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吃过了早饭,玉九歌就带着一行人出了清林苑的正门,成公公和孟姑姑一早儿的得了信儿也都赶了过来,送她出门。
孟姑姑毕竟年长些,在一边嘱咐着齐姑姑,成公公则拉着周百兴说了一通话,这会儿也就差不多到了时辰。
玉九歌带上帽兜,由齐姑姑扶着上了打头的四匹马马车,金缕、玉衣则上了后面的那辆稍微小一点儿的马车,银铃和翠珠则留在家里主事。
玉九歌、齐姑姑、金缕、玉衣都是第一次出清林苑的门,当车队开拔,几人都有一些紧张和好奇,可碍着礼教没有人掀帘子观看。只能通过外面的声音来猜测。
清林苑虽说地处皇陵界,但也不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相反因为这里葬了七八位皇帝,陵墓就有好几座,那些个监、园、卫处的人加起来不说有一万也有个几千,现在来看俨然像个繁华的村子。
皇陵周围的道都修的很宽敞,这样皇家祭祀时的马车就能顺利通过。玉九歌她们这四匹马拉的马车走起来,堪堪占了一侧的道,另一侧照样可以过马车。
车轱辘骨碌碌的直转,虽然玉九歌这辆车的厢体很大,但毕竟是由四匹马拉着,走起来倒也不吃力,反而马儿还很悠闲,游刃有余的样子。
前两天下过雨,路面的状况虽然不太好,但内务府的马车减震效果好,再加上车里铺了厚厚的垫子人倒也不难受。
这次出来,齐姑姑把王福寿带了出来,因他会赶车,所以做了车把式,此刻正坐在打头那辆那车的车辕上,拉着缰绳。
小黄门做马夫,对于玉九歌这个公主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斜斜的倚在厚厚的垫子上,玉九歌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看着手里的话本子,齐姑姑则坐在一旁摆放带过来的茶点。
玉九歌看着话本子,耳边断断续续的传来了叫卖声、骡子声、讨价还价声。
虽然心里有些好奇,但因为幼承庭训,玉九歌还是压下了心底的好奇,忍着没去掀帘子,谁说没有掀帘子,可耳朵却支了起来。
“姑姑,前边就是咱们皇陵的小市集了。”帘子外边突然传来了王福寿的说话声,齐姑姑小心的看了一眼玉九歌,玉九歌没丝毫表示,因着这是市井之处,齐姑姑也不好答话,抿了唇不做声。
所以一时之间空间里有些安静。
王福寿听了听里面没动静,动了动身子,他身后的帘子就好巧不巧的漏出了一条窄窄的缝隙,“姑姑,你在听吗?”
齐姑姑又看了一眼玉九歌,见玉九歌眼角含笑的看着那条缝隙,就伸手敲了敲车壁。
王福寿得到暗示就坐着不动,那条缝隙也就一直还在,“姑姑,您不知道,这片儿地界儿往前数那就是个小村庄,村里人不多,就靠种点儿庄稼糊口,日子过得可紧吧了,后来听说是来了个风水先生绕着十里八村走上一圈,也该着是这儿有灵气,没过一年锦衣卫就圈了地,定为了皇陵。”
王福寿絮絮叨叨的,齐姑姑怕玉九歌听着烦,小心的觑了一眼,见玉九歌歪着脑袋,透过缝隙看得津津有味儿的,发觉齐姑姑的视线,还冲着齐姑姑一笑。
齐姑姑心里有了底,也就没拦着王福寿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