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是怎么产生和流传开来的。刘媪在湖边与神交,只有刘邦的父亲太公一人看见;刘邦斩蛇时,更没有其他的人在场;后来刘邦逃亡芒碣山间,其藏身之处的上空总有五色祥云笼罩,而能发现这一点的,只有他的老婆吕雉。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故事是由刘邦及其亲人编造的,甚至可能是在刘邦的授意下编造的。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编造这么些故事呢?这和刘邦的身份有关。春秋战国以来,列国的国君都是通过世袭取得权位,他们都具有一个掌权者所应有的合法身份;第一个以皇帝自称的秦始皇,虽然传说他是私生子,但他王位继承人的身份却是不容置疑的。这些人无需借助什么灵异的神光,他们的统治也能得到臣下的认可、服从。
刘邦则不然,他是江苏沛县中阳里一户农家的子弟,祖先世世代代都是土里刨食的泥腿、穷汉,他的身上,没有一点天潢贵胄的高贵血统。在楚汉相争的激烈角逐中,他比他的对手、身为贵族后裔的项羽,在先天的条件上也差了一大截,为了抬高他的身价,增加其在帝位争夺战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在夺取帝位以后,来显示其政权的合法性和威慑力,他才苦心孤诣地编造出了这么些神话。
一句话短评:
造神运动也是争取民心,夺得权位的一种不可低估的手段。
4.天授宝图——武则天的称帝闹剧
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加快了篡权的步代。她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在一方白石上凿下了“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将字涂成紫色,交给一个叫唐同泰的人,让他出面献给朝廷,并交待让他说是在洛水中发现的。
武则天得到了这方石头后,如获至宝,亲自给这方石头命名曰“宝图”,并将唐同泰提升为游击将军。然后又郑重其事地发布诏书,说自己要亲自到洛水边去拜受“宝图”;还举行祭祀,对上天表示感谢,同时召见群臣,命令朝廷内外的大臣以及皇亲国戚,提前十天赶到洛阳,准备参加拜受的大典;她自己又因此自封为“圣母神皇”。
武则天因此还大赦天下。过了不久,又将“宝图”更名为“天授宝图”;洛水也被改名为“永昌洛水”,将洛水的河神封为“显圣侯”,禁止人们在洛水中打鱼垂钓,在河边还立庙祭祀;同时将发现石头的那一段河面称为“圣图泉”,在泉侧还专门设置了个永昌县。
就这样武则天还觉得渲染不够,又将嵩山改名为“神岳”,封嵩山的山神为“天中王”,并比照人间的官职,授于山神以太师、神岳太都督的官衔,禁止在山上放牧砍柴。
值得注意的是孟通、哀章、唐同泰之流,他们没有能力去攫取功名富贵,却又不甘于寂寞,便窥伺统治者的需求,迎合统治者胃口,用这些鸡鸣狗盗的小手法,去赚取一些残羹余沥。后世人们将这种人称为“抬轿子”者。不可忽视这批抬轿子者的作用,没有这批角色,最高统治者便孤掌难鸣,政治舞台上那一幕幕闹剧、丑剧也难以出场。
一句话短评:
历史上这种闹剧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些正史实也津津乐道。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
等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应设法使敌人陷入困境,再用甜美的饵食诱敌;预料攻击敌人会有危险时,故意露出我方的过失,诱敌来犯。使敌人离开其根据地,以便击败他们。
智慧解析:
“虎落平阳被犬欺”,调虎离山即是此意。使敌人离开有利地形,或使其失有利条件,然后施行袭击和包围。其关键就在于如何“调”,既要让“虎”离山,又不致弄巧成拙,反被“虎”咬。
1.处决无常军阀韩复榘
抗战爆发后,日寇气势汹汹逼近山东,韩复榘为保存实力,置战区长官李宗仁的命令于不顾,连续放弃泰安、兖州、济南等地,匆匆遁入河南境内,致使日军未遇抵抗长驱直入山东。李宗仁电询他为何不战自退,放弃战略要地,他竟然回电相讥:何必“挂羊头卖狗肉”?南京已失,何况泰安?!
