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点不需要逃兵
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是的,这难道比夏提隆战役还要糟吗?当然不!我想那时我能挺过来,以后什么事我都会挺住的。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
西点箴言
世界从来都只会为无畏的人让路。
一个人如果没有“面对敌人,毅然亮剑”的勇气,遇到困难便会止步不前,被内心的恐惧摧毁,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人生中获得让自己满意的成就?
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无论是怎样严酷的训练,在西点人眼里都是“勇敢者的游戏”,只有凭借勇气才能克服这些考验。教官会故意加重学员的负担,因为没有恐惧,勇气是培养不出来的。如果你不能忍受而选择逃避或是放弃,你就是一个逃兵,一个胆小鬼,你必须选择离开,因为西点不需要逃兵。
“不让恐惧左右自己”,这是美国著名将领巴顿用以激励自己的格言。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巴顿有意锻炼自己的勇气。在骑术练习和比赛中,他总是挑最难越过的障碍和最高的跨栏。在学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几次狙击训练时,他突然站起来把头伸进火线区之内,要试试自己的胆量。他为此受到父亲的责备,却总是满不在乎地说:“我只是想看看我会不会害怕,我想锻炼自己,使自己不胆怯。”
巴顿的锻炼,使他的性格变得异常刚毅果断。巴顿在作战中总结出两条成功经验,那就是:“果断,果断,永远果断!”和“攻击,攻击,再攻击!”在进攻德军并取得胜利的布列塔尼战役中,他的这种指挥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布列塔尼战役中,身为集团军司令的巴顿,命令第八军冒着两翼和后方暴露挨打的危险,向两英里外德军防守的布雷斯特进攻。这使得那些参谋们顿生忧愁,认为这是铤而走险的做法。但巴顿认为,战机稍纵即逝,当时德空军已被逐出诺曼底地区,德军大部分装甲部队也被牵制于其他战场无法抽身,故眼前之敌实不堪一击,因而要果断进攻,而不能畏缩不前。
巴顿抓住战机,果断地指挥部队快速推进攻击,使德军措手不及,从而把德军赶出了布列塔尼半岛的内陆,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
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勇敢地面对人生,无论遭遇到什么,依然保持勇气,保持不屈的奋斗精神,他就是生活中的强者,一个离成功最近的人。
在职场中,随时可能碰到和战场上一样的艰难险阻,接到难如攻克暗堡似的艰巨任务时,对于勇敢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困难可以克服,敌人可以打倒,关键是要具备迎难而上的勇气。
恐惧实际上就像是一道虚掩着的门,实际上你没有必要害怕它,那扇门是虚掩着的。很多人因为畏难,所以根本不敢尝试,不但自己不敢去尝试,认为别人也做不到。事实上并非如此。胆怯、逃避是毫无用处的,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
)第二节 任何恐惧都会被魔鬼利用
西点箴言
无论遇到何种事情,总有一种办法能解决。
外界的困难并不可怕,往往迈向成功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恐惧、挫折、失败、绝望……这些不良情绪盘旋在我们成功道路的上空,遮挡了阳光。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某种困难或危险的处境,从而体验不同程度的恐惧。恐惧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恐惧是人诸多情感中难解的症结之一。面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命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遭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失败和痛苦。恐惧能毁掉一个人的创造力,它足以扼杀一个人的个性而使其精神趋于衰弱。一旦心怀恐惧,则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有效率。恐惧代表着无能与胆怯,这个恶魔,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最可怕的敌人之一。
卫斯里为了领略山间野趣,一个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转右转,迷失了方向。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挑山货的美丽少女。少女嫣然一笑,问道:“先生是从景点那边迷失的吧?请跟我来吧,我带你抄小路往山下赶,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车在等着你。”
