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100000021

第21章 全师雄·孟昶·花蕊夫人(4)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就是花蕊夫人《国亡诗》的真实出处。我很怀疑陈师道记录的花蕊夫人“沿袭”前人之作是后人伪托。在各种正史中,均没有发现赵匡胤当庭召花蕊夫人作诗的记录。此事若为真,《宋史·太祖本纪》不当不载,若说为“太祖讳”,须知道,《宋史》乃是元人编纂--元人干吗要为“太祖讳”啊?没有这个道理啊!《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繁复,号称“宁滥勿缺”,有闻必录,更当记录此事,但没有记录。故《国亡诗》很可能是好事者移花接木,将王衍故实安到花蕊夫人头上。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记载花蕊夫人一事,也顺便说在这里:

说花蕊夫人才调冠于一时,在被俘押解的途中,曾即兴而作《采桑子》,就在驿站墙壁上题写道: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为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这是半阙,据说还没有来得及写出下半阙,就被匆匆押解而去。此事,几乎八百年间没有记录,到了晚清,被况周颐记录下来--谁信?再说,孟昶在投往汴梁的一路上是得到优厚待遇的,各路驿站都在奉命远接高迎,没人敢怠慢他。故,这个故事只能是--民间想象。

花蕊夫人之死

关于花蕊夫人,附会到她身上的民间想象太多了,被好事文人记录到笔记小说中,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孟昶之后七百年的清人吴任臣撰《十国春秋》记载:花蕊夫人是蜀中青城人,徐氏。后来国亡,进入宋宫。但徐氏不能忘蜀,孟昶死后,她亲手画了孟昶肖像挂在宫里。有人问她此人是谁,答道:这是蜀中“宜子神”。

更有带着同情花蕊夫人的后学以此证明她对孟昶的忠贞,说她内心如何丰富,痛悼自己的丈夫云云。此事一望即知其假:宫中挂孟昶像,赵匡胤会认不出?民间想象的特点就是不能自圆其说。用学界的话说就是“逻辑不自洽”。

《国亡诗》写得是真美,但不足信;“宜子神”故事是真感人,但不足信。关于花蕊夫人之死,也有一种荒诞的记录。据孟昶之后百年的宋人王巩《闻见近录》记载:赵匡胤和兄弟赵匡义在后苑宴射,老赵举起“巨觥”让光义喝酒,光义不喝,老赵还是要他喝。

光义四顾庭下说:“要金城夫人亲自折一枝花来,我就喝。”于是老赵命金城夫人去折花。赵光义借机“引弓”将金城夫人射杀。尔后,“再拜而泣,抱太祖足曰: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据说赵匡胤“饮射如故”。

金城夫人据说就是花蕊夫人。之所以要射杀花蕊夫人,按另一个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的说法是:花蕊夫人归宋后,赵匡胤“惑之”,也即被花蕊美色所迷,而赵光义多次劝谏,赵匡胤不听。所以将其射杀。

这故实有三处破绽:一、不符合赵匡胤“敬畏生命”的性格逻辑。老赵一生不妄杀一人,怎么会在心爱的美人被人射杀后“饮射如故”?二、赵光义虽然是老赵亲兄弟,而且二人感情很深,但他怎么就敢“引弓”射杀皇妃?“金城夫人”,那是有“名分”的人物啊!三、这么大一场变故,而且又是“宋太宗”所为,在后来的《太祖实录》中为何不见记载?就说太宗“篡改”《实录》,最不应“篡改”的就是这事啊!至于各种史料“失记”,就更是解释不清的事了。我以为此事子虚乌有。更有一奇书《烬余录》。此书据称在南宋时已有,但七百年间不见著录,最后到大清光绪年间,世人才第一次目睹它的出版。此书记载,说宋太宗盛称花蕊夫人之美。孟昶死,花蕊夫人进入赵匡胤后宫,“有盛宠”。等到太祖病重时,太宗呼之,太祖不应。于是太宗“乘间挑费氏”,乘太祖不注意时,挑逗费氏。传说中的花蕊夫人,或姓徐,或姓费,《烬余录》选择了“费氏”。太宗调戏费氏时,太祖醒觉,然后气得起来抓起玉斧斫地。据说,“皇后、太子至”而太祖已经进入弥留状态。又说“太宗惶遽归邸。翌夕,太祖崩”。太宗赵光义吓得慌忙赶快回到自己府邸。第二天晚上,太祖病逝。