韩复榘自然是想保存实力,他已与四川省主席兼川军总司令刘湘协商好了,将部队退入川鄂边区,以保川抗战为名,与刘湘的部队一起阻止中央军入川。
这些内情,戴笠已获悉并报告了******,蒋于是下决心杀韩。******找来戴笠,对他说:“我准备在开封召开团级以上军官的会议,你可以利用……”“学生明白!”戴笠一点就通。
受命之后,戴笠与部下详细策划了一个行动计划,连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1938年1月中旬,戴笠率王兆槐等12人,前往开封,为即将召开的军事会议作保安部署。当地的警察局长杨蔚待戴笠吃过晚饭,带着部下来向他汇报工作。杨蔚谈到不久前冯玉祥到济南时,韩复榘态度冷淡,不把冯长官放在眼里,气愤道:“韩复榘这个人太不象话了,他还是冯长官一手提拔起来的旧部……”“你是校长的学生,韩主席是校长的干部,你怎么可以说他的坏话?”戴笠截断杨蔚的话,沉着脸说:“我告诉你,校长马上要到开封召开军事会议,韩主席也要来。你帮我布置几处招待他的地方,等他到郑州时,你务必好好招待,经费若有困难,通通由我负责好啦!”
一番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疑惑的是,韩复榘弃城遁逃,罪在不赦,戴笠为何还要这样维护他?
其实,这是戴笠惯用的手段。
韩复榘抗命脱逃,自知老蒋不会善罢干休,所以在郑州派了些耳目探听动静,戴笠这番话传到他耳朵里,对他稍许是个安慰。但他还是疑心重重,当老蒋亲自打电话通知他到开封参加军事会议时,他立刻紧张起来,连夜召集亲信部属开会,商讨去不去开会。属下认为此时去开封凶多吉少,只宜派个代表参加不宜亲任。
这时,李宗仁安插在韩复榘身边的联络参谋王道生已接到特别指导,令其力促韩复榘亲自赴会。王道生便对韩编造了一个信息,说这次会准备划分鲁豫、苏皖两个战区,鲁豫战区有可能请韩总司令出任。
韩复榘犹豫不定,左右徘徊。戴笠则请军事委员会发给韩的开会通知上特别加了一段话:沿途不靖,委员长很关心韩主席之安全,望多带卫队,善加防护……
韩复榘至此才决意赴会。但仍心有余虑。会议定于1月16日召开。13日前后,******及其它人员陆续到达开封。而韩复榘直到临开会前,才带着部属以及一个警卫团、十几个贴身警卫,乘专列抵达开封。
列车驶进车站,接待人员迎上来,把韩复榘和十几个警卫让上等候的汽车,至于警卫团,接待人员让他们在列车上稍侯。韩复榘乘坐的汽车刚刚出了车站,空袭警报响起来了。韩由接待人员陪同,随警卫一同钻进了防空洞。此时,尚未下火车的整个警卫团,被以躲避空袭为名,拉出开封车站,直到进入戴笠事先安排好的埋伏圈,全体缴了械。
韩复榘尚蒙在鼓里,警报解除后,乘车直奔开会的地点——南关袁家花园的中国中学礼堂。
韩复榘一行被告知:参加会议的人一律不得带武器入内。警卫人员只好在学校门外临时招待所休息,只韩复榘一人进入会场。
会场上约坐了四五百人。韩一进会场,就被引导到最前排。坐在李宗仁和宋哲元中间。
会一直开到下午6点。会上,老蒋脸色阴沉声色俱厉地训话:“……我们有些高级将领,把国家的军队视作个人的私有财产,自抗战开始以来,一味保存实力,不肯抗击敌人,只顾拥兵自重,不管国家存亡,不听命令,自由行动,哪里安全就向哪里撤退逃跑!……”
说得韩复榘垂首默然。散会后,韩复榘刚踏入会议厅旁的休息室,王兆槐与另一人面带微笑地迎上来说:“韩主席,请跟我们往这里走。”说着,一边一人拥着韩复榘,走出休息室,把韩推进一辆小汽车,汽车飞驰而去。
韩复榘觉得不对,说:“怎么回事?你们要干什么?!”话刚出口,就觉得后背顶上了冰凉的枪口。韩复榘这才清醒过来,知道中了老蒋的计。天空如墨,汽车又开得飞快,他带来的贴身警卫哪里知道他已被拘捕,但他仍寄希望于他带来的警卫团,认为他们一旦发现总司令失踪,是决不会善罢干休的。他怎么会知道,他的警卫团早被戴笠安排的假空袭迷惑,驶出车站后被******的嫡亲部队包围缴了械。
韩复榘被押往汉口关押。******于次日的军事会议上宣布了韩的四大罪状:一不听命令,擅自撤退;二保存实力,拥兵自重;三收缴民枪;四贩卖鸦片。
由何应钦、何成浚、鹿钟麟等人组成会审法庭,对韩复榘进行了三次审讯。韩复榘死硬到底,拒不认罪。当问及为什么擅自放弃山东时,韩复榘理直气壮地顶撞何应钦:“济南失陷由我负责,那南京失陷该由谁负责?!”
