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与所寄生的封建社会一样,当政者的个人喜好与作为,往往决定着家族的时代特征与命运走向。在《红楼梦》所描写的短暂年代里,贾府在贾母的幕后操控下,王熙凤、探春、王夫人在执政的舞台上各显其能,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时代。身处家族末世的执政者各自有怎样的作为,又有怎样的悲哀?在这三个时代,会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暗战与斗争?这个表面繁华却千疮百孔的贾府,如何逐渐走向彻底的衰败?让我们从王熙凤开始,拉开末世贾府“大厦将倾”的帷幕。
一、裙钗一二可齐家——贾府的“王熙凤时代”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王熙凤(第十五回)
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秦可卿(第十三回)
1.对不起,我是文盲
王熙凤坐上花轿,以贾琏正妻的身份,迈进了荣国府的大门,贾府的“王熙凤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她什么时候接的班?第二回中冷子兴告诉贾雨村,贾琏“今已娶了二年”。也就是说,从《红楼梦》的故事一开始,处于末世的贾府就已经是“王熙凤时代”了。从宁、荣二公算起,贾琏是第四代,贾蓉则是第五代,也是最后一代。按照冷子兴的说法,此时的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王熙凤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钟鸣鼎食之家”,她将在这里度过自己短暂的余生。
她接谁的班?在第六回,周瑞媳妇告诉刘姥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原来,王熙凤接的是王夫人的班,而王熙凤正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琏二奶奶”便是贾、王两家亲上作亲的产物。
她为什么能接班?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了。从普遍规律的角度来说,职场上晋升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上面有人。
第二,才能卓著。
第三,第二条不满足时,参照第一条执行。
王熙凤何德何能,能够以二十上下的年纪、孙媳妇的身份坐上荣府CEO的交椅?其一,有家族背景。她出身于《红楼梦》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其二,有亲戚背景。她是贾府前任CEO——王夫人的内侄女。其三,有权力背景。从她进门的那一天起,便一心巴结贾母,深得这个“老祖宗”的疼爱与支持。有了这三大背景,王熙凤本人的能力高低已经无足轻重了。不过,她确实才能非凡。冷子兴评价王熙凤道:“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在贾府上下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王熙凤,竟然是个文盲!或许有人会立即跳出来说:我翻遍了《红楼梦》,都没有看见提到王熙凤是文盲啊!你从哪儿编出来的?不着急,先来看几个细节。
①第十四回,王熙凤“命彩明钉造簿册”。
②第二十八回,王熙凤让宝玉帮她记录了一笔无头账。
③第四十二回,大姐儿得病,刘姥姥让王熙凤翻“祟书”,内容却是彩明念的。
④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将探春与自己进行对比,认为她“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
⑤第七十四回写道:“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的帖子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
如果说前三点可以理解成王熙凤“摆谱”的话,那最后两条就是铁证了。也就是说,王熙凤这点少得可怜的文化,是她作为荣府的CEO,因工作需要,耳濡目染学来的。在她从王夫人的手中接过荣府的管理大权时,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泥腿子”。
在整部《红楼梦》里,明确提示属于文盲行列的,似乎只有两个人——王熙凤和傻大姐。咱就不把傻大姐扯进来瞎搅和了,关键的问题是王熙凤为什么不识字呢?“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真的就如此残酷吗?
我们先来看几个同样是“无才便是德”思想统治下的女子。元春,“才选凤藻宫”绝不是滥竽充数,特长是弹琴(陪侍丫头为“抱琴”)。迎春,她不仅识字,多少还能作点诗,特长是下棋(陪侍丫头为“司棋”)。探春,王熙凤已经评论过了,而且她的陪侍丫头就叫“待书”。惜春,偶尔作几句诗,特长是念经和绘画(陪侍丫头为“入画”)。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文化素养都是很高的,不必细说。甚至出身于乡宦之家的香菱,也能慕雅吟诗。
相对而言,李纨的才学是最次的。原本这个李家“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但李纨父亲的出现,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他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铁杆粉丝。即便如此,李纨也在父亲并不严格的要求下,读读《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之类的书,目的是“认得几个字”。
王熙凤到底摊上个什么样的爹?让她身为四大家族的女子,竟然大字不识一个?这个看似荒唐的现象,其实有不少并不荒唐的解释。
第一,人物塑造的需要。这个“脂粉队内的英雄”、“男人万不及一”的女子,掌控着荣府的日常运转,却大字不识几个。成日间吟诗作赋的男女们,却是“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第二,故事情节的需要。如果王熙凤识字,达到“知书达理”的境界,恶事谁做?荣府的恶果谁来种?第二十八回那笔扑朔迷离的无头账干嘛让宝玉记?如果王熙凤自己记了,还怎么展现“扑朔迷离”?