卫斯里跟着少女穿越丛林,阳光在林间映出千万道漂亮的光柱,雾蒙蒙的水汽在光柱里飘飘忽忽。正当他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中时,少女开口说话了:“先生,前面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中最危险的路段,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我们这儿的规矩是路过此地,一定要挑点儿什么东西。”
卫斯里惊问:“这么危险的地方,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少女笑了,解释道:“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才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这儿发生过好几起坠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摔下去的。我们每天都挑东西来来去去,却从来没人出事。”
卫斯里冒出一身冷汗,说实话他对少女的解释并不怎么相信。他让少女先走,自己去寻找别的路,企图绕过鬼谷。少女无奈,只好一个人走了。卫斯里在山间来回绕了两圈,也没有找到下山的路。眼看天色将晚,卫斯里还在犹豫不决。夜里的山间极不安全,在山里过夜,他恐惧;过鬼谷下山,他也恐惧。况且,此时只有他一个人。后来,山间又走来一个挑山货的少女,极度恐惧的卫斯里拦住少女,让她帮自己拿主意。少女沉默着将两根沉沉的木条递到卫斯里的手上。卫斯里胆战心惊地跟在少女身后,小心翼翼地走过了这段“鬼谷”。
过了一段时间,卫斯里故意挑着东西又走了一次“鬼谷”。这时,他才发现“鬼谷”没有想象中那么“深”,最“深”的是自己心中的“恐惧”。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马克·富莱顿说:“人的内心中隐藏着任何一点儿恐惧,都会使他被魔鬼利用。”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说:“世界上最懦弱的事情就是害怕,应该忘了恐惧感,而把全部身心放在属于人类情感的真理上。”
)第三节 做一个像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西点箴言
挑战一切他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西点的学员非常欣赏古罗马哲学家塞尼卡的一句名言:“真正的伟人,是像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突发状况,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一切,不利的因素终会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变小、变弱直至消失。一个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的员工也必定是个能够为企业解决麻烦、创造业绩的员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员。
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优秀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战的人。”
很难想象一个不敢迎接挑战、不能承担责任的人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因而,在职场中的每个人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承担责任光荣,推卸责任可耻;迎接挑战光荣,规避风险可耻。受到的挑战越大,承担的责任越大,说明你的能力越强,公司对你越重视,今后在公司的机会就越多。
亨利·福特准备制造V-8汽缸引擎时,交给他的工程师去设计,要求把8个汽缸放在一起。图纸很快画出来了,但是工程师们却异口同声地说:“8个汽缸放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天下没有办不到的事,无论如何要做出来。”福特没有理会他们。
“但是,那真的是不可能的啊!”工程师们坚持说。
“现在就动手去做,不论花多少时间,都必须完成。”福特没有妥协。
工程师们只得着手去做。因为他们知道福特的脾气,不按他的话去做,就会丢掉饭碗。过了半年时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然后又过了半年,还是没有一点儿进展。工程师们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成功,很多人都想放弃了,只是不敢提出来。接着,又过了一年,工程师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来到福特面前,说:“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继续做!”福特的口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我要8汽缸引擎,一定要做出来!”