这个记载不但人物对不上号(太子根本就不在皇宫),事件也不对(皇后来时,太宗从府邸赶来皇宫)。最重要的:没有任何记录说赵匡胤册立了花蕊夫人。如有册立,必有记录--而记录为零。

顺便说几句,在历代王朝中,赵匡胤的后宫可能是人数最少的。据《宋会要辑稿·崇儒》“帝治出宫人”条记载,开宝五年五月十六日,因为久雨,太祖对宰相说:“霖雨成灾,是不是政制有缺失导致上天示警呢?哪里有缺失呢?朕恐宫掖中女子有所幽闭。”他认为宫中女子太多,得不到婚嫁,有人因怀春而郁闷。如此,就是政制的缺失。“天人感应”学说,可能有“怪力乱神”的倾向,不一定是孔子儒学的方向展开,但它具有“天道制衡权力”的意味,是历代君王不敢无视的现象,也是历代贤相用来批评、监督、纠正君王的思想工具。老赵对天道有敬畏。于是让人“遍籍后宫”,对后宫做一次彻底的人口普查。总数是二百八十余人。然后,老赵下诏:愿意出宫归家者可以说真话。当时统计,有五十多人,愿意出宫。老赵赐给她们白金、帷帐,遣还其家。赵普等人知道后,“咸称万岁”,认为老赵做得对。

信天道、畏天命的老赵,收纳花蕊夫人?我不信。赵光义射杀花蕊夫人,仿佛警惕“红颜祸水”,大义凛然,但事不足信;赵光义调戏花蕊夫人,很像是一代情种的风流记录,但事也不足信。

一首难得的“艳词”

孟昶有才,曾有一首跟花蕊夫人相关的词,江湖流传甚广,但与上述种种相类,也是问题重重。

据说孟昶怕热,每遇炎暑便要哮喘。于是在宫中摩河池上建水晶宫殿避暑。大殿很少砖石,多用楠木沉香,珊瑚窗,碧玉门,琉璃墙。殿内高挂明月珠,池畔花木葱茏。盛夏夜,水晶宫里设鲛绡帐、青玉枕,又有冰簟、罗衾,诸如此类。孟昶就在这里与花蕊夫人夜夜逍遥。

有一次花蕊夫人要孟昶填词,说是愿意按照曲谱吟咏。孟昶遂作《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一作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词很美,但作者不是孟昶而是大宋才子苏轼。近人唐圭璋《宋词纪事》引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说此事,略如下:

东坡作长短句《洞仙歌》所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者,公自叙云:“予幼时见一老尼,年九十余,能言孟蜀主时事,云:蜀主尝与花蕊夫人夜起,纳凉于摩诃池上,作《洞仙歌令》。老尼能歌之。予今但记其首两句,乃为足之。”……予友陈兴祖德昭云:“顷见一诗话……全载孟蜀主一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帘间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云东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处景色暗相似,故括稍协律以赠之也。予以谓此说近之。”据此乃诗耳,而东坡自叙乃云是《洞仙歌令》,盖公以此叙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国初,未之有也。

弄懂这段话,有几个要点。一、《洞仙歌》是“近世”所见。《墨庄漫录》作者张邦基是靖康年间人物,他所谓“近世”已经距离孟昶至少一百年过去了。苏轼的活动时期,距离五代、宋初也有近百年时间,故,《洞仙歌》不大可能是孟昶所作。

二、孟昶原诗可能只有“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两句,也可能是一首七言古体(不是近体,即不是七言律)诗。但这些诗是写给花蕊夫人的,还是写给别人的,很难说。

三、《洞仙歌》乃是苏轼的“括体”。所谓“栝”,乃是流行于宋代以后的一种概括并改写的文学体裁,一般用诗词、散曲,概括、改写前人的诗文。事实上就是原作的艺术翻版、再创作。《洞仙歌》就是对孟昶诗作的“栝”。

四、苏轼之所以“栝”孟诗,其实是借以“自晦”,也即自我隐藏并有所寄托。真相很可能是:苏轼少年时与某美人相爱,当时场景与孟昶诗中描摹很相近,于是“栝”之,诗赠美人。但才子风流,在大宋并不受人多少诟病,苏轼不肯明言,其间难言的隐情也可以约略考见。

五、至于“老尼”,不过是苏轼虚构的一个人物而已。

《洞仙歌》越读越有味道,纳入中国诗歌史中,也是一首难得的“艳词”,但不足信。老尼传花蕊夫人故事,真有沧桑感,让人听后对人世浮沉的变异感慨良多,但故事不足信。

与花蕊夫人相关的“传说”讲述,那一篇篇故事,花间波澜,令人惊艳。故事中寄托的那种家国之恨、男女离愁,文笔间那种旖旎缠绵、万千风情,都是文学史中注定传诵久远的经典。那些讲述者,虽然不必是史家之良才,但却是文人之能手。“传说”的创作、传闻和流变,自有其别样价值。

