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络与常用刺激部位、穴位及主治 (1)
(一)经络概述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是经脉。“直行者为经”,有路径的含义,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比较大;络,是络脉,“走而横者为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比较小,且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的分支部分。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肌肉、筋骨、四肢百骸之间等一切器官组织,形成纵横交叉的罗网,就像自然界的河流渠道一样连结在一起,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所以经络有“ 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作用,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昼夜运行,如环无端,周流不息,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和整个机体都保持了共济和协调。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和孙络。
1.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有直接隶属关系,并以三阴、三阳经分之。上下同法,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共12条经脉。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由胸走手
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由头走足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
十二经脉由于与脏腑相配,故对人体起主导作用,十二经脉的循行是有一定规律的。三阳经隶属于六腑,三阴经隶属于五脏(包括心包经)。手三阴经从胸经上肢内侧至手,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经上肢外侧至头部,交于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经躯干后侧、前方及下肢外侧至足,交于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经下肢内侧至胸,又与手三阴经相连。其经脉循行规律: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
在体表分别于头面、躯干、四肢以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规律,逐经相传,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构成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和所属脏腑必须保持阴阳平衡和脏腑的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无脏腑络属和阴升阳降规律,亦无配偶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具有调节溢蓄十二正经脉气的作用。“八脉”只有督、任二脉有腧穴,其余六脉都寄于十二经脉。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督脉行于脊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经。
3.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离合出入,深入体腔的别出经脉。源于十二经脉的同名经。它的循行是由四肢(肘、膝以上)走入内脏,复出头颊,比较络脉则为深长。具有沟通脏腑表里的作用。
4.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从十二经脉以外的另一个循行系统,起于四肢末端,行于关节部分。上至颈项头面,但不入内脏,是十二经脉之脉气输注、积聚、散布于筋、肌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位。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的功能。
5.十五络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督、任二脉各自别出一路,加之脾之大络,共称十五络。具有网络周身,沟通表里的作用。
6.浮络、孙络由十五络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深行于浅表部位的称浮络,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功用与十五络脉同。
7.十二皮部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皮为一身之躯壳,在内包括脏腑,在外则司毫毛腠理之开合,居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卫外的屏障。又为病邪出入之门户,外邪(邪气)可以通过皮部而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而内脏有病,也可以通过经脉、络脉反映至皮部。
由此可见,经络系统是以十二经脉(加上督、任二脉,又称十四正经)为主体的。刮痧疗法是以经络为依据,以皮部为着眼点,但刮痧对皮肤的刺激主要是以线与面的形式出现,自然也包括对穴位点的刺激,不过刮痧对穴位点的刺激往往不要求像针灸治疗那样准确,因刮痧刺激面积宽,即使取穴有偏,也在刺激之中。故有“宁失其穴,不失其经”之说,说明经络皮部对刮痧治病尤为重要。
刮痧疗法与经络关系密切,这是因为一方面根据刮治后皮肤出现的痧痕反应,可以帮助诊断和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另一方面又可利用经络的传导作用进行治疗。因为经络又是疾病在体表或皮下组织呈现反应的系统,无论何病多有“痧象”(病理性反应点)现之于皮部。若能随经刮痧,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腧穴部位与主治
腧穴的分布在一定的经络循行线路上,它的作用和经络是密切的。全身腧穴很多,而每个穴位的主治范围很广。为了便于记忆,根据古今文献记载及临床体会,将所有腧穴按部位归类及主治重点的共同点简述如下。
1.头、面、颈、项部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邻近器官及神志病。
2.胸、腹、背、腰部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部位的脏腑器官病。后背上部的腧穴兼治发热和上肢病;腰以下的腧穴兼治虚寒证和下肢病。
3.四肢腧穴肘、膝以上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邻近病;肘、膝以下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邻近病和全身病。
