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7500000029

第29章 佛性义(3)

始有论者并不否定众生有成佛之因性、可能性,但他们反对因中说果。认为众生虽有成佛之正因性在,如果没有修道等条件,众生同样不能成佛。这有如乳虽能生酪,但如没有醪、暖等条件,还是不能成酪;麻虽能生油,但如不加捣压,同样不能成油。始有说首先从乳酪体味各异为例,说明因不即是果,因果非一。净影慧远之《大般涅槃经义记》卷四说:“若乳有酪体味应同,云何而得味各异,乳冷酪热是其体异,乳甜酪酢是其味异,其色亦异略而不辩。体味各异明非本有。”进而由酪须醪、暖方有说明果是始有,非因中本有。始有论者仍以乳酪为例,指出如果让乳摆在那里,不加工,不醪暖,即使放至一月之久,乳还是生不出酪。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其缘具足”乳才能生酪。“若乳中先有酪者,何须待缘耶?”即然须要待缘,则不能说乳中已有酪,因中已有果。

始有论者对乳酪关系的一番论述,表达来出的因果观是:原因虽然可产生结果,但因原不等于结果。原因要变成结果,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条件——因缘,只有因缘具足,结果始出。始有论者自觉不自觉地指出了因果转化之条件性,这种思想无疑以单纯因中有果说要前进一步。

吉藏大师对本始二说从理论上给予了全面的否定,认为:涅槃绝百非、超四句,佛性超世相、绝言表,不可言本,亦无其始。言本言始是方便说,非究意义,是世俗见非真见。依真立言,佛性则非本非始。吉藏大师认为,若主佛性本有,则如始有论者所指出的,是卖乳索酪价,卖草马索驹价;又真神力大,何故住烦恼中而不能得出,而待修道断惑乃得出耶?若主佛性始有,始有是作法,作法无常非佛性也。若主佛性本有于当,本有有始有,则本有是常,始有是无常,常法中有曾有今,则文成无常,非本有义;反之,若主始有于本有,则本是常,常法中无始有义。最后结论曰:“故知佛性非本非始,但为众生说言本言始也。”他在《大乘玄论》卷三中说:“至论佛性,理实非本始。但如来方便,为破众生无常病故,说言一切众生佛性本来自有,以是因缘,得成佛道。但众生无方便故,执言佛性,性现相常乐,是故如来为破众生现相病故,隐本始明。至论佛性,不但非是本始,亦非是非本非始。”强调本有、始有均为佛之方便说,至论佛性,则非本非始,亦非非本非非始。总之,一切有所得义,均非究竟义,执本执始,都不会通经意,都是灭佛法戏论,从而倡导中道佛性。

中国佛性论的对论,即从倡本倡始,说因说果,最后因果圆融,本始相即。这是印度佛性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若欲深研中国佛性问题,可阅读赖永海先生之《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

(第四节)如来藏义

如来藏是佛性的异名,但比佛性的意义更广泛。有人认为龙树的思想,一切皆空,不承认有实的事物存在,佛性如来藏,被认为是有其体的自性清净心,说是真常派佛教的思想,不合乎龙树中观宗旨,中观学派不应该谈佛性和如来藏义。有这种思想的人,只知道中观思想是真实了义,而不知道有善巧方便。应该知道众生的根性不同,如来随机说法,经教自然不同。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如来说教有权有实,不能执实质废权,使众生无法得度。佛性、如来藏义是很多经论中所定宣说的,若拒绝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所谓如来藏,是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在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之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谓:“如来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华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全坠于不净处、弊物裹全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1)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智内。(2)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为众生烦恼所覆,故不得见。(3)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书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五义,即:(1)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2)此藏乃为圣人修行正法而生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3)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4)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5)一切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之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举能藏、所藏、能生三义。《圆觉经略疏》隐上,变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为二种:(1)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2)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该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1)在缠,被烦恼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 空二如来藏。(2)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1)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2)因熏习镜,即不空如来藏。(3)法出离镜。(4)缘熏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或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例如《入楞伽经》卷七谓:“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谓如来藏识不在阿黎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至近代,有的学者把佛教各宗分为三系,即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及性空假名系。这是因为现有各宗确实有这三种思想存在,三系的分判,反映了现实,但是作佛经,作为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这三个体系,那就很难说了。若用中观的教义,一切经论无不是中观的教义,若用真常心的观点去讲,一切佛经无不是真常唯心的教义,用唯识的观点,也是如此。中观学派,特别是中国的三论宗讲《涅槃经》、《胜鬘经》,决不会成为真常唯心派,或者说思想不纯,因为是以中观的观去讲的,决不会违背龙树中观的缘起性空思想。