一个惊艳的传说

文学,不是历史。此事之真相,我猜测就是陶谷“记录”之后的“传奇流变”。陶谷第一个讲述“花蕊夫人是孟昶妃”,启开后来者一拨又一拨的讲述。现在看得到:这类讲述都在无意或有意地“黑”赵匡胤。如果讲述“阴谋论”,我甚至怀疑,很可能是陶谷布下了这个“阴谋”。他有意将王建妃的故事讲述为孟昶妃的故事,将这个故事夹杂在《清异录》的种种传闻故事中(内中甚至还有表彰老赵的段子),用来启发后人的想象。史称陶谷“狡狯”,他一生怨恨赵匡胤,是很有可能在私家著述中暗藏了这类“狡狯”,编派老赵的。在他的编派之后,于是,有了民俗学性质的想象:孟昶投降了,花蕊夫人呢?后来的故事呢?于是,民俗学的传播逻辑开始呈现,一个口口相传的链条出现了--孟昶投降;花蕊夫人与孟昶一起到汴梁;

从成都到开封,路上插入了驿站题诗的段子;到了大殿,插入了《国亡诗》的段子;花蕊夫人被充入后宫,插入了“宜子神”的段子;最后要“安排”红颜薄命的故事,插入赵光义与花蕊夫人的风流段子或一箭毙命的段子;甚至插入烛影斧声的段子;……于是,在这类奇异想象中,赵匡胤成了纳娶战败国君王妃子的好色之徒。

我愿意在这里趁机说说我的史学观。讲述历史,固然不妨引用“传说”(我的《赵匡胤时间》就引用了很多与“传说”相关的“故实”),但除了瞩目于其人类学意义之外,还须别有寄托。赵匡胤时代的神话与传说比比皆是,其中一些故事明显带有(有意无意)“阴毒”老赵的企图。我辛辛苦苦又乐此不疲写作《赵匡胤时间》时,很在意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的告诫:

思想史,并且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在历史学家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

历史学的目的,不是重建或还原历史现场(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或给出所谓“客观的”“真实的”历史事实(也同样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按照科氏意见,“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而这种“自我认识”需要“现在的”(当下的)历史学家的自我介入。

修昔底德、蒙森、奥佩曼都曾在他们的“现在”时态写过凯撒,但他们笔下的凯撒不是同一个面目,元脱脱、蔡东藩、李逸侯都曾在他们的“现在”时态写过赵匡胤,但他们笔下的赵匡胤也不是同一个面目。那种讲述谋杀孟昶是要得到花蕊夫人的赵匡胤,与我笔下的赵匡胤,也不是同一个面目,甚至,是不同的人物。当我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时,我发现了赵匡胤的磊落。

科林伍德还引用席勒的名言“世界历史就是世界法庭”,以此来告诫历史学家要介入历史“重行思想”,在自我的思想中重新审判过去。这类“批判性思维”的法官只能是讲述者自己。

当然,就像科林伍德说过的那样:

历史学家们都会同意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

我的读者都会看到:我正在“解释证据”,并在“解释证据”之后,给出了不同的结论性意见--花蕊夫人,一个惊艳的传说。她很可能并不存在。

同类推荐
  • 荆国传

    荆国传

    《荆国传》不是穿越文,而是原汁原味、古风古色的春秋战国时代故事。《荆国传》不是泡沫文学,而且传统文学,你需要仔细看,甚至还可能用上百度词典才能看懂。你可以看到那个时期国与国只见的争霸和吞并,还可以看到庶民百姓的贫苦生活、名士学生的志气风发、王公贵族的争斗进取……而且《荆国传》还有丰富的武打场面,喜欢武侠的也可以一饱眼福啦!《荆国传》是我酝酿已久的小说,这本书包含了我的感情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我以最热爱的历史武侠风格执笔此书,呕心沥血、字字必较。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收获几个知己!
  • 三国从种地开始

    三国从种地开始

    刘应穿越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来到了永汉元年,并且还是幽州刺史刘虞的儿子。且看他如何搅动风雨,匡扶汉室。
  • 鹰与樱

