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8000000003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3)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3)

讲解:本条以酒客病为例论述桂枝汤禁忌证——里热证。酒客,即病酒之人。饮酒无度之人易患酒病,症见大便不通而汗出,其人喜清凉而恶甘温。酒之为物,蕴湿蕴热,多服之后,酒力外蒸,亦见汗出,病位在里,桂枝汤虽可解热,但所解之热必是外热,若内热者服之,桂枝汤甘温之性反助其热,壅逆于上,则有呕势。临床上,不能片面地一见汗出辄用桂枝汤,必须全面观察,确定是在太阳病这一前提下的发热汗出,方可使用桂枝汤。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芍药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讲解:素患喘咳的病人,叫做喘家,如患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则宜与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以平喘为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讲解:本条论述里热证错服桂枝汤之转归。里热者服桂枝汤后必吐,发汗伤津液,里热反而更助热,《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提到:“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可以看出,里热再助其热,又伤津液,热壅于上,侵袭肺脏,肺为娇脏,易受戕害,热伤血脉,血气凝滞,则为痈脓之变。若吐,说明上壅之热甚,热纠结不去,其后必吐脓血,危害严重。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讲解:16条讲桂枝汤不能用于麻黄汤证,本条论述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本条条文虽未论及麻黄汤,但“遂”字,可以标明,含有贬义色彩,又汗出不止,可推知误用了麻黄汤这样的大汗之剂。太阳病发汗后,就大汗不止,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又依前文“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可知,本证邪陷于阴而表证未解。由于津液丧失太过,故而小便难,津枯不能荣养筋脉,而四肢微有拘急痉挛,屈伸不利。汗越多,人体体温向外放散的也就越多,所以亡津液的同时也可亡阳,虚极而为阴证,此时再用桂枝汤已不合拍,需加附子。附子为辛热之药,有亢奋作用,临床体会,此药还可复兴沉衰之代谢机能。反映于里,则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使用附子配伍干姜,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反映于表,则如本条所述,使用附子配伍麻黄、桂枝这类药,少阴篇讲述麻黄附子细辛汤时还要讲到,阴证时该发汗时还要使用麻黄,该解肌时还要使用桂枝。此证虽需解肌,但机体处于阴寒状态,还需加入附子,这样既可达到解表的作用,同时沉衰机能也可得到恢复。

表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阳证,就是太阳病,一种是表阴证,就是少阴证。本条桂枝汤加附子,就是桂枝汤证而现于阴证,或者说是少阴病现桂枝汤证。此时治疗则不能单用桂枝汤,因此证一味恶风寒而不发热,汗出更多。这是少阴病证见自汗,而脉微细、但欲寐,此时虽无里证,却不能使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而应使用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在条文基础上把握桂枝汤证现于少阴病这一标准。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讲解:脉促,各代注家皆从王叔和之说“数中一止”谓之促脉,此种说法欠妥,无论数中见之,还是迟中见之,一止便是结脉。促,即是近,靠近之意,靠近以外就是浮,靠近以上就是寸脉,即关以上浮,关以下沉这样一种脉象。联系前文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此处胸满就是气上冲之甚。太阳病禁下,大下之后,腹气必虚,表邪未解,而气冲于上,其脉应之关上,气上冲,关下虚沉,并非数中一止,数示热象,若真为热象,何以去偏凉之芍药?由于表邪未解,故仍用桂枝汤,后文桂枝加芍药汤中,将芍药由三钱(9克)加至六钱(18克),用于治疗“腹满时痛”,此处非但不满,腹气还虚,临床上如肝病证见腹满,大量使用芍药,可以起到很好的治下腹满的作用,相对于腹满的就是不满,故去芍药,此说更为合理。另一方面,气冲已甚,须赖桂枝以治之,但芍药可制桂、姜之辛,妨碍桂枝发挥作用,因此将芍药去掉,临床应用于桂枝汤证而气冲更甚而脉促、胸满者。后文提到的桂枝甘草汤就是在这个方剂的基础上又去掉生姜、大枣而得,可相互对照比较。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讲解:本条与上条同属一条。成无己本将“微寒”改为“微恶寒”,是不对的。若微恶寒正是表不解,应服桂枝汤,则不必加入附子。此处微寒,是承接上文而来,是继脉促而论述,微言脉,而寒言证,下之后胸满,又见脉微而且恶寒,陷于阴寒少阴证,此时应加附子。本方临床应用很多,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中亦有提到。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讲解:真正的伤寒病在八九天时是一个关口,好转与恶化都在这一时期。假如出现像发疟疾一样,有定时的发热恶寒,且热多寒少,临床每每以恶寒轻重多少来验证表证的进退有无,此时热多寒少,说明表证渐已消退。若转为少阳病,其人心烦喜呕,不呕说明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即二便正常而无大便燥结、小便红赤,则说明未传阳明。疾病只是一天发作2~3次,发作时热多寒少。脉微缓,不是又微又缓,而是稍稍有些缓,而不是热多应见的脉数疾,亦不见脉紧,说明邪气已衰,热亦不深,病渐平静。正如前文提到“脉若静者,为不传”。此时如不服药,也可自愈。

