀疑,如欧阳竟无居士即其一人也。然怀疑论实不自今日始,隋法经等所著《众经目录》初著录此论,而以入诸疑惑部。其文曰:

“《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

又唐均正著《四论玄义》(注释:梁启超原注:此书中土佚,日本《续藏经》第七十四套收有残本。)云:

“《起信论》一卷。人云马鸣菩萨造,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目之。’寻觅翻经论目录中无有也。”

法经《众经目录》之成书,在真谛没后二十五年,而云:“勘《真谛录》无此论。”均正年代虽不可考,但既为唐人,与斯论出世时相去不必不远,顾乃目此为“昔日地论师所造”。是则以鸣之著,真谛之译,在隋唐间本已成疑问。特后世学者不之察耳。距今十五六年前,日本学界对于此书始发生问题。初则对于马鸣著述怀疑,继则对于真谛译怀疑,终乃决定其为支那撰述而非印度撰述,且作者所属之派别、所生之年代亦大略推见焉。持此说者有三人:曰松本文三郎,曰望月信享,曰村上专精,其论文及诸书为吾所见者如下:

松本著:《〈起信论〉考》(明治四三年五月)

《〈起信论〉后语》(明治四三年七月)

《〈起信论〉之译者与其注疏》(明治四三年九月,并见《佛典之研究》)

望月著:《〈起信论〉之作者》(明治三五年一月《宗粹杂志》)

《疑似经与伪妄经》(大正六年八月《佛书在研究杂志》)

《关于〈大乘起信论〉作者之拟议》(大正七年一月《宗教界杂志》

《〈大乘起信论〉支那撰述考》(大正八年一月《佛书研究杂志》) 《三度论〈起信论〉为支那撰述》(大正九年八月《哲学杂志》)

《〈起信论〉学说与〈占察经〉之类同及关系》(大正九年十一月《佛教学杂志》)

《〈大乘起信论〉之研究》(大正十一年三月,单行本)

村上著:《对于〈大乘起信论〉之史的考察》(大正八年十月《哲学杂志》)

《四度论〈大乘起信论〉之著作问题》(大正九年九月《哲学杂志》)

《大乘论》(大正十年二月《哲学杂志》)

《〈起信论〉与〈华严经〉》(大正十年十一月《哲学杂志》)

此问题以望月氏为中心,而松本氏导之于前,村上氏以斯界老宿翼之于后,当大正八、九两年中(即民国八、九年),日本论坛为此问题起一激战。其持反对论者为常盘大定及羽溪了谛,亦彼都著名学者。吾侪以史家之眼忠实评骘之,则望月派所持,盖信谳也。望月所著《〈起信论〉之研究》,为五十万言以上之一巨帙。此外松本、村上二氏所论述,又不下十万言。吾既搜而遍读之,辄撷其精要,且闻附已见,助彼张目,以成斯论。吾属稿之际,有两种感想浮于吾脑焉。

其一,《起信论》在思想界价值之伟大,稍治佛学者皆能知之,无律吾词费。松本氏之言曰:“昔叔本华极口赞美印度《奥义书》,谓为‘最高人智之所产出’(注释:梁启超原注:叔本华为九十世纪上半叶之德国大哲,《奥义书》印度古代哲学之总汇也,华译为“优波尼煞昙”。),以《起信论》校彼,有过之无不及也。”斯言虽或溢美,要迹近真。本论自出世以来,注释者在百七十余家,为书不下千卷(注释:梁启超原注:望月著,《〈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书中,内有一部分题曰《〈大乘起信论〉注释书解题》,千馀年来中国、日本关于本论之著述,存者、佚者皆略具矣。)。其影响于我国民思想之深厚,可以概见。