工程师们只好再次动手做起来,这一回,他们想到办法了,并很快做了出来,V-8汽缸宣告诞生。
工作久了,我们习惯了以往的方法与模式,甚至忍不住想躺在功劳簿上睡一觉。但恰恰是这些念头麻痹了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丧失了迎接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与能力。对员工来说,工作本身便是一种信任与机遇。为了报答这种信任,员工应该勇敢地迎接挑战;为了抓住这个机遇,员工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帮企业解决一切难题。
)第四节 绝望之中孕育着希望
西点箴言
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
勇气是产生于人的意识深处的对自我能力的确信,是对我们的能力能压倒一切的信念,是相信自己可以面对一切紧急状况、处理一切问题并能掌控任何局面的信心。通过培养自尊、自信、自我肯定的意识,我们可以有效地增强自己的勇气。任何使我们更多地思考、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事物,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勇气。
勃朗宁说:“我曾经是个战斗者——进行了很多的战斗——成为最好的一个和最后的一个!”人类历史充满了有关勇气、磨难、胆量、坚定和那些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被克服的故事。
马拉松人约翰·布伦迪战胜了绝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1973年6月6日那天,约翰照常做20分钟的晨跑运动,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晨跑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跑步。
那天早晨跑完以后,约翰照旧到工地去,他和另外三人一同在屋顶上作业。天气非常炎热,工作也很艰苦,这时监工叫约翰拿一样工具给他,约翰便移动双脚,不料房顶水泥尚未凝固,就这样,他从上面掉下去了。
约翰失去了控制,他头朝下坠落下去。约翰事后回忆说:“那时候我听到很多杂音和背骨断裂的声音……现在想起来真是害怕,我整个身体一直往下掉,整个人就像饼干一样,那一瞬间我发现脚一点儿知觉也没有了。以后的数秒之中恐怖、愤怒、绝望一一向我袭来,我很想站起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听从脑部指挥的只有头部,其他部位已完全没有知觉。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上面说:‘唉哟!约翰掉下去了。’我心里不断期望,也不断诅咒。我把头转向左边,看到10公分远的地方有穿着鞋子的双脚,脚尖就在眼前,好像是我的脚,可是怎么会在这里呢?那一刻,我绝望了。醒来时,我发现头部两侧的针头已经取了出来,原来我已经在医院里了。当时我想,只要安静下来,痛苦会逐渐减轻。令我惊讶的是,我全身竟像木乃伊一样,被白布包裹起来,而我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经过几个星期之后,约翰的伤势已被认定终生无法痊愈,可是他并未因此而绝望,而且依旧充满希望,盼望奇迹出现,使他的脊椎再度恢复健康,因此他专心致志地接受治疗。约翰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唯一的方法只有向护士打听,有一天他听到护士指着他房间的方向对助手说:“四肢麻痹就是像他那个样子。”约翰从来没有见过四肢麻痹的人,他甚至没有想过四肢会同时麻痹,更未曾想到自己竟变成这个样子。
简单的一句话揭开了真相。原来,他是一个年轻又健康的丈夫和父亲,可是现在他头部以下全部麻痹,完全就是一个废人。虽然如此,约翰仍然决定坚强地活下去,虽然痛苦不曾减轻,可是他活得比谁都坚强。
约翰说:“我之所以决心生存下来,是因为有三个老师作为我人生的指针,这三个老师是愿望、献身、意志。我想活下去,想治好病,想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事,我有这些愿望,这三个老师经常在心中鼓舞我,我为此而奋斗,并相信有一天我可以成功,所以我永不绝望。”
如今约翰坐在轮椅上已经11年了,从人生的观点上来看,他实在太伟大了。他的心中没有埋怨,没有苦恼,也没有憎恨。他认为如果相信宿命或憎恨别人,对自己并没有好处。相反,应该爱护他人,自己的身体虽然受到伤害,但是自己的心理却很正常。事实上,约翰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即使你身处厄运与绝望之中,你仍然能够成功,仍然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约翰一直这样告诉自己,厄运与绝望是不可避免的。他又这么想,厄运是自己一生的转折点,命运的不公不能让自己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失去对生命的渴望。自己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奋斗。这种想法是既健康又正确的,所以约翰总是这么勉励自己。其实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受害者,自己只是很自然地接受这个安排而已。当约翰骑电动轮椅进入超级市场或通过马路时,轮椅不断发出声音,引起许多孩子们的注意,他们有的在笑,有的一脸迷惑,也有的说“蛮不错嘛!”。遇到这种情形,约翰会做各种鬼脸逗孩子们发笑,但是他并不是整天和小孩儿玩,他还经营公司,为附近社区做介绍婴儿保姆的工作。另外,他还在一家教会里,做“新希望电话商谈中心”之类的服务,他对人生充满新希望,非常愿意帮助那些绝望中的人寻找希望。
