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800000008

第8章 生命禅:此中真意已无言

(第一节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

在来来去去的人群中,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要记住与那个前世千百次回眸的人拉紧了彼此的手,相约来世再见……

⊙女人应该懂得,仁爱应摒却私心,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善与爱无法共享的世界必是一片黑暗。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通常是不为人所察觉的,私欲较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的时候却又心安理得地去享受。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都喜好求佛问道,时日一久,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他们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他们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着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正要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就对两位哥哥道:“你们两位前往求佛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于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两个哥哥气愤地拂袖而去。

寡妇看到老三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老三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又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

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老三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

一个妇道人家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幸好有老三自愿帮助她,他不入山打坐,反而为一家孤儿寡母服务,不为世间的五尘六欲所转,反而转变秽土为净域,可以说他才是真正懂得佛道的。

慈悲不但是成佛的根本,而且是做人的根本,一个身怀无私之心的人,总是把他人的悲苦装在心里,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一边,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佛者;相反,现实中也有一些人,他们总想保全自己,自私自利,结果生出许多无端的烦恼。

从前有一个人,经过长途跋涉,非常疲乏和干渴。他看见一条竹筒连成的水道淌出清清的细流,就赶紧跑过去捧水便喝。喝饱后,他满足地对竹筒说:“我已经喝够了,水就不要再流了。”他说完后,发现水依然细细地流着,心中发起了火:“我说我喝完了,叫你不要再流,为什么还流?”有人见到他这个样子,暗自发笑,上前开导说:“你自己为什么不离去,反叫水不要来呢?”

世间的人挣扎于七情六欲,可是久而久之对这缠人不休的欲望也会生出疲厌。如是就想:“这些诱人的色声香味,不要再来到我的面前,使我眼见心烦。”可是五欲依然如旧,不断纠缠人心,于是按捺不住大发雷霆,再次诅咒:“我要你迅速消失,永远不要再出现,为什么你还来纠缠,让我见到心生烦恼?”有智慧的人说:“一个人若要离开五欲,应该收摄自己的六情,关闭心意,妄想不生,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何必执著眼前的事相,而希望它不生呢?”其实,这都是人的自私心理在作怪,自私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

人,无论是谁,都会有私心,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女人应该懂得,仁爱应摒却私心,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善与爱无法共享的世界必是一片黑暗。

阳光禅语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一个自私的人注定会伤害到自己,而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反而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把自私从你的心里赶走,你的心中就会充满光明。

(第二节 在不如意的人生中好好活着

⊙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遵守这“人生幸福三诀”,就不会活得太累。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总是如此。世事没有一帆风顺的,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表面看来没什么区别,其实质却大相径庭。生活的画卷已经摊开在你面前,是屈服地背道而行,还是坦然地积极描绘,生活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有了难题,他人故意刁难,对你的好心施以恶言,别人主导的事与自己无关;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萎了。“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喊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

“别急!”老和尚说,“现在太阳晒得很,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

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不早浇……”小和尚见状,咕咕哝哝地说,“一定已经干死了,怎么浇也活不了了。”

“浇吧!”老和尚指示。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站了起来,而且生机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

老和尚纠正:“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低着头,十分不解。

“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小和尚低下头沉思起来。

晚课完了,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问:“怎么样?想通了吗?”

“没有。”小和尚还低着头。

老和尚严肃地说:“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人,绝对成不了佛。”

对于禅院里的花来说,“和尚没浇水”虽然很不如意,但那是和尚的事,“好好生长”才是它自己的事,这盆向前看的花,得一天寿命,便好好过一天,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哀莫大于心死,撑着活其实就是已经心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都没有领悟何为真生命,还能指望他死后有全新的生命吗?