常真派讲如来藏,是作为一切众生迷悟的根本,是染净诸法的本源。若没有如来藏,一切生死和法师槃都无从建立,因为有如来藏,所以世出世法都可以建立。众生的虚妄生死,是依如来藏而有,因为迷失了真心如来藏,所以就“依真起妄”而有生死。众生成佛也依如来藏而得成佛。如来藏是众生的“自性真心”,以悟得自性本真,故得成佛。这个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常住不变,自性清净,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在圣人处不会增加,在凡夫处不会减少,真实不虚,决定自有。

但我国中观学派之三论宗,关于佛性、如来藏的说法,与上述有所不同,如果这样讲,只是随经作方便教说,认为这是接引外道,对治二乘的权巧方便。吉藏大师在《胜鬘宝窟·如来藏章》中说:“破二乘执,自调究竟,故说如来藏,唯如来藏,无有余乘。又为破外道,故说如来藏。”《楞伽经》中说:“大慧!我说如来藏者,为诸外道,执着于我,摄取彼故,令彼外道,舍于神我妄想见心执着之处,入三解脱门,得成菩提,故说如来藏。”《涅槃经》卷十五说:“诸梵志言:瞿昙先于处处经中,说诸众生悉无有我,若无我者,持戒者谁?破戒者谁?岂非断见。佛言:我常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岂非我耶?时诸梵志,闻说佛性,即是我故,即发心出家,修菩提道。”由此可见,说佛性、如来藏,是为了摄取外道,对破二乘,是为人悉檀。对治悉檀,非第一义不可为实。真常派执权为实,反诬《般若经》、《中论》为不了义,这是没有般若正观的缘故。若以中观的见解,说如来藏是为了引导一些众生发心学佛,于无名相假名相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说,所谓实相,即非实相。照这个例子可以说,所谓如来藏,即非如来藏,是名如来藏。诸法实相,是佛典概念中最崇高的理论,尚且说非真实,只是假名,何况为引导有执的初机众生而说如来藏,岂能不是权设的假名!《大智度论》说:“空拳诳小几”就是这个意思。三论宗虽讲佛性、如来藏,并不认为是有性的实体,所以和真常派所讲的含意,有本质上的不同。

解释名相概念,佛性、如来藏,都是从众生分上说的。众生不是佛,因为众生没有佛的功德智慧,但是众生如果发菩提心,修菩提行,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阐提没有信心,不发心修行,就没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经中说阐提没有佛性。如果阐提回心转意,发心修行,都能成佛。这并不矛盾。如来藏是说众生心有如来,但被无明烦恼隐藏起来而不能显现,一旦烦恼断尽,如来藏显现,名为法身。但是在众生分上,无明烦恼深厚,法身不得显现,故名如来藏。吉藏大师在《涅槃经游意》中说:为什么叫如来藏?是众生当体藏如来叫如来藏,还是如来当体叫如来藏?这具有二个意思:第一众生性颠倒,隐覆如来性,所以叫如来藏。第二众生不堪听闻如来之性,隐覆而不说,也叫如来藏。三论宗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我”的意思,众生依方等经教,临度时断除颠倒,则显如来藏,藏显则叫法身。显众生有佛性,则说明众生是佛性的根本,众生是佛,所以有佛性,非佛就不能具有佛性。

地论师也讲隐显义,与三论宗有什么差异呢?地论师认为有如来藏体,被妄所覆盖,称为隐,后业又出现此体,称之为显。就像贫女有宝藏在暗室中一样,以这个来比喻如来藏。三论师不这样讲,这个比喻为破始有,故说本有,难道可以认为如来藏一定是这样的吗?三论师只说办为迷失了,所以叫隐叫藏,迷故叫隐,隐无所隐;悟出故叫显,显无所显。