约翰在绝望中重新站起来,这在医学上看上去是不可能的,是勇气这一强大的精神药物造就了这个奇迹。
人生,不论到了哪一步境地,只要你还有勇气向成功挑战,你就还没有败。所谓失败,都可以算作你的宝贵经验,可以创造财富的。努力锻造我们的勇气和胆识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
)第五节 每个人都有英雄本色
西点箴言
必须每天都有遭遇挫折、失败,甚至屈辱的勇气。
美国陆军精神病学顾问阿伯斯说:“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勇敢。事实上,许多人都有隐藏的英雄本色,但他们却缺少自信,虚度过一生。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有深藏的资源,那么他们一定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甚至解决重大的危机。”
如果你总是要等到事情十拿九稳的时候才作出决定,那么你就有可能永远停滞不前。事情弄错是难免的,聪明的人会时刻保持警惕,并且想方设法去预防它们的发生。沃纳梅克说过:“想要等到资本积蓄够了才去做生意的人,肯定做不出什么大生意来的。”
1877年,刚满17岁的弗罗曼便在剧院里售票。到1915年,他与乘坐的路斯塔尼亚号船一同遇难时,已经被称为“世界娱乐界之王”了。“他掌握着世界上几十个大剧院的命运,使几千个演员得以人尽其才,无论是美国的、英国的,还是法国的。他成了戏剧界无可争议的拿破仑。”
弗罗曼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当初有一部本来已经完全失败了的戏。这部戏名叫《孙南多》。该剧原来在波士顿公演时失败了。因此,当时三大著名剧院的经理都不敢接这部戏,不相信它会再次成功。但是,1889年弗罗曼却把它买了下来。他一个在戏剧界颇有名望的朋友觉得他发疯了,他这种行为无疑是把大把大把的钱往海里扔。但最终的事实证明弗罗曼对了,公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勇气、准确的判断力和独到的见解造就了他的成功。
自卑自馁和谨小慎微,不应是“现代人”的品质;裹足不前和举棋不定,也只会使你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被淘汰。一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如果不能有独到的见解和果断的行动,他可能就没有出头的日子。当然,即使他有各种奇思妙想,却没有执行下去的勇气,那他也不会取得大的成功。
一战期间,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一位上尉在偷袭对手撤回时受伤了。敌方狙击手和机枪手组成一个交叉火力网,向任何敢于前来营救那受伤不轻的上尉的人挑战。部队司令挑选两名志愿者来担任这项营救伤员的危险使命,整个部队继续前进。
司令之所以选中这两个人,是由于他们光荣的履历以及在部队长期服役中表现出来的“魔鬼般的斗志”。夜里,他们潜行至荒岛上,匍匐前进,在枪林弹雨中救回了他们的上尉。在一个精锐的军团中能勇于面对挑战,并出色完成任务是一项特殊的荣誉。事后,他们说:“呆在战壕中不会有特别的兴奋,但当你从掩体中探出头来时,你会感觉到足够的刺激。当你昂首于众人之上时,你的日子将不再单调枯燥。”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适当冒险与采取行动的勇气。勇者并非无惧,只是他能战胜恐惧,用积极的态度去挑战恐惧。为什么要进行挑战?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不可能取胜。
一位成功者说:“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在安全中成就伟业的。”风险越大,机遇就越大,有的人由于怕承担风险,而任凭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有的人则以超人的胆略抓住了它,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六节 扔掉顾虑,看好了就行动
西点箴言