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遵守这“人生幸福三诀”,就不会活得太累。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浸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

阳光禅语

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有烦恼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同样,认真对待纷扰的人生才是最舒坦的。

(第三节 生命不可弃权,活着就是幸福

⊙一边是死亡的震撼,一边是活着的琐碎,我们很容易被死亡所震撼,然而我们更容易被活着的琐碎所淹没。不要去在意那些繁杂的纠葛,活着就是幸福。

对每个生命而言,最最重要的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有位青年,厌倦了生活的平淡,感到一切只是无聊和痛苦。为寻求刺激,他参加了挑战极限的活动。活动规则是:一个人待在山洞里,无光无火亦无粮,每天只供应5千克的水,时间为整整5个昼夜。

第一天,青年颇觉刺激。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齐袭来,四周漆黑一片,听不到任何声响。于是他有点向往起平日里的无忧无虑来。

他想起了乡下的老母亲不远千里地赶来,只为送一坛韭菜花酱以及小孙子的一双虎头鞋;他想起了终日相伴的妻子在寒夜里为自己掖好被子;他想起了宝贝儿子为自己端的第一杯水;他甚至想起了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事曾经给自己买过的一份工作餐……渐渐地,他后悔起平日里对生活的态度来: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冷漠虚伪,无所作为。

到了第三天,他几乎要饿昏过去。可是一想到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便坚持了下来。第四天、第五天,他仍然在饥饿、孤独、极大的恐惧中反思过去,向往未来。他责骂自己竟然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他遗憾妻子分娩之时未尽照料义务,他后悔听信流言与好友分道扬镳……他这才觉出需要他努力弥补的事情竟是那么多。可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最后一关。此时,泪流满面的他发现:洞门开了。阳光照射进来,白云就在眼前,淡淡的花香,悦耳的鸟鸣——他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人间。

青年扶着石壁蹒跚着走出山洞,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五天来,他一直用心在说一句话,那就是:活着,就是幸福。

放下死亡的包袱,敲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你才能好好地活着。

从死亡的身边经过以后,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一边是死亡的震撼,一边是活着的琐碎,我们很容易被死亡所震撼,然而我们更容易被活着的琐碎所淹没。

阳光禅语

不要去在意那些繁杂的纠葛,活着就是幸福,女人好好珍惜现在鲜活的生命。苦痛、伤害、低迷等,一切的一切仅仅是生活中小小的插曲而已。活着,即意味着追求幸福的资本和契机。

(第四节 生命存于一呼一吸间

⊙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死亡的人。

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很怕提到“死”字。而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生命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

其实,我们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何不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点呢?死其实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才有生,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

天地造化赋予人一个生命的形体,让我们劳碌度过一生,到了生命的最后才让人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后的安顿,这就是人一生的描述。善待自己生的人,也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死。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都在思索另外的答案。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

佛祖听后连连点头微笑。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侧面。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才会有那么多的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却无法改变生命是短暂的这一事实;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鸟为食亡”的悲剧发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只争朝夕”,从不松懈,却身心俱疲的生活。

这些弟子看到的都只是生命的表象,而烧火的小弟子的彻悟,却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犹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间的转化。了悟这点,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

生命之旅,即使短如小花,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的权利。要让生命更精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生命的花朵。生死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一个真正善其身的人,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所以才能够善其死。

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不是每个人就能有嵇康那样的气魄,他在临刑前还要抚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并无奈地说:“从此之后就无人再懂《广陵散》了,它要遗失了。”但如果把大好的光阴用在如何惧怕死的问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活着,把握这一呼一吸之间仅仅一次的宝贵生命。

阳光禅语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换更替的过程。人在呼吸的一瞬间,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人生只在呼吸之间,所以我们要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不追悔往昔。“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吐故纳新,让生命之树常青。

(第五节 一取一舍间分清孰轻孰重

⊙取,便是一杯清澈的水,只那一杯,便无须再希冀天上的银河;舍,就是一抖那背上的重负,只那一抖,便使你我得以仰望浩瀚的蓝天。但人生在这一取一舍之间,生命在无限地升华,并且拥有了自己的高度。

人生就是一连串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懂得取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有两个禅师是师兄弟,都是开悟了的人,一起外出行脚。从前的出家人肩上背着一根铲子,这个铁铲有两个用处:一个是可以随时种植生产,带一块洋芋,把洋芋切四块埋下去,不久洋芋长出来,可以做饭,不用化缘了;另一个是,路上看到死东西就把他埋掉。两师兄弟路上看到一个死人,一个口念阿弥陀佛,挖土把他埋掉;一个却扬长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问他们的师父:你两个徒弟都开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表现是两样,究竟哪个对呢?师父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因为人死了最后都是变泥巴的,摆在上面变泥巴,摆在下面也变泥巴,都是一样,所以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埋也对,不埋也对;取也对,舍也对。《金刚经》有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种大彻大悟很难有人做得到。舍也好,取也好,最高境界恐怕不是你在权衡了各种利弊得失之后作出判断,而是在你看薄了名利,看薄了自己,看薄了世间一切“法”的程度上,一种随意的“舍”。这种“舍”,是舍弃了你视为珍重的、费尽心力得到的、追求一生的“法”这个层面的东西。的确,“舍”掉“取舍”,比你判断后作出取舍还难。

