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5500000014

第14章 取经之路就是人生经历之路。(9)

却说唐僧师徒西行数日,忽又见前方有一座城池,此处乃天竺国外郡凤仙郡,只因连年干旱有几位差官正张榜招法师求雨。悟空为做善事念咒叫来东海龙王,龙王说:“我虽能行雨,却受上天遣用,大圣既有善心,还烦请到天宫奏准。”悟空送走龙王,一个筋斗云到天宫,见了玉帝要求降雨。玉帝道:“三年前,朕出行监观万天,见那郡侯竟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朕便立下三事在披香殿里,你可去看看。”四天师带悟空来到披香殿内见有一座十丈高的米山,旁边有只小鸡正在啄米;米山旁有一座二十丈高的面山,旁边有只哈巴狗正在一舌头一舌头地舔那面吃;此外还有一座铁架,架上挂一把金锁,锁铤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灯,灯焰燎着铤。悟空不解其意,天师说道:“玉帝立下这三件事,等鸡啄尽米,狗舔尽面,灯焰燎断锁铤,凤仙郡方可降雨。”悟空明白了,返回凤仙郡问那郡侯:“三年前你是否将斋天的素供推倒?”那郡侯不敢隐瞒,说:“那日,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我竟将供桌推倒,不想冒犯了天地。”悟空将玉帝设三事以示惩戒说了,并说此事只有做善事可解。郡侯听从了悟空的建议,发动全郡百姓做善事,办好事,玉帝才批准了下雨,解除了凤仙郡的旱情。

这一神话故事,所说玉帝设三事是假,但劝化官民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是真。作者力图用因果报应的思想,教育世人珍惜每一粒粮食,办事不铺张浪费,体现了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爱劳动果实的思想境界。虽然是神话,但在实际社会中对民众的教育力量确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普及作用。

这使我想起曾经经历的一段同样故事。我的母亲是一个一生都非常迷信的人,她享年86岁,一生供奉了十几个神位,非常虔诚。在我五六岁时,一次我没拿住小藤碗,连剩饭都摔在地上。她为教育我养成不剩饭把饭吃尽的习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原来小麦是九个穗,所以年年丰收,打下的细粮吃不了。天上王母娘娘下凡查看民情,扮作讨饭婆上门讨饭。结果,有一家的主妇正烙煎饼,正巧小孩拉了屎,主妇竟然用冷却了的煎饼当屎布用。一怒之下,王母命把九头麦穗减成一个穗头。所以天下的小麦产量低了,细粮不够吃了。一个人的衣食是有一定数量的,剩饭就等于是减了你的寿,剩了就等于你已经吃了,你还想再要吗?

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吃多少舀多少饭的习惯。不管多么好的饭菜,还是等级差点的饭菜舀在我的碗里,绝对不剩。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劝化人们为善为勤为俭的寓言故事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看看我们现在人的浪费那简直是无法形容的。大操大办,剩菜剩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东西何止是米山、面山,说是金山银山也不为过,这样下去人类遭报应是迟早的事情。官场的公款吃喝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浪费数字惊人,已经到了无法使人相信的程度。这种现象确实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五、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说的是唐僧四众西去取经,脚不停步,马蹄正疾,见眼前有一道黑水滔天,马不能进。但见:

层层波涛,迭迭浑波。层层波涛翻乌潦,迭迭浑波卷黑油。近观不照人身影,远望难寻树木形。滚滚一地墨,滔滔千里灰。水沫浮来如积炭,浪花飘起似翻煤。牛羊不饮,鸦鹊难飞。牛羊不饮嫌深黑,鸦鹊难飞怕渺弥。只是岸上芦知绿茂,滩头花草斗青奇。湖泊江河天下有,溪源泽洞世间多。人生皆有相逢处,谁见西方黑水河!

唐僧下马道:“徒弟,这水怎么如此泽黑?”八戒说:“是哪家泼靛缸了?”沙僧也说:“不然是哪家洗笔砚哩。”行者道:“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师徒们在河边正商议,只见那上溜头,有一个人棹下一只船来,唐僧喜道:“徒弟,有船来了,叫他渡我们过去。”沙僧厉声高叫:“棹船的,来渡人,来渡人!”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沙僧道:“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你虽不是渡船,我们也不是常来打搅你的,我等是东土钦差取经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们过去,谢施主。”那人闻此言,却把船棹近岸边,扶着桨道:“师父啊,我这船小,你们人多,怎能全渡?”八戒就使心术,要躲懒讨乖道:“悟净,你与大哥在这边妥善行李马匹,等我与师父先过去,再来渡马,教大哥跳过去吧”。那呆子扶着唐僧,那艄公撑开船,举棹冲流,一直而去。方才行至中间,只听得一声响亮,卷浪翻波,遮天蔽目。这阵风原来就是那棹船人弄的,他本是黑水河中怪物,眼见着那唐僧和猪八戒连船儿淬在水里,无影无形,不知摄了哪方去也。沙僧和行者在岸上知道不好,经过沙僧下河与那妖怪打斗不能取胜,后经河神指点才知西海龙王是妖怪的舅舅,行者去了西海找那龙王敖顺,请来援兵方将师父和八戒救出。

