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渠道”生成于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称呼是与“主渠道”,也就是邮局、新华书店相对应而产生的,实际上是指民营书刊销售渠道。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第一代书商比较活跃的时期,他们很多人文化层次不高,但有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非常精明。90年代以后,二渠道书商们的素质大大提高,比起主流发行渠道,他们有经营灵活、发行周期短、回款快的特点,所以很快在报刊零售市场占据了优势。
每年的全国图书展销会,二渠道书商们都会聚集到一起,这时候也是各个出版单位推销产品的最好时机。
杨苏到的那一年,书市在成都举行。他和谢东用那时流行的尼龙绸袋装了两包杂志赶了过去。两个人几乎什么都不懂,到书刊销售商住的每个房间里走了一圈,逢人便问愿不愿代理发行这本杂志。
这次出行很不成功,唯一的收获是“看到了这种书市的阵势”。第二年参加北京书市,杨苏一个人又扛了一包杂志前去。他记得很清楚,那是个冬天,火车在早上五点多抵达北京站,寒风凛冽,他拎着包坐车到了中国科技情报所,住进了设置在地下室的招待所。
在安顿好行李之后,又匆匆赶往二渠道书商聚集地——景山宾馆。
新刊的推销仍然很困难,书商们对新杂志毫无兴趣,直到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薄国庆。
薄国庆是北京的一位发行商,当时,进入这个行业已经六七年了,在二渠道中间很有影响,算是一个领军人物。他曾经代理过《电脑报》的一些图书产品,在《电脑报》北京办事处的介绍下,杨苏找到了他。
薄国庆很痛快地答应包发《新潮电子》试试看,时间就从改版后的第3期(即1996年第9期)开始。
这样销售了3期,效果还不错。但薄国庆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对远望必须先款后货的政策感到比较为难。
而公司也在考虑,如果一直委托代理商总发行,始终会处于被动状态。于是决定从1996年第12期开始,收回来自己销售。
薄国庆把自己手上的五六十个经销点全部交给了远望,这使得公司的发行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杨苏也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发行网络:他先到重庆的书刊批发市场找到几个代理期刊的发行商,然后又买来大量的同类型杂志,寻找上面的发行商电话。逐步地,《新潮电子》各地的代理发行点扩大到了两百多个。
这时,《新潮电子》内容也成熟起来,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张仪平后来经常感慨地说,在远望最初成立的时候,很多人是不能忘记的。哪怕今天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如果没有朋友们的帮助,仅靠他们自己当时是无法跨越的。比如薄国庆,如果最初没有找到他,也就不可能尽快地搭建起自己的渠道,杂志不可能这么快就有起色。
这以后,邮购也开展起来了。最初只有杨苏一个人做,白天接到汇款单,但没有时间处理,就在晚上写信封、开收据、记账,那时候没有电脑处理,都是手工完成,但很有成就感——改版以后,每期的邮购都有一两百份,而且还在不断增长。90年代中期,邮政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不像现在这样上门服务,邮件都需自己用小车拉到邮局去寄,开始每天的邮件一车都装不满,后来一天要装三四车。
杨苏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由衷地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人才提供了展示能力的舞台。他说,远望经过10年的发展,最值得骄傲的是培养了两支队伍,一支是不断成熟的管理团队,还有一支是年轻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员工团队,这是远望可持续发展的一笔巨大财富。
“遵义会议”
就在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的时候,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还处在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中:
成立了两三年,还没有完整的公司制度。包括最基本的考勤,口头规定是每天八点半上班,但从来没有认真执行过。员工的工资制度、激励措施也不完整,无章可循,随意性比较大。
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经营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事业的发展全靠大家的创业激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8年的“小泉会议”之前。
会议是在重庆近郊的小泉进行的,办公室主任王莲戏称它为公司的“遵义会议”。这也是公司成立3年以来,公司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第一次走出情报所大楼在风景区开会。白天开工作会议,晚上公司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就在房间里,继续讨论公司发展的模式、经营方针。
这次会议后,大家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也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会上通过了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系统地总结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理念:
公司理念:传播IT信息,开创美好未来。
公司目标:创造一流IT媒体产品,发展IT媒体产业,服务社会大众,引领消费者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员工目标:以公司为舞台,立足本职岗位,在创造一流业绩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以获得社会的承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公司精神:求实务本,追求卓越。
这次会议上总结出来的一些格言:“思维个性化,行动统一化”,“集体智慧可使二流人才做一流事情”,“以发展求生存,以忧患求发展”?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望的员工中间耳熟能详。
在这次会上,王莲被任命为办公室代主任,这实际上也等于第一次正式宣布“办公室”这个部门的存在。
回想起几年前刚刚做办公室工作的情景,王莲感慨万千。
1998年上半年,她跟着《计算机应用文摘》一起到了远望,和新同事们一起做试刊。第二期刚做了一半,一天谢东突然找到她:“小张走了,你过来接他的工作吧。”
小张和谢东在一个办公室,干的就是文书兼后勤性质的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岗位,也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王莲接手以后,谢东让她列席了中干会,也只说了一句:“我的办公室又来了一个人,她叫王莲”
——就算正式介绍了。
王莲最初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事,去找了谢东几次,谢东也不置可否:“你干什么事情你自己应该知道,不要来问我。”
总之,以后公司里的各种事情,找不到相应的人员,就派给她来处理。比如参加各种展会,在市场部成立以前,就一直是交给她负责。第一次是参加重庆电脑周的活动,从准备展品到布展、参展,一系列的环节让从来没有参加过电脑展会的王莲不知道从何下手,后来她找到了《计算机应用文摘》编辑部的同事,又从其他部门抽调了人手,总算顺利完成了任务。
王莲是个急性子,最怕做那些烦琐的事情,但办公室恰恰是这样的工作。那时候公司喜欢晚上开会,一开就是九十点,大家谈起工作精神特别好,不吃饭也能聊上几个小时,经常很晚才回家。
王莲有个表妹曾经做过办公室主任,家里人和她一比,都觉得很奇怪:“都说办公室的工作最轻松,怎么就你看起来忙不完的样子?”