很多时候,人们向往取得,并且认为多多益善,然而,“取”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

蚌舍弃安逸,才拥有了孕育珍珠的权利;种子放弃花朵,才拥有了孕育春天的资格;千古豪杰舍家为国,才垂青于史册;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才有了巍巍中华。取与舍在自然的荡涤中,展现并昭示了生命的高度,数千年的白驹过隙,无数次的金乌西坠,消磨掉了历史的棱角,才打磨出中华文明不朽的生命之碑。

生命的高度是平凡人所远离,却又为世人崇敬的高度。哪怕至恶之人,也不免因“我辈不义之人而入有意之国”而遁去,尽管生命之碑前仅站着手无寸铁的荀巨伯……

的确,取舍对于人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鲁迅弃医从文,改变了他的一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如果当初他不作出这样的取舍,他可能只是位医人治病的医生而已,成不了一代文豪。

取舍之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女人要学会:先舍而舍,则终必得。而舍不舍得,以及怎样去“舍”,又怎样去“得”,就全看自己了。

阳光禅语

人生的高度是一份知足的恬然,生命的高度是能取能舍、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善取善舍的那份安然,懂得取舍对于女人的一生而言,可谓至关重要。

(第六节 当为己悦,为己容

⊙每一个角落都在等待阳光的照耀,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美好时光的到来,每一颗心都在等待心灵的碰撞。为自己鼓掌喝彩,就是尊重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在无情的竞争中获得一份温情。

女人要想更好地品味人生,就要会为自己鼓掌,为己悦,为己容。

人生舞台中,我们每个人都在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是悲剧还是喜剧,每个人都在用炽热的心感受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生活并不会让每个人都如愿以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神采飞扬地站在灯火闪烁的舞台黄金分割点上。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只能在心里呢喃自己的独白,没有人会关注,没有人会在意,也没有人给予簇拥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

面对此情此景,女人是否在嗟叹自己的渺小与庸常,感怀别人的优秀与成功呢?其实,又何必艳羡那些鲜花和掌声呢?鲜花虽然美丽,掌声固然醉人,但它们也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就,却无法否定多数人的价值。只要你真真实实地生活,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自我,那么即使所有的人把目光投向别处,你还拥有一个最后的观众,你还可以为自己鼓掌。

也许你是一只煅烧失败、一经出世就遭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般的釉色,没有精致的花纹,无法被人藏于香阁。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一个泥坯变成一件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已经在烈火中变得灼人而亮丽,你应该为此而欣慰。

也许你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又平凡无奇,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遗忘在那里,可你同样应为自己自豪,长久地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不会吸引人们半点的目光和惊叹,但只要你拥有一双手,你就能为自己鼓掌。

女人要为自己鼓掌,并勇往直前。人生的道路上到处充满荆棘,即使再平静的海面也会有波涛汹涌的一天。相信自己,用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最后的失败,谁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灿烂的。

胜利了,我们一笑而过;跌倒了,我们忍痛爬起,继续我们的人生之旅。或许胜利的旗帜就在前方向我们挥手,或许下一站就是成功,或许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所以女人应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去开拓通往未来的七彩之路。

阳光禅语

真心感受生活的每一次感动,为自己的执著、真诚、善良、勤勉而鼓掌,就是我们对于生命最大的回馈、感恩和滋润。

(第七节 跳出尘缘外,不落世俗中

⊙我们模仿别人,我们迷路了,丢失了,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竟要去哪里……这样的我们如同一只迷途的羔羊,可怜无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很难保持本心,保持真我。我们为了所谓的生活,忘记了本来保留在我们身上的东西,我们最讨厌阿谀奉承,但是我们自己却总是在阿谀奉承;我们不喜欢某个人却因为某种原因去说他的好,之后连自己也觉得自己虚假不堪……

