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口出大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
激励法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谈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一般说来,它多适用于那些谈判经验不太丰富,且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身上。至于那些办事稳重、富于理智的经验老成者,激励法就很难在他们的身上发挥作用。
而对于那些做事谨小慎微、自卑感强、性格内向的人,也不适宜用激励法。因为富有刺激性的语言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对他们的挖苦、嘲笑,并极可能导致怨恨心理。
所以,使用激励法要看准对象。
比如对待傲气十足的人,如果他面子看得很重而讲究分寸,你不妨从正面恭维入手,让他飘飘然,因为虚荣而顺从你的意图。这种类型的人只要你说他长得高,他便会跳起脚给你看。
拿破仑不但用兵如神,还挺机智幽默、擅长辞令。
一次,欧洲反法同盟军向法国本土疯狂进攻。这是一场激烈的防御战,担任防御任务的是拿破仑手下两个屡建奇功的团队。哪知,因士气低落,这两个团队溃不成军,痛失阵地。这群散乱的逃兵,个个像瘟鸡似的抬不起头来。
拿破仑不言不语,背着双手审视他们好大一会儿。他终于叫来传令兵:“集合!将这两个团队的士兵统统集合!”
垂头丧气的士兵们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观察拿破仑的一举一动。
拿破仑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在他们面前转来转去,皮靴叩打地面的声音越来越响,震得残兵败将们心惊肉跳。拿破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终于悲伤、愤怒地斥责:“你们不应该军心动摇!你们不应该随随便便丢掉自己的阵地!你们知道,要夺回那阵地要流多少血!”
那群士兵惭愧地低下头,拿破仑又命令身边的参谋长:“参谋长阁下,请你在这两个团的军旗上写一句不吉利的话:他们不再属意大利方面军了。”
这下,全场哗然。士兵们羞愧难当,甚至有人跪下了,场上响起一片哭声:“统帅,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要立功赎罪,我们要雪耻!”
拿破仑神采飞扬,振臂高呼:“对!早该这样了。这才是好士兵;这才像拿破仑手下的勇士;这才是战无不胜的英雄!”
以后恶战一场接一场。这两团士兵异常骁勇,重创敌军,建立了功勋。
终于有一天,这两个团主动聚合起来,激动地向拿破仑齐声高喊:“统帅,我们把一切污点从团旗上洗刷干净了吗?”
拿破仑似乎被这群情激昂的场面陶醉了,他激动得不能自己,竟举起了双臂一呼:“嗯!嗯!不但洗刷净了污点,还为法兰西争了荣誉。勇士们,法国人民永远记住你们!”
“嗬!嗬!嗬!”士兵们的欢叫声响遏行云。
运用激励法一定要适度,抓住“火候”。针对对方的特点及客观条件;同时语言一定要委婉缓和,不能太露太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例如在应聘中,为了争取主动,应聘者在回答问题时有时还可以采取适度激励法,即,先入为主,“刺激”对方,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达到个人预期的目的。
如对“请谈谈你想要的月薪好吗”这一类关键性的问题,你可以用“适度激励法”来回答。
例一:“我知道贵公司是一个盈利较多的大公司,它一定会善待一名优秀的秘书,所以我想,我的月薪应该不少于2000美元吧!”
例二:“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经理的要求,而且据我了解,该业务部门是贵公司的主要支柱之一,而作为该部门的领导者无疑将肩负重任。所以我想从5000美元起薪。”
并不是用什么语言都可以激发起对方的情感的。锋芒太露、太刻薄,容易形成对抗心理;而语言无力,不痛不痒,则又难能让对方的情感产生波动。因此,在使用激将法时,一定要注意言辞的“度”。既防止“过”,又避免不及。
必须指出的是,“激励”一般用的是言辞,而不是“态度”,切不可为了激励而甩脸子、拍桌子,这不仅有损谈判者的风度,还可能让对方产生厌恶的心理。
例如:赫鲁晓夫在谈判时常用摔鞋子的手段来刺激对手,结果,不仅没达到目的,还成为谈判界的笑话。
四、挑战逆境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服、愉快是不可能的,因此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罗素
忠言不逆耳
忠告,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过来讲,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这种人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忠告于对方。也就是说,不爱别人的人不会给予他人忠告的,不被爱的人也同样得不到忠告。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忠告,更应该给人以忠告。
尽管如此,为什么一般人都讨厌忠告,忠告为何听起来总不顺耳呢?
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忠言。例如:
一位在外游荡尔后感到后悔、并暗暗下决心回家学习的学生一走进家门,当母亲的就急不可耐地忠告儿子:
“你又到哪里野去了?还不快去复习数学,看你将来还考得上大学!”
“哼,上大学,上大学,我就不信不上大学就混不出人样!”
受逆反心理驱使,一气之下,儿子又跨出了家门,母亲的一番苦心白费了。
看来,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不行,忠告也需要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
如果我们注意忠告的三个要素,你的忠告就会被人接受,忠言也就顺耳起来了。
说到底,忠告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你教训他、你假惺惺的反感情绪。
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是忠告的第二个要素。
例如,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好时,此时最好不要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适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且很在理,而部下心里却会顿生“你他妈没看见我已拼出死命了吗”的反感,效果当然就不会好了。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的安慰话,然后再与部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部下是会欣然接受你的忠告的。
除此之处,在什么场合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以一对一,避开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因为这样做,对方就会受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忠告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例如:
“我说汤姆呀,你看隔壁家的杰克多有礼貌,多乖啊!你和杰克同年生,可你还比他大两个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个好孩子哟!”
