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探春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但她的才能、志气、抱负、梦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贾府这个万丈深渊,她本可以躲在李纨的身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可以严格执行王夫人“无为而治”的政治路线,没有人会认为她“占着茅坑不拉屎”。但是,素有大志的探春敢于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为这场“布拉格之春”式的改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贾府胡作非为的男人们无地自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革者是英雄的化身!《红楼梦》里的贾探春,在荣国府领导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布拉格之春”式的改革,却只能落得一个远嫁的结局。尽管探春是虚构的人物,但类似的场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商鞅的改革为秦国奠定了称霸天下的基础,自己却身受车裂的酷刑;王安石的变法受到司马光等保守派的阻挠,近千年来毁誉参半;领导真正“布拉格之春”的杜布切克在苏联的干涉下黯然下台……或许,这正是改革者共同的命运悲剧!
3.历史选择了探春
在“探春新政”之前,贾府面临的经济危机是众所周知的,从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托梦就让我们了然于胸。既然危机已经摆在世人的面前,那么这场经济改革为何姗姗来迟呢?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由探春来主导这场改革呢?
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可能领导改革的人选作一番梳理。
首要的人选当然是王熙凤。首先,她有这个权力,从《红楼梦》故事一开始,她就执掌着荣国府的管理大权。其次,她有能力,“裙钗一二可齐家”绝不是浮夸之辞,而且她在贾府中有群众基础,能够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秦可卿选择给她托梦,也正是看中了王熙凤这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尽管王熙凤逐渐认识到了荣国府面临的经济危机,却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王熙凤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在第五十五回她对平儿说道:
“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
王熙凤这话是真是假呢?我觉得至少后半句是真的,至于前半句还有待斟酌。下人们对王熙凤的怨恨,真是因为她“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吗?在前面的情节里我们找不到相应的证据,反倒是王熙凤严酷毒辣、又变着法地盘剥国有资产,这才招致了下人们的不满。也就是说,王熙凤的“省俭的法子”如果有,也不是为了节省贾府的开支,而是想方设法地往自己腰包里装。
因此,有权力、有能力搞这场改革的王熙凤,本人却完全没有这个心思。相对于改革而言,她更有权力和能力,特别是有足够的心思放在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上面。
除了这一层原因以外,王熙凤不愿意改革,还有另外的理由。在第五十五回,王熙凤继续对平儿说道:
“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
王熙凤的话看似有理,却掩盖着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王熙凤是旧体制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才是王熙凤不愿意搞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
有人会问了,既然王熙凤是贾府旧体制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还要支持探春的改革呢?她就不怕有一天革到自己头上吗?我们不妨站在王熙凤的角度,体会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总结以下这么几点:
①贾府的经济确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王熙凤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她对平儿说:“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王熙凤绝不是鼠目寸光之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比起自己的利益因改革受到一些损害而言,贾府彻底崩盘才是最彻底的终结。
②林语堂说,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宗教信仰,而是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佛道。一病不起的王熙凤此时算是失意了,曾经狂言“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她,也开始回味因果报应。她对平儿说:
“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狠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
③探春的才能让王熙凤找到了“抽身退步”的台阶。她慧眼识人,将探春看成了自己的膀臂。同时,王熙凤也指望着众人将往日对自己的怨恨转移到探春身上去。
基于这些考虑,王熙凤没有阻挠探春的改革,却明确表达了对探春的支持态度。不仅如此,王熙凤还派平儿出面,给探春撑腰,为探春的改革出力。
除了王熙凤这个最主要的人选以外,还有谁可能领导这场改革呢?