一个不敢冒任何风险的人,就会错过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会面临风险,除非我们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在风险面前,每个人都要勇于冒险,即使冒险的结果不可能都令人满意。人们常常会说:“还是躺在床上保险。”可是,没有人能“躺在床上”过一辈子,我们总要鼓起勇气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如果被一时的失败吓退,失去了勇气,那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每个人都会倾向于带给自己安全感的东西,因为冒险是要付出代价的,人生有时就像扣纽扣,一步错步步错,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算计着冒险后的代价。只是,最大的成功往往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一味谨慎求稳的话很有可能错过人生中最关键的机遇。
李安是一个特别稳重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时期最好赚钱的时候,他的朋友约他去深圳“淘金”。但是李安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朋友的提议,理由是,自己的工作虽然枯燥乏味,但毕竟是铁饭碗啊,还是谨慎为好。
朋友果断辞了职,雄心勃勃地直奔特区。几年后便成了身价千万的老板。李安后悔不已。
后来,李安所在的单位准备改组上市,允许职工优先认股。按规定李安可以认购800股,然而凡事谨慎求稳的性格使他又把这次机会给放走了。他觉得股票一跌就什么都没有了,还是别拿钱冒险好,于是他把自己的认股权以15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事。没想到,公司上市后股价节节高升,一个月就涨了十几倍,看着同事们一个个喜气洋洋,李安后悔得大病了一场。
有勇气的人不害怕犯错,更不会因一时的错误就谴责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害怕犯错实际上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它制造了恐惧、疑惑和自卑,这可能导致一个更大的错误。不被失败击倒的最好做法就是,坚持到底,直到成功。
美国一位58岁的农产品推销员以不同品种的玉米做实验,设法制造出一种清脆、疏松的爆米花。他终于培育出了理想的品种,可是没有人肯买,因为成本太高。“我知道只要人们一尝到这种爆米花,就一定会买。”他对合伙人说。
“如果你这么有把握,为什么不自己去销售?”合伙人回答道。万一他失败了,他可能要损失很多钱。在他这个年龄,他真想冒这样的险吗?他请了一家营销公司为他的爆米花设计名字和形象。不久,奥维尔·瑞登巴克就开始在美国各地销售他的“美食家爆米花”了。今天,它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爆米花,这完全是瑞登巴克甘愿冒险的成果。
他用自己所有的一切作赌注,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如果这位推销员害怕失败,就不会有现在的爆米花了,也不会有他今后的成功。世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成功之路,动态的市场总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各要素往往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然而,危中有利,要想取得成功,就不要怕犯错。
)第七节 困难并不能成为借口
困难并不能成为借口。贝多芬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成就伟业。
对喜欢规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成了其最好的挡箭牌。不成熟的人随时可以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障碍,然后期望自己能受到特别的待遇;成熟的人则不然。
卡耐基十分欣赏一位名叫爱德华的人。他在卡耐基家附近经营一家租车店,专门出租高级客车。他很善于听人讲话,心胸开阔,又喜欢接受新事物,因此具备多项才能。
有一天,卡耐基和他谈到一个话题,认为伟人和成功者通常也都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接着,爱德华问卡耐基:“你听说过一位名叫纳达尼·鲍德奇的人吗?”卡耐基问他是不是一位对航海术相当精通的人。
“不错,就是他!”爱德华说道,“纳达尼·鲍德奇生于1773年,他在10岁之前,以自修的方式学习,如拉丁文等。因此他能阅读牛顿的《数学原理》。到21岁时,他已经算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数学家了。由于他喜欢航海,又开始学习航海术。据说,在一次航行中,他教导全体船员(包括船上的厨子)如何用观察月亮与星座的关系来计算船舶的位置。后来,他写了一本有关航海术的书,并且成为经典之作。这对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来说,实在极不简单,你说是吗?”