《胜鬘宝窟》解释《法身章》说:“然如来藏之与法身,更无有二,只是隐显之名。隐法身故名如来藏,显如来藏故名法身,斯则隐于显故名隐,显于隐故显。隐于显故隐,隐实无所隐;显于隐故名显,显亦无所显。”故就正道未曾隐显,随缘迷悟,故称隐显。又必须明了迷悟之义,虽随缘迷叫隐,然而迷实无所迷,随缘悟叫显,悟实无所悟。所以《华严经》说:“如来深境界,有量齐虚空,一切众生入,入则无所入。”入即悟的意思。对入而说出,出即迷的意思。入则无所入,就知悟者无所悟;出即无所出,当知迷者无所迷,故知法实在是非隐非显,不迷不悟。如果说实有隐有显,有迷有悟,还是有所得。《涅槃经》说:“有所得者,是魔眷属,非佛弟子。”《胜鬘宝窟》说:“今此中明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名法身。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与身。”这样看来,中国中观学派三论宗是不同意如来藏实体是有的,而是用真如实相为如来藏,真如实相就是性空,这样才合乎中观学派的宗旨。

同类推荐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该书却以风趣的文笔和详实的图文,向我们描绘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们朴素、简约和体现着人性本真的生存观念,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学历与学力

    学历与学力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五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心灵鸡汤大全集:低调做人的艺术

    心灵鸡汤大全集:低调做人的艺术

    人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荣誉。很多人为了这些梦想,拼命表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经常锋芒毕露,处处争先,高谈阔论。可是,后来大家会惊讶地发现:这样的人成功得最晚,或者说没有达到他原本希望达到的高风亮节。他们不缺才气,不缺激情,不缺信念,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本书以独到的人生视角深刻地阐述了低调做人的社会意义,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智慧,从而为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
  • 霸道总裁爱上我之上我一千次

    霸道总裁爱上我之上我一千次

    霸道总裁突然爱上了我,虽然是件好事,但是为什么这个总裁如此黏人啊!!!!为何跑了全国各地都有他?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妍皮不裹痴骨

    重生之妍皮不裹痴骨

    那一年的桃林相遇,如一场龙卷风,沉迷两世不可自拔。三世归来涅槃重生,她要查清前世是何人在她背后搅弄风云,护镇国公府安宁。寻寻觅觅的却找回丢失了三世的回忆,而这一世的她已不再是那年的小女孩。她矫健身姿驰骋马上,已不再有囚牢可以锁住她欲飞之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光渡

    阴光渡

    浮光,未曾掠影,而是掳走了成千上万个生灵。未知的空间,虚无的世界。在破败残缺中不死不灭,在诸神大劫中不朽不坏……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早已习惯了霓虹闪烁的易阳,因为一把破剑被带到荒古世界。这里有易阳从未听闻过的洪荒猛兽,也有升级打怪的神奇宝藏。男猪脚同志本来是不近女色的,可奈何无心插柳柳成荫,法力高强的各种小美眉蜂拥而至,且看我们的易阳同志如何在荒古界中闯出属于他的盖世传说……
  • 那年我们未完的青春

    那年我们未完的青春

    一场巧合,造就了李沐一次重生。“这辈子,我不要权倾天下,不要富可敌国,我只想谈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面庞略带稚嫩的李沐披上外衣慢慢走向赤龙二中那个梦开始的地方。那年我们未完成的青春,就让它再奏响一次。那年你要看的雪,我想陪你看。-《那年我们未完的青春》
  • 游戏损毁

    游戏损毁

    界神里的一切皆由数据筑成——有价值的数据构成,只是这些数据还是要分个高低贵贱,玩家也一样。
  • 十万人间

    十万人间

    一觉醒来,外面竟然有怪兽袭击?天下大变,地球复苏,远古地貌渐渐复原,百族觉醒,万灵进化!为了生存,人类被迫进化,并将这种体系被称之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