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8000000004

第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

需要提出的是,白虎汤证可见大汗、烦躁、脉洪大等症,至其津液丧失严重,方可见口渴一症,此时就需加入人参健胃。后世认为此时应当滋阴,但应想到,胃气不充,津液不生。尤其是在白虎汤中,大量石膏、知母的应用,更碍胃气,必须加健胃之品,人参本为治疗胃虚的心下痞硬,人参补气,补气就可以生津液。一般认为石膏是解渴药,实际上石膏是解热药。凡是白虎汤证无一条有“口渴”症状,口渴的治疗是靠人参来实现的,后文中“欲饮水数升”、“渴欲饮水”、“大烦渴”均加入人参,可见人参具有健胃生津的作用。知母去烦躁,与石膏配合以去热,但过于苦寒,故加粳米、甘草,甘药补脾,粳米煮后产生一种胶黏质,质地黏滑可以护胃。如果口渴,光用粳米、甘草无济于事,故用人参健胃生津,配合粳米、甘草,胃气才得以复健。临床应用如仅见口舌干燥,脉洪大,而不烦渴,可以单用白虎汤,不加人参。

服法中,粳米煮熟则药亦煮成,这一方剂煎煮时间较长,相对于前面几个方剂的“以水六升”,此处用水一斗煎煮。临床应用含有石膏的汤剂,也应该多加些水,多煎一些时候,或者可将石膏先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擘)四枚,生姜(切)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讲解:太阳病发热恶寒,说明表证仍在,热多寒少,是指发热、恶寒二者相比,而非指本病较他病热象更剧。太阳病中恶寒是一个主要症状,寒少说明表证欲解,热多说明有转为阳明里热证的趋势,但是阳明里热证(白虎汤证)脉势洪大,此处脉却微弱,这一脉象有两种含义。

(1)虽是恶寒,但表邪欲去,虽是热多,但里热症状并不明显;

(2)下文自注“此无阳也”,应与前文“脉微者,为亡阳”对照,可知本书中“无阳”,就是指津液匮乏而言,而不是阳热之意,上文“热多寒少”就可印证。脉微弱时,虽无汗出而不可以麻黄汤大发汗,发汗则更伤津液。其证虽不能大汗,但发热恶寒之表证并未全解,故以桂二越一汤清肃表里,微微发汗。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伤寒论》未提及,此汤由麻黄、甘草、生姜、大枣、石膏组成,用于治疗风水,证见全身肿胀、脉浮、汗出、身无大热,与“喘而汗出,身无大热”的麻杏石甘汤证相似。身无大热是与阳明里实热证之身大热相比而言,但却有里热,故以石膏清之,表证亦有,故用麻黄宣之。越婢汤中麻黄用六两,相当于18克,桂二越一汤中麻黄用十八铢,不到现在的3克,仅为越婢汤中用量的八分之一,失去发越水气的作用,桂枝汤用原方剂量的四分之一,用量极轻,二方相合则改变原始作用。桂枝配麻黄可出大汗,石膏配麻黄反倒可以治汗出,此方中既有麻桂,又有麻石,既可汗出,又防过汗,故可清肃表里。

三方相比,麻桂各半汤为麻、桂二方相合,可微微发汗;桂二麻一汤桂多麻少,发汗之力更弱;桂二越一汤为桂、越合方,不但发汗力最弱,更可表里相兼,加入清肃一面。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茯苓、白术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讲解:此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应遵《医宗金鉴》之说改去桂为去芍为当。文中“头项强痛,翕翕恶寒”表明表证未解,若去桂,何以解表?本条应注重“仍”字,本病一开始症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医者看见“头项强痛、翕翕恶寒”就认为是表证,就用桂枝汤,又看到“心下满微痛”,认为是里实证而下之,均非对证。虽然经过误治,但症状并未改变。

此证临床常见,寻常外感,发汗可愈,但里气闭塞,表气因而不能通透时,必须解表兼利小便。如果里有停水而小便不利影响到表邪不解,那么非利小便不可,不利小便,无论发汗、泻下均难奏效。