鲍德奇的确是个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的人。也许没有人告诉过他:“要想当一名科学家,大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他能不顾一切向前冲,并且用自学的方式得到各种必要的训练。对纳达尼·鲍德奇这类人来说,困难只不过是一句无聊话。
西点箴言
逆境,对于强者而言,是走向成功的动力。
那么,贫穷会不会是失败者最有力的理由呢?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是一名铁匠的儿子,后来又成了孤儿;IBM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森,年轻时曾担任过簿记员,每星期只赚两美元。这些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没有认为贫穷是他们的障碍。他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面,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去自怜。
心智成熟的人,不会陷于自己的困难当中,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加以克服、解决。他们不会去乞怜,不会绝望,也不会去找借口逃避。
洛埃·史密斯曾写过一本极富鼓舞性的传记——《一个完整的生命——在死神的门口》。这本书写的是有关艾莫·赫姆的故事。
艾莫·赫姆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亨特维,当时医生说:“这婴儿活下来的机会不大。”但是赫姆还是活下来了,虽然90年来,他因右半身严重受伤而时常痛楚不已,但他还是没有向死神屈服。由于他不能从事体力工作,便转而努力阅读。1891年,也就是他28岁的时候,他成了卫理公会的传道士。他曾历经两次致命的事故,但他都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念。
艾莫·赫姆开始兴建教堂,募捐传道基金,这名“单肺传道士”募集了300多万美元,以从事他认为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到了69岁的时候,他“告老退休”,但还是继续工作。他又举办了上千次的讲道,写了两本书,还为教会和其他慈善机构募集了50万美元,并且担任20余所专业学校的董事,个人曾捐助5万美元以兴建在加州大学附近的一所教会。
艾莫·赫姆从不知“缺陷”这两字的意思。他只知道自己有生命,而且这生命有个目的。他已把自己的一生充分使用,并使自己的姓氏成为“勇气”的代名词。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境,或贫穷,或疾病,或某种身体上的缺陷。在困境中,不要把自己当作老鼠,否则肯定会被猫吃掉。勇敢就是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临危不惧,就是客观评估风险之后的果断行动,就是在困难面前绝不后退,就是在狂风暴雨中始终前行。
逆境,是人前进的阻力,同时也是造就强者的动力。因此,如果你想获得成功,那么,不要在乎困难,也许它是一种幸运的开始。
)第八节 风险与机遇并存
一个人若是想成功,需要的因素很多,而机遇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有的人可能会抱怨,机遇这种事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运气,运气若是不好,我们除了唏嘘感慨又有什么办法呢?其实不然,这种想法是消极的,也是推脱责任的一个借口。正所谓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是可遇也可求的,只是要看我们能为它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能够奋斗到什么地步。相信此刻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样才能捕捉人生机遇。其实,只要有心,捕捉机遇并不难。
1.锤炼自我,发现机遇
人生机遇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有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学业或职业环境三个因素。这种客观条件虽然不容忽视,但人的主体作用对于人生机遇的捕捉更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人生机遇降临时,之所以有的人能慧眼识珠,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有的人能及时抓住,有的人却无能为力。其根源就在于人的主观条件存在着差异。
以X射线的发现为例,其实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曾有一位英国科学家和两位美国科学家接触到了X射线,但这些科学家都以为是实验中的失误造成的,因而与这一伟大发现失之交臂。
有一天,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为了阻止紫外线、可见光的影响,并且又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泄露出去,伦琴用黑色的厚纸板把放电管严严密密地封好,当他在暗室里接通高压电源时,意外地发现1米以外涂有亚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了光,一断开电源,荧光屏即刻消失。伦琴意识到一定有某种不可见的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射线具有神秘特性,他称之为“X射线”。于是他深入研究,才使X射线能够为人类所用。
捕捉人生机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识和方法。
学识即知识和见识。学识具有累积性的特点,它既是形成人生机遇的主观条件,又带有准备的性质。
所谓有准备的头脑是指一种思想准备,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积累的准备,这里所说的知识,不光指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实际工作能力,知识积累方面的准备是发现、识别、捕捉乃至利用人生机遇的基础;二是生活见识方面的积累,这里所说的见识,实际上就是审时度势,驾驭环境,对自己人生目标作出最佳选择的能力,注重生活见识的积累有利于发现、识别和截获机遇。
捕捉人生机遇的方法主要有:
(1)思维方式的辩证性
这种思维方式既是发散的,又是收敛的;既善于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观念,又保持自身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它是开放性和独立性相统一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辩证性的机遇效应是,当人生道路上突发某些意外事情时,能充分运用联想、移植等方法辐射出去,设想可能发生的种种结果,以便用于实现人生目标。