有位富商娶了四个妻子:第一个妻子伶俐可爱,整天陪在身边,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抢来的,长得如花似玉,很美丽;第三个妻子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东奔西跑,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就要去世了,为了测验一下哪位妻子是真心对自己的,他决定考验一下四位妻子,于是商人把四位妻子叫到面前,对她们说:“我就要死了,你们平常都说对我好,如今谁愿意和我一起去阴间远行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呢。”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情愿,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妻子说:“尽管我是你的妻子,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去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欣慰地点点头,与世长辞了。

佛祖解释说:“各位,这位商人就是你们自己。第一位妻子是指肉体,死后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位妻子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就是指你自己的妻子,活着时两人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妻子是指你的自性。人们时常忘记她的存在,但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卡耐基先生在他的著作《人性的优点》中讲道:“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个新东西,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归根结底说起来,所有的艺术都带着一些自传性: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论好坏,你都得自己创造一个自己的小花园;不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小乐器。”

现代人总是太忙,为物质忙,为精神忙。整日行色匆匆,一刻也停不下来。然而一旦当时间的列车突然急刹车,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就会觉得突然闲了下来,很多人就会有一种类似于晕车的感觉,而在此刻,你才开始审视自己,自己究竟是谁?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我们是谁?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吗?或许我们是别人,我们为什么是别人或者像别人?那我们自己在哪?不管如何优秀的别人,那终究是别人,我们自己的本身呢?在哪里?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模仿别人就等于扼杀自己。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当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要羡慕和模仿别人,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保持我们的本心,朴实平和地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就能跳出尘缘外,不落世俗中。

阳光禅语

你开始在一直模仿别人?这样的你迷路了,丢失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向何方……这样的你是一只迷途的羔羊,可怜无比。

(第八节 一颗初心,保藏生命的灵性

⊙一个人一定不要被社会污染得太严重了,保持内心的纯洁,保持自我的灵性,才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明朝有人叫袁了凡,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算他未来的事情一一应验。于是袁了凡就有了一种“顺天应命”的人生态度,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

有一年,他去拜访一位名叫云谷的禅师。云谷禅师对他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进品德,就可以改变命运,并引经典作为证明。

袁了凡告诉禅师,按算命的说法,他自己考不上进士,而且没有儿子。

云谷禅师问:“你自己想想,你能考上进士吗?应该有儿子吗?”

袁了凡想了很久,说“不应该”,并承认他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点,性格急躁,心胸不开阔,不能容人。有时还仗着聪明来压别人,任性,说话不注意,以及太喜欢干净,脾气不好,冷漠,喜欢喝酒,喜欢彻夜常玩,不爱惜身体等。他认为这都说明自己德行不够,所以不应该有福气。

云谷禅师先肯定了袁了凡的说法,随后说:“你今天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就可以改正……务必要积德,务必要宽容,务必要有爱心,务必要爱惜身体。从前的种种,就像昨天的你已经死了。以后的一切,就像你是今天刚出生的(和过去一刀两断),这就是你精神生命的再生……”

袁了凡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在佛前进行了忏悔,并且表露心愿,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云谷禅师给他一个“功过格”,让他每天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

从那天起,袁了凡每天都提醒着自己。他感觉生活和过去不同了,过去是放任自己,而现在是时时警觉。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敢做不好的事情,害怕得罪天地。遇到别人恨他、诋毁他的时候,他也能有度量宽容了。

他做了一本空表格,起名叫《治心编》。每天做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有记录,看自己做的善事有多少。后来,他的性格大大改善,而命运也变得越来越好。

通过改正错误、不掺杂念地行善积德、修身养性,袁了凡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找回了自己内心的灵性。

一个遗失了生命的灵性的人,是无药可救的人,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寻找生命中的灵性。

每一位佛都在放光,何以众生看不见呢?因为被自己的业力盖住了,所以看不见佛光。等定慧到了,只要一定,自身光明随时都可以跟佛的光明相接。打起坐来,不管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黑漆一团,这就证明地狱在面前——因为自己内心污染得厉害,光明就被遮盖住了。

阳光禅语

真心没有了,这就好比说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家的家门。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迷惑呢?原因就在于虚妄遮蔽了真心。