第三,原型如此。我们都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带有自传色彩,里面的很多人物是有原型的,或许王熙凤的原型本来就是一个文盲。
尽管王熙凤是个文盲,但凭借着三大背景和自己的才能,她终于走上了荣府的领导岗位。不过,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王熙凤嫁的是贾琏,她是贾赦、邢夫人的儿媳妇,却当着贾政、王夫人的家,这是怎么回事?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令人纠结,需要分两个层次来说。
先说最外面的一层,王熙凤被“借调”的前提是贾政这边没有合适人选。贾政这边的人选有谁呢?主要有王夫人、李纨、宝玉、贾环、贾兰、探春六个人。
王夫人是很合适的,实际上在王熙凤当政以前,就是她在当家,但是她年纪偏大,不符合“领导干部年轻化”的趋势。
李纨,真资格的长房长媳,是合法的CEO。但是,合法却不一定合理。自从贾珠死后,李纨便“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难当此任。
贾宝玉,连银子是一两还是二两都分不清楚,按王熙凤的话说,“不是这里头的货”。
贾环,除了是庶出以外,关键是为人猥琐,王熙凤评价他“是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
贾兰,年纪太小,而且“隔代交班”似乎也不太合适。
探春,恐怕是除了王夫人以外最适合的人选,从她“兴利除弊”的表现来看,她具备管理荣府的能力。但是,她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弱势:其一,她是庶出;其二,她是未出阁的闺女,将来一旦嫁了人,不是又得另外换吗?
因此,为了新一届领导的“根正苗红”和长期稳定,只能“借调”王熙凤。
更深一个层次的问题,荣国府这家人十分奇怪。第二回冷子兴明确地告诉我们:“长子贾赦袭着官。”也就是说,贾赦集长子、世袭职位于一身。再看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见了贾母后,邢夫人便带她去见大舅舅。虽然说大舅二舅都是她舅,但从贾母所在的正堂去贾赦的屋子,过程却有些漫长。大致的路线图是这样:
“往东,过了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
黛玉认为,贾赦所在的这个院子,“是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第七十一回有一个细节,邢夫人的陪房费婆子得知自己的亲家在荣府被绑,便“指着隔断的墙大骂了一阵”。可见黛玉的推测完全正确,贾赦、贾政的住所是被隔断了的,必须通过荣府正门相互往来。
贾赦、贾政两兄弟住不同的院子可以理解,但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集长子、世袭职位于一身的贾赦为什么被赶到北院去住?贾母为什么不理所当然地带着长子,而是带着次子贾政堂而皇之地住在正堂?
这个奇怪的现象恐怕得从曹雪芹的家史中去寻找答案。曹家早在清朝入关前就入了满八旗,属于满清的“世代包衣”。在康熙时代,曹寅深得皇帝的宠爱,任职江宁织造。这个职位并不是世袭的,但在曹寅死后,康熙命他的儿子曹颙继任此职。过了几年,曹颙也死了,问题是他死时没有子嗣。于是,康熙又将曹寅之弟曹宣的儿子曹頫过继给了曹寅,继任江宁织造。曹雪芹,便是曹頫的儿子。
曹家的这种过继关系,很可能被曹雪芹化用到了《红楼梦》里来。周汝昌老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中论证,贾赦、贾政原是亲兄弟,贾政后来过继在了贾母名下。这样一来,伦理上的亲兄弟从法理上来说,就成了两家人,也正是这种微妙的关系,造就了如此不合常理的安排。
不厌其烦地说这么多,实际上是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王熙凤当政的时代背景。作为新一代的CEO,王熙凤肩负的使命,是保证荣国府这个人口众多、事务冗杂的“钟鸣鼎食之家”的正常运转,责任极为重大。更重要的是,与王夫人单纯的管理职责不同,王熙凤必须面对贾母、贾赦、贾政两家三人微妙关系的重重考验。
2.阳光总在风雨后
王熙凤当政以来,在贾母、王夫人的栽培下,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很快就适应了CEO这个角色,但要树立绝对的权威,王熙凤就得有政绩。政绩这个东西,很玄妙!从性质上来说,分为隐性政绩和显性政绩。比如说一个地区的幸福感、安全感、教育水平、发展潜力,就属于隐性政绩,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克服各种复杂而巨大的困难,耗费大量的智慧与精力,而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表现过程才能实现。说不定到你调离或者退休了,都没有熬到开花结果,这叫“路遥知马力”。显性政绩就不一样了,修桥、拆楼、卖地皮,GDP蹭蹭蹭地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短、平、快,一目了然,这叫“立竿见影、急功近利”。
在贾府这个圈子里,维持家族的日常运转,属于“隐性政绩”,不足为外人道,王熙凤的权威短时间内还树立不起来。因此,王熙凤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结——“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而“婚丧大事”,就是王熙凤的“显性政绩”。
王熙凤进府的这些年,即便说不上殚精竭虑,至少也是日理万机。但在工作之余,她每天都在等着盼着——家里死个把人,或者嫁个把人。出乎王熙凤的意料,她日夜盼望的“大事”没有发生在荣国府,而是先从宁国府传来了噩耗——秦可卿死了。
秦可卿莫名其妙地死了,贾珍哭得“如丧考妣”,没有精力打理丧事。作为丧礼操办者的不二人选,贾珍的夫人尤氏似乎与这个儿媳妇有“心灵感应”,得知秦可卿的死讯,贾宝玉口吐鲜血,而尤氏选择了“胃疼”,疼得“不能料理事务”。至于尤氏为什么会“胃疼”,我们以后再谈。现实的情况是:贾珍面对这个无人打理的混乱场面,如无头苍蝇一般。
值此关键时刻,慧眼识英才的贾宝玉向忙乱中的贾珍推荐了王熙凤,贾珍如梦初醒。果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没错,就是她!