朝鲜、日本千年诵习无论矣,逮近世而英译且有三本,巍然成为世界学术界之一重镇。前此共指为二千年前印度大哲所撰述,一旦忽证明其出于我先民之手,吾之欢喜踊跃乃不可言喻。本论是否吻合佛意且勿论,是否能阐宇宙唯一的真理更勿论,要之,在各派佛学中能撷其菁英而调和之,以完成佛教教理最高的发展,在过去全人类之宗教及哲学学说中,确能自出一头地有其颠扑不破之壁垒,此万人所同认也。而此业乃吾先民之所自出,得此足以为我思想界无限增重,而隋唐之佛学,宋元明之理学,其渊源所自,皆历历可寻。质而言之,此为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结婚所产之胤嗣,而以克岐克嶷显于世界。吾辈生千年后,睹此巨大崇贵之遗产复归本宗,不能不感激涕流也。

其二,此一段公案,为佛学界空前之大发明,目无待言。然检诸家之论据,其取材不越全藏,则固吾国人所尽人能读者也,而发明之业,乃让诸彼都人士。是知治学须有方法,不然则熟视无睹。近数年来,国中谈佛者炽然矣,其纯出于迷信的动机者且勿论,即实心求法者,亦大率东听一经,西繙一论,绝少留于别派之条贯,往往糅矛盾之说于一炉,以自招思想之混乱。吾以为今后而欲昌明佛法者,其第一步当自历史的研究始,印度有印度之佛学,中国有中国之佛学,其所宗响虽一,其所趣发各殊,谓宜分别部居,溯源竟流,观夫同一教义中,而各派因时因地应机蜕变之迹为何如,其有诬附益者则芟汰之。夫如是,以言修持耶,则能一其宗尚,以言诵习耶,则能驭繁赜。要之,七千卷之大藏,非大如一翻整理,不能发其光明,而整理之功,非用近世科学方法不可。日本近十年来,从事于此者渐有人矣,而我国则闻乎其未之闻,吾检此《起信论》一段公案,未尝不惊叹彼都学者用力之勤,而深觉此种方法若能应用之以整理全藏,则其中可以新发现之殖民地盖不知凡几,此实全世界学术上一大业,而我国人所不容多让者也。

吾草创本文,其初不过欲辑译日本学者的说,介绍于我学界而已,既而参考各书,亦往往别有所发明。且曰人著作,其繁简详略之处多不适于吾国人之检阅,乃全部重新组织如左,虽名迻译,实不异新构矣。为行文便利起见,故篇中所述,孰为望月说,孰为其他两家说,孰为我所新附,不复一一标举。

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作始,十月七日成。此十二日中尽废百事矣。

6.《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

藏中诸经传译的形式,惟《大宝积》最为新奇。凡大部经典,本是用丛书的体例逐渐编集而成,这是我们所确信的。所以此类大经,都先有许多零译单本,或每种先后译几次重译,到后来得着足本的梵文,遇着一位大译师,才把他全部首尾完具重新译成,《华严》、《般若》诸译本成立次第都是如此。《宝积》初期的迻译,也不违斯例。自汉、晋至魏、齐,零译单本不下数十种,到唐中宗神龙二年至先天二年(七○六至七一三),菩提流志三藏才泐成现在的百二十卷本。但他有一点极为别致,全书共分四十九会,内中只有二十六会为流志新译,余下二十三会则采用旧译,所以这部百二十卷《大宝积经》,我们可以借用版本学家的术语,名之为“唐百衲本”。

这种“百衲本”的办法,想来是先把旧有许多零译单本拿来和梵文对照,倘若认为都要不得,便重新译;倘若认为其中有一种要得的,便采用了他。本刻的经文,就是全部四十九会里头第四十三会所说,流志以前,曾经三译:第一次为汉支娄迦谶译,名为《佛说遗日摩尼宝经》;第二次为晋时译,名为《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失却译者姓名;第三次对姚秦时译,也失却译者姓名,原名何经,亦无可考。流志对勘的结果,认为秦译要是得的,所以不另译,便把秦译编作全书之第一百一十二卷,名为《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那汉、晋两译,认为要不得,便把他们淘汰了。

