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部小说时,有很长时间,我的心情处于一种沉郁的状态,不是因为某件事所引的纠结和难过。感觉中,心底被很多沉重的东西牵制,小说里出现的几位主人公,虽不能代表全部的现实,却也是少数几人代表的一种大众化的生活的状态,围绕他们细细碎碎的点滴和大多数人对生活的理解展开叙述。
以散文的方式做为表达,其中也有不少自己的感悟。所有的写照,究其根本,都在寻找一种临近本质的努力。逐渐靠向实质,对未知事物的尝试,对自己的试探,对外界的挑战,对家人朋友深刻的理解然后和解。心与心逐渐的靠近,除去暴戾,怪癖,桀骜,纠葛,怨恨,虚荣,刻薄。意识到灵魂中缺失的部分,逐渐的在生活里找寻,长久的坚持,只为填补虚芜,澄净空间。
这几年,一直在外行走,三两知己,相携陪伴。而后,各自离开,各自行走,虽不曾断过联系,却都在自己的路上完善各自内心,使之充盈和饱满。学会放下,也学会俯身捡拾。总觉得,越靠近本质,心下所能适从的东西更多,俭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少了怨嗔,流离,执妄,凄迷。
渐渐地不惊不喜,不怒不怨。
遥想从前,年轻气盛,追求的也并非远离实质的东西,却常有虚妄的孤独感,夜深人静时会暗暗落泪。运命里,人力所能触及的事物有限,得到时没有珍惜,不懂感念,失去也常觉抽离。在现实的虚芜繁华与心灵纪律恪守的遵行漩涡里生存,透过木质夹缝看见光,抛却繁复,欲念在生活中实践,暗长。若影若现,如同幻灭的林汐一瞬。
仿佛,时时的割离,却也常常被缠绕。很多时候在痛苦的意识中行走,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不知道能以什么样正确的方式去解决,似乎也没有这样完善的方式用来实践。年龄上的衰老,换来心智上逐渐的成熟,不说已经如何的理解了本意,至少内心里没有惶惑。成长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答。
深夜点灯,独自走一段夜行路,登上夜行船,暗影里的江波,抬头看一轮明月。夜是凄清,四周静悄,只听见行船划水的声音。这流水的静寂,很想吹一首笛曲,在韵律中起伏随船漂荡。
人,离开欲念,可以获得身心的轻畅。好比读一段历史,洪流中有杀戮,有残酷,但是作为后继之人,能做的只是原谅,自然,原谅的根底不是忘记。在历史中受过伤害的人,忘记挨打是一件可耻的事。人力的伟大与隐忍,除了背负,亦有对痛苦的承受和宽谅,将深切的东西放置于心,带着灵魂,轻松的上路,抛开牵绊,更有利于前行。前行的路上,再遇坎坷,深掘从前经验,以此指导,作为行动,如此才不会被同样的事情重复的伤害,这便是原谅与深记带来的准则,由此直往,无谓墟碎。
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过更好的生活,有美满的家庭,贤孝的妻孩,慈爱的长辈,兰交永合的闺蜜,松契长并的知己,所有的连结都以情感来堆积和延续。向往快乐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心愿。守孝悌,知廉义,没有功利心亦无分别念。把心静静地放在一处,如同一轮弦月缓缓的升,看不出平静与喜悦,亦无从得知它的沉重与悲伤,一切都是以一种纯净的清醒和慈悲的状态。
忘言,是一种精神上的坐忘,心斋之境。青涛于《浣溪沙》点评如是说。
每写完一个章节,常常都在深夜两三点,身体斜靠在椅子上,隔窗望月。稀疏的寒星零零散散的挂在天上,空气里飘着茶的香味,凝视夜空可以坐到天亮。早起洗漱,去早市买新鲜的果蔬,自己烹煮一道美味,细细的品,年华浸在滋味里,有浓厚的气息,雨日晴光,流年风景,都留在倒影里,焕恣而发。
小说写完,通篇读罢,似乎没有写具体的人与事,所有的场景都是径自搭配,《林花春榭》,没有围绕具体的实例展开和延续,也未按照小说与散文实际结构来阐述,大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嫌疑,实质上却在围绕我们这一代人内心的感受作为出发点,记录平日里不曾提起,不常思考的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纷扰而又繁华的时代,物欲横流的现状使得我们无暇顾及灵魂里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心愿,太多的时间沉浸在各种交流与聚会饮食娱乐中,热爱八卦的程度远比独自沉思的概率多,每日于疲倦中休眠,在挣扎中醒来,然后恶性的循环在新一轮的朝阳初升里,说蹉跎也许会有言过其实,但不真实却可以作为总结来力证。
写作的过程中也常常怀疑自己文章结构的错乱,但似乎也没有更具体的方法让我把所有情节全部串联的必要,最早还在为自己这不按逻辑叙述的方法纠结时,偶然读到了史铁生所写的《务虚笔记》一书,看完他的文章,在观察他写作的方式后,似乎为自己的凌乱找到了名证言顺的借口。写作的根本,除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之外,便是给思想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一切自然而然,随顺倾吐,如此写作才会更为顺畅,也更是真情实意的流露与印照。至于深意,只要能够表达清楚目的,采用的什么题材,什么文体便不大重要和必需,也因此而心安理得了许多。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是在这样的写,大凡是以真情实意来表达,必是在心里蕴藏了很久且也疏理了很久,感情,未到奔泻时,一味的文字造作便会有一种痛苦的焦灼枯燥感。所以,这部小说,或者说这部散文,从列提纲的时候就是想写一些感受,一些生活里的情绪,和对生活未知的期许与深知后的珍惜,没有后续,亦无结尾,因为生的人的生活还在继续,故此,只能称得上是对一段成长的路的记叙。