    鹰与樱

    如果说到中国我会想起龙,那说到日本我就会想到忍者。
  • 血起大明

    血起大明

    现代人薛云意外来到了四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此时正是木匠天才朱由校的天下,而关外则是如日东升的大金国,草原上的林丹汗也正值壮年,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且看薛云如何报效朝廷,内抚流寇,外攘建虏,克复台湾,谋朝篡位称王称霸不是目的,只为抓住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机遇期,打造一个大大的中华日不落帝国!
  • 大唐老师

    大唐老师

    二十一世纪一名乡村教师穿越到大唐成为另外一个时空的老师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剑纯和腹黑夜话

    剑纯和腹黑夜话

    太虚剑意,天下无敌!纯阳有两大心法,紫霞功和太虚剑意。这两大心法被世人称为渣男神功和备胎剑意。剑三穿越文,希望读者看的开心~!记我最爱的剑三,最爱的江湖。你们的剑小纯只是换了种方式陪伴你们。
  • 桃之夭灼其华

    桃之夭灼其华

    我是嫡女偏受庶女待遇。我温柔端庄的母亲本为正室却受尽狠毒妩媚深的丞相心的二姨娘害的暗无天日。终,我遇上了他。可当我倾尽一切将他送上皇位之后...他却反身与我二妹一同将我推入冰冷彻骨的护城河中。我恨他如此绝情不顾我掏之一心。我怨她如此狠心不顾我们姐妹情。天待我不薄,我既重生。必将你们这对狗男女斩尽杀绝!
  • 不让江山

    不让江山

    我本观天下,满是英雄豪杰。我再观天下,皆为乌合之众。这江山万民与其交给你们,还不如我自取之!
  • 长明灯火不灭

    长明灯火不灭

    凌若雪,一个和哥哥凌若琛住在“世界尽头”的异位空间里的13岁少女。为了救醒因为平衡世界崩塌失败收到反噬而沉眠的哥哥。从此,带着不会熄灭的长明灯投靠了樊心,带着系统千凰,走上了一条坚决的路。
  • 估计没人看

    估计没人看

    据说本作品作者当年苦于找不到乃至一本贴切的大学校园读物来引领自己立业前行,生怕不经意就会变成单身宅男,沉迷游戏,就会吐槽,虚度光阴!于是决定把大学四年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这简直就是当今高校行为艺术之一大壮举!然而,由于作者放纵不羁,文笔犀利,见解独到,实恐此文一出,江湖上会掀起一场校园生活如何度过的思潮~不过我们都相信,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每天更新2章,共36章)
  • 暗恋之我们的三年

    暗恋之我们的三年

    一棵酸枣树的故事,缘起、缘落。见证着池瑶枣的青春与成长。八岁那年是池瑶枣人生中的第一个大的性格大转变,十二岁那年她的蜕变如毛虫变蝴蝶。换来的却是:池瑶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那绝对是一等一的美人,铁定是风云人物。初中三年的暗恋如水般平静,“曲之梁,你准备好倒追我吧!”似真似假,是梦是年华......我们一起见证吧!看池瑶枣破茧而出!我陪你看阳光,陪你听风声,草地上印着我们俩的影子,我沉醉在自己幻想的场景中,对于你来说,那只是个傻B在发呆,在傻笑中.....一切源于一场美好的误会。是不是?
  • 再一次爱他

    再一次爱他

    天才少女洛玖以命换命救了未婚夫的母亲,却因此意外的重生,重生之后的她能改变一切吗?“洛玖,你是我的,就只能是我的”夏渊“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都是你的”洛玖
  • 快穿之花样男神被追了

    快穿之花样男神被追了

    (甜!1v1) 她,美丽,霸气。一场不是意外的意外,导致她被关进了“小黑屋”,三天后一个名叫108的系统出现了。他,恍然间就失去了意识。 为了拯救他,她甘愿进入各个世界寻找他,并救赎。 在她的引领下,他渐渐地找回了自我。 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他对她动心只因一句话:我的小可爱,我来守护! 他曾对她说:我有一个与你有关恋爱。 (这是一篇女主强.撩男主的故事)
  • 穿越红楼之贾探春

    穿越红楼之贾探春

    她是世家女,在家里被众多控严防死守下,单蠢过了好几年,在三哥戏谑想要看好戏的眼神下接受一本外表名著内里穿越小说的生日礼物,从此,爱好穿越一发不可收拾,学各种技艺,焚香祷告费尽心思要求穿越。终于得偿所愿,一朝穿越成为红楼中的刺玫瑰贾探春,开始了穿越人士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暗中的圣灵

    黑暗中的圣灵

    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守五星圣灵,黑暗之神命运之轮,光明与黑暗,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