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赞对方引以为荣的事情
谁都爱听舒服的话、夸奖的话,但是对别人的赞美也充满了学问,无限的夸张、不对时机的赞美反而会坏事,本来一桩好事,也会让双方都感到不爽。
卡耐基金言
对于一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人们不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
乾隆皇帝喜欢在处理政事之机品茶、论诗,对茶道颇有见地,并引以为荣。有一天,宰相张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刚想休息,乾隆忽然来造访,张廷玉感到莫大的荣幸,称赞乾隆道:“臣在先帝手里办了13年差,从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张廷玉深知乾隆好茶,命令把家里的陈年雪水挖出来煎茶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随从坐下:“今儿个我们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礼。坐而论道品茗,不亦乐乎?”水开时,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廷玉听后由衷地赞美道:“我哪里省得这些,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水和茶,却从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源,真叫人瞠目结舌,吃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谈兴大发,从“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开始论起,真是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恭听。
张廷玉和李卫作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对自己的茶经和“宏论”引以为豪。而张李二人对此大加赞美,达到了取悦皇帝的目的。
事实就是这样,抓住他人最胜过于别人的、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并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进行赞美,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这些都是一个人人生的闪光点。这些东西又会不经意地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来,例如,“想当年,我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时候……”等等。对于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们不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之相处。
不过,他人最想要的赞美一定是真诚的,不是那种公式般的赞美,千篇一律,最让人反感。
智慧点拨
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子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壁上的一幅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栽的精巧。
)第二节 发自内心的赞美才有力
卡耐基金言
赞扬他人是为人处世的一种能力,与溜须拍马不同,赞扬必须是发自于内心真诚的实话。
有一次,一群朋友在一起聚会。吃饭的时候,大家交换名片,其中有一位来自报社,另一位试图对其进行称赞,一看是报社的,便稀里糊涂地说:“哇,您是有名的大作家!”人家问:“我怎么有名?”他说:“我每次都看见你写的文章。”人家说:“我的文章都在哪里?”他说:“每次都是头版头条啊!”然后人家告诉他:“真的吗?我是专门写讣告的。”讣告能在头版头条吗?显然是虚假的赞扬,引起了别人的反感。
不真诚的赞扬,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印象,或者会被认为怀有某种不良目的,被赞扬者不但不感谢,反而会讨厌。言过其实的赞扬,不能实事求是,会使受赞扬者感到窘迫,也会降低赞扬者的水准。虚情假意的奉承对人对己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大音乐家勃拉姆是个农民的儿子,生于汉堡的贫民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无从系统地学习音乐,所以,对自己未来能否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然而,在他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他一生的命运就在这一刻决定了。当他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草稿,手指无比灵巧地在琴键上滑动,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抱了他,兴奋地喊道:“天才啊!年轻人,天才……”正是这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使勃拉姆的自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赋予了他从事音乐事业的坚定信心。在那以后,他便如同换了一个人,不断地把心底里的才智和激情流泻到五线谱上,成为音乐史上一位卓越的艺术家。
真诚的赞美和“拍马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发自内心。真诚的赞美起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美感”、一种冲动,它反映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外表漂亮,言谈合自己的口味,行动敏捷,品格高尚……即在两个人之中,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现了符合自己理想和价值标准的可贵之处。
智慧点拨
真诚的赞美应该是合乎时宜的,在合适的氛围里发出的赞美会让人内心明亮,灿烂无比。当别人感觉到你的赞美是由衷的,那赞美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千万不要小视自己三言两语的由衷赞美,它能让你的话语触动对方心弦,更能助你在社交路上越走越顺利。
)第三节 背后的赞美效果会更大
卡耐基金言
背后说人闲话是不好的。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背后赞美别人却往往比当面赞美效果更好。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其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做官,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凑巧这时黛玉正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结果,宝黛两人互诉肺腑,感情大增。
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面前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好话就不但是无意的,还是难得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可能就认为宝玉是在打趣她或想刻意讨好她。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当面说人家的好话,对方会以为我们可能是在奉承他、讨好他。当我们的好话是在背后说时,人家会认为我们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情,并感激我们。
假如我们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说上司的好话,我们的同事们会说我们是在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从而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另外,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果是很小的,甚至还会有起到反面效果的危险。同时,上司脸上可能也挂不住,会说我们不真诚。与其如此,还不如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吹捧一番”。而我们说的这些好话,最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耳中的,到时候收效将更大。
有一位员工与同事们闲谈时,随意说了上司几句好话:“梁经理这人真不错,处事比较公正,对我的帮助很大,能够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梁经理的耳朵里,梁经理心里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感激。而那位员工的形象,也在梁经理心里上升了。就连那些“传播者”在传达时,也忍不住对那位员工夸赞一番:这个人心胸开阔、人格高尚,难得!