(第九节 在自然中体悟生命

⊙不妨每天出去散步,这样一方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让你的内心感受阳光、蓝天、大地,感受世间万物的美丽。

横亘的大山,茂密的森林,成群的山羊和宠物,美丽的小屋……这就是丽贝卡在澳大利亚詹伯鲁的生活。她站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晨曦洒在她历经九十二年寒暑的脸上,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年轻得令人吃惊。她一个人在这里过着孤单但不孤独的生活,几个为露营者准备的帐篷为她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山羊奶是她最好的营养品。她每天都要在林中散步。如果不能按计划行事,她也要在脑子里把那条路走一遍。

读完以上文字,你感觉这位主人公的生活怎样,是不是感到一股凉凉爽爽、淡雅悠长的气息迎面而来?这位主人公的生活,清新、简朴、淡雅、乐观,很令人羡慕。以推崇“简单生活”理论闻名的美国作家玛丽·茵·普兰特指出:当你用一种新的视野观看生活、对待生活时,你就会发现许多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丽的,而许多美的东西正是那些最简单的事物。

这位主人公的生活之所以美好,正是她有了一颗善于走进简单生活、走进美的心灵。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营营役役,奔波劳碌,工作成了我们每天生活的目的。因此,人们也很少再去亲近美妙的大自然了。

无论我们白天的生活如何忙碌,我们的心中始终会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就是抛开无休止的工作,远离令人窒息的都市,让渴望自然的心静下来!小桥流水、一片荷塘、大片竹林、庭院花草……生活开始进入另一种淡泊的平静境界——当世界浮躁的时候,唯有心平气和者方能获胜!

接触大自然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当你抛下一切工作来到海边,看着那湛蓝的大海,浩瀚无边,以其博大的胸襟容纳着那些江河,让你突然之间觉得曾经那些明争暗斗一下子变得俗不可耐,变得如此不值得一提。那些鲜亮的贝壳,那些鲜活的生命,让人一下子觉得清新无比。让自己的心情尽力融入海风中,当海风拂过脸颊,有一种由衷的超脱感,于是我们感慨:其实生活可以这么简单,这么充满活力。

当你来到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旁边,呼吸着来自田间带着泥土味的大自然的香味,看着这一草一木都翠绿地生长着,看着水渠里清澈的水流向远方,听着荷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哪怕平日里惹人烦的知了此刻也会变得可爱无比,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很简单,却令人心旷神怡。

找回生命本真,体验简单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亲近自然。因此,我们应该将亲近自然确定为精神追求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第十节 享受诗意人生

⊙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是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做这一切,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妇人,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跋山涉水,再危险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淇淋,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合情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出户外,甚至彻夜不眠,用自己的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场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林语堂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

如果我们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利益,我们的辛苦劳作也会变成一种乐趣。让我们把眼光从“图功名”“治生产”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我们生命、生活中的这些美好吧。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花儿会说话吗?”

“噢,孩子,花儿如果不会说话,春天该多么寂寞,谁还对春天左顾右盼?”小女孩满意地笑了。

小女孩长到十六岁,问爸爸:“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吗?”

“噢,孩子,星星若能说话,天上就会一片嘈杂,谁还会向往天堂静谧的乐园?”小女孩又满意地笑了。

女孩长到二十六岁,已是个成熟的女性了。一天,她悄悄地问做外交官的丈夫:“昨晚宴会,我表现得合适吗?”

“棒极了!”外交官不无欣赏和自豪之情,“你说话的时候,像叮咚的泉水、悠扬的乐曲,虽千言而不繁;你静处的时候,似浮香的荷、优雅的鹤,虽静音而传千言……能告诉我你是怎样修炼的吗?”

妻子笑了:“六岁时,我从当教师的妈妈那儿学会了和自然界对话。十六岁时,我从当作家的爸爸那儿学会了和心灵对话。在见到你之前,我从哲学家、史学家、音乐家、外交家、农民、工人、老人、孩子那里学会了和生活对话。亲爱的,我还从你那里得到了思想、智慧、胆量和爱!”

