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的人是广告部主任张仪平。刘虹宏和他聊了不到半个小时后就告辞了。还没到家,张仪平的电话又来了:“你明天来上班行不行?”刘虹宏鬼使神差地脱口而出:“没问题。”
话音一落,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会这么冲动?
但既然答应了,那就来吧。第二天,她请了一周的假到了远望,不巧的是,张仪平说他马上要出差一周,让她自己先适应一下环境和公司的情况,其他回来以后再谈。
刘虹宏拿过几本《微型计算机》一看,头都大了,这是她最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技术类杂志,心里就暗自庆幸自己留了一手,没有马上辞职。
没想到,呆了一周以后,她开始喜欢起这份工作来。张仪平回来后,给她定了一个工资标准:500元,转正以后800元。在保险公司月收入三四千元的刘虹宏居然没有丝毫不快的感觉,她后来经常和张仪平聊起这段经历时说:自己都没想通,保险公司这么好的收入,自己为什么会来拿这500元钱,干一件从来没干过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就像刘虹宏一样,很多员工都觉得,自己和远望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
沈颖以前在一家公司做掌上电脑的销售,有一天,《微型计算机》的编辑赵飞来买掌上电脑,那时候惠普掌上电脑相当高端,她看到这个年轻人居然问这个产品,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十分熟悉的样子,就好奇地问他的工作单位,就这样第一次听说了远望公司的名字。
没想到之后某一天,突然在报纸上就看见了远望招聘编辑的广告,她马上决定去试一下。
情报所的位置是在渝中区两江之滨的山间,上去要经过一段坡路,走在路上,沈颖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求职曾经到这里来过,看着两边似曾相识的树木和房屋,一种感觉袭上心头:自己恐怕要经常爬这段坡道了。
很多编辑以前是远望杂志从创刊时期开始的读者,在来公司以前,他们就已经和远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微型计算机》编辑部主任助理高登辉在念大学时组织了一个科技协会,承办了远望的校园行活动。大四的时候,他通过这层关系,到杂志社实习了一段时间。
回去以后就该找工作了,虽然有两个单位都催他尽快去签约,他始终觉得,那都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有一天,他鼓起勇气给夏一珂打了个电话:“我想到远望来工作,你们要不要?”
夏一珂说了一句话让他觉得很感动:“你快来啊,我们还在等着你呢。”
李杰是一个喜欢跳槽的人,1997年毕业后,3年之中他换了3个单位:法院、银行和数据通信局,轻松的工作和不错的福利都没有留住他。2000年,在一个朋友的引荐下,他来到远望,一干就是5年。
但他也没闲住,5年间,从期刊编辑部、图书部、市场部到营销部,他又跳了4次,只不过这几次都跳在公司内部。
远望这群可爱而勤奋的员工,是它最大的一笔财富。
《新潮电子》编辑部副主任陈旭讲过一件事:杂志社策划了一个19款数码相机的横向评测,那时候杂志刚刚改版,影响很小,不可能让很多厂商把产品寄到重庆来做评测。于是,他和负责摄影的同事两个人到上海,找了一个廉价的招待所住下,另外又要了一个房间,把家具都移走,布置了一个摄影棚和评测平台。
摄影师身体不太好,一直有痔疮的老毛病,但拍照片又要经常坐在凳子上,这对他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能侧着身子坐,每次拍照都是咬着牙在坚持。拍照片一般在晚上,白天两个人还要跑厂商,软磨硬泡,死皮赖脸,托关系,找门路,才把需要的相机借到手。
回到重庆以后,摄影师大病一场。
后来为了拍封面,陈旭又经常会跑北京,但不适应北京的天气,一下飞机就开始流鼻血,一般几天都不会停。只有一次例外,他还挺高兴,开玩笑说:“这次总算适应了。”没想到还没到高速公路出口,鼻血又出来了。
2003年,为了让封面质量稳定,陈旭干脆决定在北京呆着不走了。母亲不放心他的鼻子,也陪着他在北京呆了一年。
有一位PCShow的网友曾经到网络部应聘,在简历上,龚磊看到他的工作单位是国内一家很有名的驱动程序专业网站,就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平台。那个网友回答说,几年来他一直在关注PCShow网站,看到网站方方面面都在很快地进步,但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觉得PCShow需要像自己这样的人。
这番话让龚磊感慨不已。
在远望,人们经常提到的是这里和谐的氛围、宽松的环境和友好的团队。没有人把奉献精神挂在嘴上,但每个人都在踏踏实实做事。
因为他们由衷地喜爱自己的公司和同事。