第一,王夫人。她是荣国府的老领导,又在王熙凤病重后直接管理荣国府,她有这个权力。但是,她交代宝钗的话中,透露出了她为“临时内阁”敲定的政治路线——“别弄出大事来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有这个权力的王夫人却没有这个能力。当局者迷,“原是天真烂漫之人”的王夫人属于彻头彻尾的保守派,让她领导改革,可以说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第二,李纨。她是长房长媳,又是“临时内阁总理”,在王熙凤病重期间负责荣国府的内政,她多少也算有些权力。但是,她在荣国府里“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在下人们看来,她“素日原是个厚德多恩无罚的”。按王熙凤的说法,她是个“佛爷”,按兴儿的说法,她是个“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如果她真有能力搞这场改革,王夫人也用不着舍近求远,把王熙凤找来管理荣国府了。
第三,宝玉。虽然他是荣国府根正苗红的“接班人”,但他“不是这里头的货”。第二十八回,王熙凤让宝玉代写一笔账,他一路地不耐烦。在第五十一回还有个细节,宝玉连银子是一两还是二两都分不清楚。以他的这种本事,恐怕只能让贾府崩盘得更迅速、更彻底。
第四,迎春、惜春、贾兰、贾环。那就更扯了!迎春是出了名的“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哎哟一声”,况且也不是贾政这边的人。惜春年纪小,而且关系更远,是贾珍那边的。贾兰更小。贾环就更别提了,不仅“人物委琐,举止荒疏”,而且招人厌恶。王熙凤对他的评价是最狠毒的,怎么说的呢?“更是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这几个人别说领导改革了,连参加“临时内阁”的资格和能力都没有。
第五,黛玉、宝钗。两个都是亲戚,对贾府的事也不便深管。按王熙凤的说法,林黛玉“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没事都要每天整得病怏怏的,真要理点事还不早死早超生?宝钗倒是有精力、也有能力,而且也在王夫人的授意下加入了“临时内阁”。但是,她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可以参与这场改革,也可以适当地出谋划策,但绝不可能越俎代庖,领导贾府的改革,这是原则问题。
该数的人我们都数过了,这场经济改革的重任,必然要落到探春的身上。这不仅是曹雪芹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应当说,探春领导贾府的“布拉格之春”,不仅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探春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说也有探春主观上的原因呢?核心就在于探春的地位——庶出!这是打在探春心中永远的烙印,影响着她一生的命运。
探春与生母赵姨娘的矛盾由来已久,总的背景是探春对自己“庶出”的出身极度不满,主要根源则在于赵姨娘的品性太差。在第二十七回,探春就因为一双鞋跟宝玉诉了一番苦楚,并刻意强调:“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在探春的眼里,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四处招人怨恨,连累自己。探春说她“特昏愦的不像”,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了。
俗话说“血浓于水”,一对亲生母女如何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呢?为了全面认识这对母女的矛盾,我们需要从两人的生活状态中,探求各自的欲望。
先说赵姨娘。她是贾政名正言顺娶来的妾,如果她没有子女,恐怕还能跟周姨娘一样低调。所幸她生了探春,更重要的是生了贾环,为贾府的香火承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遗憾的是,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看看人家王熙凤,没有生出子嗣,还矮自己一辈,却以贾琏正妻的身份,仗着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亲戚关系,到处飞扬跋扈。赵姨娘呢,是高了一辈,是生了贾环,但就因为她是侍妾之身,一切成就骤然归零。两相比较,上哪儿说理去?
社会的不公平,根源就在于机会的不平等。身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出身于大富之家,咿呀学语时便可腰缠万贯;出身于贫贱之家,一辈子辛劳却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在赵姨娘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生活境遇可以让一个人在物质上匮乏,却不能抹杀他心中的欲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能够理解赵姨娘心中的那份诉求。虽然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但好歹也是男丁,而探春则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管理人才。赵姨娘认为,自己理应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地位,特别是探春执政以后,赵姨娘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说,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赵姨娘之所以招人怨恨,有整个社会的习惯背景。与生俱来的地位标签,使她在旁人眼里连个屁都不值,作为“儿媳妇”的王熙凤骂她就跟骂孙子似的。第二十五回有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马道婆来到赵姨娘的住处,看到了什么呢?“炕上堆着些零碎绸缎弯角,赵姨娘正在粘鞋”。可以想象,在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赵姨娘带着贾环在夹缝中苦苦求生,她是高楼大厦背后的蚁族,是朱门外面的“冻死骨”!在那些地位“高贵”的人眼里,她连条狗都不如!