前文气逆上冲而“脉促胸满”时,曾去芍药。气逆上冲,引导小便不向下行,以致小便不利时,仍应去芍药,而应用有平冲降逆的桂枝(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剂均是)。白术(或苍术)性温,可健脾胃,偏于治胃中停饮,但无饮之时或有热象,则不用(苍)白术,以防刺激胃而发炎、出血;茯苓性平,亦治胃中停饮,而长于利小便,神经官能症见心悸、烦躁、失眠多用之。本证小便不利、汗不出、气上冲、而心下满微痛兼有表证,故以苓术渗利、桂枝解表而病可痊愈。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浸)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讲解:伤寒应脉浮紧而无汗,此处反自汗出,小便又数,津液大伤。此证源于胃虚,“上虚不能制下”,胃土难以制水,且胃虚一身俱虚,小便失于收涩,以致津液竭于内,而成脾约证。脾约证不能用承气攻下,而应以麻子仁丸生津润燥。心烦,为胃不和,内热欲生的征象。微恶寒,说明虽冠以伤寒,但此时表邪欲罢。因津液亡失,不应发汗,反与桂枝汤,则为误治。凡是该发汗之病,若小便数,则不可发汗。《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讲到:“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即言水气在表可汗之,惟小便数,里虚津液不守,再一发汗,津液更伤。自汗、脉浮虽似桂枝汤证,但小便数,津液失不能养筋而脚挛急,且表证所剩不多,仅仅微恶寒而已,此时服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即可。

本证不应服桂枝汤而误用,服后立刻血液津液亡失,难及四末故令四肢逆冷。上焦失其润泽而咽干,烦躁与心烦更重,又烦又躁与吐逆同为胃不和的表现。甘草干姜汤,以甘草为主,既可养液,又缓急迫;干姜用量很轻,配合甘草健胃止呕、温中缓急。甘草干姜汤加附子即为四逆汤,加参术而成理中丸。此时恢复胃气为第一要务。若仅着眼于咽中干而用生地黄、麦冬等药滋阴救逆法,必死。胃气恢复,津液方生,复其阳,就是恢复胃气,以生津液,四肢便温。

服了甘草干姜汤,呕逆烦躁止,厥愈足温。此时脚挛急未愈,与芍药甘草汤,芍药苦而微寒,可治挛急,后文腹痛就在桂枝汤中加入芍药以缓急止痛,其他部位的拘挛疼痛,也可用芍药治疗。其实本病一开始就应以芍药甘草汤养液缓急。

本病心烦、小便数为虚,经甘草干姜汤及芍药甘草汤后,他症均解,惟胃不和仍在,而又有谵语一症出现,此时“少与”调胃承气汤,调畅胃气即可。用药不仅是方中药味起作用,与药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文讲的桂二麻一汤,表邪非常轻,不必用大剂的发汗药,调其量而适其病,如果按照阳明里实热证的病情开出调胃承气汤,病人必难承受。谵语虽因便结,但此便结,仅是因为津液亡失而致,不必强攻。

若假设自汗出、小便数时,以麻黄汤大发其汗,再加烧针迫激其汗,如此一来,病人也要四肢厥逆,但此绝非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必由阳证陷于阴证重证,须以四逆汤治之。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分一煎二剂,每剂甘草6钱,干姜3钱。以甘草为主,缓急迫,与干姜合用,为辛甘并用,温中健胃,扶胃气、养津液,以治四肢厥逆。本方亦可治小便数、遗尿等。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各四两,不仅可以治脚挛急,亦可治腹中痛,对于下肢软弱无力也可应用,古人名之曰“去杖汤”。

调胃承气汤:炙甘草甘味黏滑,有护胃之功,故使泻下不重。此外炙甘草可以导致小便不利,使水肿无出路,不利于水肿。

四逆汤:为甘草干姜汤加附子,在三阴篇多有论述。附子偏于治下,用治下利,入肾温下元;干姜偏于治上,用治呕吐。二药合用,彻上彻下,无处不温,古人云“附子得干姜而治寒”,温中回阳作用强。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像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讲解:本条为上条作注解。前半部分依上条设问,阳旦汤就是桂枝汤,据证候来看是桂枝汤证,但是按法服桂枝汤,不但不好,反而增剧,变为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谵语,师曰:到了夜半,手足温、拘挛缓解,这是如何预料到的呢?

