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7年,秦国统一其他六国的形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已十分弱小,燕王为了搞好和秦国的关系,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当人质,在秦国被羁留了三年。三年里,受尽了秦王的折磨与羞辱,实在待不下去了,终于在公元前232年瞅了个机会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报仇。在他老师的推荐下,太子丹找到了投靠在隐士田光门下的游侠荆轲(jīnɡkē)。他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秦国大乱,然后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消灭秦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并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商量刺杀秦王之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靠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kànɡ,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j),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ī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为难地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将军愿意听吗?”
绝望中的樊於期一听此话,精神一振,拉着荆轲的手急切地说:“请说!”荆轲盯着他看了好一会,然后正色道:“把你的头给我!”顿了一顿,接着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秦王必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我就靠近他,左手扯住他的衣袖,右手剑直刺他胸口。这样,不仅报了将军的血海深仇,同时也洗却了多年来燕国遭受的凌辱。不知将军肯不肯答应?”
樊於期听了,热血沸腾,“嚯”地站起来,扼腕大声说:“这正是我日夜期盼的事,今天终于可以如愿了!”说罢,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太子丹听说樊将军自杀身亡,飞奔而来,抚尸恸(tònɡ)哭,悲痛万分,但事情已无法挽回。樊於期将军献出了自己的首级,荆轲的出发已箭在弦上了。
荆轲准备好行装,把樊於期的头装在特制的匣子里。太子丹又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一个名叫秦舞阳的勇士,做荆轲的助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去咸阳。太子丹和少数几名知情的宾客穿上白衣白帽,来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祭拜仪式结束后,大家为荆轲奏曲壮行。荆轲和声而歌,歌声悲壮而苍凉,听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荆轲最后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慷慨激昂的歌声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唱完,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嬴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上下威严的样子,不由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国的大臣们见状不由笑出声来。荆轲怕露出破绽,赶忙回头对秦舞阳笑了笑,再转过头去替秦舞阳解释说:“他是北方夷狄之地的粗野之人,从未见过大王的威严,所以紧张地连路都走不稳了,还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傲慢地瞟了一眼秦舞阳,对跪在面前的荆轲说:“你起来,将他手里的地图拿给寡人。”
荆轲一听,心中暗喜,谨慎地站起身来,拿过秦舞阳手中的地图,捧到秦王面前。地图一点一点地展开,快到尽头时,卷藏在地图里的那把匕首就露出来了。荆轲乘秦王还未回过神来,左手一把扯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那把淬(cuì)毒的匕首,挥手向秦王胸口刺去。
秦王大惊失色,猛然一挣,向后跳开,衣袖“咝”的一声被扯了下来。荆轲一击不中,跨上几步再刺,秦王四处闪避。刹那间,殿上的大臣都傻了眼,有几个稍微清醒的也只能站在原地干着急。原来,秦律规定,大臣上朝时,不得携带任何兵器,殿里的卫士只能远远站在宫前的台阶下,没有秦王的诏令谁也不准上殿。
此时,秦王政在荆轲的追杀下四处躲闪,一边逃一边想抽出自己的佩剑,但是剑身太长,一时抽不出来,只能狼狈地绕着柱子跑,躲避荆轲的追击。正在危急关头,侍立殿旁的御医举起身边的药囊,向追赶过来的荆轲奋力砸去。荆轲被挡了一下,秦王乘机逃脱了追杀。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扑倒在地。忍着剧痛,又将匕首向秦王投去,秦王政往右边一闪,那把匕首就掠面而过钉在了柱子上。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在荆轲身上连刺八剑。荆轲自己知道已经失败,倚在柱子上放声大笑,伸腿骂道:“今天没有把你刺死,是因为我想活捉你,逼你立下退还诸侯土地、停止进攻他国的协议,以报答燕太子丹对我的知遇之恩。”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拥而上,将荆轲杀死。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被武士们杀了。
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景,千百年来经常被人们谈论和传颂。
39、秦王灭六国
秦王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很快被秦军打败。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了辽东。秦王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可。燕王喜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秦王政听从大臣尉缭(wèiliáo)的计策,就派王翦的儿子王贲(bēn)带兵十万先攻魏国。魏王派人向齐国求救,齐王没有理睬。公元前225年,王贲灭了魏国,把魏王和大臣都拿住,押到咸阳。
接着,秦王政就打算去打楚国。他召集将领们议论了一下,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打楚国要多少人马。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吧。”他又问老将军王翦。王翦回答说:
“楚国是个大国,用二十万人去打楚国是不够的。依臣的估计,非六十万不可。”秦王政很不高兴,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小?我看还是李将军说得对。”就派李信带兵二十万往南方去了。
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回老家王翦去了。李信带二十万人马到了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个大败仗,兵士死伤无数,将领也死了七个,只好逃了回来。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了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来带兵,说:“寡人没听将军的话,才有今天李信兵败将辱的结局。现在楚军乘胜西来,进攻我秦国,将军忍心坐视寡人处在危急之中吗?”
王翦不好再推辞,就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我带兵攻打楚国,还是非六十万人不可。楚国地广人多,他们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难。我说我们要出兵六十万,还怕不够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秦王赔笑说:“这回听将军的!”
就给了王翦六十万人马。出兵那天,还亲自到灞(bà)上给王翦摆酒送行。
王翦率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要兵士修筑壁垒,不让出战。楚国大将项燕一再挑战,他也不去理睬。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项燕也不怎么把秦国的军队放在心上了。没想到在项燕不防备的时候,秦军突然发起攻势,六十万人马像排山倒海似的冲杀过去。楚国的将士好像在梦里被人家当头一棍子,晕头转向地抵抗了一阵就各自逃命了。楚国的兵马越打越少,地方越失越多。秦军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俘虏了楚王负刍(chú)。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造了不少战船,训练了水军,渡江追击。项燕觉得大势已去,就拔剑自杀。
王翦灭楚之后,回到咸阳。由他的儿子王贲接替做大将,再去收拾燕国。燕国本来已经十分虚弱,哪里抵挡得住秦军的进攻。公元前222年,王贲灭掉燕国,还攻占了赵国最后留下的代城。
到这时候,只剩下一个齐国了。齐国大臣早已被秦国重金收买。齐王建向来是不敢得罪秦国的。每回有诸侯向他求救,他总是拒绝。他满以为齐国离秦国远,只要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直到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吞掉,他才着急起来,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可是已经晚了。
公元前221年,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像泰山压顶一样,从燕国南部直扑临淄。这时候,齐王建才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可是其他诸侯国已经完了,到哪儿去讨救兵呢?没几天,秦军就进了临淄,齐王建只好投降了。
六国诸侯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间互相攻打,想拿别国的土地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企图维持小规模割据的局面,给了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秦国当时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和军事上占了优势,更重要的是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把六国一一灭掉了。
自从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起,各诸侯国经过二百五十多年的纷争,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王朝。
40、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时代
深刻的变革,代表各阶级、层、各派政治力想家,都希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西汉初年的司马谈把诸子百家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xīn)又概括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这十家中,除了属于文学的小说家、讲合纵连横的纵横家、讲君民并耕和农业技术的农家以及综合各学说的杂家,主要的是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尤以儒、墨、道、法对后世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