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的某种行为状态或情绪状态。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暗示来减少或是消除孩子的低落情绪。比如说,当他们情绪低落、忧郁的时候,父母告诉他们:“忧愁无补于事,还是面对现实吧。”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告诉他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昨天的忧伤已经过去,你要开开心心地度过今天。”这些都是很好的积极暗示,它们会悄然地改变孩子的心境。
(5)目标激励
当忧郁情绪缠绕着孩子时,孩子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什么事情也不愿想,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完全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这时应该引导孩子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最好是一个近期目标,使孩子有方向感,从而不会感到无事可做。父母应教导孩子在给自己树立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树立自己在近期内能够完成的目标。
如果用上面介绍的五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呢?父母可以向孩子的老师、朋友或是向心理辅导老师求助。让孩子把烦恼和想法说出来,这样会帮助孩子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能帮助孩子成长。同时听听别人的看法和建议,综合平衡一下,就不难找到方法,然后适时运用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孩子从死胡同里走出来。
5.融化冷漠心态,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上自习课时,同桌同学趴在桌子上,我……”
“爸爸出差回来了,王明他……”
“邻居家最大的困难……”
“妈妈待业在家了,我……”
有教育部门曾用上述这些题目,调查了100名小学生,请孩子补充说完省略号的内容。结果发现:第一题,只有20%的学生说到“当同学趴在桌子上时,我想他可能生病了,我得赶紧问问他。”第二题,只有10%的学生说到“王明他赶紧去问爸爸累不累,让爸爸休息休息。”。第三题,只有10%的学生能说出邻居最大的困难。第四题,只有15%的学生能体验妈妈待业的心情。
虽然该部门的调查取样范围不大,地域范围不广,调查的数字没有绝对意义,但它确实反映出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态:冷漠。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应该十分警惕孩子冷漠心态的滋生与发展。怎样融化孩子的冷漠心呢?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热心”的暖流
书画家为拯救灾民的义卖书画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父母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
(2)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上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想喝水的奶奶端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在强化孩子热心行为的同时,就抑制了“冷漠”心态的生长。
(3)最重要的是训练孩子的“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情感。亦即能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例如,可以开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活动,使孩子理解、体验假想角色的内心感受,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正是通过“假如我是下岗的妈妈……”的角色换位活动,体验到妈妈的烦恼,认识到妈妈的不容易,从此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
6.驱散孩子心头的疑云:引导孩子克服多疑
一位中学生曾这样说:“每当我做错了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也怀疑别人已知道,好像正在盯着自己。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朝自己看时,就想他是否对我有什么看法,好像很恨我似的,甚至到处都有眼睛盯着我。有时会怀疑全班同学都恨我,甚至全校的师生都恨我,好像这个世界没有亲人似的。有时得了一点小病,身体不舒服时,怀疑自己是否得了大病,甚至是几种疾病。”
一般的猜疑与多疑性心理疾病,两者有性质的不同,其主要区别有四个方面:一是多疑的前提与内容是否合理,一般人是否认可;二是用的推理方法是否合乎逻辑;三是一旦发现多疑的内容是错误的,是坚持还是能修正错误;四是多疑对象或内容证实是错误的,不但不信服,反而泛化。前三者也可见诸一般多疑的人或有多疑性格者,而第四点则是多疑性精神病患者所特有的。
多疑对孩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为父母,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宽阔的胸怀,让多疑离孩子而去。
(1)帮助孩子认识危害,加强修养
父母要教育孩子认识无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教导孩子要用高度的理智、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要做到如朱熹所说的“心广大如天地,虚旷如日月”,也就不会为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无端猜疑了。
(2)和孩子及时沟通,开诚布公
有时,猜疑可能是由彼此间缺乏交流引起的。人们常说,长相知才能不相疑,如果交往双方都能做到襟怀坦白,开诚布公,才会相互信任,而有了信任这个前提,猜疑心就会烟消云散。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误会,通过坦诚的交流,或偶尔从他人那里了解到,原来事情并非和最初的想象一样,完全是一场误会,与所疑之人甚至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心中的疑雾立即消散,灿烂的阳光马上映在脸上。因此说,及时沟通、坦诚相见是化解疑心的好方法。通过沟通和相互交流,原来的误会可以得到及时的消除;如果是看法、观点不一致,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对方想法的同时,也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倘若双方之间真的有什么矛盾,在交流中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和商量,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冲突和进一步的猜疑,从而避免矛盾的加深和感情的恶化。
(3)引导孩子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父母应让孩子平时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让生活变得愉快而充实。这样就不会再有闲情去猜测这个人,怀疑那个人。
学习之余多锻炼身体或从事一些音乐、书法、绘画等活动,则可以使精神得到陶冶。多从事这样的活动,身体和心理都会感到很放松,不仅可以从精神上摆脱猜疑心造成的苦恼,而且也会达到心理平衡,有利于身心健康。
7.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治疗孩子的挫折综合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挫折是能够引起孩子消极的情绪和惰性反应的,如愤怒、焦急、烦躁、愁苦、冷漠退化等。它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会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干扰工作、学习。同时,过分的好胜好强行为是有潜在危险的。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好胜好强的孩子往往在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考了低分,眼看奖励属于其他同学时,情绪一落千丈,因一时的挫折把自己过去的一切成绩和优点全盘否定。
“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这种挫折和失败在给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成长的契机。作为父母,首先自身要认识到对孩子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要时时告诫孩子,让他们懂得那些经不起挫折考验的人必然被淘汰。
一般来说,孩子面临的挫折多属于眼前的失败。指导孩子正确处理失败和挫折,父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现在的孩子往往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他们基本上是独生孩子,平日是家人呵护的对象,缺乏应对挫折情境的锻炼和培养。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具备以下观点:
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其转化情况却是由自己控制的,应使各种挫折成为锻炼自己成长的摇篮。
这样,孩子从小便能在头脑中储存挫折的信息和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通过认识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折教育
孩子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父母对他们进行的耐挫折教育不能空洞、抽象。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刊载的、现实生活中的,甚至是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这些挫折主要包括三类。
①自然环境挫折大自然一旦大发淫威,人的力量就显得渺小无力;但如果此时人的耐挫力强,最终仍能实现“人定胜天”。可以组织讨论“假如洪水淹没了我的家……”等。
②社会环境挫折由于社会条件的种种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和动机可能无法实现,但如果对此心理准备不足,也可能导致挫折。如可以在孩子参加学生会干部差额选举投票前先开展“假如我落选”的讨论,以防患于未然。
③个体需要挫折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开展相应的耐挫折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懂得,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做到荣辱不惊,成败坦然。
(3)利用挫折体验进行耐挫折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有助于成年有效地适应环境,正所谓“逆境成才”
。为此,父母可建议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为孩子创设受挫情境。这类活动形式颇多,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父母还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怎样解决生活难题”等实践操作活动,以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
(4)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
社会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因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华罗庚;战胜病残而卓有成就的海伦·凯勒、张海迪等。这些优秀人物的事迹都会给孩子带来鼓舞的力量。
(5)孩子遭遇挫折后的引导和教育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可以改变的,父母应给予受挫孩子以必要的引导和教育。
①教孩子敢于正视现实,承认现实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孩子认识现实,承认现实,应要求孩子多考虑主观因素,不要过多的强调客观原因,更要注意纠正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不承认主义态度。
②帮助孩子下定决心,想办法摆脱困境父母应帮助孩子下定决心,想办法摆脱困境,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让孩子把眼前的不幸或挫折,当成考验自己、磨炼自己的大好机会。父母应教育孩子,在失败和挫折面前,要做一个强者。
③用补偿的方法战胜挫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阻碍,使孩子的目标无法实现时,父母可以教育孩子采取补偿法来达到目的。如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的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④用升华法来战胜挫折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可教育他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行为转变为符合社会期望的动机或行为,或者将低层次的目标追求引导到更高的目标追求之上。升华一方面转移或实现了原有的情感,使心理获得平衡,另一方面创造了积极的价值。
8.不可忽视孩子的自我摧残:警示孩子的自虐行为孩子的自虐行为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拔头发,有的不吃饭,有的让自己挨冻,有的用板子抽打自己,有的用刀子自伤,严重者则了结生命。自虐行为都是以伤害自己的身体为特征的。但自伤身体不是目的,目的是排泄心中的烦闷、委屈与愤懑。
孩子自虐的缺陷就好比潜伏的火山,一旦遇到强烈的诱发因素便可能突然爆发。诱发因素可能来自家庭、学校,也可能来自成人、友伴或社会上的其他人。过重的批评,过分的挫折,过大的委屈,过强的刺激,使本来就脆弱的心理严重超过负荷,突破警戒线,导致心理崩溃。由于素质的缺陷,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与众不同,一般人看来只是一般的刺激,可到了他们的眼里就放大了数倍,数十倍,因而对他们仍能产生“过强”的刺激。
这种过强的刺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缓解这种压力主要是找外部途径,小孩子的哭闹,大孩子的反抗都是正常的。但对有自虐倾向的孩子,他不是积极地寻找外部发泄,也许是一时急昏了,根本找不出合适的外部发泄途径,因而只能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加以缓解。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自虐的倾向时,一定要加以重视。一方面要努力寻找并消除孩子生活中的压抑源;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
有自虐行为的孩子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偏差。如经常责骂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身体状况过于关注,使得孩子采用一些不良的行为来胁迫父母,以满足本来不当的要求,一旦父母妥协了,就强化了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时间一长,就变成孩子行为的一部分。当孩子出现了自虐的倾向后,父母不应指责,不能打骂,也不宜采用强制手段加以制止,而需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同时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遇到烦恼的事,尽量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或者通过合理的渠道来宣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增加与孩子的交流
那些动不动就责骂孩子的父母,往往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对孩子了解不够。他们很难体验到孩子的压抑与不快,不会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使用一些不当的词语。其实就是父母的这些言行成了孩子的压力源。因此,父母们要尽量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比如,当孩子行为不当,或者是表现出消极情绪时,试图去接近孩子,并告诉孩子自己对他的爱和期望。
(3)让孩子多参加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做有益的游戏,让孩子在活动中转移注意力。另外,父母有必要注意与孩子接触较多的小伙伴,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些不良的习惯,同伴不良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孩子的辨别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模仿来的。当然对孩子观看的惊险武打电视或电影也应适当地限制。
(4)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父母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注意培养自己心胸宽阔、待人宽容、处事理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要把工作上的不如意带回家里,更不能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父母应力争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
9.别让孩子纯真的本性迷失:帮助孩子克服虚荣心虚荣心强的孩子在个性成长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经常说谎,情绪不稳定,不认真学习,缺乏意志力等。虚荣心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父母应采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