当然,社会的歧视、生活的窘迫并不能成为报复社会、杀人放火的理由。赵姨娘在欲望与生活的巨大反差中,逐渐形成了扭曲的心灵——仇视一切既得利益者,并不择手段地加以陷害。赵姨娘通过马道婆加害荣国府的当权派王熙凤,多少还情有可原。但是,她为了让贾环继承财产而加害宝玉,就是十足的可恨了。无论是贾环跟丫头们耍无赖,还是被芳官用茉莉粉糊弄,她都要借题发挥、上纲上线,足见她内心的狭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就能够理解,生活的贫苦和心中的渴求,让赵姨娘在探春当政后,看到了生机与希望。
再说探春。她的才华或许比不上黛玉、宝钗,但至少优于迎春和惜春,而就管理才能来说,她也有王熙凤的风范。但是,她再有本事、再有能力,也无法改变一个铁铮铮的事实——庶出。王熙凤对平儿说:“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一句“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就注定了探春一生“命薄”。
正出与庶出能有多大的差别呢?咱们看看宝玉与贾环、贾琏与贾琮就明白了。对男人而言,庶出无非就是少分些财产,物质生活匮乏一点而已,但是,对于女子而言,庶出的境遇差别就大了去了。在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对平儿说道:
“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也就是说,正、庶直接决定了女子的婚嫁命运。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这就等于是打上了终生的烙印。才能与地位的反差,让探春悲痛不已,却无从使力。在探春的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赵姨娘亲生女儿的事实。正是基于这样的渴求,她才会说出“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的话。再加上赵姨娘的狭隘,更是让探春悲愤不已,两人的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
赵姨娘、探春母女的矛盾爆发,发生在探春当政后不久,起因就在于赵姨娘的兄弟亡故,贾府赏银的多少问题。赵姨娘得知是探春生硬砍了二十两,便来找自己的女儿“理论”。前面分析过,赵姨娘希望探春当政后“拉扯”自己一把,多少也改善一下生活状况。但是,事与愿违,探春不但不“拉扯”,还拿自己这个“苦瓠子”开刀,她能不生气吗?
赵姨娘跟探春争吵了一阵,发现不对劲了。原来,赵姨娘“拉扯”的渴求,是建立在她与探春的母女关系上,这还需要辩论吗?难不成还要做亲子鉴定?因此,赵姨娘就直入主题,直接质问探春为何不“拉扯”自己。但是,探春显然从根本上否定了赵姨娘的这个命题,发自肺腑地怒道: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一边是“太太”,一边是“姨娘”,亲疏贵贱已经不言自明。而探春发狠要出家门的决心,更是将多年来的怨气一泄而出。一旁的李纨显然也不明白探春话里的意思,顺着赵姨娘的话劝慰二人,探春一听更火了,这不是揭人伤疤吗?大怒道:“我拉扯谁?谁家姑娘拉扯奴才了?”也就是说,赵姨娘在她的嘴里,从“姨娘”一下降成了“奴才”。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姨娘智商再低,也能听得出个所以然来。
接着就有意思了,两人争论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开始辩论母女关系是否成立。赵姨娘特别提醒探春,赵国基是探春的舅舅,并痛骂道:
“明儿等你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赵姨娘短短的几句话,直刺探春的心扉,这又是一个来揭伤疤的。探春“气的脸白气噎”,接下来就只能用“破口大骂”来形容了。探春针锋相对地说道:
“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
场面眼看就无法收拾,多亏平儿赶来救场,探春就坡下驴,这场浩大的风波才最终得以平息。
很多人看赵姨娘、探春母女这场“大辩论”,都是在唾弃赵姨娘的无理取闹,但是我却看得非常心酸。或许,她们都没有错,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谁都不能剥夺。但是,梦想与现实的反差往往是残酷的。当贾母、王熙凤欢宴之时,赵姨娘或许正借着微弱的光线,从破布堆中挑材料来粘鞋。当宝钗、黛玉、湘云在诗社中大拼才学时,发起人探春却被挤到了边缘,没有说话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富贵之家背后,总是不缺乏以赵姨娘、探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夹缝中苦苦求生。
一个是期盼通过自己的子女提高生活待遇,一个是渴望断绝血缘谋求更好的命运,到底谁对谁错?我想,都没有错,错的是万恶的等级社会,错的是等级社会下扭曲的人性。或许,这样的悲剧一直就没有结束,时刻在我们的身边上演。或许,我们不是主角,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助长出现这种悲剧的心灵扭曲的看客呢?
4.千里东风一梦遥
在分析探春的结局之前,先来探讨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或许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探春是封建等级制度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她是贾府里封建等级观念最重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