细读故事,作者描绘的黑水河,位于西去取经的必经交通要道上,是一条宽十里多长的河流。棹公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用渡船来杀人劫财的水盗,而且专门制造只能承载一两人的窄船,分别在河流中杀人越货。说水是黑的,是喻意这个黑心人杀人太多了,使河也变成黑的了。黑指的是黑社会。说牛马不饮、鸦鹊难飞是说雁过也要拔毛,只要经过这里,你就是插翅也飞不过他的陷阱。

书中用龙王敖顺之口,交代了妖怪的出处“舍妹有九个儿子,那八个都是好的,老大小黄龙,现居淮渎;老二小骊龙,现居济渎;老三青背龙,占了江渎;老四赤髯龙,镇守河渎;老五徒劳龙,与佛祖司钟;老六稳兽龙,与神宫镇脊;老七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老八蜃龙,砥居太岳。此乃第九龙,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

作者还用行者之嘴,调侃地说:“你妹妹有几个妹夫?一夫一妻,如何生这几个杂种?此正谓,龙生九种,九种各别。”说明黑水河的水盗是个有来历的人,而且亲戚兄弟都是权贵,都是有正当职业的人,唯独他自己堕落成水盗,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各有所爱,好坏不一。一母之子有愚有贤,有善有恶。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以此来告诉世人,识人不能只看家庭,只看出生背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识别是正人君子,还是权势小人。还喻意出家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否则你就会上当受骗,损财是小,甚至还要搭上性命。

)第九节 圣君也有着魔时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说的是唐僧四众取经西行,来到八百里火焰山,为熄灭火焰,造福于民,孙悟空只得上门求扇的主人罗刹女,被罗刹女一扇扇出八万四千里。后来吃了定风丹又找上门来,设法进入罗刹女的肚子里,罗刹女才给了扇子,结果被骗,用假扇煽火时越煽火越大,差点丢了性命。

第二次上门,变成牛魔王骗了真扇,结果被牛魔王变作猪八戒,又把扇子给骗了回去。

第三次玉帝派来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帮助孙悟空,猪八戒收伏了牛魔王,取得了宝扇熄灭了八百里火焰山。

这段故事的寓意是十分精彩的,作者的创作手法确实是十分高明的。故事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孙悟空和牛魔王。作者在书中交待孙悟空是齐天大圣,有七十二般变化;牛魔王是平天大圣,也有七十二般变化,武艺与大圣一般。在他们打斗中又说:“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息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一句“牛王本是心猿变”这就说明孙悟空和牛魔王就是同一个人。我在概述中说孙悟空是圣君,英雄人物之魂,典型的代表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是唐太宗的正面形象,牛魔王就是唐太宗的反面形象。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最为重要,就是罗刹女。什么是罗刹呢?罗者搜寻,罗列之意,十二打为罗,又意为足够,罗又做姓,又有佛意,比如罗汉。刹者,双音字,念“诧”,又念“沙”。“诧”音刹为佛顶,佛寺之意,“沙”音刹为止住,刹车之意。这就说明,作者说的罗刹女,一是女佛,二是有足够理由让人刹车和止住恶念的人。

作者在书中说她隐性修行,得了正果,万古流芳。哪个女性能是这样的人呢?她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书中的玉面狐狸就好理解了,她不是一个人而是数个美丽女子的代表。

为了说明这个神话故事着意的真实内容,让我们先从史料中看看一些记载。我分别查看了《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唐史演义》、《白话二十四史》。根据这些史料记载:

长孙皇后性情仁慈孝顺,勤俭朴素,喜欢读书,常与太宗从容讨论古代的事情,因而献替。太宗由此得到启发,对国家也有裨益。皇后抚养教育众皇子,精心尽力,甚至超过对自己所生的儿子,嫔妃以下无不爱戴。训诫众皇子时,常以谦恭勤俭为首务。太子乳母认为东宫的日常用具太少,请皇后奏请太宗再加一些,皇后不同意,说:“作为太子,只担心自己的德行不能建立,名声不能昭著,哪用考虑没有器具可用呢?”

皇后生病,太子让皇后奏请赦免罪人,并让人脱俗出家入道。皇后说:“生死自有命定,非人才智和力量所能改变。赦罪是国家大事,赦令不能经常颁布。运用异端之教,祸国殃民,都是皇上素来反对的,怎么能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他不愿去做的事情呢?”