(2)目标方式的可塑性
这是指目标方式可以根据事物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因为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人们只有增强应变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
如果人们面对多变的世界,只有某一目标,就会丧失人生良机。
(3)交往方式的开放性
这是指扩大交往的范围,增大交往的频率。因为机遇在封闭的状态下不易碰见,只有在开放的人际交往中才有可能发现和捕捉较多的人生机遇。
西点箴言
险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收获,就当敢冒风险。
(4)心理素质的协调性
这种协调性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只有具备协调性素质,才有可能及时、准确地抓住人生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5)意志品质的坚定性
机遇不仅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而且期待人们对它的执著追求。对人生有执著追求的人之所以能幸获机遇,是因为他们在人生实践中有热情、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2.珍惜时间,捕捉机遇
谈到成功的经验,美国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说:“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的机会。”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则认为:“取道‘等一等’之路,常走入‘永不’之室。”在追求事业的旅程中,有时稍一疏忽,就地观望,裹足不前,就有可能与机遇失之交臂。
机遇真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倏忽降临在你的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如何悲苦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了。有的人在时机失去后才顿足扼腕,那他只能是个十足的倒霉鬼。而有的人却懂得机遇是稍纵即逝的,因而能及时把握住它,那么,他的一生也因此而改变。
机遇,来去匆匆,瞬息而过。古谚语说得好:“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他的头发,如果你一下没有抓住,再抓就会撞到他的秃头了。”不失时机地、准确地把握机遇,对步入成才之路的青年至关重要。握住机遇的关键是要思维敏捷、及时捕捉,莫让它轻易溜走,以致一失“机”成千古恨。
正因为机遇是稍纵即逝的火花,一旦失去,再要拥有它就不容易了。因此,对于一个人、一个单位而言,决策的时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然而,当机遇确实从你鼻子底下溜走时,光埋怨自责,乃至消极沉沦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机会是不断会有的,错过了一次机会,追悔惋惜无济于事,倒不如让心平静下来,积聚力量去等待、捕捉新的机会。昨天的机会虽永远逝去,但新的机会、新的希望仍会不断呈现在你的面前。要知道,春天失去了还有夏天,太阳落下了还有月亮。只要始终不放弃努力,机遇终会向你招手。
3.增强胆识,驾驭机遇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其实并非是个人的能力和才干稍逊一筹,而是在于缺乏把握机遇、驾驭机遇的敏锐和胆识。成功者,除了基础积累以外,相当重要的是,当机遇如蒙面人般地与他擦身而过时,他能一眼识别,并紧紧抓住,利用机遇,拓展自己。把握机遇需要胆识。有胆量则可获取并把握一些若隐若现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有胆识就能在跋涉途中纵横捭阖、所向披靡。成功的人生,必须把握住时机和火候。即对何时冲锋,何时退却;何时说话,何时沉默;何时拥有,何时放弃;何时抗争,何时妥协,都有很好的把握。要乐于舍弃那些浮华、耀眼、同自己的目标相违背,却极具表面诱惑力的东西。成才道上,胆量和识见缺一不可。
眼力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会迥然相异。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两家皮鞋公司,各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的某个岛屿去开辟市场。这两名推销员上岛后,都于次日给自己的公司发回了一份电报。其中一个推销员的电文是:“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乘第一班飞机回去。”而另一名推销员却在电报中说:“好极了,这个岛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我将驻在此地大力推销。”
特有的悟性,使第二个推销员看到了希望,并帮助他拓开了新市场。
在机遇面前,你应该做一个强者,而不应该做机遇的奴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断言:“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我们和机遇结伴而行,机遇往往与我们擦肩而过。抓住机遇的,一举成功;放弃机遇的,悔恨终生。机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决定着我们事业的成败。
在我们的一生中,机遇可以说是随时存在的。由于机遇转瞬即逝,没抓住它,就永远失去了。若抓住了一次,就可能给人生带来转机。机遇能不能变成你的现实利益,则要看你是不是具有发现它的眼光、抓住它的胆魄和利用它的实力。从寻找到发现、抓获、利用它,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长期追求,苦心积累,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机遇,每个人都会有的,但你不要以为机遇像一个到你家做客的客人,在你的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遇来时总是无声无息的,假如你没有训练有素的手,也许你永远抓不住它。
)第九节 向不可能的任务挑战
查尔斯·施考伯有一个工厂,厂里的工人总是完不成生产指标,于是厂工就来求助施考伯。“怎么回事?”施考伯问,“你很能干啊,怎么手下的工人完不成指标呢?”