累一点没什么,王莲觉得最不能接受的是大家对办公室工作的不理解。有一次,一个员工离职,办完手续后她对王莲说:“不知道公司成立你们这个部门干什么,没一点儿用!”
王莲经常对下属们说,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要来干这个工作。
但她感到快乐的是,虽然她和办公室的同事们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但这些小事,多多少少能保障公司的正常管理和经营活动。她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保证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的顺利运作。
这是个什么公司?
有一段时间,谢东的邻居们经常听到他夫人的抱怨:“这个远望公司不知道是个什么公司,谢东去了之后,每天都很晚才下班,回来以后就累得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公司创办之初非常辛苦,千头万绪,谢东成了一个大忙人,不止是家里人埋怨,情报所的一些老同志也说,谢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让他帮忙办的事情老是记不住。
办公环境也差,办公室房间从一间、一间半,发展到两间、两间半。大概有一年多时间,整个公司只有一部电话,放在走廊上,还被一把锁锁住了键盘,只能接听,不能拨打——打电话要专门申请。就这部电话,还是所里面为公司试点特批的。
电脑也只有一台386,在底楼的机房,要上机就自己下楼去。
《计算机应用文摘》编辑部在九楼,新成立的远望公司搬到了二楼。谢东的老同事们看到他时不时地上来转一圈,都会偷偷地笑——他又来搬藤椅了。
第三研究室的办公场地还算比较宽松。编辑的藤椅出了一点儿问题,就可以到后勤部去领新的,所以有时候会多出一两把不是那么好的椅子。谢东一来,就毫不客气地对他们说:“你们的椅子多了,我搬两把到二楼去坐。”
环境如此,收入就更不用说了,情报所调过来的员工,从谢东开始,包括杨苏和王莲,都比原来的收入低了一截。王莲说,她原来在《计算机应用文摘》,每个月的收入大概有1000多元,到远望的时候也没问待遇,第一个月领工资,拿着财务发给她的700元钱,她一下就蒙了,就问财务:“我的工资只有这么多?”
财务也是情报所的老同事,还觉得很好笑:“你这个人调过来的时候,怎么连工资是多少都不问清楚?”
条件艰苦,工资不高,前景也看不清,这使远望的人才引进困难重重。第一批编辑三个人,不到半年就陆续离开了,杂志差点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
那段时间,谢东、张仪平经常会出现在各种招聘会上,他们没有自己的展台,就到别的展台上去看,有合适的应聘者就叫住,和他谈谈。也托一些朋友找人,但很多人都没把远望瞧上眼,有一次找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最后由于收入谈不拢,只好遗憾地放弃。
由于一位老作者的推荐,车东林在这时候到了远望兼职。
车东林那时候在重庆一家化工研究单位上班。读大学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触了电脑,立刻被这个神奇的东西迷住了。那时候DOS还没有进课堂,全靠自学。
他还闹了一个大笑话:用CD命令改变当前路径以后,本来可以用“CD..”退回上级目录或者用“CD\”回到根目录,但他一直不知道,每次需要返回时,都关机重新启动。
但对电脑的强烈爱好促使他勤奋地学习,把一本DOS操作手册翻烂了以后,他很快成为班里的电脑高手。
毕业分配到了工作单位,正好有一台电脑,但基本上没有人会用,这使他有大量时间泡在上面。别人打牌的时候,他就整天呆在电脑室,鼓捣那些枯燥的电脑命令。
车东林这次在远望没有干多久,做了一段时间兼职编辑,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不在软件,而是游戏和硬件,因此又回到原单位全职上班了。
但由于这次短暂的经历,他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给谢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促成了他一年以后重返远望,并一直工作到现在。
编辑缺人,发行缺人,广告部也缺人。广告部那时候还在为读者提供代购服务,邮购一些电脑配件产品。人手不够,张仪平就带领大家一起包装、邮寄,熟能生巧,据说到现在为止,张仪平打包裹的水平在公司员工中都是最好的。
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远望却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1996年销售额只有60万元,1997年增长到160万元,1998年700万元,翻了两番还多,1999年达到2000万元。每年的增长都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