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高尔基《高尔基文集》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英〕托马斯·卡莱尔:《牛津辞典》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
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地补足了我失掉的高等教育。〔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美〕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美〕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苏〕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苏〕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苏〕高尔基:《高尔基沦青年》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苏〕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象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中鸣响了。〔苏〕高尔基:《中外名人治学的故事》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苏〕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我最初的故乡是书本。〔英〕尤瑟切尔:《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
书籍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最主要的——是洞察周围现实生活的工具,是自然界中有理智的一分子——人的自我见解。〔俄〕邦达列夫:《瞬间》
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美〕卡耐基:《卡耐基妙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中〕孔丘:《礼记·学记》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中〕荀况:《荀子·劝学》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中〕刘向:《说苑》。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中〕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多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中〕李大钊:《工读》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中〕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中〕孙中山:《愿你青春更绚丽》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孔丘:《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孔丘:《论语·为政》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中〕荀况:《荀子·大略》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中〕朱熹:《朱子大全·读书之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中〕朱熹:《训学斋规》
读书全要精勤,懒惰游戏作辍,必无有成之理。〔中〕朱舜水:《朱舜水集》
学问须时时拈摄,乃时时受用,纵无人讲,亦须去寻人讲。〔中〕李贽:《焚书·答庄纯夫书》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中〕郑板桥:《赠国子学正侯嘉弟》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中〕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中〕谢觉哉:《不惑集》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中〕邓拓:《忆邓拓》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中〕马寅初:《北京晚报》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象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中〕高士其:《和科学文化知识交朋友》
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中〕徐特立:《愿你青春更绚丽》
记忆不应当得到休息,因为没有一种能力比它更易动作,更能由动作得到发展的。你要每天找点东西给记忆去记记,因为你愈是多给它记,它便愈能诚实地记住,你愈少给,它便记得愈不诚实。〔古希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精密的智识。我对该题目越熟悉,理解的能力就越增加,读到该书的终未,就懂得它的起首。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之唯一正确的方法。〔德〕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复是学习之母!〔德〕狄慈根:《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
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法〕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一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传》
没学会走先学跑是不成的,不但跑不快,跑不好,而且要摔跟斗,反倒停滞不前。〔中〕荷慧生:《漫谈培养戏曲界青年一代》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西藏高原上,是基盘广大的高原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或江淮平原上,八千公尺的孤峰是难于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是易于枯竭的。〔中〕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中〕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中〕华罗庚:《寄语青年人:超过华罗庚》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苏〕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我对我国有志于科学的青年有什么祝愿呢?首先,循序渐进。我一说起有成效的科学工作这条最重要的条件时就不能不感情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在未掌握前一项时决不要开始后一项。〔苏〕巴甫洛夫:《中国青年报》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万卷始通神。〔中〕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中〕孙诛:《唐诗三百首序》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中〕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中〕鲁迅:《致颜黎民》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中〕鲁迅:《读书杂谈》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中〕陶行知:《八位顾问》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苏〕高尔基:《文学书简》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中〕戴震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中〕苏轼:《又答王痒书》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中〕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趋简要,言说去杂冗。〔中〕欧阳修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中〕冯班:《钝吟杂录·家戒下》
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中〕郑板桥:《自序》
一个人做事不专,这样弄一点,那样弄一点,既要翻译,又要做小说,还要做批评,并且也要做诗,这怎么弄得好呢?〔中〕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读书贵精熟,不贵贪多。〔中〕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中〕邹韬奋:《无所不专的专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学》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中〕鲁迅:《读书杂谈》
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中〕陈毅安:《给未婚妻的信》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陶行知:《行是知之始》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中〕谢觉哉:《谢觉哉杂文选》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中〕郭沫若:《游太湖蠢园为游人题词》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中〕华罗庚:《光明日报》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波斯〕萨迪:《蔷薇园》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古希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