文中出现的人物,诸如兰诺,恩泽,饮辞,柏溪,以及我,是对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特征做以概括和归总,读文,可以不必对号入座,但可以径自在内心里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人物类型,心里特征。
在文章中找寻另一个不常对峙的自己,独自思考的自己,以及热闹繁华散失后逐渐冷静清醒的自己。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需要有这样一个与己为伍的过程,革除一切屏障后呈现在眼前的轮廓,看见自己,证实自己,而后认可自己。这个过程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来完结,如此才能作出解答。
我们都是在用心生活的人,却也在生活中时有疑问,日视金迷纸醉的生活现状,暗查醉生梦死的灵魂态度,近似枯槁干涸的精神空间,以及惶惑不解的心灵遗憾。人人都在叨念正在遗失的东西,对生活有缺失感,都想追回来,可是真正有时间倒流,人们依旧选择不珍惜。我自是对这种口是心非的幽怨,常怀不解之意。不解生活,不解人心,不解世道,也不解自己的心,似乎身在漩涡洪流里,迷惘了,模糊了。
当然,我依然觉得很庆幸。毕竟身边还有许多清醒如昼的人,以理性的方式知性的经营自己的生活,日子如同清秀隽逸的古韵装帧字画;心情一如花墙蕴育自然随心的风景,;心态也似墨客文人笔下的重彩倾涂,有澄澈遁厚的慈悲;想必,这也是大多数人在年老之际想要的生活,进驻灵魂后的生活,真实是常态。
老年人的人生固然是一本书,蕴含低调,简洁,纯粹,深厚的味道,年轻时代所走的路,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读过很多的书籍,诗集,散文,记叙文,也包括现代流行着的影视剧作,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有用不完的精力,亦有使不完的冲动,会犯错误,顶撞长辈,不懂分寸,书虽读了不少,学历亦不算低,但运用在生活中的道理却少之又少,有很多悔恨或者遗憾,这些曾因率性而为铸错遗留下的知礼通达的空白,常常在中年或者老年感到羞耻或后悔,更甚的,有人是以抱憾终身的羞惭过完自己的一生。我们不说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行径,至少,心有结节必定无法舒畅豁达。
观剧读史的时候,会从剧目中以自己的感受理解情节的设置和延续,分析每个人所处位置的心里特点,从变化的剧情中,了解,并且总结现实中人们常态的心理和态度。
遇大事逃避推诿的人必定不能与敢于担当之人相提并论,小事糊涂不计较,不寻衅滋事的人必定有大智慧藏于心。这些种种的小磨小砺交杂起来,构成生活的实质,而人们需要做的便是在实质的空隙里发掘本质的真理。懂得的意义,便是我们能以纯粹简洁的心处理日常的繁杂,恢复实物在生活中的原貌,让意识与身体相融合。
世间有很多我们所不解的庞杂,我们一生追逐,不过是让心灵趋之平静淡然,吃得了苦,享得了福,经得住浮名,忍得了悲欢。心灵拥堵而后清空是一种态度,精神虚空而后饱满也是一种态度,心境空乏而后繁复满塞又是一种态度,我们的一生,便是在这一种种的态度中,取舍自己所需所想的方式,理解他人,顾念他人,而后理解自己,善待自己,善待灵魂,如此,才算的上完好。
不说年轻的路上不许犯错的话,人活着,固然是会犯错,但有很多错是可以提前预知并且能够避免的,可往往,很多的明白总要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能够得之所以然。懂得,固然是最好的结局,然而,最坏的结局亦是有的,比如,父母躺在病床上身受病魔折磨时,围在旁边的儿女却在为姊妹之间医药费谁出的多与少而争吵,起纠纷,固然,这病是可以扛过去的,我想作为父母,此时已没有继续活的心愿了。在他的眼里,活已经是一种负累,是给别人携带的枷锁。因为他们的活干扰了别的人的正常生活,他们的活已经不是他们的承担,而是他们的拖累。
都说天下最难父母心,天下最苦亦是父母心,只有自己为人父母才可以体会其间真意。实则,有些人,为人儿女时不懂得做儿女,为人父母后亦不懂得做人父母。上,孝敬父母,下,善待幼儿,只能是一种心灵最高级的愿望,是一种理想之态,他们有难忍之姿,亦有不懂得真意的无知。
我们每一天所做的事,所行之路,不过是对自己原来理解的证悟。但愿,每一个人都能成长的快一些,明白的早一点,不要常常在最后的关头或因此而付出庞大代价后,捶胸顿足,悔恨万分。
在《僧侣与哲学家》一书中,读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在逝去的时间之中,我们的生命一天一天地耗掉了,我们没有有效的利用它去接近问题的症结,去了解痛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并没有让生命的每一刹那充满意义。生命的过程只不过变成时间的流逝,就像沙从手指中流去。”读到这里,我想说:唯愿,我们的人生不至于活得生涩与干涸,枯竭的情感从来不是赋予人类身上的名词,动物界尚有许多对情感的释义和很多可以举明的例证,所以,现实里,作为人类,淡泊的感情便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尤其在对父母,亲人,友人,义人,良人。
成长必然不是容易的事,但实践可以化险为夷,化难为简,究其根本是要用良善的经验,铺筑道路,内化精神,留存智慧,知义,以谦虚,慈悲,走完修行之路。以情感,真心,虔诚的,忍耐的,宽谅的态度善待他人。如此度人度己,方能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