那位厂长答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愿完成任务。”施考伯听了厂长的话,决定亲自去车间看看。
一天,白班上完,刚到上夜班的时间,施考伯来到车间,要了一支粉笔,然后转身问离他最近的工人:“你们今天制造了几个机器?”
“6个。”那个工人回答。
施考伯默默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6”字,就离开了。上夜班的工人到了,看到了黑板上的“6”字,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先到的工人告诉他们说,白天老板来了,他问了白班的产量,知道是生产了6部机器后,就在黑板上写上了这个“6”字。
施考伯第二天早上来到车间时,看到黑板上的“6”被擦掉了,换上了一个大大的“7”字。白班工人来上班时,也看到黑板上的“7”字。他们知道夜班一定比白班干得快。但他们也不服输,要和夜班比试一下,于是都努力地干活。下班前,他们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10”字。就这样,这个车间的情况从此好了起来。
厂长不能办到的事,而施考伯却成功地做到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先听听施考伯是怎么说的。施考伯说:“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激起竞争欲望。这种竞争不是钩心斗角,而是一种取胜的愿望。”是的,施考伯正是激起工人之间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进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就是施考伯成功的秘诀。
西点箴言
危险是让弱者逃跑的噩梦,是让勇者前进的号角。
西奥多·罗斯福曾是骑兵队的一员,刚从古巴回到美国,就被推荐为纽约州的州长候选人。反对者们知道他不是纽约州的合法居民,就制造舆论反对,罗斯福慌了,想退出竞选。这时,托马斯·科力尔·普拉特使用了激将法,他对罗斯福大声说:“在圣恩山时你是个英雄,难道现在你只是个懦夫吗?”
罗斯福在这一激之下,接受了挑战。他勇敢地留了下来,后来,他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且也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进程。
迎接挑战和挑衅,这是激励人奋勇前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挑战,罗斯福就不可能当上美国总统。
查尔斯·施考伯和普拉特都很明白挑战的巨大力量,爱尔·史密斯也知道。
爱尔·史密斯当纽约州州长时,曾用过这种方法。那时纽约有个新新监狱,当时关于这个监狱的丑闻和谣言不断,况且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当狱长。所以史密斯急需一位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这座监狱,于是他找到了新汉普顿的路易斯。
“去管理新新监狱如何?”当他见到路易斯时他说,“那里需要一位有管理经验的人。”
路易斯很犯难,他明白新新监狱很危险。虽说是去当狱长,但弄不好要“吃不了兜着走”的。那些狱长一换再换,其中有一任只干了三个星期。他在考虑他的大好前程,那里是否值得他去冒险?
史密斯见他在犹豫,于是往椅背上一靠,笑着说:“年轻人,你害怕了。我也知道那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但那里的确需要一位大人物才能镇得住。”
面对史密斯的挑战,路易斯反而被激起想当大人物的欲望来。所以他去了,并且住了下来,再也没走。
后来,他写了一本《在新新的两年里》,卖出了几十万册,并在电台播出。他在新新里生活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了多部电影。他对罪犯“人性化”的做法,引发了许多监狱进行改革。
哈卫·贝尔斯坦是火石轮胎及橡胶公司的创始人。他说:“我看出来了,光靠加薪是留不住好员工的。我认为是竞争……”
福瑞得瑞克·赫兹伯是世界伟大的行为科学家之一。他仔细研究了几千个从工人到高级主管的工作态度,终于找到了激励员工工作的最大因素。是工作很刺激?舒服?金钱?福利?都不是。让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工作本身。如果他们对这项工作感兴趣,那么他们就愿意去做,并且还会努力干好它。
如果你想让富有上进精神、勇敢的人同意你的想法,那你就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