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山洞中的三人睡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时分,纷纷转醒过来。
忍武虽然是睡得最晚,但是起的确实最早,一方面是忍武已经习惯了早起练剑,另一方面确实忍武与雨思挤一张草席,内心难免有些激动,小师姐身上淡淡的香味环绕着忍武,这忍武也是春心萌动的年纪,一整夜却也是没睡好觉,就是入了梦,却也全是小师姐的影子,有时梦到小师姐嫁给他了,又有时梦到失去小师姐了,却把忍武从梦中忽然惊醒了,如此反反复复熬到了天明,忍武却也是只得起身了。
忍武走到洞口,昨夜的雨早已不知是什么时候已经停了,雨后的秋山有些冷冽,一片片金黄的落叶飘进山涧,脉络分明的粘在溪边的沙石上。溪水并没有减缓,还是哗啦哗啦的流淌着。四周安静极了,连鸟鸣都没有一声。
忍武回到洞中取出自己佩戴的长剑,信手舞动起来,却是把这72路百花剑法从头到尾的使了一遍。这空山幽谷之中使出这百花剑法,却也是别有一番感触。忍武将这剑法的变化又一路一路使出,这一遍却不似第一遍那般流畅,毕竟忍武修习这百花剑法仅仅三个月,虽然这三个月中忍武可以不断和小师姐雨思切磋试招,比自己一个人修炼的进度快了不止一倍,但是忍武毕竟修行这个剑法的时日尚短,虽然已经对剑法的主要的变化了然于心,对于剑法之中一些细微的变化还是有些生疏。是以虽然忍武可以将这百花剑法的主要招式从头到尾流畅的打一遍,但是若是深入到每一路具体的微妙变化,忍武的剑招还是略显生涩了。
忍武把这剑法的具体变化又练了一遍,这一遍所花费的时间确实有第一遍的时间的四五雨思披散着头发走出山洞,借着山涧里的溪流洗漱一番,又把头发扎成马尾,看到忍武已经练剑多时了,不禁以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向忍武。待得雨思洗漱完毕之后,也回到山洞中取回长剑,挺剑和忍武过起招来。
忍武急忙挥剑迎接,却发现雨思的剑术比昨天切磋之时精进了不少,原本剑术中存在的滞涩之处已经消失了不少。忍武心中不禁暗暗羡慕小师姐天资高绝,只是昨夜中请教张远生一些剑法中的问题,再使出剑法时就能把张真人的指点活学活用,改进自己剑法之中的破绽,这份聪明伶俐确实忍武远远不足的。
虽然如此,忍武与雨思相斗却也是不落下风,原来忍武今日早起练剑也是为了消化昨日与张远生交流的所得,此时剑法修为也已经是精进不少,与雨思相斗,这才打个旗鼓相当。两个人越斗越越心惊,原来两个人暗暗估计一日之前的剑术与此时的剑术相对比,确实感觉之前的百花剑法练的太不成样子,只怕现在的自己对上之前的自己,只用几十招就可以取得胜利了。张远生不愧为岐山剑派的掌教真人,张远生的一番指点真是给二人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其实忍武和雨思到是张远生了夸大了张远生指导的作用了。两人进步如此之大,甚至有一页之间有脱胎换骨之感,其实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一是忍武和雨思内功基础扎实,对剑法的感悟积累已经是极深,此时经人点破,自然能够由量变引发质变。二是张远生自身剑术修为极高,一番指点自身高屋建瓴,都是直指两人剑法或者修行之中的漏洞。三是忍武和雨思的悟性都是极高,这才能一点就透,若是换做寻常弟子,只怕是和张远生畅谈个十天十夜也未必能够谈到点子上,有所收获。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刘远山平时对弟子疏于指导,这人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山上,对弟子的修为进境一问三不知,弟子修炼武功也全靠自觉,他做师傅的扔一本秘籍或者剑谱给弟子就甩手不管了,对自家闺女也是如此,弟子修炼剑术很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犯了一些很基础的错误,此时已经张远生指正,自然就能突飞猛进。
一个人练剑很安静,但是两个人切磋就有些吵闹了。忍武和雨思切磋了一会儿,却是张远生也被吵醒了,他走出洞来,负手立在一旁却是观看忍武和雨思切磋。