出版事业部副主任戚斌在总结远望7年的职业生涯时,说了一句话,也许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
“远望是所学校,在这里你会学到最新的知识;远望是个大家庭,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远望是个团队,在这里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得到同事们的鼎力支持。我爱远望,并享受着工作所带来的乐趣。”
和客户交朋友
远望公司深圳办事处曾经策划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至今很多厂商都还记忆犹新。
活动的筹办者是深圳办事处主任张晓鹏。深圳的中小厂商比较多,虽然位于一个产业链上,但互相之间的沟通很少,加上公司希望和客户有更深入的接触,张晓鹏就邀请了十几家厂商代表,还有远望三刊的编辑代表,在深圳附近的一个海岛上组织了那次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属于“舶来品”,那时刚进入中国不久,在IT界还不是很流行,绝大多数编辑和邀请的厂商都是第一次参加,觉得非常新鲜,非常有意思。所有的厂商和编辑都混在一起,分成几个团队,展开竞赛。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海难逃生”项目,面对着一个三米多高的木墙,需要所有人团结起来,相互搭人梯,要确保每个人都能翻过去。这时候大家的集体意识被空前地激发起来了,很多个子大的队员,都抢先要求在最下面搭人梯,帮助别人踩到自己的肩膀上翻过去。
回到深圳以后,每个人都觉得意犹未尽,晚上又聚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场酒。
在张晓鹏的记忆中,那天直到非常晚,大家才挥泪惜别。
很多年以后,这些厂商见面都还会谈起那次拓展训练,很多人还以当时的团队为单位继续开展活动。
一位厂商说,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看到了同一产业的企业之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远望的第一个驻外办事处设在北京,1999年,当时《微型计算机》发行量迅速上升,影响力日渐扩大,张仪平感到,广告部人员长期在重庆,对广告拓展和建立与厂商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于是试着招了一批业务员跑外地,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想从内部选一些有经营潜力的人才到各地做办事处负责人。
胥锐在编辑部一直从事外联的工作,也负责新产品的报道,在公司讨论人选时,他主动站了出来:“我到北京去试试吧。”
刚去的时候,《微型计算机》在北京的知名度还不高,同时计算机媒体也还以偏向行业应用和渠道内部为主,厂商也普遍接受这种模式。而《微型计算机》是以电脑硬件爱好者为读者对象,面向终端用户,说服厂商在这样的媒体上投放广告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大公司。
随着发行量的增长,胥锐慢慢感受到了杂志的影响力。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大量的厂商客户,和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北京的广告市场被打开了。
现在,远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设有办事处,除了广告开拓,办事处还兼有客户关系和客户服务的功能。对一个熟练的驻外业务员来说,广告还算相对简单的事情,他们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帮助编辑发掘产品信息,甚至帮助客户培养媒介人员。
由于在深圳的中小型厂商居多,而且很多是新创立的企业,也不懂怎么和媒体打交道。刚开始,他们提出的方案和要求都让人觉得过于急功近利。于是,张晓鹏要求她的员工们要给客户讲解,怎么读远望现有的这些杂志,要帮助他们研究栏目,哪些栏目适合他们去做宣传,怎样去找适合的宣传点。随着客户品牌的成长,很多刚开始根本没有做“市场”这个概念的公司,最后都逐渐组建了一整套班子。
刘虹宏在广告部呆的时间最长,也交了很多朋友。
这些朋友经常会给刘虹宏带来意外的惊喜。
有一段时间,刘虹宏调到PCShow网站做市场推广。正好平常交往比较多的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总到重庆办事,刘虹宏就陪他们游览重庆的名胜,周末去歌乐山游玩的时候,老总随口问了一句:“你现在在干什么?”
刘虹宏说,我在负责网站推广。
“那好,我支持你一季度的广告。”
这一季度的广告还没做完,刘虹宏又被调去主持地方商情信息,上海版刚一开张,这家厂商又投了一笔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