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节前夕,我收到一个邮包,寄件人是一位陌生人。怀着几分好奇,我到邮局领取了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位黑龙江林口县读者寄来的黑木耳,里面还附了一封信。信中说,他读《人民日报》几十年了,很爱看我写的医学评论,方向把握得准,有分寸,很解渴。他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学医的,他觉得这些文章对孩子们更有用,便每次都剪下来复印好,再寄给孩子们。其中,他列举了很多评论的题目,如《树立大卫生观念》、《不要丑化医生形象》、《潜规则是医学之耻》等,并用红笔标注了发表日期,有的居然是十年前的作品。他写道:“凡为人民勤恳做事的人,理应受到奖励。老百姓也可以奖励自己喜欢的记者。我这里产木耳,挑点好的邮去,表示一点心意。”
读罢此信,我的心暖暖的。作为一个记者,能够得到读者的“嘉奖”,既是至高荣誉,也是莫大幸福。
2007年底,我的第一本健康时评集《谁在妖魔化医生》正式出版。此书在医务界反响之大,超乎我的意料。很多朋友爱不释手,或摆上书架,或置于枕边,常常反复观看。时至今日,仍常有朋友向我索书,并希望我再出续集。我甚感欣慰,这至少说明,这些文字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易碎品”。
在所有的新闻品种中,评论历来被称为“金字塔塔尖”。近几年,我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健康时评的写作。《人民日报》“健康时空”版有个“不吐不快”专栏,我是主要撰稿者。同时,我在人民网开设了“健康周评”专栏,在搜狐等网站开了博客。我把手中的笔当成“柳叶刀”,对健康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解剖,力求做到不失声、不缺位、不偏颇。今日将这些评论结集出版,并非是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而是因为这些评论不仅有利于增进医患理解和信任,而且对医改决策者也有参考价值。
网络时代是一个浅阅读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很多记者为了吸引眼球,盲目追求新闻娱乐化,而放弃了追问事实真相。这种泛娱乐化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思考力在下降,新闻成为只有口感、没有营养的“快餐”。作为一家严肃报纸的专业记者,我始终坚持站在全局看问题,跳出医学看医学,以提升公众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我写健康时评,始终有两个立足点:一是尊重医疗卫生规律,二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我相信,只有尊重规律、回归常识,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本书的主线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前,医患矛盾加剧成为一个突出社会问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我力图用冷静、理性、客观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努力减少医患双方的误解,增进相互尊重和信任。我既为医生说话,又不仅仅为医生说话;既为患者说话,又不仅仅为患者说话。我坚守的一条底线是,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医学是人学,健康时评的核心也是“人”。作为评论者,既要有妙笔,更要有仁心。如果没有对人的尊重,再优美的文字,也是没有灵魂的。
《中国式医患关系》是《谁在妖魔化医生》的姊妹篇,两本书一脉相承,互为补充,串起了转型期中国的医患关系史。时至今日,尽管医患的“坚冰”仍未消融,但我坚信,历史总是在进步的,中国的医患关系一定会从“冰期”走向“暖期”!
为了让阅读更轻松,本书保持了《谁在妖魔化医生》的风格,选用漫画作为插图,意在吸引目光,延伸思考。在此,我真诚地感谢著名漫画家徐鹏飞,他为本书绘制了多幅精美漫画。同时,我也要感谢年轻而有才气的平面设计师张蕾女士,她在身怀六甲期间为本书设计了封面,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本书还采用了部分刊登于《讽刺与幽默》及其他媒体的漫画。由于无法与每一位作者取得联系,故部分漫画未能署名。希望作者看到此书,尽快与本人或出版社联系,以便我们弥补疏漏并赠样书。
一本好书的背后,必定站着一群鼎力相助的人。在此,我无法一一列举名字,只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致谢。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亲人和朋友们!
作 者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