顶得何应钦无话可说。何应钦把审讯的情况向******作了汇报,并从老蒋那里领来了如何处置韩复榘的最高命令。
1月24日,王兆槐领着两名便衣特务,对韩复榘说:“何部长请你去谈话,请你跟我们下楼去见他。”韩复榘颇不耐烦地大声说:“还有完没完?有什么好谈的?!”
他随王兆槐走出房门,一眼瞧见门外站着荷枪实弹的军警,顿觉事情不妙,扭身回走。这时,两个便衣掣出枪,照准他的后脑,叭叭叭,这个桀骜不驯的“鲁中王”,头中七弹栽倒在地上。
一句话短评:
可怜的“无常将军”,被人调出山东老巢之后,竟落得个暴尸于庭的后果。
2.犹豫遭软禁,李济深中蒋圈套
1929年,******集团同桂系发生矛盾,******想击败桂系,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这个活动的一部分就是拆散粤桂联盟。当时主持粤(广东)政局的是李济深,李济深是广西梧州人,但他在广东起家,广东财力充裕,广西士兵勇敢,两广配合很好,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黄绍良四人关系密切。如果******对桂系用兵,粤方必然支持桂系。
怎么拆散粤桂联盟呢?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使用阴谋。老谋深算的******打算把李济深骗到南到京软禁起来,然后再引诱李济深的部下叛李。
当时国民党三中全会将在南京开幕,李济深到了上海。李宗仁立即见李济深,劝李济深不要到南京去。
不久,******派出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四位元老到上海请李济深到南京,李济深不敢答应。李宗仁竭力劝阻,又对四位元老讲他担心李济深的安全。
吴稚晖说:“我们来沪之前,便曾和蒋先生谈到任潮入京后的安全问题,蒋先生表示,以人格担保,不致使任潮失去自由!但是任潮如不去南京,中央便一定要对武汉用兵!”
李宗仁说:“中央如有诚意和平解决,则在上海谈判和去南京谈判,究有何区别?必要时,蒋先生自己也未尝不可屈尊来沪。至于蒋先生以人格担保一层,像蒋先生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人格可言。你们又何必骗任潮去上当呢?”
吴稚晖仍旧说,只有任潮去南京,才可消弭兵祸,最后他甚至说,如蒋氏不顾人格,自食其言,他便当蒋的面,在墙上碰死。
李宗仁说:“稚老,慢说你没有自杀的勇气,纵使你自杀了,战争还是免不了。”
最后,吴稚晖生气了!暴跳如雷,大肆咆哮,并大声地说:“我们不管了,我们不管了!你们有的是枪杆,你们去打好了!”