后半部分作答:此病开始是虚证,寸口脉浮而大,浮大其外,内中空虚。浮为风,言其有外感则发热;大为虚,大脉按之滑为实热,若不任按则为虚,津液虚则两胫挛。根据处以桂枝加附子汤来看,应有类似第20条汗出、遂漏不止的症状,又增加桂枝用量以解表,桂枝配合温经的附子,更使之汗出,更加亡津液,即亡阳,故尔烦躁、咽中干、厥逆、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此时可与甘草干姜汤,以补其虚,救津液为要,复脾为胃行其津液之功。胃主消化,津液精微的输送需赖脾气,如胃中空虚无津,则脾为胃行其津液之功受到制约,此时不需滋阴生津,仍以治胃为要,津液自生。服甘草干姜汤后,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此为古人看法,一过半夜,就是由阴转阳的过程,胃阳得自然之阳,病即可愈,其实白天吃这个汤药病也能好。但这时仅治了两足厥冷,津液未全恢复,两胫仍微拘急,服芍药甘草汤,尔乃就是不久,脚就好了。此时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不可大力攻下,稍用调胃承气汤,让大便稍稀一点,就能止其谵语。所以可知病愈。

小便数时,桂枝汤就不能吃,桂枝加附子汤也不能吃,绝对不可发汗,伤津发汗是为大忌,这就要求医者问诊一定要详细。临床常见既有感冒,又有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先不发汗治感冒,先服猪苓汤治小便频数即愈。

桂枝汤治发热汗出,但如有其他症状,就应全面考虑,整体辨证。有小便数,即是发热汗出、脉浮,也不可用桂枝汤发汗,伤津后的脚挛急、心烦,津液枯竭而见胃中不和,就更不能发汗。

如一开始用芍药甘草汤不解,而又兼有表证,可以应用后文提到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白虎加人参汤”也可应用,就需辨证治疗。本条重点不在此证用何方治疗,而在于讲明伤津之后忌发汗的道理。就本条前后看,应服芍药甘草汤为最好,芍药甘草汤育阴生津,也可以治疗小便数。甘草干姜汤证说明津伤也有因胃虚而起,此时如不治胃,仅以生地黄、麦冬滋阴,胃受滋腻药物之碍则津液难生,越治越坏,故治病必须根据现有症状加以分析,不可主观。后世医家,往往对用辛甘的甘草干姜汤治疗津液虚难以理解,这就需要辨证,常说“甘温除大热”,不是说遇到大热,就用甘温法,如桂枝汤治发热,脉必须弱,人有伤津的情况出现,若大青龙汤证则脉浮紧、无汗,服桂枝汤则病剧,这就需要明辨一个方剂的适应证。

同类推荐
  • 解读乙型肝炎

    解读乙型肝炎

    本书重点介绍乙肝的治疗,同时以临床病例和专家点评穿插其中,对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解答,使读者更直观、更方便地了解乙型肝炎防治的相关知识。本书科学实用,繁简得当,深入浅出,适合肝病患者及家属、基层医护工作者、社会大众学习。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本书作者在认真阅读了近百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研读并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使这些名老中医在医案中蕴涵的理法方药经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对年轻一代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药工作者均颇有参考价值。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本书将常见骨骼疾病以及常见护理知识收纳其中,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利于医护人员随时方便查阅。分别对创伤、感染、肿瘤、肿瘤样病变等疾病进行简洁概述。
热门推荐
  • 复仇姐妹漫漫樱花恋

    复仇姐妹漫漫樱花恋

    “回国?回哪个国?英国,法国,德国……还是美国?”“回-中-国-!”冷酷姐妹偶尔也要呆萌一下,姐姐冷酷腹黑,妹妹可爱腹黑,姐妹加在一起,真的无人能敌,只能被整……
  • 蜜恋66天:傲娇总裁的宠妻