23(续)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讲解:此条承续上文,虽如疟状,但一味恶寒,脉微,为不足之脉,是为表里虚衰。本条也可理解为没有疟状,仅仅是太阳病八九日,恶寒而脉微,也是表里俱虚,陷入阴寒证了,此时不可再发汗、再吐、再下了,需以补益剂随证治之。

23(续)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擘)四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讲解:红为热色,如果一个人面色缘缘正赤,这时不是疾病向愈,这是阳气浮越在面,不得小汗出,是表邪未解的证候。要出汗出不来,水分含在皮内,其身必痒。此时微微发汗即可,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方各取桂枝汤、麻黄汤的三分之一,量极小。后文提到,“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宜桂枝汤。”“时发热”为定时发热,此处“如疟状”,也是定时发寒热的意思,但定时发寒热而且汗出才是桂枝汤证,但此处并未汗出,不汗出正和麻黄汤证吻合,麻黄汤能发汗,不能治时发热、自汗出的症状。这两个方证都具备,但都不全面。这个病较轻,“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均为欲愈之征,仅是表未全解,得小汗出辄愈,所以用药亦轻,桂枝仅用一两十六铢(此为古制,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一两是二十四铢,相当于后来的三钱),麻黄、生姜、芍药用量各一两,分为三服服用,用量可谓极轻。煎服法中,麻黄须先煎去上沫,再纳诸药,因麻黄煎后浮沫可使人头痛,故应先煮麻黄一两开,撇去上沫,这一煎服法至今仍应遵守。古人量病用药,病轻时不仅用药量轻,服用药量也少,一升八合分为三次,每次服六合,而不是像前文桂枝汤中每服一升,“病重量重,病轻量少”这一方法当今临床也应注意借鉴。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意为古时煎服法,为先将麻黄汤、桂枝汤分别煎出三升,混入一起,而为六升,顿服,现仲景将两方相合,再行煎煮。

本方为发汗轻剂,发汗作用很轻,但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再减药量。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讲解:桂枝汤证,不会烦的太厉害,服桂枝汤后,汗出身和而不烦。本条服用桂枝汤却有相反的症状出现,不但病情未愈,反烦不解,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这不是桂枝汤的问题,而是邪盛气滞的结果,病邪在肌肉一层,病情偏实,故而药力受阻,此时针灸可以辅助治疗,先刺风池、风府,再与桂枝汤,即可痊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去节)十六铢,生姜(切)一两六铢,杏仁(去皮尖)十六个,甘草(炙)一两二铢大枣四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讲解:本条“脉洪大”为误,应改为“脉浮”,后文提到服桂枝汤发汗后,外不解而脉浮者,可以再服桂枝汤。“脉洪大”为实热之象,为下条白虎汤证之脉象,此处恐为误抄。桂枝汤证,用桂枝汤为何无效?前文讲到服桂枝汤后,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处则是犯大汗之弊,脉浮为病位在表,表邪未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

在表证中,服桂枝汤发汗后表不解,仍用桂枝汤;麻黄汤发汗后仍不解,就不能再用麻黄汤,而应改用桂枝汤;太阳病禁下,若下之后,津液伤而表不解,处以桂枝汤,说明桂枝汤较为平稳,可解表去热、安中养液。

若形似疟,一日两次定时发热,须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汗出而解。前文讲到定时发寒热,为桂枝汤证,不汗出是麻黄汤证,但此条桂枝汤证比较多,与上文“身痒、面有热色”相比,麻黄汤证比较少,故而麻黄汤用量更少,十分严谨。桂枝二麻黄一汤用量亦极轻,古人将麻黄汤、桂枝汤分煎而相混,仲景将两方药物按照二比一的比例煎煮,取二升,分为二服,服后仅是微微透表而已。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石膏(碎,绵裹)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服桂枝汤后,变证多端,本条则是由于丧失津液,以成阳明内结证。此处并非桂枝汤的误治,表证期间确是桂枝汤证,但由于服法及调养不当,大捂大盖,导致大汗出,津液丧失严重,反倒造成胃不和的里热证,故“大烦渴不解”,不解言大烦渴,而非言表证,因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邪已解。脉洪大更是里热证的表现,此时可以看出上文“脉洪大”为谬。

