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8000000026

第26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

讲解:本条所言证治当属厥阴病。脉细欲绝为血少,血少则手足厥寒,全书仅此处用“厥寒”形容,故可知当归四逆汤方,既治血少,又治有寒。内补血气,外和营卫,临床常用治冻疮等疾病。方中以桂枝汤为基础,以细辛易生姜,大温去寒以通利关节,再加当归补血而治血少。通草,古时通草即现在的木通,可通利血脉。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讲解:本条接上条而言,若当归四逆汤证内有久寒,则要加入吴茱萸、生姜,此久寒者,因加入吴茱萸、生姜,当知其寒在胃,可见呕吐、腹痛等症。

本方再加小茴香等温性药,临床可治血少有寒之寒疝、腹痛。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讲解:大汗出,当为发汗后大汗出,未至汗出不止,若汗出不止,则为死证。精怯邪盛,则虽大汗出后而其热不去,汗出伤津,则腹内挛急,四肢疼乃由于阴寒,阻滞气血,不通则痛,非表邪不解之征。同时下利、厥逆、恶寒一派阴证虚证之候,应急以四逆汤救胃复津,万不可以阴药害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讲解:大汗、大下利之后,津液欲脱,而手足厥冷,仅有四逆汤之一法可治。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讲解:厥冷一证,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本条论胸中实而致厥者。紧者,主实,如太阳伤寒表实证,其脉浮紧,浮主表,紧主实;内有宿食,其脉沉紧,紧主实。邪结实于胸中则心下部满而烦逆,阻碍胸中大气则手足厥冷,胃气尚健则知饥欲食,结实上冲而欲食不能食,欲吐不能吐,当顺势以瓜蒂散吐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讲解:太阳伤寒,四肢厥冷,而心下悸,为有水之征,《金匮要略》言“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胃中停饮,当先治水,服茯苓甘草汤,方中桂枝甘草汤降冲气,而止心悸,茯苓利水,生姜健胃,以方推测,本证当呕。却治其厥,字面意思是先治水后治厥,实则治水同时,厥亦随水而去。若不用此法治疗,水饮浸渍于胃,很快就会发生既厥且利。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去皮)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讲解:太阳伤寒六七日,多为内传入阳明之时,服泻药大下之后,寸脉沉迟,沉为在里,迟为有寒,而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即尺脉难以寻得,为大下之后,泄利不止,下虚太甚,咽喉不利而唾脓血,当是热陷于肺而肺痈作,此病寒热虚实错杂,为难治,仲景为文,既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者,且方中以麻黄为主,但本证无论就热盛津虚之肺痈、未见表证之下利,还是寸口脉沉迟之厥逆,都不可发汗,方中麻黄用量甚大,而石膏用量却极小,用量配比上看亦非仲景原意,恐为讹传,条文自至“为难治”为止。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讲解:自本条始,论述下利。里有寒者腹中痛,寒饮刺激肠黏膜也,若感觉转气向下,为下利征兆。论中未有太阳伤寒四五日自下利之情形,故此伤寒当为少阴伤寒,四五日传入太阴,而腹中痛,自下利,何以得知?以第302条言“二三日无里证”,四五日当传入里而知。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胃虚有寒格于心下,其上有热则心中烦热,胃寒有水则吐利,此名寒格。“本自寒下”即指心中有热,寒居其下之寒格,再经吐、下,胃气更虚,寒气更上,使原有寒格之呕吐、下利更加严重,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讲解:下利不渴者,为里有寒,今下利而渴,则为里有热甚明。脉弱,是邪已衰、热渐退的表现,故断言原有下利将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讲解:下利脉数为有热,但只微热汗出,则热随汗出而解,邪却正复利亦自愈;假如脉数而复紧者,为热犹实,则肯定为未欲解。此承上条说明热利欲愈或否的脉和证。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讲解:下利而手足厥冷、无脉者,为阴极虚欲脱之候,宜急灸之,灸后手足仍不温、脉不还,而反微喘者,此为生机欲息、气脱于上的证候,故死。

362(续)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讲解:少阴以候肾,趺阳以候胃,少阴脉较趺阳刚脉弱者,为少阴负于趺阳,下利见此脉为顺候。因胃属土,而肾属水,利之为病,大都胃土虚不能制肾水之故,今少阴负于趺阳,则胃土有权,而肾水归源,故为顺候。此附会五行家言,非仲景本意,不足取。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讲解:下利病在里,脉当沉,今脉反数且浮,为热邪亢盛之象。涩主亡血,尺中自涩,为血亡失于下,下利见此脉,故知必便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讲解:下利清谷,为里虚寒,即表未解,亦宜先救其里,不可攻表,若误攻表,汗出亡津液,益虚其胃,必胀满不能食。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讲解:脉沉为在里,弦为急,下重即后重。下利脉沉弦,知为里急后重,即滞下的痢疾也:下利脉大者,为邪盛,故为未止也:脉微弱为邪已衰,即脉还数热未已,亦可断言,利为欲止,虽暂发热,不久当去,必不至于死也。

