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是孩子心理状态的表征,其反应越强烈,对孩子的危害越大。
①经常暴躁的孩子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已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孩子,在发怒时可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②暴躁还易使孩子的整体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出现意识范围狭窄,考虑问题偏激,主观色彩严重,判断力减弱,失去自制力和理智等状况。
③暴躁不利于交往,往往使人际关系恶化。
④暴躁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2)教导孩子要把握情绪发展的方向
发脾气,是因为外界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了过分强烈的兴奋点,从而造成了人的“意识狭窄”。如果这个兴奋点进一步扩展,人就会排斥正常的理智,开始大发雷霆。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遇事善于自我克制,运用理智有意识地降低外界刺激在大脑中引起的兴奋程度,防止过分冲动的言行。
自制的办法有很多,可以用语言做自我暗示,默念:“息怒”、“不要发火”、“保持冷静和镇定”;也可以做一些动作。据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每逢想发怒时,就用舌头在嘴里转几圈,十分有效。
自制,是良好修养的标志,是驾驭自己情感的首要条件和必要前提。对此,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说过:“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可见,自制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3)用转移刺激法帮助孩子平息怒气
转移刺激法是一种积极的制怒方法,是人在发怒时,积极主动地接受另一种刺激以息怒的办法。
转移可分为心理转移和情境转移两种。心理转移是把自己的感情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愤怒的情绪。比如在孩子发怒前,有意识地跟孩子一起唱唱歌,听听音乐,散散步,打打球或是欣赏一些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的名画、名作等。情境转移是指当自己感到要发怒又不易控制时,可以立即离开现场,回避让自己生气的人和事,摆脱即将发怒的心境,非“礼”而视,非“理”勿听,这时会有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感觉。前后两种不同的自我感觉会让心情迅速平静下来。须知,愤怒情绪产生的特点是“剧烈”、“短暂”,等剧烈而短暂的怒气过去之后,再回到原来的情境中时,大脑中理智思维的强度增加了,不愉快的外界刺激物引起的狭窄兴奋点减弱,孩子会变得清醒而理智许多。
(4)教孩子学会忍让,达观地对待不同意见
一个人发脾气常常是因为自己认为对方做错了事。但是众所周知,人非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做错事呢?每个人的能力有强弱,水平有高低,方法也各异,这些都可能导致失误,并非一定是动机不良,故意使坏。况且,有时孩子自以为对方做错,不一定真的就是人家的错儿,很可能是孩子误解和委屈了别人,不问明真相,不分青红皂白就发火是不明智的,也是欠修养的表现。
其实,引起孩子愤怒的大都是一些非原则性的区区小事,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以宽容的态度和豁达的心胸对待他人,因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发脾气,这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行为,自然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父母不妨教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事情,豁达大度地宽容、体谅他人,进而平心静气地解决问题。
12.理性处理,清除孩子思想中的暴力倾向
由于媒体及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中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化解孩子心目中的暴力隐患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
有的地方校园暴力泛滥成灾,许多孩子深受其害,不少学生因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应引起社会和父母的必要关注。加强社会治安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就家庭及父母而言,如何预防和化解孩子的暴力倾向呢?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了解孩子的收视信息
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很多,大人不可能总是陪着孩子去看,让孩子给大人讲他从电视上看来的故事,就可以使大人知道其中是否含有不健康的东西,包括暴力内容。
(2)了解孩子受到哪方面影响较深
孩子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往往记得特别清晰,在讲故事的时候就会对这部分内容讲得非常详细,父母就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受哪方面影响较深。比如,强强在讲“悟空与牛魔王比武”的情节时特别绘声绘色,可以看出,强强对暴力内容非常感兴趣。
(3)让孩子明白现实社会是“法制社会”
发现孩子心中的“暴力隐患”怎么办?一般父母可能会立即进行严肃说教。但是,对孩子来说,单凭说教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寻找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服孩子,教育他不能凭个人武力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分清现实世界与动画片里的幻想世界的区别。
(4)释放掉在暴力内容刺激下活跃起来的体内能量
大部分男孩都对打打杀杀的场面感兴趣,而且看过以后喜欢模仿。父母可让孩子参加业余武术训练班接受正规的武术训练。训练班一般都是武德教育与武术教育并重,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既满足了孩子对打打杀杀的好奇心,又受到了道德规范的教育,从而避免了孩子在其他场合盲目模仿带来的危险。
(5)教会孩子自己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
父母的着眼点在于教会孩子自己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教会了孩子怎么做人处世,消除了孩子心中的“暴力隐患”。
教育本身就是创造,如果父母舍得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投入一点儿精力,再懂一些儿童心理学,那么,孩子将会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健康的成长!
13.开阔胸襟,纠正孩子的“报复”心理
报复是人们宣泄不良情绪的一种消极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危害极大。当孩子表现出报复心理时,父母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以免孩子采取过激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易冲动,当他人与自己发生矛盾或使自己难堪时,就总想找机会“报复”。这种对他人报复的念头和行为,从心理学方面讲属于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它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小时候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而成年以后更多的表现为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让对方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一般是从婴幼儿阶段开始逐渐形成的,大多由于父母、家人的娇宠,要啥给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的攻击性比女性更突出。男孩子受到攻击后,会很急迫地想去报复对方。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1997年,某农垦法院少年法庭依法审理了一起因赌气而两次焚毁学校教室的纵火案。罪犯是某农场中心校的学生周某,他年仅15岁,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原来,周某上中学后不愿读书,只是迫于家庭压力才不得不来学校。班主任老师多次找他耐心谈话,又到家里与父母商量一同做他的思想转化工作。可周某不但不接受教育,反而对老师怀恨在心。一天晚上8点多钟,他引燃了教室房顶的草秸,致使学校1227平方米的教室和部分桌椅烧毁,损失达24万余元。半个多月后,为了达到长期不上学的目的,他再次放火焚烧刚刚修复的校舍,被当场抓获。两次放火造成的损失总价值28万余元,最终周某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个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告诫人们,必须对孩子从小就进行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孩子上学后,要让他懂得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自己犯了错,要能够正确对待批评。在与老师的相处中,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能因为对老师不满就拿公共财物和自己的前程赌气。即使是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也应当如实地向老师解释,决不能以自暴自弃的赌气方式来对待,那样反而会使错误思想有隙可乘,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心理学家认为,报复也是人们宣泄紧张情绪的消极方式,对人的成长危害极大。对孩子的报复心理,父母如果觉察之后,应引导孩子加以“淡化”处理,通常采用“转移注意法”,即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些有趣的事实转移其对“报复”的注意,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报复他人的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消耗能量。在怒气冲冲的时候,可以去跑步、打球或游泳等,以减少攻击性能量,从而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培养文化兴趣。绘画、音乐等是陶冶性情的好途径,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