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在佛经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有清净,禅定之意。音,即声也。生於心,有节於外,谓之音。梵音,二字,即指由佛教而传来的声音。
早期,瑜伽从印度传至国内时,很多冥想的音乐都取自佛教梵音,在舒缓纯简的音律下,冥想打坐或练习瑜伽,可有暂退尘物旧事、清神、明智之效,很适合于当下生活忙碌、工作压力山大的年轻人解压。如果想要修身养性,亦可在闲暇时多听一听和雅的梵音,从而达到身心舒畅,心如止水之境,使心回归自然的状态。
在《妙法莲花经》有这样的文字来解说梵音的妙用:
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
梵音与佛,如寺院与钟声。一声敲击,其音通彻,可抵云谷传至万里,寥绕回旋,久不平息。
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曾作诗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且不论梵音的清净离欲,还是禅意的轻叩天机,灵犀枫落,与自然相糅合,一曲听罢,便能享受精神的旷达和心智上的怡悦,不用遁世,也能领其深静。
现实中,人多处于繁华婆娑之境,人们总在以不满之心追求物质上的丰盛,以物满丰盈来达到精神上的充足。然而,欲念愈是强烈,心境就念感到空荡慌忙,每日于俗务牵绊中尚不自查,独独娴静时不能与静定的自己相守。静定,在其看来,可以造成心性的摧残,有克死而伤之嫌。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称帝后,定都长安,改国号唐,因始信自己乃神仙李耳之苗裔,顾念皇位来之不易,也同前朝几位皇帝一样,重礼修道,炼丹以求长生不老。重道的程度可由道观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有史料记载,盛唐时,道教的宫观多达1687座。且在盛唐,道教被誉为第一大教派。一直到唐睿宗时期,武则天称帝,佛教才被广为推崇,武则天定都洛阳后,改国号’周”,一度大兴土木,广修佛寺,推佛教为国教。
国外使者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早期信仰儒家学说,秦始皇却以焚书坑儒大力打击儒行思想的传播;汉武帝时期,为巩固中央集权,大统江山,又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制裁****;而后,唐时,遵信道教,求仙问卜,炼丹以保长生不老;周之后,佛教被大力传承,香火鼎盛。余后多年即形成现代的“兼容并蓄”的态度,在宗教信仰上采取多元化处理,主张宗教自由。发展至今,国内已有多门教派和谐并存。
由于儒教推行仁政,在社会进步与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且汉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至今还仍保持儒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态度,讲求儒教治国,佛教治心,从而达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和谐并处。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一文记载:白居易是“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足见儒教与中释之教对一个人的身心志趣培养的旷达益处。
而在佛教中,禅修法门,离欲便是重要的一篇章节。一代佛学大师阿姜查,在谈修习佛法时,著作《森林里的一棵树》——‘果树’篇讲到:“世间就是如此,并没什么改变,只是同样的事件一直在循环罢了。我们今日的生活也是一样。今天我们不过是做着以往一直在做的事。我们想的太多了,而且又有太多事物吸引我们,可是,它们没有一样能导引我们趋向圆满。“可见,万事,恶之起源,乃贪欲或欲念丛生所致。
虽说,很多佛学理念并不能完全适应于当代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上快节奏的步调不能与心智的静定相容贯通。
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要不断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价值,与纷繁和迷乱中行进,难逃烦恼痛苦之忧径,冒着湿鞋的风险行走在边缘,保持独立已实属不易,更不用提心静自然凉的酣畅淋漓。时之长久,便出现离怨雰悲,愁绪满怀之怒,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仇富愤青之嫌。带着这样的情绪工作或生活,都不能安顺持久。
闲暇时,有的人选择远离生活的城市,远赴他乡游山赏玩,清空心思后既往归来;有的人则自驾乘车去往寺庙禅院,清清静静地住一两日,听和尚念经讲座,吃素菜斋饭,日落而眠;有的人是干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谢绝一切社交来往,将自己一人关在屋子里,任性度过节假日,自谓道舒适几日算几日;还有一部分人是将自己投身于更热闹的欢心娱乐中,夜店欢靡,酒精买醉,KTV扯嗓子大呼叫喊,唱至疲累时才拖着沉重的身体悻悻回家,抱床而睡,次日醒来又重归“自然”,这一部分发泄的方式多是年轻人采用,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风尚;除以上之外,有个别少数人是选择遁入空门,以求解脱。做如此选择的人,多半已对红尘无恋,斩断尘缘而求心境旷达,无怨,无意,无悔,亦无伤悲。较为鲜明的例子便是曹雪芹笔下著述《红楼梦》一书,在高鹗后续的四十回里,写到贾宝玉,是生在封建统治格局下,却始终秉持自由心,追求事业与爱情的主动权,最终被现实势力所打压,身在红尘中不能尽红尘事,彻底绝望后弃绝红尘,遁入空门。在87版《红楼梦》结局中,我们看到了大雪天,宝玉独自一人,肩披大氅独行苍茫风雪中,凋敝之姿,真正应了口中常叨的那句:“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郁自抒发的怨言,若林妹妹还活着,听到此言,定是要哭的肝肠寸断,命绝黄泉。
佛教的离欲,是指自发的控制我们的心,在适当的时候静止和净化。做短暂的停留,善思,清空,反观自照,逐尘逐怨,以使心境旷达,自然和谐。
但是,人毕竟还只是凡俗之子,不能脱离社会集体,独寻僻静之乡过隐居的生活。只要身处于尘世,还得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以实现个人在社会上的卓著贡献和内心的抱负。那么,如何以恬静梵修之心,在社会纷杂的熔炉里平和共生,还需要更深的考量和认真体悟,尝试着找到适宜自己修行处世的方法,而不仅仅因为逃避尘嚣,而忘记生活的主题。在这里,托马斯摩尔在《灵魂的教育》一书中,曾给过我们较为确切的答案,他说:“当我们灵魂中独特的一面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相融合时,我们发现本性与勤奋结出的是甜蜜的果实,它可以医好一切创伤。”一如周国平先生所讲:“一个人无论怎样超凡脱俗,总是要过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总是平凡的。所以灵魂的在场未必表现为隐居修道之类的极端形式,在绝大数情形下,恰恰是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可见,一个人的修持与精神灵魂的必要干系。一味之水,便叫草木丛林,娓娓而生。
林语堂先生老道,在《生活的享受》一文中,把人间事一语而道破。他说:“人类的生活终不过包括吃饭、睡觉、朋友间的离合、接风、践行、哭笑、每隔两星期左右理一次发、植树、浇花、伫望邻人从他的屋顶掉下来等类的平凡事情。”大家哲人姑且把人生看的这般清减,何故活在世上的人依旧不能随心所欲,畅谈而往。
许久不曾听音乐,脑细胞更换频次减慢,陈旧的东西被积压了下来,昏昏沉沉时多。入夜十分,凉亭回暖,仔细听一首佛教序曲,磬钟入耳,渐缓传来灵透音律,如过故人庄,人在彼岸隔山望远。
空斋独坐,闲暇静思。恍梦见,十年别友,抵暮忽至。
十年相见,亦如亲故同归。通透是在灵魂的上升与提拔间盘桓。
读白玉蟾《慵庵》,有云:
丹经慵读,道不在书;有琴慵弹,弦外韵孤;
慵对风月,内有蓬壶;海枯石烂,我常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