太宗有一次下朝后,怒骂道:“应该杀掉这个乡巴佬”。皇后忙问太宗为谁发这么大的火,太宗说:“魏征这家伙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皇后忙退去,穿上朝服跪着对太宗说:“我听说主上圣明,臣下才能忠直,现魏征能像您说得这样忠直不阿,是由于您圣明的缘故,我能敢不表示祝贺吗!”太宗才高兴起来。

皇后病重,危在旦夕,与太宗诀别。当时房玄龄因受太宗指责而回家,皇后说:“房玄龄侍奉陛下已久,小心谨慎,仔细周密,假如没有特殊原因,不能罢弃不用。我的本家兄弟,因为我的缘故而致高官厚禄,既然不是因为德行而受到任用,就容易倾危,要保全他的身家性命,就要慎重区处,不要让他处在机要位置上。我活着时无益于他人,但愿死了以后,不要因为修建陵墓而烦扰百姓,浪费天下财物,只需借山为坟,随葬只用瓦木器具就行了。又希望陛下亲近君子,远离小人,纳忠直之谏,退谗匿之言,不随意兴做劳役,停止游乐打猎,那我死了以后就没有遗恨了。”皇后曾选录从古以来妇人得失之事,编成《女则》30卷。皇后死后,她宫中的女官将《女则》奏上,太宗看到后不胜悲痛,并拿给左右大臣们看,说:“皇后此书足以垂传后代,为范百世。我并不是不知道生死命定而空为无益的悲哀,只是下朝回宫后不能再听闻箴规劝谏之言,失去一个贤良的辅弼之人,所以不能忘怀罢了。”于是就召回房玄龄,恢复了他的职位。

贞观十年冬十一月,安葬文德皇后。太宗撰文,刻文石碑上称赞文德皇后生活节俭,遗言薄葬,且陵中不藏金玉,应使子孙后代奉为榜样。太宗思念皇后,不能自已,便在苑中修建一座高台,用来遥望昭陵。一次太宗率魏征一同登上高台,远望昭陵,不禁抽泣起来,左右无不为之动容。

贞观年间,唐僧玄奘往天竺求佛经,得见尸罗逸多,尸罗逸多与语道:“汝国有圣人出世,尝做秦王破阵乐,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玄奘乃略述太宗神武平定祸乱,宾服四夷的情状,尸罗逸多惊喜道:“据汝说来,我当东面朝见汝王”。遂优待玄奘任令游历。得采集经论六百五十部。尸罗逸多特派使人偕玄奘东来,上表自称摩迦陀王。献入火珠郁金菩提树等物。太宗厚赏来使。遣令西归。且命玄奘翻译佛经,成七十五部,得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到了贞观二十二年,尸罗逸多已是去世,国内大乱,遗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并出兵袭击唐使,被唐剿灭,活捉阿罗那顺。

惟阿罗那顺身旁却有一人随着,庞眉皓首,鹤发童颜,居然有三分道骨。太宗问他名字,他跪伏阶下,自言叫做那逻迩娑婆寐,年已二百余岁。太宗不觉惊异,便问道:“尔有什么法术,得长寿至此?”答曰:“奴素奉道教,得教祖老子真传,炼丹服饵,所以长生。”太宗闻得老子二字,益加礼遇竟令他改居旅馆,制丹内奉。太宗是个聪明绝顶的君主,不料也着了这种魔障。为番奴所迷,也想服些长生不老丹,可以永久在世。况且太宗晚年益好声色,常自恨精神不济,未能遍御嫔妃。于是日服丹铅,居然精神陡长,一夕能御数女,忽幸翠微宫,忽如玉华宫,托名修养,暗地荒淫,本想长寿,结果元气大伤,反致速毙。不到一年,于贞观二十三年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了解了这段史料记载,让我们回到故事中来,这就使大家对我说的牛魔王是着了魔的唐太宗有了一些认识。书中还写出,孙悟空在问土地、山神火焰山的火发生的原因时,土地、山神说这火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泄露的火,也就是说,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杀兄斩弟,夺取政权时,有违人伦道德,是后来着魔的根本原因。太宗晚年,内失贤妻长孙皇后,外失谏直之臣魏征,又加上在处理太子乾的问题上也存有失误。常常陷入对自己杀戮太多的内疚之中,经常夜不能寐,处于疑神疑鬼之中,心灵上只能寻找音色以刺激,这是他着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故事中关于孙悟空进入铁扇公主的肚中,实质上就是寓意唐太宗是长孙皇后肚子里的蛔虫,只有这个罗刹女才能懂得唐太宗的一举一动。扇子放在罗刹女的口里,说明长孙皇后就是熄灭太宗心中魔火的最好的扇子。她是个聪明绝顶、充满智慧、有着菩萨心肠的女佛,有足够的理由,非凡的本领,使唐太宗止步、刹车,回归到圣君的思想状态中来。可惜这样的女佛却英年早逝了,作者为之惋惜。同时也教育人们尤其是帝王,改造思想是长期的,直到生命尽头,一旦放松就会有着魔的时候,就会给事业和民众带来灾难。

