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奇正是也:奇正,古代兵法中的常用术语,其含义非常广泛。一般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它包括正确使用兵力和灵活变换战术两个方面。具体地说,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攻、明攻为正;迂回、侧击、暗袭为奇。在作战方式上,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取特殊战法为奇。在战略上,堂堂正正进军为正,突然袭击为奇。
[7]以碫投卵者:碫,《说文》:“碫,厉石也”,即磨刀石,此处泛指坚硬的石头。以碫投卵,比喻以坚击脆,以实击虚。
[8]虚实是也:虚实,古代兵法中的常用术语,指军事实力上的强弱、优劣。有实力为“实”,反之为“虚”;有备为“实”,无备为“虚”;休整良好为“实”,疲敝懈怠为“虚”;等等。总之,无者为虚,有者为实;空者为虚,坚者为实。“虚”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指兵力集中而强大。表现在具体军情上,大凡怯、饥、乱、劳、寡、不虞、弱为“虚”,勇、饱、治、逸、众、有备、强为“实”。这里含有以强击弱、以实击虚的意思。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1]。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2]。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3]。声不过五,五声之变[4],不可胜听也[5]。色不过五,五色之变[6],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7],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8],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9],如循环之无端[10],孰能穷之[11]?
【注释】
[1]以正合,以奇胜:合,交战、合战。胜,制胜、取胜。此句意为,以正兵合战,用奇兵制胜。张预注:“两军相临,先以正兵与之合战,徐发奇兵,或捣其旁,或击其后,以胜之。”
[2]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言奇正变化有如宇宙万物之变化无穷、江河水流之滔滔不竭。竭,竭尽。
[3]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去而复来,如春、夏、秋、冬四季之更替。
[4]五声之变:五声,五音。古代把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称为五声(五音),以区分声音之高低强弱。《左传·昭公六年》:“章为五声”,杜预注:“宫、商、角、徵、羽。”变,变化。
[5]不可胜听也:意为听之不尽。胜,尽、穷尽的意思。
[6]五色之变:中国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基本色素为正色。《左传·昭公六年》:“发为五色。”杜预注:“青、黄、赤、白、黑。”
[7]五味之变: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左传·昭公六年》:“气为五味”,杜预注:“酸、咸、辛、苦、甘。”
[8]战势不过奇正:战势,指具体的兵力部署和作战方式。言作战方式归根结底就是奇正的运用。
[9]奇正相生:意为奇正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变化无穷。
[10]如循环之无端:循,顺着。环,圆环。无端,无始无终。此句意为奇正变化转换,就如顺圆环旋转一般,从终点又回到原点,永无尽头。
[11]孰能穷之:孰,谁,何者。穷,穷尽。之,指奇正相生变化。
激水之疾[1],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2]之疾,至于毁折[3]者,节也[4]。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5],节如发机[6]。
【注释】
[1]激水之疾:激,湍急。疾,疾、快、迅猛、急速。《易·说卦》:“动万物者,莫疾于雷;挠万物者,莫疾于风。”
[2]鸷鸟:凶猛的禽鸟,如鹰、雕、鹫之类。《说文》:“鸷,击杀鸟也。”
[3]毁折:折物。此处指猛禽捕捉擒杀鸟雀。
[4]节也:节,节制、节度、审度长短。指动作爆发得既迅捷、猛烈,又把捏分寸,恰到好处。张预注:“鹰鹯之擒鸟雀,必节量远近,伺候审而后击。”
[5]势如弩:,弩弓张满的意思。 同“彉”,《说文》:“彉,弩满也。”弩即张满待发的弓弩。
[6]节如发机:机,《说文》:“主发之为机”,即弩之机钮(弩牙),类似现代枪上的扳机。发机,即引发弩机的机钮,将弩箭突然射出。
纷纷纭纭[1],斗乱而不可乱也[2];浑浑沌沌[3],形圆而不可败也[4]。乱生于治[5],怯生于勇[6],弱生于强[7]。治乱,数也[8];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9],形之[10],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11]。
【注释】
[1]纷纷纭纭:纷纷,紊乱无序。纭纭,众多且混乱。此处指旌旗杂乱的样子。
[2]斗乱而不可乱也:斗乱,谓在纷乱状态中指挥作战。不可乱,言做到从容镇静,有序不乱。
[3]浑浑沌沌:混乱迷蒙的样子。形容战场上尘土飞扬,迷茫一片。
[4]形圆而不可败也:形圆,指摆成圆阵,保持态势,周到部署,首尾连贯,与敌作战应付自如。
[5]乱生于治:于,此处作根据解。意谓示敌混乱,是由于有严整的组织。又一说,混乱产生于严整之中。
[6]怯生于勇:示敌怯懦,是由于自己具备勇敢的素质条件。杜牧注:“欲伪为怯形以伺敌人,先须至勇,然后能为伪怯也。”又一说,“怯”可以由“勇”产生。
