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关系,特别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允许他们有独创精神,并以支持、鼓励、帮助的态度去参与。有时在经济上也可以讲些民主,让孩子帮助家里管理经济,可以安排做一次小管家,安排家庭的开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民主的家庭气氛还表现在如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帮助孩子布置房间,鼓励指导他们参加正常活动等等。
(2)加强道德行为的训练
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是天生而来的,它是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表现。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变为习惯,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作为家长要训练孩子好的道德行为。
①表里如一
每一位家长不光要为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还要帮他们穿文明语言的“衣裳”.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还要看是不是和内心一致。作为家长要训练孩子表里如一。张小亮的妈妈是个细心人,有一次她发现小亮在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嘴上大声念着:“不看不看,伸手抓到”,手虽然捂着脸,当小朋友四散躲藏时他露开手指疑缝看清了有人的去处,跑过去抓到了别人。
妈妈事后讲到小亮告诉他人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不能说得好听,而不那样去做。虽然只是游戏中的事但妈妈抓住这件事就对小亮进行表里如一的教育。许多孩子嘴里说的天花乱坠,当真的要求做时又做不到,成了光放空炮的人。
②分清是非
孩子年龄小,知识少,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很难分辨清楚。加上自制能力弱常做出是非观念模糊、颠倒的事情。对于家长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们,才能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正面引导教育
在孩子生活的过程中要善于让他们观察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比如当孩子在公园看到别人把果皮都放在果箱里时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应该怎样做·再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别人为自己让座位就让他表示感谢,并鼓励他学习。也可以在孩子看到不好现象时帮助分析对错告诉他这种现象为什么不对,这样会更有说服力,这样对比中悟出是非对错标准,便能提高辨别能力。
家庭中充满民主空气,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是有很大影响的,要建立民主的气氛关键在于家长,家长必须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给孩子合理的权力,让孩子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日]井上村树
5、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自主化的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内容。
父母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主要要做到要抓住两点:一是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二是要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1)要做到诚实
诚实是做人的好品质,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也是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一。
但是说谎是孩子不良习惯中常见的现象,是由潜在的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学上把儿童心理素质分为“无意识”心理阶段和“有意识”心理阶段。所以孩子越小越不会说谎。之所以编谎话是对讲真话产生恐惧或为了达到某种欲望。比如,有的孩子考试不及格怕回家挨打,就谎称“卷子丢了”或“老师收走了”,这样有时就能“幸免于难”.还有的家长向孩子提出期末考试若语文、数学都在95分以上,就答应孩子的某种要求。有的孩子就把成绩册改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虽不是说谎,也是欺骗的一种手段,同样是不对的。
如果孩子一次说谎成功,家长没发现,他尝到甜头后,会变本加厉,这样的后果就很难预料。因此,避免儿童说谎,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就是家长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到“育心育人”.
“要正人,先正己”.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要言必行、行必果。家长以身作则,不哄骗孩子,有错勇于承认,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心胸坦白赢得孩子的信赖,让孩子能正确对待过错,消除不良心理。
同时家长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人格,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他们诚实可信的品行。有些家长这样问孩子:“你可别撒谎。”“你说的是真话吗?”如果孩子是诚实的,这样的问话会挫伤孩子自尊心,使其心理发生不良变化,从埋怨、委屈逐步发展到不服,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2)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是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孩子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只有多采用直观的感性材料开展对孩子辨别是非的教育,效果才会明显。除了家长的正面灌输外,还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实践。有时孩子对家长的指教表现出不信任和不满足的情绪,往往就会自己实践看看到底结果怎样,于是会干出一些毫无意义、甚至有害他人的调皮行为。这种情况光靠阻止是不行的,只有疏导,让孩子明白自己实践行为的意义。
家长要在培养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上下功夫,这才是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分辨大是大非的保证。
6、对孩子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难免沾染一些不良行为,父母对此既不要大惊小怪又不能放任自流,而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矫正不良行为。
孩子不良行为的表现主要有:乱花零钱,不诚实、说谎话,爱占小便宜,随便动、拿别人的东西,不尊敬父母和老人等现象。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每个家庭中都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重要位置,关心、照顾的人很多,孩子从小享受着优厚的生活待遇。大人更是一心盼望孩子长得又结实又聪明,不惜花大量的心血和财物。但这样还是有些孩子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明是非
孩子们年龄小辨明是非的能力不强。自制能力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是非模糊颠倒的事情。
(2)意志薄弱
有些孩子犯错误是意志薄弱,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经不起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诱,毅力不强,想改也改不好。
(3)扭曲的习惯
有些孩子犯错误是因为习惯不好,无意识地犯了错误。
(4)教育方法不对
还有些是因为孩子接受了方法不对的外界教育,而使孩子错误地认识问题。
(5)社会的一些不正之风同样也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
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一定要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虽然孩子犯错误,但他们身上仍然是存在着许多别的优点。作为家长希望你用看主流、看本质的态度去对待,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改好。
(1)提高道德认识