当贾珍拿定主意请王熙凤出面帮忙时,他并没有如常人所认为的,直接去找王熙凤,而是先来请示邢夫人。有人会说,这很奇怪吗?要找人家的儿媳妇办事,是得先问问婆婆的意见啊。的确,这不奇怪,奇怪的是邢夫人的回答。她是这样跟贾珍说的:
“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
这也不奇怪啊,邢夫人没说错啊。我们先说第六十五回的一个细节,小厮兴儿跟尤二姐谈论起王熙凤,其中就提到邢夫人对王熙凤的评价是:“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结合这个细节来看,邢夫人此时回答贾珍的话,似乎有些“拈酸”的味道。实际上,邢夫人是想告诉贾珍:没错,我是她婆婆,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是打酱油的。他们家爱帮谁帮谁,我管不着!前面我们不厌其烦地解释了贾赦、贾政两家的微妙关系,看来这层关系将时刻伴随着王熙凤的执政生涯。
王熙凤出面帮忙的事,王夫人不是很放心,但耐不住贾珍的软磨硬泡和王熙凤的“拍胸脯保证”,只得应允。王熙凤翘首期盼多年的“风雨”终于来到了,而权威的阳光,也将在这场风雨之后绽放光芒。对此,王熙凤信心十足。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王熙凤在宁国府闪亮登场!
荣国府在王熙凤的治理下,至少在表面上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日常的运转也还算比较正常,但宁国府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冷子兴是怎么形容的呢?
“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肯读书,只是一味高乐不已,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贾敬忙着修道炼丹,在宁国府贾珍就是老大,一向都是胡来,宁国府被贾珍、贾蓉父子搞得乌烟瘴气。有人会发问了,贾珍不是有老婆吗?尤氏怎么不管?其实,像贾琏这样的“妻管严”,在封建社会简直是凤毛麟角。王熙凤之所以这么嚣张,就是因为有那三大背景和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尤氏有什么呢?家族背景——除了穷,一无所有;亲戚背景——尤二姐、尤三姐还不如自己呢;权力背景——没发现。什么背景都没有,再有个性都得夹着尾巴做人,更何况尤氏还是贾珍的续弦!在第四十三回有两段脂评感慨尤氏“不能劝夫治家”,我觉得有些不公。如果尤氏像王熙凤这般强势的话,恐怕早就被贾珍扫地出门了。在整部《红楼梦》里,尤氏唯一一次对贾珍表达不满,就是秦可卿一死,她就“胃疼”。能走出这一步,对于尤氏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
扯得有点远,还是继续回来说宁国府的混乱。说人家“乌烟瘴气”,就得有证据,刚才冷子兴的话算是一条,再来看两条。
①在第七回,酒醉发狂的焦大骂道:“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脂砚斋评道:“一部《红楼》,淫邪之处,恰在焦大口中揭明。”
②在第十四回,得知王熙凤受贾珍之托协理宁国府后,一个下人说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可以说,宁国府的“乌烟瘴气”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广泛达成的重要共识。在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告诉宝玉:“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更是一语中的!
作为荣国府的CEO,王熙凤的注意力绝不仅仅局限于荣国府,她对宁国府的形势也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作为一个“旁观冷眼人”,王熙凤很快就归纳出了宁国府目前混乱状态的症结所在: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可以说,宁国府的这些弊病,是长年累月形成的痼疾。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顿,确保秦可卿的葬礼正常进行,是王熙凤面临的一大难题。
针对宁国府的这五大“宿疾”,王熙凤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性格优势,采取雷厉风行的铁腕手段。王熙凤首先查看了宁国府花名册,又从来升媳妇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些基本情况。第二天一早,王熙凤就召集宁国府的婆子媳妇,开始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