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压迫,所以反抗。因为心里憋着太多话,所以想通过文字来表达。
小说合为时而书,合为事而作。小说的最大功能就是能大概的描述一件事情,一段儿时间。后来有人认为小说是时代的缩影,这种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
因为时代太大了,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小说就显得可有可无,甚至不足一提了。因为小说的最大功能还是为了说话。
就像前几天公开的统计数据,全国人均工资达到了9000多。我是没有达到这么高,但是和别人一相加,一平均。也就达到了。
水浒传的作者一说是罗贯中,这种说法是胡适先生经过考证以后提出来的。鲁迅还在自己的杂文集里面同意过这种观点。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施耐庵很可能是七十回后章节的作者。所以至今只要是《水浒全传》就一律署名罗贯中,施耐庵。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水浒传的作者就成了施耐庵,很可能是大多数持着这个观点的人受到了金圣叹的影响。
私以为,水浒传的作者并不是很重要,因为水浒传中的故事大多早已在元杂剧中就有了,硬是要考证作者,很可能就是几十人的合著了。
水浒传的作者编写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他有话想说。为了让这句话流传的久一点,于是就写进了书里面。
曾有人借着施氏族谱想把水浒传的作者盖棺定论,后来被否定了,因为这个施氏族谱是假的,假的自然就不能作证了。
提到水浒传就想到梁山,四周被水环绕,上边住着108位英雄好汉和几万小喽啰们。后来才发现,这种地形是不利于作战的,敌人若只围不打,粮食就成了问题。
梁山上边有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上边有着四个大字:“替天行道”。这个替天行道,是这些英雄好汉们的写照,将不同理想的好汉们聚集在了一起。最少有着三种含义。
第一:和平发展形。这个替天行道的意义就是代替上天来行使人间的权利。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本来天之骄子只有一个,可是现在不同了,你皇帝是天之骄子,我也说自己是天之骄子。你代表你那片天,我代表我这片天。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但是这种方式是在想象中才有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况且我兵强马壮,人比你多,凭什么要和你将天下一分为二。
第二:暴力革命形。这个替天行道中的天就代表当今天子。抱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心态,带领着梁山的众位兄弟们,进行暴力革命。期间梁山方面和朝廷军队也打过几次仗,都大胜而归。但是这个想法也不切实际,梁上就那点人马,那么点大的地盘,抢一两个小县城可以,要抢一个国家,那就想得有点多了。
第三:坐山观虎斗形。当时辽,田庆王虎,方腊,梁山。外忧内患。就看皇帝如何选择,选择拿谁先下手。谁都知道,被先下手的那个肯定是遭殃的,因为后者可以保存实力。没想到,皇帝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也选择了首先拿梁山开刀。梁山只有认栽的份儿了。最后通过借力打力,朝廷方面收获最大。当然书中是这样写,真正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小聪明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