许多孩子犯了错误自己不知道原因。曾有一位少年,因与自己一起要好的同学被人打伤,他就用刀刺伤了打人的人而被判刑。问其原因,他认为自己与同学是好朋友,朋友受伤当然要去帮助,这能证明他们的友谊深厚。可见他是把哥们义气当成友谊,道德上的无知导致行动,把报复当成有本事……
(2)扫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
许多孩子犯了错误对家长存在对立情绪、恐惧心理,甚至是怀有敌意。这往往是因为曾经遭家长打骂、讽刺的原因。把家长的教育也看成是找茬儿和他们过不去。对家长用沉默、对抗以粗暴无理的方式对待家长的教育。这说明他们是有自尊心,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又有些自卑。要帮助这样的孩子尽快扫除心理障碍用真诚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让孩子与你亲近,敞开他的心扉,填平心理的鸿沟。这时家长的话他们才能听得进去。作为家长这时要把道理有情有理有味地讲给孩子听,把理讲透,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树立改正错误的自信心。
(3)指导行动,严格要求
有些孩子犯错误后,有时明知这样不对,当遇到一定情况就控制不住自己,意志力差,自我约束差。对这样的孩子必须要严格要求,不对的地方就要纠正,态度明朗,严格要求,一定要始终如一,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到孩子只是训斥一下就完了。这样是不行的,您要有相应的措施。有时也可以有必要的惩戒,但并不是体罚,而是要孩子受到刺激,受到震动,产生内疚立即改正错误。孩子在改正错误时,有时会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一次谈话并不能够使孩子不再犯错误。
对于犯错误的孩子进行帮助还要注意正面疏导,抓闪光点这样会更好更快地使孩子改正错误。
二、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心理残缺的孩子,既不利于孩子的成才,更不利于孩子的未来。
--〔美〕布鲁斯·卡娅
在对孩子所有的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生中许多精彩的故事、伟大的行为都来自于情感。情感教育是道德情操形成的真正基础,是理智的动力,是人生的一种巨大力量。培养孩子爱的情感,唤醒孩子身上沉睡的巨大爱的潜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良好的情感教育能造就孩子超乎常人的毅力、耐心,并在不同的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拥有宽容、忍耐、可贵爱心的孩子总能克服各种障碍,最终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1、爱国:人性中最为高尚的一种情感
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不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他的身上就缺少一种前进的动力。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爱国精神与学习没什么关系,先把学习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什么时候进行都可以。这种认识是极为片面的。实践证明,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他们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有及时地把爱国主义的理念灌输给他们,才能使他们从小在思想中扎下爱国主义的根子。才不至于使别的不健康的思想占据他们的心灵。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则。
(1)有层次地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有层次的,由近及远,由具体形象的情感熏陶到思想认识到道德情操,由爱国之心到报国之志。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从爱父母、爱家乡、爱国旗国徽、学唱国歌等切近的事情做起,重点在情感教育。中年级以后逐渐增加国情知识教育,爱国英雄人物的形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小学高年级增加热爱当代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在家长的心里,既要有爱国主义这条红线,又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
(2)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和各地区的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节目,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收听,互相讨论,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引导孩子阅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籍,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把各种可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利用起来,使孩子们既增长知识,又提高思想境界,不但促进品德发展,而且也促进智力发展。
(3)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还可以利用休息日,全家人一起去参观,能够看得更仔细,感受更深。家长应支持孩子或全家一起外出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让美好的山水风物、历史文化积淀在孩子的心中。
(4)跟孩子一起参与爱国主义的实践活动
抗灾救灾,扶贫济困,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各种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活动应积极参加。家长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不要狭隘、“近视”,精力、经济的付出,会获得心灵的收获。
(5)家长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家长出于某些原因,可能对国家、对社会有不当的看法甚至有些怨气,发表言论应注意场合、态度,免得在孩子心中留下不良的种子。
2、让孩子懂得奉献自己的爱心
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一种道德,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操。然而我们做父母的,目光总是被知识教育这一叶所障而不及其它。
知识在没有道德和良知的人手中,是难以产生什么积极的作用的。
你想你的孩子具有乐观而又积极的心态吗?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吗?你想你的孩子朋友遍天下,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吗?天下所有的父母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一定都是肯定的。那么,怎样才能现实现这些愿望呢?这里有一条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美国着名教育家赫·斯宾塞指出: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
富有爱心的人,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只是一味地不停付出,并不奢求太多的回报。然而,“世间终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曾经被他们付之爱与关怀的那些人深深的感激之情,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贺卡,他们也能聊以自慰。所以,在他们的生活里,几乎每一天都是乐观而积极的。
由乐观又产生豁达、宽容和谦虚的品质,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层层发展下去,拥有爱心的人又岂能不幸福呢?
如果一个人富有爱心,就会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人,从而易于消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隔阂。
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必然也是一位朋友遍天下的人,不但不会因此而烦恼、苦闷和不愉快,而且有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与成功。
要让自己的孩子富有爱心,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让孩子多交朋友,珍惜友谊;
学会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培养孩子拥有一些基本的美德,如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同情弱小等;
让孩子多参与公益事业,通过耳濡目染,培养起他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