4.各经腧穴主要治疗本经的经络病和络属脏腑器官的病。如肺经腧穴能治喉、胸、肺、气管的病;大肠经腧穴能治头、面、口、眼、喉和发热病;胃经腧穴能治头、面、鼻、齿、胃、肠和发热病;脾经腧穴能治脾胃病;心经腧穴能治胸、心和神志病;小肠经腧能治头、项、眼、耳和发热病;膀胱经腧穴能治头、项、腰、背、膀胱和发热病及脏腑病;肾经腧穴能治生殖、泌尿系和咽喉病;心包络经腧穴能治胸、心、胃和神志病;三焦经腧穴能治头、耳、眼、胸、胁和发热病;胆经腧穴能治头、眼、耳、肋和发热病;肝经腧穴能治胸、胁、肝病。
总之,头面、躯干的主治穴位是以分部为主;四肢尤其肘、膝以下的穴位,是以分经为主。
刮痧治病取穴,是以穴位的面与线,而不是点,一般常涉及多个穴位,穴位与穴位连接的面与线,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点(穴位)。
(三)特定穴的作用与应用
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加上督、任二脉)的穴位中,有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并给以特定的名称。特简介如下:
1.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各有5个腧穴,是十二经脉的重点穴,都是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并易于施治的穴位。分别命名为井、荣、俞、经、合,总称五腧穴。
2.十二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1个原穴。其中,阴经的原穴就是五腧穴中的俞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十二原穴的治疗作用: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能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外邪的作用,对脏腑疾病常有较好的疗效。
3.十五络穴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共有十五络穴。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络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
十五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而治两经”之说,取其络穴的治疗,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而且治疗效果很好。
4.十六郄穴郄穴是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和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各有1个郄穴,共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的治疗作用:郄穴为气血汇聚之处,有疏通气血的作用。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痛。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5.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作用:八脉交会穴具有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又上下相交取穴,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6.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六腑的6个下合穴皆在下肢膝关节以下。
下合穴的治疗作用:下合穴具有调整六腑,输导经气的作用。凡六腑的病症皆可治疗,而且效果很好。
7.十二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
十二背俞穴的治疗作用: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是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主要用于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为刮痧疗法的常用穴位,而且用途广泛,效果很好。
8.十二募穴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所在。五脏(加心包)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共十二募穴。
十二募穴的治疗作用:六腑病症多取募穴治疗。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俞穴配合使用(六腑病症多取此法),即所谓之“俞募配穴”。每一脏、腑发生病变时,所属的募穴或俞穴常出现疼痛或过敏等。因此,当某一脏、腑发病时,即可取其所属的募穴、俞穴进行治疗。同时,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疾病,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查俞,察俞而诊募”。
9.八会穴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汇聚的腧穴,与其所属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八会穴的治疗作用:八会穴具有调理脏腑,调和气血,舒筋益髓的作用。凡是属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这8个方面的疾病,皆可取其有关会穴进行治疗。如筋病取筋会阳陵泉,气机病取气会膻中穴,而且膻中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10.经脉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即本经腧穴与他经相交会的穴位。交会穴的分布多在头面、躯干部位。
经脉交会穴的治疗作用:交会穴既能治疗本经的疾病,又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另外,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故既可治疗任脉的疾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病;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既可治督脉的疾病,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故既可治疗脾经病,也能治肝、肾两经的疾病。
(四)神经特定作用点与主治
1.眼神经额支作用点
经属:属手足少阳经、阳明经。
位置:其位于耳前屏上切迹旁开全发鬓前缘处;或眶上缘中外2/3处;或眶上内侧眉头处。
主治:三叉神经痛、眼病等病症。
2.上颌神经作用点
经属:属于足少阳经和足阳明经。
位置:位于下颌骨切迹中间或鼻尖与眼外角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痛,咀嚼肌、咬肌病变,牙痛等病症。
3.下颌神经作用点
经属:属于手、足阳明经。
位置:位于下颌骨切迹中间;或口角下方一横指处;或耳屏前缘。
主治:偏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牙痛等病症。
4.面神经作用点
经属:属于手少阳经,手、足阳明经。
位置:位于耳后乳突前下缘处;或乳突与下颌髁状突连线中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