同类推荐
  • 家用中药小百科

    家用中药小百科

    本书系统介绍了家庭常用中药及中成药使用知识。全书共分3章,第1章介绍了中药保存、煎煮、服用、不良反应防治及中药鉴别等基本知识;第2章系统讲解了如何应用中草药补养身体、老年保健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第3章详细介绍了应用中成药治疗各科疾病的知识。
  • 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本书共分8章,介绍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8个方面的疾病,每种疾病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治疗方面是本书的重点。本书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值得一读。
  • 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你还在迷信智力测验吗?你还坚持认为贝多芬生来就是天才,而你注定平凡一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上了“基因决定论”的当了!神童、音乐家、艺术家、运动明星是万众瞩目的“天才”,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他们身上的出众天赋是非常罕见的,并且上天只将这种神秘的礼物赐给了极少数的幸运儿。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关于天才的故事,读后你会发现,达芬奇、贝多芬、乔丹等有着杰出成绩的人无一不曾刻苦磨练自己的技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懂得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被告知“你一定很用功”的斯坦福大学学生,比被告知“你一定很聪明”的学生,学业成绩更优秀。所以,相比先天,后天的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对“成就天才”而言更关键!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别再以为天赋是上天送给人们的“礼物”。本书综合认知科学、遗传学、生物学、儿童发展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的新观点。找到成功的激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失败,不断努力,延迟享受,拒绝自满,将体内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你就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人生。
  •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本书的编写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示范区工作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使各地广大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推动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鹿城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不但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对失败教训加以分析。希望本书能为广大正在和即将从事、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士提供有用的参考,为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发挥积极的作用。
  • 月经病实效经典

    月经病实效经典

    书中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月经病的经验体会,内容包括中西医治疗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综合征、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本书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焕灵师

    焕灵师

    龙灵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但在这个职业之前,有一个更伟大、更古老的职业,叫——唤灵师。禁忌的大门已经打开,陆其缈带领诸神与唤灵星系中的神明决战。这场战争鹿死谁手?“那将是比月泽更可怕的敌人!”“我们不能拘泥于龙灵星系中,陆其缈。”一切都完了,唤灵师将重新回到这个世界,连带着那个令我们望而畏之的恶魔。——四月雪。“我曾想保护所有人,可到今天我才发现,我所能保护的只是那么区区几个。而他们还在一个个离我而去。”在那一切之后的废墟中,男人倚着满是鲜血的长剑说道。
  • 今夜我对你说

    今夜我对你说

    花团锦簇,沸腾热烈,国际化大都市,在21世纪续写簇新传奇。兰天白云之上,诞生着无数故事,高楼大厦之下,演释着平凡悲喜……透过花花绿绿的霓虹灯,人们在奔波,在期待,在劳累……在这最好也是最坏的城市,谁,能到达自己希望的彼岸?
  • 奇怪的医师增加了

    奇怪的医师增加了

    在《吞噬游戏》的世界里,近年来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怕医师很奇怪,就怕“奇怪的医师”。穿越到《吞噬游戏》的世界,林诺在系统面板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体术一流、术法精湛的史上最耐揍医师。至于医术......这是他唯一不擅长的东西。【完成任务,奖励格斗属性20点】林诺:“给我加医术!”【完成任务,奖励术法属性20点】林诺:“给我加医术!!”【完成任务,医术属性倒扣20点】林诺:“......”随着战斗力的逐步提升,一名奇怪的医师诞生了。
  • 惊早燕

    惊早燕

    断月崖的剑,沉水庵的戟,隐于鹿国公府的眉山四经,江湖总险恶,不可妄断人心。
  • 昊宇英雄传

    昊宇英雄传

    神魔创世,帝者开天,万族争霸,群雄并起!这是一个辉煌的大世,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岁月长河淹没下一个又一个神圣的时代,那些与天争与地斗的英雄们没有来路,只有归宿。看金鹏展翅,翱翔于蓝天白云;策马扬鞭,驰聘于锦绣河山!大世的销烟,天地的传奇!
  • 气征天地

    气征天地

    天下三千道,纵横八方。强大的神明维持着三千界域之间的平衡,充盈着界域的修炼之气。但万年岁月弹指一瞬,界域之间的碰撞造成崩溃之象。新生界域重生之后,一代天骄,气征天地!
  • 妖非妖人非人

    妖非妖人非人

    穿梭在现代,却与古代的妖怪牵扯不断,妖界,魔界,仙界不过是与现代平行的空间,看21世纪的新巫女怎样搅乱这个世界!传说中的木族巫女,解救苍生的唯一希望,就是她——那个懒散至上,最好一天24小时都睡觉的木可可?婆命难违,打包行李走上寻宝之路!美男当道,为什么都是妖?!一个个离奇,诡异的事件,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阴谋?
  •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魂成神

    九魂成神

    历史像是一个棋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有一个身份:或布局者,或乱局者,或迷局者。布局者运筹帷幄,借乱局者之手,搅乱天下,借迷局者之势,问鼎九五。还有另外一种人,破局者,身在乱世,不愿做这迷局中的棋子,凭借一己之力,搏击长空,誓要让这一局重新洗牌,规则我定。
  • 强者归途

    强者归途

    灾难过后,人类团结一致消灭丧尸。但是接踵而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变异动物,变异植物,还有未知的威胁……这次还能挺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