一位母亲这么忠告自己的儿子。
“哼,嘴里整天是杰克这也好那也好,干脆让他做你的亲生儿子算了!”
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母亲的忠告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再如:
“我说,你看爱丽丝太太哪天不是整整齐齐的,而你总是不修边幅,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好样吗?”
丈夫对不整洁的妻子提出了忠告。
“学学人家?你的收入有人家丈夫赚得多吗?你有了钱,难道我还不会打扮?”
虽然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弱点,但出于自尊心,她没好气地回敬着丈夫,丈夫的忠告失败了。
因此,只要你能够克服掉以上列举的忠告误区,忠言也可不逆耳。
扑灭怒火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在怒火中烧的时候,他是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而不是机械运动的器具。只要掌握了适当的方法,不但会浇灭怒火,而且能取得说服的胜利。
当人有了烦心事的时候,大多都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实际上,这是人们对自己心里疙瘩的一种自我扩张做法。这时,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便可以采用设身处地比较法,为朋友排遣不快。例如:
斯蒂文因孩子学习不好而认为命不好,整天忧心忡忡。有一天,一个朋友来访,他便向朋友叙说自己的心理疙瘩。
朋友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这不是自找烦恼吗?你的孩子那么听话,都快让我羡慕死了,你还不知足?在孩子的学习上,你是烦心,但在孩子其他方面你可比我强多了。你知道吗?我的孩子虽然学习好,但他的身体却差得不行,经常头晕。说实在的,只要看到孩子学习,我随时都准备着叫救护车。那滋味你能理解吗?”
斯蒂文也知道朋友的情况,听了此话,觉得自己确实比朋友幸运些:健康是基础,学习不好,还有赶上的希望,可朋友呢?想到此,他心理感到轻松了很多。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一旦有了磨难便长吁短叹,自我作践。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用辩证分析说理的方法。例如:
伊尔瓦先生性格比较内向。一次,有人和他开了个玩笑,他觉得这是在故意出他的丑。于是,他便愤愤不平地对一个朋友说,他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个人。
朋友觉得为这点小事发火实在没意思,便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想想,如果他是故意和你过不去,说明他有自己不可告人的想法,你一闹可能就中了他的计。如果他是无意的,不过是和你开玩笑,你一闹事,大家就会认为你心眼小,从而落下笑柄。可见,对这件事,无论人家是有意还是无意,你都没有必要去闹大。否则,受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伊尔瓦先生听了朋友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放弃了闹事的想法。
看得出,朋友的话之所以有很好的说服力,是他把一个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辩证分析,得出了同一结论:闹事不好。
有很多人之所以会生闷气,是因为觉得别人在某个方面损了自己的声誉,或者占了自己的便宜。
例如,有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或者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等。其实,这在生活中也是常常有的事,许多时候是不值得计较的,毕竟每个人的性格、品行、修养等并不一样。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过于计较会显得自己小气。
如果你的朋友因此想不开,你可以借用一些生活实例启迪朋友,以解开他的心理疙瘩。
无端受到上司叱责的职员、没来由地被丈夫骂了的妻子,以及受了委屈的子女,常会导致辞职、离婚、出走等不幸后果。实际上,没什么大不了,这只是一时的气愤、冲动,如果有人予之以“心理会谈”,疏而导之,劝而说之,便能够化怨气成顺气,使激动恢复平静。
如何平息对方异样的冲动、兴奋,其最佳妙方,莫过于勿探询其原因,立刻接而纳之,并且顺水推舟。
如果一个人刚刚被老板骂了,其怒也盛,其势也汹,你决不可以劝他:“别发脾气了,别生气了,既然是误会,明天再解释好了。”你干脆火上加油:“是呀!这家伙怎么能误会你,你应该猛敲他的桌子,然后写好辞职书,顶多是不干么!”
他听了会怎样,大不了说:“对,对,你说得对,我当然要辞职!”等他再说两三句激昂的话以后,便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了。
你如果一开始就采取了劝服安慰的方式,那才糟了,即使把他的火安息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多出不知多少。
在艾华州里文波特市,有一个极具人情味的服务,叫做“全天候电话聊天”。据说,每个月总有一两百人使用这个电话,聊天,诉苦什么的,当然,其中以老人最多,他们孤单、寂寞,往往在接通了电话以后,竟如面对面的老朋友,毫无拘束、毫不矜持的言无不谈、谈无不尽。主持这个电话的专家们,最得人心、最能引起对方好感的一句话是,“今晚我也和你一样感到孤独、寂寞、凄凉。”
这句话发生了共鸣作用,一开始便和对方的感情合而为一。别以为这是句公式话,乍一听起来,似很无情,究其实,学问大着呢!就凭这句话的开始,这个“全天候电话聊天”真不知造福了多少人、拯救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