因此,我们要想让对方感到愉悦,就更应该采取这种在背后说人好话、赞扬别人的策略。因为这种赞美比当面赞美更容易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
智慧点拨
常言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即背后说人闲话是不好的。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背后赞美别人却往往比当面赞美效果更好。
)第四节 推测性赞美,妙上加妙
卡耐基金言
在赞美他人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比较特别,就是借用推测的方法去赞美。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意愿性,未必是事实,但是能从善意的想象中推测出他人的美好一面,就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有个善良的小女孩,总觉得自己长得丑,总是含羞草似的低着头。有一次,因为低着头走路,她撞倒了一个老人,一个白发苍苍的盲人。
小女孩吓了一跳,赶紧说了声“对不起”,她的声音挺小,一听就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于是,老人说了一句:“没关系。”
女孩挺感动,赶紧扶起老人:“老爷爷,是我把您碰倒的,我……我搀着您,送您回家,好吗?”女孩儿的声音挺甜,细细的,像一阵柔柔的风。
但老人却摇了摇头:“不,孩子。听声音你就特别善良。你一定长得很美……”那个“美”字说得挺明亮,使女孩听了怦然心动。
“可我……”小女孩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去吧,孩子。”老人觉察到小女孩还站在自己面前,真诚地对她又叮嘱了一句。
小女孩很感动,深深地点了点头。她已坚信对方能看到写在自己脸上的深深歉意。
老人转过身,用拐杖敲着地面走了。
小女孩的眼里流出了一行热泪。她感激那位老人,居然那么真切地夸她“美”。
她看着老人——就这么站着,站着,泪汪汪地看着老人离去的方向。过了好长时间,小女孩才从梦幻般的感觉中回到现实中。
也就是从这天起,她走路时也抬起了头,因为她已坚信,美像阳光一样也同样簇拥着她!
瞧!这就是推测性赞美创造的奇迹!它使一个失望的小女孩找到了太阳,找到了自信!
推测性赞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祝愿式的推测,一种是预言式的推测。
祝愿式推测,主要强调一种美好的意愿,用一种友好的心情去推测对方,带有祝愿的特点。这种推测也未必很可行,但推测者是诚挚而善意的。
预言式推测,带有一些必然性、预见性,可以针对工作、生活中可能会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
1988年10月,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客人来到金陵饭店公关部售票台前。
“早上好!”公关经理很有礼貌地站起来招呼。
“我要3张后天去上海的91次软座票。”这人不耐烦地说。
见客人情绪不好,公关经理立即将订票单取出,帮客人登记。
当写到车次时,公关经理习惯性地发问:“先生,万一这趟车订不到,311、305可以吗?它们的始发时间是……”
没等公关经理说完,客人连说:“不行!不行!我就要91次。”
公关经理又强调了“万一……”这番好心反而把客人惹火了:“什么万一,你们是为客人服务的,就不能这么说。”
这时,公关经理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不妥,差一点把客人赶跑了。她立即调整话语,转换语气说:“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设法给您买到。”这时客人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客人来取票。根据头天打交道的情况,公关经理一改过去公事公办的办事态度,笑眯眯地说:“先生,您的运气真好。车站售票处明天91次车票好紧张,只剩三张票,全给我拿来了,看来先生您要发财了。”
客人闻听此言,立即转身跑到宾馆小卖部,买了一大包糖回来请公关经理吃。
自那以后,客人每次见到公关经理都打招呼,点头微笑。临走时,他高兴地说:“下次来南京,一定还住金陵。”
故事中的公关经理就用了祝愿式推测。公关经理从买票的幸运“推测”出“发财”一说,这里面没有必然性可言,并不具备多少合理性,但它是一句吉言,能使人听着顺心顺意。祝愿式推测有浓厚的情感色彩,需要真实的情感,并给予最为贴切的赞美。
智慧点拨
预言式推测赞美,即预测性地赞美对方很有前途,较适用于同事与同事之间,或父母对孩子等身边较熟悉的人,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第五节 为男人准备好赞美的话
卡耐基金言
人们都说女人是用耳朵来生活的,赞美是女人生命中的阳光。其实,男人也一样,他们一样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美,因为这会让他们有一种价值感,并由此充满自信。
由于传统社会对男性角色的定位——挑家立业者,使得男人非常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任何人对他的工作做出的评价都会让他反应敏感。因此,无论男人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他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不过你得注意,不管一个男人有多成功,多得意,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还是别人的理解和关怀。