    蜜恋66天:傲娇总裁的宠妻

    重生回五年前。亲爱的老公竟然丢给她一纸契约。“和我在一起。”江均昊把她推倒在床,迫切的命令道。和杀死自己孩子的凶手谈恋爱?“好的,我选择死亡。”万万没想到,千算万算还是被算上了他的床。江均昊看着她日渐挺拔的肚子,热切的问:“孩子是不是我的?”还想再害死他们的骨肉吗?她淡定的撒谎:“不是,是隔壁老王的。”好不容易逃出他的手掌。时机成熟,她带着双胞胎强势回归。甩下一纸契约,她和两个小不点把他逼到了墙角。“江均昊,敢不敢和我再谈一场恋爱?”
  • 异界之误惹妖孽男

    异界之误惹妖孽男

    只因她的一滴泪,三界沦为无边炼狱,他脚踏万千尸骨,一身白衣胜雪成了血河之中最触目惊心的招魂幡。她,失去双亲孤女一枚,平凡如草芥。他是崇高妖神,一柄无尘剑力荡三界,却只对她惟命是从。他是逆天至尊,万千风华无人能及,却倾尽全力只为她一笑。妖神也好、至尊也罢,他不爱虚名只爱她。
  • 白小姐的初恋情人

    白小姐的初恋情人

    白露伊以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再和方葭有交集,可是大学开学,军训教官居然是他,可恶,变着法子来折磨自己。真以为她还是当年那个傻傻任他欺负的小女孩啊?可是自己好像又不知不觉的陷入他的温柔陷阱,不行啊!!!
  • 恶魔指尖

    恶魔指尖

    黎明的前夕究竟是什么?绝望与希望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既然创造了人类,为什么还任由恶魔来摧毁?满头银发的他从黑暗中走来,带着过往辛秘,前往荒野深处追寻着生存真理。他坚信,当生存的恒心和时光齿轮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就会开启奇迹这扇大门!
  • 白头吟

    白头吟

    东汉初年,传闻新野郡城郊仙人居住的百花山里,美貌狡猾的盖世“女仙”玲珑出落凡尘;新野郡里远近闻名,博览群书的风流少年郎邓禹骄阳似火。一次“赠鞋”的巧合,牵绊出一段旷世奇缘。昔日合欢花下气如芝兰的翩翩玉公子,大隐于世,却终逃不开“情”劫。
  • 俏皮小姐千金妃

    俏皮小姐千金妃

    因为打麻将输了八个钱子竟然误打误撞的穿越回前世,自己的前世竹马竟然是当今皇上!第一次见面他封她为“千八子”某女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划过,他不知道自己就是因为欠人家八个子而穿越的嘛!!女呆呆的眼睛‘他貌似好像真的不知道’该死的狗皇帝“狗皇帝,把我弄你后宫也行,但是我要才人!”千才人,有才的人,嗯..这个不错..某女心中暗想。“还挺挑?,那就..”某女瞪大了双眼“谢谢皇上”“朕还没说完呢,那就降一级为千小仪吧”某女暴走!死皇帝敢惹我?她骂皇后打皇妃,把昭仪喂狗将才人送青楼。“此女祸乱后宫乱棍打死。”----阎王殿----“你怎么又回来了,你这一天都死三次了,破我阎王殿记录了。”黑白无常崩溃的看着她。“呜呜呜,求黑白爷爷把我带走吧,我不想活了..”某女抱大腿“不行你有免死金牌,小白给她踢回去~”白无常无奈的摇摇头...
  • 木椟,我和他

    木椟,我和他

    关于我和他,关于我们跌跌撞撞的青春。很幸运遇到你。本文为bl,有兴趣的请戳进来瞄瞄~前面高甜~还有读者群328038674!开学周更!
  • 水浒游记

    水浒游记

    (残次品,新书水浒之汉颂,同样是水浒同人。)一朝入水浒,千般会好汉。水浒,无数鲜明的好汉承载了我儿时的热血与愤怒。且看罗恩以梁山为根基,改写一个个好汉的命运。(新人新书,简介无力,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不变的意志

    不变的意志

    此小说是为了纪念我党诞辰89周年所写,深刻阐明我们现在党员在那个年代也会向我们先烈一样的誓死保护我党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