围绕孙悟空、牛魔王、唐太宗自己与自己的斗争,最终未能取得胜利。着魔的结果导致了唐太宗将不久人世。作者又塑造了一个唐太宗当时具体的形象,李天王引来哪吒三太子,亲手把自己的江山托付给三太子晋王李治。这里的李天王就是唐太宗,哪吒三太子就是晋王李治。

玉面公主就是寓意着魔的唐太宗在翠微宫、玉华宫招幸的那些美女们,她们虽被皇帝一时宠幸,但试想她们将长期寡守深宫,命运是可想而知的,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故事中说被八戒打死,八戒代表的是大臣,如果大臣们为唐太宗这一行为保密,把她们悄悄杀害或者陪葬,那她们的命运就更加悲惨了。

)第十节 培养教育接班人

《西游记》第八十八回至第九十回,题目中有这样的偈语:心猿木母授门人,师狮授受同归一。这就说出了培养接班人和老师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崩溃(菲茨杰拉德文集2016)

    崩溃(菲茨杰拉德文集2016)

    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作家,2016年恰逢作者诞辰120周年,上海译文推出新版文集,比坊间的菲氏作品更全更细致。此书为菲茨杰拉德文集第五卷,首度披露菲茨杰拉德的随笔与书信,展现爵士时代著名作家文人群像。敏锐精准地概括“爵士时代”精神,一语道破了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本质。《爵士时代的回声》和《我遗失的城市》敏锐而精准地概括了那个“爵士时代”的精神。尤其是对于身处当下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某些描述甚至会我们有些感同身受的味道,尽管我们从来都无缘体会那样的一种富裕得令人震惊的年代,但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年轻人早早地就心力交瘁——他们二十一岁就过得又艰难又疲惫,谁都没有贡献出什么新东西……”他一语道破了纽约这座现代国际大都市样板的本质:“……在这座城市倾泻给本国的大量娱乐活动背后,只有许多既失落又孤独的人。电影演员的世界与我们自己的世界的相似之处在于,它在纽约,却又不属于纽约。它几乎没有自我,也没有核心……”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热门推荐
  • 寒族修士

    寒族修士

    这是发生在某个未知世界,一块不知名大陆上的故事。寒族修士黎青山离开家族,踏上了漫漫修仙之路。道友交流群:397191941
  • 摩尔庄园黑森林历险记

    摩尔庄园黑森林历险记

    在神奇的摩尔庄园,毗邻着一片森林—黑森林,它蕴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RK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瑞奇怎么了?请关注此小说
  • 你若转身,我便在你身后

    你若转身,我便在你身后

    你是不是傻,本书全靠想象,所以你懂得。新人第一次写,可能会断更,但是,我尽力写好,望各位不要嫌弃,愿君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抗日之特种强兵

    抗日之特种强兵

    现代特种兵杨兴华穿越抗日战场。眼见倭寇连天降,国难正此时,强权无公理,弱肉任其食。热血男儿岂可坐视国亡,持枪卫家国,打伪军灭鬼子,扬军威震敌胆。长剑所指,所向无敌!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踏地平天

    踏地平天

    轮回尽头话仙路,天断纪元不回头。万载古丘,向天三问,自十八道天墓之后,我在天坑生有三百日,只为钓今世因果,葬古往纪元。道载万古八十帝,众生淹没尘灰中。亘古未有,不代表不曾有,我以自身战场争渡……跨过岁月纪元,在彼岸尽头,吐了口痰而已。也许我会死去,但必须重铸轮回。我欠她一世因果,希望她能安息……我需要时间。不长,我就是用扫帚扫尽这些诸天葬星而已。每个纪元的开端都是一种阴谋,十二万九千年六百年后,断层必现,若是天道自斩,就是太古湮灭的时间。我名太初,这是我的落幕。天道,你只是不实天的一道烙印,你再自斩试试,信不信我杀道成生,将你剁了……真正的天地,早已天绝地通,你曾去过,昙花一现。
  • 幽冥白虎

    幽冥白虎

    无人问津的小乞丐背后隐藏着通天背景,背负着血海深仇,一人独行,只因心魔作祟,亦正亦邪,无人敢与他亲近。看他如何灭心魔,斩群敌,一人一戟杀出通天之路。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凶案谜局:被诅咒的十字架

    凶案谜局:被诅咒的十字架

    一起十字架杀人引发的凶案,两个截然不同的相反结论,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真相扑朔迷离,到底谁在撒谎?是天命的诅咒,还是人性的丑恶?一场智慧的较量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