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随时做这个动作: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俞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腰俞穴
当骶管裂孔中,由尾骨往上3寸处(约患者四指宽),仅有一穴。本穴属督脉,与下焦系统(肚脐以下部位)关系密切,能温润下焦,通畅气血。主治腰脊重痛、举动不得、俯仰艰难,或腰以下至腿部冷痹不仁,及妇人月经毛病、溺血等症,亦为治疗不孕症、寒湿腰痛、风湿病等之要穴。
命门穴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之症与肾阳不足症多属一致。补命门穴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经常按摩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血补气,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腰痛、肾寒、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
掌擦法: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
采阳消阴法:背部对着太阳,意念中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腹部
实心掌拍腹部
肚子稍微用力挺出,两手以实心掌轻轻拍打30~50次,或以揉腹替代敲打。可增强肠胃功能,防治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凹形掌拍腹部
首先将五指并拢,手背稍拱起,使掌心呈回形,然后以其用适力和有节奏地拍打全身。拍打顺序是自下而上。在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掌心实实地拍在身上,而是要用凹形手掌拍打,同时手掌与皮肤接触时要形成一个空洞,可以很自然地发出“啪!啪”的声音,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振动,还不会感到疼痛。这个拍打手法能让你的肌肉结实和变得富有弹性。
按摩腹部调节便秘
按摩调节是指借助简单的按摩手法,来使气血通畅,增强消化排泄的功能,加强大小肠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通畅大便。按摩多在晚上临睡前和早晨起床前分别做一次。手法很简单,先把双手掌互相摩擦到发热,再把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放在上腹部,先从左向右旋转按摩15次,然后在下腹部按照这种方法左右各旋转按摩15次,做完上、下腹部按摩后,从心窝处往下推,一直到耻骨联合处,再做20次左右。
按摩时动作要轻,不能太用力。按摩时先排净小便,不要过饥或过饱时按摩,全身肌肉要放轻松,思想集中在排便的意念上。按摩时如果腹中有气,肠鸣,有热感,别担心,这些都是按摩的效果。一旦产生便意,要立即去排便。排便时两手手指并拢,合力由左下腹往左上腹来回地做直线按摩。刚开始做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要耐心地坚持,每天同时间多重复进行。成功的次数多了,就会养成大肠蠕动的习惯,就可以每天定时排便,排出体内的毒素。
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因此,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逆时针揉转,每次360下。
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想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气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气海穴是补气的要穴。气海,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从而化为充盛之气,因此,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所以得名气海。古人说,“气海一穴暖全身”,是强调该穴的保健养生作用。
气海和关元穴在人体下腹部,就像一对好姐妹共同保护着生殖系统。下腹部是女性的子宫、男性的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极其重要的部位。
刺激该穴时,要求我们和呼吸结合起来,先排空大小便,换上宽松的衣服,放松腹部。然后用手抵住气海,徐徐用力下压,同时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6秒钟之后,再恢复自然呼吸。如此不断地重复,可以很好地填精补肾,让人每天都有饱满的精力。
两肋
拍打肋部有助于肝胆、脾胃的健康。左手举起,空心掌或实心掌均可,先用右手敲打左肋,再以左手敲打右肋,从腋下拍到腰部,再到脐部结束。右侧一样。各敲打10~15次。
很多人发怒时,会感觉两肋位置胀痛,这是由于肝经从两肋经过。在中医养生文化中,拍打两肋有助于肝经气血运行,是养肝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对于肝火旺的人,常拍打两肋或者胆经,有助于清泄肝火。
大包穴和章门穴
两肋处有大包穴和章门穴,常按这两个穴位,可调和肝胆脾胃、防治虚劳、瘦弱等症状。能健脾理气,舒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身体瘦弱的人,容易出现虚劳、气不足等现象,这时候可以通过按摩两肋来调理。
大包穴位置:侧胸部,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
章门穴位置: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按摩方法:身体直立,全身放松。先搓热两手,将两手心贴于腋下双肋大包穴处,旋按36次;然后将两手心贴于双肋章门穴处,旋按36次;用双掌沿大包推至章门,然后至两腰,推36次。
臀部
人体是一个由经络组成的系统,臀部这个位置,从后边看是膀胱经经过的位置,与人的肾有关。而从前面看,就是肝经等经过的位置,经常坐着不运动的人,经过臀部的这一段膀胱经最容易淤阻,受寒。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不通,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形成各种各样的病。而这种堵塞在身体外在的表现就是臀部赘肉多,大腿粗,面部色斑严重。打通臀部的经络是治疗腰腿痛、妇科疾病和瘦臀的根本。