[7]弱生于强:示敌弱小,是由于本身拥有强大的实力。杜牧注:“欲伪为弱形以骄敌人,先须至强,然后能为伪弱也。”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诸注皆近杜注。另一说,“弱”可以由“强”产生。按,李零《吴孙子发微》释“乱生于治”等三句为:“部队投入战斗,一开始往往是整齐的、勇敢的和强大的。但投入战斗后问题往往就暴露出来,逐渐向对立面转化。”其说可资参考。
[8]治乱,数也:数,即前言之“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句意为军队的整治或混乱,决定于组织编制是否有序。
[9]故善动敌者:动敌,调动敌人。
[10]形之:形,用作动词,即示形,示敌为伪形,指以假象迷惑、欺骗敌人,使其判断失误,为我所乘。
[11]以卒待之:用重兵伺机破敌。卒,士卒,此处可理解为伏兵、重兵。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1],故能择人而任势[2]。任势者,其战人也[3],如转木石;木石之性[4]:安则静,危则动[5],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6],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释】
[1]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责,求、苛求。《说文》:“责,求也。”成语有“求全责备”。此句言当追求有利的作战态势,而不是苛求下属。
[2]故能择人而任势:选择简拔人才,创造利用态势。择,选择。任,任用、利用、掌握驾驭的意思。一说,“择”训“释”,意谓不强求人力。按,古人往往假“择”为“释”,可参见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下册20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其战人也:指挥士卒作战。与前《形篇》中之“战民”义同。
[4]木石之性:木石的特性。性,性质、特性。
[5]安则静,危则动:安,安稳,这里指平坦的地势。危,高峻、危险。《庄子·田子方》:“尝与汝登高山,履危行。”此处指地势高峻陡峭。张预注:“木石之性,置之安地则静,置之危地则动……自然之势也。”
[6]势:是指在“形”(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造成有利积极的作战态势。王皙注云:“石不能自转,因山之势而不可遏也;战不能妄胜,因兵之势而不可支也。”
【译文】
孙子说:通常而言,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整个部队遭到敌人的进攻而不致失败,这属于“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对敌实施打击,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属于“避实击虚”原则的正确运用问题。
一般的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因此,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有如苍天大地那样变化无穷,长江黄河那样奔腾不息。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又来,如同四季的更替。声音不过五个音阶,然而五音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然而五色的变化,却是不可尽观;滋味不过五样味道,然而五味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尝。作战的方式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啊!
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致能漂移巨石,这就是流速迅捷的“势”;鸷鸟高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这就是短促急疾的“节”。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他进攻的节奏短促有力。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迅疾的节奏犹似击发弩机。
战旗纷乱,人马杂纭,在混乱之中作战做到军队整齐不乱。浑浑沌沌,迷迷蒙蒙,要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向敌诈示混乱,是由于己方组织编制的严整;向敌诈示怯懦,是由于己方具备勇敢的素质;向敌诈示弱小,是由于己方拥有强大的兵力。严整或者混乱,是由组织编制的好坏所决定的;勇敢或者怯懦,是由作战态势的优劣所造成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双方实力大小的对比所显现的。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指挥者,伪装假象以迷惑敌人,敌人便会听从调动;用小利来引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争夺。用这样的办法积极调动敌人,再预备重兵伺机掩击它。
因此,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部队作战,就如同滚动木头、石头一般。木头和石头的特性是,置放在平坦安稳之处就静止,置放在险峻陡峭之处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来那样,无可阻挡,这就是所谓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