在赞美男人的同时,注意表达关心与体贴。关心与体贴是女人善良天性的表现,也是女人细腻温柔的体现。女人的关心,有如吹面而过的柔和春风,又如沁人心脾的淡淡花香,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渗入男人的心灵之中。男人们最喜欢的是那种关心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女人的关心和温柔会让男人从心底感激她。
在赞美男人的时候,恰当地表达出崇拜的思想。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有人崇拜自己,都希望被人用尊敬、仰视的眼光看待,这也是人之常情。被人崇拜是无法拒绝的,被人崇拜意味着对“自我”的肯定,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对一个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他最自豪的是“自我”,也就是他的成功之源。
不要以为男人真的是散淡随意,其实他们是很在乎别人对自己举止的评价。所谓风度,是男人在言谈举止中透出的一种味道。曾经有一位女友说起他和男友分手的原因,只因为她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调侃了男友的局促,大大伤了对方的自尊心,扔了句:“既然你认为我没风度,那么分开好了。”恰好相反,一位范先生说:“有一次,我和女友乘出租车,下车后我替她打开车门,她说她以前遇到的男人从不知道什么是绅士风度。这句话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自尊心,也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受欢迎的男人。”
许多男性承认,他们在关注女人闭月羞花之貌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貌比潘安。但是同样因为社会角色定位,男人特别害怕女人把他们当作绣花枕头,因而他们对女人对他们外在形象的夸赞是特别敏感的,让女人兴奋的“你长得真漂亮”“你穿得真好看”之类的话,会让男人觉得特别不舒服,按他的理解,这里透着一种嘲讽,好像说:“你有些娘娘腔,你怎么像女人一样爱打扮。”所以说,要真的想对男人表达你对他外形的欣赏,还需审时度势。但你可以对他的某个部位做出较高的评价,例如,你的鼻子好有个性等。
智慧点拨
在赞美的同时予以鼓励。一个女人鼓励一个男士,既是对他过去的肯定,对他以前创业生涯的一种肯定,又是对他未来充满信心的一种表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希望有支持和鼓励的,人不仅对自己有信心,更需要别人对自己有信心。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一个成功的、春风得意的男士,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展现,但还是需要鼓励的,尤其需要别人对他有信心。
)第六节 赞美一定要恰到好处
卡耐基金言
一个气球再漂亮再鲜艳,吹得太小,不会好看,吹得太大很容易爆炸。赞美就如吹气球,应点到为止,适度为佳。
有一次,汉高祖刘邦与韩信谈论诸将才能高下。
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马?”
韩信回答:“陛下至多能指挥十万兵马。”
刘邦又问:“那你能指挥多少兵马呢?”
韩信自豪地回答:“臣多多益善耳。”
刘邦笑道:“既然你带兵的本领比我大,却为什么被我控制呢?”
韩信很诚实地说:“陛下不善于指挥兵,但善于驾驭将,这就是我被陛下控制的原因。”
刘邦自己也曾说过,统一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这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对自己的评价。
韩信的赞美,首先肯定了刘邦控制大臣为自己效命的能力,但又指明了他在带兵作战方面与自己相比有不足之处,正与刘邦的自我评价相吻合。话说得很实在,很坦诚,刘邦不但不怒,反而很满意。此时,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已很紧张,如果他违心地恭维刘邦,调兵遣将无所不能,恐怕刘邦不愿意听,甚至会怀疑他在吹捧、麻痹自己。
哥尔多尼曾说过:“过分地赞美会变成阿谀。”因此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夸奖或赞美一个人时,有时候稍微夸张一点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别人也会乐意接受。但如果过分夸张,你的赞美就脱离了实际情况,让人感觉到缺乏真诚。因为真诚的赞美往往是比较朴实的,发自内心的。
在夸奖对方的同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差距,使对方对你的赞美深信不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所保留的赞美应既要看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还要看到他的弱点和不足。常言道“瑕不掩瑜”,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希望,不仅不会损害你赞美的力度,相反,却使你的赞美显得真诚、实在,易于为人接受。尤其是领导称赞下属时,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握分寸,要有所保留。可以多用“比较级”,千万慎用“最高级”。领导可以在表扬时,把批评和希望提出来。
智慧点拨
过分地赞美对于被赞美者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高尔基曾经说过:“过分地夸奖一个人,结果就会把人给毁了。”因为过分的夸奖,往往会使被赞美者不思进取,误以为自己已经是完美无缺了,从而停止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