《宝积》在翻译史中,还有一段掌故:当玄奘三藏在玉华宫译成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之后,他的门生便请他译《宝积》,那时他已经六十九岁了。他拿起《宝积》梵本,译上几行,即便搁起,说道:“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其后不过一个多月,他便圆寂了。这部经不能得玄奘这位法匠译他,真算憾事。玄奘说他的部轴与《大般若》同,《大般若》六百卷,现行百衲本《宝积》百二十卷,不过得《般若》五分之一而强,所以我们很疑心流志所译,还不是足本。后来北宋法护、施护诸人所译,也许有许多是《宝积》“遗珠”,本刻所录之第四译《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便是其一了。

我们六朝、唐、宋时代赍来成千累万的梵本,现在一轴也无存了。印度方面梵经也日加稀少,大乘经典尤其。钢和泰先生得着这部经的梵文和藏文,又追寻中国旧译,除“百衲本”所收外,还有三本,合成六种。据钢先生说:“这部梵本久已失传了。”我们别要看轻这点小册子,这也算人间孤本哩!

钢先生将全经逐段分开,把六种文字比较对照,他所费的劳力真大小。我们有了这部合刻本,第一,可以令将来研究梵文、藏文的人得许多利便,增长青年志士学梵文的趣味,为佛学开一新路。第二,用四部译本并着读,可以看出翻译进化之迹及其得失,给将来译家很好的参考。就这两点论,我们学界拜钢先生之赐实在多多了。

钢先生是俄国一位大学者,专研究印度及亚细亚中部的语言和历史。两年前,我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演历史,有涉及大月氏迦腻色迦王事,钢先生听见,便找我的朋友丁文江先生介绍见我,说他自己之到东方,专为“捉拿迦腻色迦”来的。——因为迦腻色迦历史聚讼纷纭,所以钢先生作此趣语。——后来我们还会面好几次。有一次,我在钢先生家里晚饭,他拿出一部北齐是所译的经,用梵本对照,译得一塌糊涂。几乎令我们笑倒了。我因此感觉,专凭译本去研究学问,真是危险。我又觉得,钢先生这种研究精神真可佩服。我初见他时,他到中国不过两年,他对于全部藏经的研究,比我们精深多了。我很盼望的精神能间接从这部书影响到我们学界。

我最后还要向商务印书馆致谢。这部书是钢先生托我介绍向该馆印行的,像这类专门书本不为社会一般人所需,该馆因为印这区区小册子,特制梵文、藏文字模,还经许多麻烦才印成,纯然是对于学术界尽义务,我们不能不感谢的。

十三年三月九日,梁启超

7.《四十二章经》辨伪

藏中本经,标题云:“《佛说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同竺法兰译。”《高僧传》云:“汉地现存诸经,唯此经为始。”(注释:《高僧传》原文为:“汉地现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此语盖二千年来佛徒所公认。摩腾之姓,或作竺,或作摄,或作迦叶。此经或云摩腾译,或云法兰译,或云腾兰同译。两人籍贯,或云月支,或云天竺。其皆枝末异说,未有从根本上致疑于其伪者。如吾前文所考证,汉明求法,既羌无故实,腾、兰二人,皆子虚乌云有,则此经托命之点,已根本动摇。然则此经果何时代何人所作乎?此问题向佛典目录学中求之,或可解答一二也。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省称《长房录》)本经条下云:

《旧录》云:‘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经》十八章。’……”

同类推荐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将对以下内容作出论述:一、命运真的存在吗?如何改变命运?二、人生真如梦境一样是虚幻的吗?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三、到底是心在脑中,还是脑也无非是心中一物?终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四、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是“无我”的?这与灵魂是否存在有什么关系?五、如何悟道?涅槃境界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证入涅槃?六、真正修入禅定到底入的是什么?真实入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入定?入定的基本步骤和细节是什么?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因“见性“而悟道,那么如何见性?见性是见什么?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快速见性?本书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方式,让你直趋明心见性和顿悟佛学实相。
  •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热门推荐
  • 太古大主宰