一个优雅快乐的女人,会感受生活,会品味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的内容。虽然享受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创造财富,发展经济,这当然是正经的事。但是,劳作本身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写意”。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使生活充满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

阳光禅语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外,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

同类推荐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开辟心灵后的花园

    开辟心灵后的花园

    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介绍了如何排解压抑和烦恼,让快乐与自己常相伴。
  • 圆通力:最给力的处事智慧

    圆通力:最给力的处事智慧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拒绝朋友的请求?如何培养优质人脉网?如何增加社交亲和力?如何回答女友的诘问?怎样与挑衅的同事相处?怎样机智化解办公室冲突?蓝雨编著的《圆通力(最给力的处世智慧)》教你如何用机智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可能的冲突和危机。
  • 百折不挠

    百折不挠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奠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像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修身、敬业报国、求真务实等。本书值得一读。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热门推荐
  • 我的小骄阳

    我的小骄阳

    如果当初没那么喜欢,又何必来让无辜的人受伤。为什么非得要所有人都不信了,你才开始相信,开始知道挽回,开始知道珍惜。我的小骄阳呀,怎么就看上我这颗暗淡的星呢。(死懒作者懒得多写介绍。感觉没写好等我十二月回来改文。)
  • 狂诛

    狂诛

    与仙斗,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与天斗,更晓我命由我亦由天!
  • 尘封的情缘

    尘封的情缘

    音乐学院毕业的温蕊与男友出国之即,突遭家庭变故,为了照顾家人做起了并不被看好的钢琴家教,随后在教学过程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庭,认识了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培养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更遇见了与之同样背负心灵十字架的青年才俊谢天佑,随之展开了一系列啼笑皆非但又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
  • 嫡女荣华之江山为谋

    嫡女荣华之江山为谋

    扶桑国丞相嫡女谢如苏,错爱豺狼,引得姑母身死,谢家凋零。饮鸩身死,没想到再睁眼,重回青春年少十三岁,一切错误都还未铸成。重活一世,谢如苏只想保护姑母和谢家,为拂叶铺路,助他君临天下,娶得如花美眷。没曾想,到后来,那位如花美眷竟然成了她···
  • 前方孤女请绕行

    前方孤女请绕行

    从前有一个孤女,她的父母在一夜间死去,从那一刻开始,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出杀害她父母的人,在找凶手的期间她遇到了一个男生,她和那个男生成为了路上最好的伴侣,但是她没有想到杀害他父母的人就是那个男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女孩很爱我

    这个女孩很爱我

    陈果和蓝雪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了同事,然后一起谈恋爱,旅游,创业,投资,经营分公司,不断付出俩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车子还有好几套房子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也包括俩人的人脉关系也特别的广,感情从恋人到夫妻,又从夫妻到朋友,最后又成为了夫妻,然后俩人的儿子和女儿,一年一年也渐渐的开始长大,可是好景不常在,负面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轮到他们的家庭。命运这事情谁都不能做决定,好或者坏可能都是有比例吧,十几年后,女儿远嫁被家暴,儿子在国外与人打架斗殴,陈果替自己的女儿打抱不平,蓝雪一直在国外处理自己儿子的事情,得知自己老公和女儿出车祸后,就开始变得神神兮兮自言自语……
  • 终极高手闯花都

    终极高手闯花都

    纵横杀手界的萧云接到老爹紧急召唤,因家族遗传问题,他必须找到一名属于至阴之体的女人。而萧云刚刚来到江浙,便被卷入了一场银行抢劫案之中。随后迎来了警花卧底,纷争,暧昧,不断来袭。
  • 异域神州道

    异域神州道

    自寻道向前找自有人间道水和山走了多少数不着天不老保我家乡永远的好看尽尽是青山青山处处雨急风高故园路竟是走不尽长路道人道道神道自求人间道妖与魔都说自已好风起雷暴天地鬼哭神号旧日疆山为什么变成了血海滔滔故园路怎麽是不归路旧日疆山为什么变成了血海滔滔故园路怎麽是不归路问人间到底道在哪里找
  • 复仇进行时:公主殿下请赐教

    复仇进行时:公主殿下请赐教

    十年前她们因为各不相同的原因被赶出家门,十年中,为了同样的目标一起奋斗,成长,十年后,又再一次因为同样的目标来到了同样的地方。在这里她们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他,他,而他们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到她们的计划呢?又是否能让她们走出仇恨的阴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