两人斗了大约二百余招,开始时两柄长剑还是相互周旋,并不相交,到后来却是长剑交锋的越来越多了,到后来金属交鸣之声响成一片,连绵不绝,显然两人攻守拆招已是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这长剑相交之时就是内劲比拼之时,若是能够在长剑相交之时用内劲荡开对手的长剑,就可以打乱对面的剑招,达到了以力胜巧的作用。之前忍武和雨思相互切磋之时,在长剑上并不运有内力,而是纯粹以剑招相斗,一是为了节约体力,提高每天对剑招的训练量,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运足了内力一个收手不住,就会误伤对面。此时两人都觉自己剑招有了很大的进益,却是不约而同的在剑招上加上了内力,看看自己到底能到达哪一步。
两人斗到了二百招时,两人的内力都已经都已经催动到了极限,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淡淡的轻烟。两人的剑招变化还是层出不穷,在剑招上两人一时难以分出高下,而这百花剑法防守周旋的能力胜于进攻杀敌的能力,由此雨思虽然在剑术内功上都少胜于忍武一筹,但是却也难以在对决中占到什么便宜。
两个人斗到三百余招之时,都知道战胜不了对手,也对自己当前的实力有了深入的了解,于是相互对视一眼,默契的各自后退一步,收起长剑,回到张远生身边。
此时尚是清晨,张远生随身干粮已经被打湿了,于是忍武和雨思便把自己的干粮各自分一部分给张远生,回到山洞中盘坐在草席之上,开始吃了起来。吃饭之间,忍武二人也是细细聆听张远生对于二人这次切磋的评价。
张远山虽然没有修炼过这百花剑法,但是这百花剑法乃是典型的岐山剑派的功夫,岐山剑派的功夫大多一脉相承,剑法都是走的变化瑰奇的路子,因此张远生凭着自己深厚的岐山剑术修为,倒是能对忍武二人的剑法的不足之处提出独到的见解。忍武和雨思又相互交流了各自对百花剑法的新的收获,两人都感觉自己对这百花剑法的理解又是深入了几分。
待到三人吃完早饭,雨思就忍不住抓着忍武的手又出去切磋,印证两人最新的收获。忍武心中也有此意,于是又拔出长剑和雨思斗了起来,这一遍两人的剑法还是百花剑法,但是一招一式之间,却是和早上的切磋又是有所进益。两人又斗了二百余招,却也是奈何不了对面,于是就各自收起长剑,退在一旁休息。
“张师伯,这百花剑法虽然变化精妙,但是确实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啊,到时后门内大比,不知道我们这点内力能够磨死几个对手。爹爹他又不知什么时候回山,师伯,我们该怎么办啊?”雨思一边说着,一边眼巴巴的盯着张远生,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罢了,我看你们两个人天赋都是不错,又是颇为勤奋上进,也不知道刘远山怎么能把你们剑法教的这么不像样子。”
“师伯,师父其实对我们很用心的。”忍武道。
雨思赶紧拽了拽忍武的衣角,示意忍武不要插话,心中暗想,爹爹这种放养式教学,也只有忍武这种傻子觉得教的好了。
张远生也不在意,接着道,“我在这朝阳峰后山潜修三年,有所感悟,创了一门奔雷剑法,这剑法走的是以快胜慢,攻其不备的路子,虽然防守能力不太足,但是用来进攻确实颇为凌厉,我能与两位师侄在这山洞中相遇就是缘分,今日便将这剑法传给你们吧,正好和你们所练的百花剑法相互补充,也不算是埋没了这门剑法。”
张远生说完,就轻轻拍了一下忍武手中的剑鞘,鞘中的长剑被张远生的内力所激,确实嗡的一声飞出剑鞘老高,张远生纵身一跃,凌空抓住长剑,落在高出的一块岩石上。只见张远生骤然出剑,这长剑在刺出的一瞬砰的一声炸响,确实长剑夹杂着内力震动空气的声响,当真宛如惊雷。张远生手中长剑却不停留,一连串十七剑刺出,每一剑都是风起云动,整套剑法却是一气呵成,这十七剑一剑快过一剑,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后一剑的剑势都是借着前一剑的剑势,虽然招数越来越快,但是威力却是一剑更胜一剑,直到最后一剑之时,只见张远生把这长剑像这山涧的石壁刺去,只听一声闷响,长剑已经刺入了石壁直至末柄。
张远生又运了一口内力,一点一点的将长剑从石壁之中拔出,忍武的钝剑却是丝毫无伤。
这山涧两壁的石块经过这溪水的冲洗,已经是十分的坚实,平时若是忍武用长剑向这石壁刺去,只怕当场就把这长剑折成两段,能将这长剑刺入石壁,确实是这剑法到最后已经达到了剑气相合,气为剑锋的高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