此述热利进退的脉应,甚重要,宜细玩,由于脉微弱数,虽发热不死的说明,则下利发热,脉大实数者,为凶险之候可知,须注意。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讲解:下利脉沉而迟,为阴寒在里,但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为阳气怫郁在表,已有阴去阳复形象,知病有外解之机,故虽下利清谷,则必郁冒汗出而解,同时其人必微厥也。所以然者,以其人面戴阳,当自汗出而解。由于下虚,欲自解,则必作战汗等瞑眩反应。

面色赤,身有微热,为阳气怫郁在表,欲得小汗出的为候,太阳病篇屡有说明。下利清谷,脉沉迟的阴寒里证,见此证候,正是从阴转阳,病有欲汗自解之机,本条所论正是如此。若胃气沉衰,手足逆冷者,则面色赤或身微热,反为正不胜邪、虚阳外浮之征,又不得以欲自表解论也。此可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条互参自明。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讲解:脉数而渴者,为里有热,里热亦常以自下利而解,故谓今自愈。假如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者,以热久不去,伤及阴血,则必致便脓血。

条文前半为有热下利轻证,后半为先利不愈,续便脓血的重证,此均常见之病。平时不慎饮食,里有积热者,往往因得自利而解。俟积热甚者,必进而便脓血,即先腹泻不已,后为痢疾是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讲解:本条为虚寒下利之死证。下利已止之后,胃气沉衰而津液枯竭则手足厥冷,胃气大败,无以充实脉道则脉绝。晬时,即24小时,昼夜一周之内脉渐还而手足渐温,是胃气回复,津液自生之兆。若脉仍闭绝不出,精气殆尽,其下利止,乃是由于无物可下,胃气将绝,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讲解:伤寒发热而下利,为热利,下利日十余次,耗伤津液,其脉当虚,若脉不虚反实,言其邪气实,非正气实,当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讲解: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可为里寒,外现无根之火,则或身微热,或面色赤,皆非吉兆,里寒格阳发为脱汗,因其以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证当见脉微欲绝。前文皆论下利之生死、进退,自此始论治法。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讲解:本条言热利治法,下重即里急后重,白头翁汤主之。方中尽是苦寒收敛之药,惟白头翁《神农本草经》言其“逐血止痛”,故脓血便用其最当。《玉函经》中白头翁用量与其他三药等重,同为三两,为是。临床用治热利,再加大黄6克为当;若便中纯赤,名为“赤利”可于方中加入阿胶、甘草,若见仍里急后重,可加大黄;若见少阳证,可以大柴胡加石膏汤治之。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讲解:下利腹胀满,此为虚满,阴寒下利,痢疾初作,常常可见身疼痛之表证,但表证不显,虽未言下利清谷,但根据处以四逆汤,当见此证。先以四逆汤温其里,再以桂枝汤攻表。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讲解:下利欲饮水,即下利而渴,但渴势不似白虎加人参汤证之剧烈,仅是口干、口渴,为里热上炎之象,白头翁汤主之。本证除口渴外还可见下利时****灼热,同是热象。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讲解:下利、谵语,说明不仅有热,且已结实,文中燥屎,当指宿食,与小承气汤,热重者与调胃承气汤,后世注家多以此燥屎为肠中便结,言下利指热结旁流,但内有燥屎,外见谵语、热结旁流,定以大承气汤攻下,断无仅用小承气汤之理。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讲解:下利后,与360条相同,指下利止后,里实已去,当不应烦而更烦,按心下濡软,未有燥屎,为无实,其烦为虚烦,栀子豉汤为其正治。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讲解:自本条始论述呕证。呕之一症,既可为脏腑失和气逆于上的表现,又可为机体调节之手段而吐出病邪。本有痈脓,脓成破溃,不可久积体内,故正气鼓动而作呕,呕出之物夹有脓液,排出体外,故不可一味止呕,失其良能,脓液排尽则呕自止。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讲解:本条应归属于太阴病中。胃虚则呕而脉弱,虚至一定程度,则不能制下,小便反而频数,里虚阴寒之极,虚热反现于外,发为微热,胃气沉衰、谷气不布四末则厥。本病“身有微热”为余阳尽现于外,病属难治,仅有四逆汤温胃散寒之一法可求。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讲解:干呕,不吐食物,只吐出胃中停饮而为涎沫。水气上冲影响脑系,则头痛,吴茱萸汤主之。方中吴茱萸性温,去水饮降冲逆极为有效,配伍生姜止呕去水,人参、大枣健胃补虚。临床上可见不吐涎沫但口水素多,不头痛但头晕等症状,可辨证治疗梅尼埃综合征。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本条在太阳篇已经讲过。呕为小柴胡汤四症之一,且发热,为阳,故小柴胡汤主之。以上4条论述呕证。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讲解:《玉函经》“复极汗”后,有“出”字,当是。伤寒应发汗,若吐、下,为误,大吐大下则更误,里无邪而吐下戕伐,致里极虚,欲转为太阴病。“复极汗出”指复发汗,但津液虚极,无汗可出,其人外有微热,面色红赤,复发汗而不得汗,使表气充斥于外而拂郁不得出,医者令饮热水而取汗,津已尽竭,胃气大败,寒饮盘踞,必哕逆不止。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讲解:哕者,干呕而不吐,其声连连,如上条所言胃虚者居多,但亦有实证,气不得下行而上逆,当视其二便,大便不利通大便,小便不利利小便,利之哕止。