    太古大主宰

    弹指破苍穹,瞬息踏乾坤!你若成佛,我便入魔,任你上天入地,我必诛杀于九幽深渊!少年得太古吞噬决,在杀戮中崛起,吞噬寰宇,睥睨九霄!
  • 废材逆天嫡女太妖孽

    废材逆天嫡女太妖孽

    傲天大陆,强者为尊,魔法师盛行,大家族南宫家雀却出了个废物大小姐,成了所有人的笑柄,星魂斗转,神魂归位,凤凰涅槃以后,注定翱翔九天,掀起一番惊涛骇浪,弹药宝器在手,神兽强者追随,携手那世间最至高无上的男人,笑看天下……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亡灵法师是个牧师炼狱王座

    亡灵法师是个牧师炼狱王座

    一个战神之子却是亡灵法师,一名天灾级的亡灵法师竟然是一个救人的医生,在这个人与魔的世界中,两个少年会掀起怎样的风浪。(本书大量玩梗,同时进度较快以后书名会不断的跟着剧情变换。)
  • 佞宠尽今宵

    佞宠尽今宵

    【文案】顾行烟曾经以为,谢容知是个只会欺侮她的混账,后来顾行烟发现,谢容知是个连混账都不如的狗东西第一次见面,顾行烟就知道,谢容知不喜欢她,恰巧,她也不喜欢他。为了妈妈,她在谢家忍气吞声,默默忍受了谢容知三年的欺侮。可就在她终于看到希望,快要能脱离谢家时,谢容知却折断她了她的希望。谢容知把她逼仔墙角,眼尾猩红,声音里全是凶神恶煞。“你厌恶谢家的一切,厌恶我,顾行烟你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当你有能力逃离这一切时,你就一眼都不会再施舍给我这个令人厌恶的弟弟了,不是吗,我的好姐姐?”“谢容知,你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你凭什么认为我会留恋谢家,留恋你,就凭你对我的欺负和排挤?”顾行烟毫无留恋的转身,一去四年。四年之后,她是包揽国际大奖的国际一线,他是性格狠辣,手段雷霆的谢家小爷。内容标签:都市情缘婚恋爽文宠文主角:顾行烟谢容知|配角:其他配角排雷:1.1V1,SC,HE,本文宠文,爽文,要虐也只虐男主2.本文纯属虚构,逻辑党,考究党慎入,一切不合理皆为剧情服务。3.弃文勿告,拒绝人身攻击,欢迎温柔合理的建议,作者会选择性采纳。
  • 都市神仙客

    都市神仙客

    修仙文明世界大能无意识的神魂与濒死的准大学生李齐灵魂融合。不一样的生活即将开始,坦荡的人生需要做一个自由的神仙。我不惹事,更不怕事!何人欺我,拍死就是!
  •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吃饭看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感受,而且已然成为一副体现民族素养、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世事沧桑的画卷。现代人对于美食方面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自己的实用需要,亦对审美方面提出了相当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品尝美味,还要感受文化和情趣方面的熏陶。
  • 探险惊魂

    探险惊魂

    失踪的父母,神秘的银棺,引发一段惊心动魄的探险。恐怖的上古悬棺,神秘的中国北慕大,编织出一张死亡之网。六银棺,上古神话,牵引出一段神话之外的传说。离奇的身世,诡异的能力,张开双眼,我的眼里看到——鬼!********************************************鬼吹灯同人征文公告:请点击收藏!定时更新!另外向霸唱,三叔和大力致敬,正是看了他们的书,我才喜欢上这类书的。欢迎有意见或建议者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 战俘

    战俘

    这是一部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管理和改造日本战俘的伟大斗争的壮丽史诗,是六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偏远西北内地的一幅触目惊心、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品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战俘在中国内地的改造过程,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和爱情,也揭露了部分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特务内外勾结所做的疯狂而罪恶的反抗。作品热情讴歌了一大批有着传统仁爱精神的中国军民,改造顽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盛情演绎了日本顽固战俘在中国军民的感化下逐渐褪去锋芒、脱胎换骨,最终成为坚定反战人士的曲折历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导作用,赞颂了中华民族在国难面前不屈不挠艰苦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在战争状况下对中日友好未来的建设和呵护。
  • A Bundle of Ballads

    A Bundle of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