松弛、下垂、丰满有余的臀部大多处于“病态”,一方面是因为脂肪在腰、背、腿部重复堆积;另一方面是因为臀部的肌肉力量过于薄弱。而锻炼则可促进脂肪的分解,加强臀部肌肉的承托力,但有些人由于身体状况,无法做运动量过大的运动,正因为如此,按摩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不仅能分解臀部的赘肉,增强臀部肌肉的依托力,还可以治疗疾病。
(1)俯卧,将手放在臀部外侧,用力向臀部内挤压,同时用力缩臀肌,重复20次。
(2)俯卧,手按臀部,左右挤压,重复100次,随后用手掌揉搓臀部,直至臀部肌肤发热为止。
(3)俯卧,双掌重叠,从臀部的最高处向臀部四周做放射状挤压,重复100次。
(4)侧卧,手从其臀部下推挤到大腿部,重复推挤20次。
(5)仰卧,下肢不动,用力上抬臀部20次。随后,左右扭腰30次。
(6)端坐地上,双手揉搓左膝,向前推拉反复30次,左、右膝交替进行。
承扶穴
承扶穴位于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长时间伏案,脑袋易变得昏沉,工作效率也不高。拍拍臀部可以改善脑部供血。虽然两个部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对消除疲劳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有两条重要的经络,连接着臀部和大脑,这便是膀胱经和督脉。其中,臀部中间的尾骨有个长强穴,是督脉的起点,气血会从这里被输送到头部,所以敲打尾骨和臀部的承扶(臀横纹中点)穴,可以刺激督脉与膀胱经的气血运行,起到改善脑部供血,活血益气的功效。
环跳穴
环跳穴位于背后的臀部位置之深层,自己看不到,也无法拍打得很正确。最好稍微拉大范围,在穴位附近多敲打几下。必要时可请他人协助敲打。
环跳穴为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处,经常敲打此处可舒筋活络,强腰益肾,祛风散寒,能防治腰痛及坐骨神经痛。
采用站姿,先用双手掌心敲打整个臀部10次,然后双手握空拳,叩击环跳穴36次。
全身放松,左脚站立,右脚弓起,左手扶着桌椅或墙壁,右手握空拳,以拳头下缘肌肉敲打右侧臀部中心处下缘的环跳穴。若换右脚站立,则左脚弓起,右手扶着桌椅或墙壁,左手握空拳,以拳头下缘肌肉敲打左侧臀部中心处下缘的环跳穴。
腰骶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缘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块腰椎、一块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带下部位。
腰骶部劳损的主要症状是腰痛或腰骶部疼痛,劳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患慢性病、情绪低落或气候变化时,疼痛加重或复发。劳损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异,一般在局部可查到压痛或叩击痛,也可有姿势改变或跛行。无神经障碍。X射线检查及化验检查均无异常。有姿势不良、下肢畸形、从事强迫体位劳动或缺少体育锻炼等病史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需考虑此症。腰骶部疼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病症多伴有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妇科如果有炎症,例如盆腔炎,有时也可以引起腰骶部的疼痛,怀孕时,多在妊娠中后期有腰骶部的不适。另外,肛肠科的深部脓肿也可以引起。
采站姿,以双手的手背轻轻敲打骶部、尾骨两侧,再稍加力度拍击臀部,共拍2分钟。有助于预防前列腺肥大,改善性功能、便秘、痔疮等症状。
最后要说的是,为了预防腰酸背痛,平时要加强项背部及腰腿部的功能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打打太极拳以及自我按摩等。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及受凉、感冒等,不要长久待在空调房内。常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每隔1小时左右,最好站起来休息一下,有助于减轻腰背疲劳。
腰眼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
八髎
八髎是8个穴位,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平时若能经常摩擦按揉这些穴位有防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等病症的功效。
双手后背,用手掌在腰骶部皮肤快速上下或左右摩擦按揉等,一天1~2次,每次100~200次。操作时,不仅感觉到局部发热,最好还仿佛有一股热流传导至前阴和小腹部,甚至通达到双脚。当然,由于用力的关系,一般自己操作的效果不如他人操作的效果好。可嘱被操作者屈肘前俯,坐在矮凳上,操作者立其侧,手掌伸直,用掌面着力,紧贴骶部两侧皮肤,自上向下连续不断地直线往返摩擦5~10分钟。此擦法有温经散寒、调和气血、补益下焦、清热利湿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按压推擦此组穴,有引发女性流产、早产的危险,妊娠者慎用。经期要慎用,若闭经或月经量稀少,可如此操作;若月经量较大则忌用。还有,引起腰酸背痛的原因很多,若怀疑有肿瘤、结核以及化脓性炎症等,请不要如此按压摩擦。
双脚
我们知道,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从足部经络及穴位和反射区来看,它贯汇人体12经络,集中身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通过足部按摩可直接刺激血管、神经、关节、韧带等组织。而足部经络则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以经络为联系,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肤皮毛联系成一个有机体,使脏腑机能正常,阴阳平衡协调,进而维持人体的机能正常。这就是按摩双脚能治病的原理。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也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