厥阴病小结

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厥阴之提纲证,概括厥阴病的特点,仲景仅列4条冠以厥阴病,而将其证治散布于“厥利呕哕”篇中,其中厥者28条,利者18条,呕者4条,哕者2条,其中乌梅丸证、当归四逆汤证应为厥阴证治。

同类推荐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护理员

    护理员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中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旨在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它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根据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可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部分,各部分又包括有不同的专门学科。
  • 中风偏瘫的康复

    中风偏瘫的康复

    现今的社会,食品越来越丰富,劳动强度越来越轻。但经济社会激烈的竞争,使人们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患心脑血管疾病者越来越多,中风偏瘫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曾经中风两次,后来经自己钻研中医配合治疗得以完全康复。笔者身历中风偏瘫的痛苦,康复后,每当看到别的中风偏瘫患者艰难行走时,那种同情感油然而生,故下决心攻克治疗中风偏瘫的难关,尽快设法帮助解除中风偏瘫患者的痛苦。经过笔者八九年的广泛调查、潜心研究与实践,逐步摸索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经验。为对社会做出点微薄的贡献,笔者结合自身的经历编成此书,希望能对中风偏瘫患者、治疗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医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明确掌握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本书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颁布的《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试行)》文件为指导,参考高等医学院校部分教材,如《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方剂学》《中药学》《温病学》等,在此对参考著作的原作者谨致诚谢。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热门推荐
  • 单纯的美好时光

    单纯的美好时光

    青春的萌动,永远是最单纯、最美好的情感啊。
  • 千古招牌菜(天天营养百味)

    千古招牌菜(天天营养百味)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大国,其中有些菜式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荣升千古招牌菜之列。这些招牌菜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在今天依然长盛不衰,而且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千古招牌菜》教你做从古至今的美味招牌菜肴,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大师级别的高手!
  • 快穿之你是我的一束光

    快穿之你是我的一束光

    一个酷爱看小说的杀手因组织上规定只有第一杀手才能随时看小说,玩手机。而他也无法退出组织,从而奋斗(随便玩玩)成了第一杀手。你以为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吗?No,No,No!当那个看遍千万本小说的人,为了体验生活,成为快穿任务者,他的快穿之路会一帆风顺吗?讲的是一个本来是为了体验生活,结果把自己搭进去的故事。你是我的光,没有你之前,我的生活是一片黑暗的,是你,给了我一束光,所以……你别想跑了。――
  • 月明中山

    月明中山

    想曾经金戈铁马,也曾仗剑天涯,来时风起云涌,去时满天红霞。人世如潮我如水,岂容全身而退,满手蒹葭少年时,两袖清风催白眉。我,来自二十一世纪,有高出尔等两千年的智慧,不服来战……
  •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这是一个不明媚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谁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绎什么,却都身在其中各释其职。我要从何说起才能给大家一个唯美的不带任何矫柔做作的开头?现在我是个自述者,自述我这场暧昧不清的人生。
  • 元素法手

    元素法手

    我交朋友不在乎对方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我有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韩先生
  •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本书作者收集了孕妇怀孕期间胎教常见的100个问题,并予以解答,以指导孕妇做好胎教,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 霸世猎妃录

    霸世猎妃录

    什么?国主下旨将她赐婚给那个有儿子、有病又有点腹黑的云王爷了?她不干,可为什么自己被绑上了花堂?还有这各路抢亲的人马又是怎么回事,还有那男人抱着她说要将天下给她这大逆不道的话又是怎么回事,呜……难道她一阁之主就要葬送于此了吗?
  • 推动异界

    推动异界

    一位二十一世纪,华夏常规武器研究员,醉酒后穿越类古异界,带领平民致富.强身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