四位元老和李济深等人谈了足足两天之久,第二天自上午8时直谈到夜里12时,结果还是不欢而散。最后还是李济深软化了,他告诉李宗仁“以国事为重,抱着跳火坑的精神,去南京一趟。”
李宗仁说:“你去南京必被扣留,你一失自由,战祸就免不了!”但李济深终于在四位元老的“蒋先生以人格担保”的谎言的怂恿之下,于3月13日自沪去京。
李济深到了南京和******一谈,才知******已决意对桂系用兵,西征的军事正在积极部署,他的一切行动已有大批密探在跟踪,同时南京放出空气,所有李济深旧部,只要服从中央,便官加一等。******又派粤系党人古应芬、孙科等,四出拉拢各粤系将领背叛李济深。
李济深到此才知上当,乃企图逃出南京,事实上,已无此可能,李的左右想秘密和法国驻上海总领事接洽,派一法国军舰泊在下关江面,登兵舰驶回上海,但李济深认为此计不妥,因恐未抵江岸,已为蒋的密探用机枪射杀了,终将此计划放弃。
3月21日,******将李济深软禁于汤山,原来担保的四位元老无话可说,蔡元培一怒去了上海,其他三人到汤山与李同住,表示安慰。
李济深被软禁后,******派粤籍将领陈铭枢、陈济棠二人到粤活动,说服粤省将领服从中央,用避免牵入战争为由,把桂系孤立起来。随后,******任命陈济棠为讨逆军第八路总指挥。陈济棠从此主宰了广东。
一句话短评:
李济深离开了他的军队,这等于失去了自由;李济深轻易上当,是因为他不了解******的为人。
3.引君入彀,康熙除鳌拜
摆在康熙面前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就朝廷以外酌情况来说,满清入关不到20年,人心并未归附,前明之思还在人们心中隐藏着,尤其是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三藩,势力十分强大,多年来一直准备造反。台湾岛上郑成功的后代也虎视眈眈,窥视清朝的东南沿海一带,寻找时机,准备反攻。东北方有俄国军队不断骚扰边境,侵吞土地,掠夺人口财富。西边的西藏也很不安定。西北部的准噶部更是气焰嚣张,不断向东进扰,北方还有诸蒙古部落,也伺机南下。
朝廷内部的局势就更令人忧虑了,在4个顾命大臣当中,索尼年纪大了病死,遏必隆勾结鳌拜,唯鳌拜之命是从,而苏克萨哈却是鳌拜的对头,不久,苏克萨哈就被鳌拜陷害致死。这样,朝廷之上就只有鳌拜一党了。鳌拜是“巴图鲁”(满族语勇士)出身,号称“满州第一勇士”,性格强暴,为人武勇,极难制服。在他把持了朝廷大权以后,大肆捕杀异己。他在朝廷之上专横跋扈、盛气凌人,根本无一点人臣之礼。他对康熙视若无物,经常当众与康熙大声争论乃至训斥康熙,直到康熙让步为止;
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康熙如果想开创一个太平兴盛的朝代,必须要有非凡的谋略和气魄。
少年的康熙就表现出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胆识。首先,他决定杀掉鳌拜,掌握实权,然后再作他图。
康熙除掉鳌拜的方式极具少年的心性特点。当时,鳌拜掌握朝政,如果直接下令捉拿,必定会引起叛乱,那时不仅鳌拜捉拿不到,连康熙自己也将危险,朝中的正直大臣,甚至太后都对此一筹莫展。
1667年,康熙14岁,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可以亲政了,但有鳌拜****,他无论如何是亲不了政的,除掉鳌拜,就成当务之急。那么,明捉不行,用什么办法才好呢?康熙终于想出一计,不动声色地干了起来。
满族人喜欢摔跤,康熙就挑选了一些身体强壮的贵族少年子弟,到宫中练习摔跤,练了1年有余,技艺大为长进,康熙也不时到摔跤房去练习,居然也窥得了门径。宫廷中的王公大臣以及后妃太监尽知此事,但都觉得是少年心性,十分自然,没有任何人怀疑康熙有什么其他的动机。在不知不觉之中,康熙的这支“娃娃兵”就练好了。
在这期间,康熙还依照中国传统的“将欲夺之,必先与之”的做法,连连给鳌拜升官,鳌拜父子先后被升为“一等公”和“二等公”,再先后加上“太师”和“少师”的封号。不仅稳住了鳌拜,还使他放松了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