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编制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是一个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互动生成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规划应该成为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人共同的责任。学校要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当成一个系统来看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编制提供引领、指导、服务等保障条件。作为教师个体,在编制专业发展规划时,要从组织和个体双方面来考虑,减少在制定规划时的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自己专业发展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流程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行动设想和行为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一般按照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进行。具体来说,一是认清自己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二是设想以后每个阶段的大体时间和发展任务;三是设计和提出成长中需要创设的条件和必须落实的措施。
(一)“生涯理论”明确专业规划起点——知道自己在哪里
● 剖析自己、分析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 评估内容: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
● 评估环境与人的成长、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了解自己的环境状况——环境特点、环境变化、环境与个人的关系、环境对自己的要求、环境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师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需求,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可以为教师确定自己的发展水平和需求提供认知基础,有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确定合适的专业发展目标。舒伯把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费斯勒提出的职业发展的可循环模式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是一种直线式的阶段模式,而是一种有发展、有提高、有停滞、有低潮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职前准备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与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以及生涯结束阶段。
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程看待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有助于帮助教师把握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促进学校与教师分别在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有利于新手型教师以及不同水平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组织要提供各种讲座、文献资料,促使教师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帮助教师明确知道自己目前职业发展的阶段,选择与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专业发展目标,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道路指明方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还有助于教师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反思自身专业发展。这种反思必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前,要能结合教师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对个人专业素养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然后从师德修养、专业学识、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和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分项描述,明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当前所处的阶段,为自己专业发展确定方向。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分析影响自己专业发展的环境因素,特别是要熟悉自己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建设策略、教师管理政策等,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寻找有利的条件支撑。
(二)“职业锚”定位专业发展愿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 志向是立业的前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目标是行为之源、之终,是人生的动力源泉。
● 目标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 分阶段目标构成职业生涯的具体内容。
● 分阶段目标一般有:
(1)短期目标:1~2年目标;
(2)中期目标:3~5年目标;
(3)长期目标:5~10年目标。
职业锚是教师自我职业发展的习得定位,即个人进入工作情境后,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所感受到的与自己内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的,能满足自我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主要指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即对职业中的工作方向作出选择。教师在路线选择中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是选择向教书育人方向发展,还是向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或是几者兼而有之。二是能往哪一路线发展?不同的发展路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同,每个教师的客观条件也不同,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必然不同。三是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不同发展路线为教师提供的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不同,教师要根据自己条件和所在环境条件,从现实出发,量力而为。总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需要教师在综合考虑自身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作出。
教师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如适应期、成熟期和特色期)和不同的发展需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某一特长发展等)作具体的分析。既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确立某一种类型的发展目标,也可以针对不同方面来确立不同类型的发展目标;既可以多项并举,也可以有所侧重。所有的目标都要指向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而且每一个目标都要明确具体、恰当可行。同时,要根据目标任务的性质进行时间安排:近期目标:指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目标;中期目标:指两年到三年的目标;长期目标:一般不超过五年。这三个阶段性目标应有内在的关联性、递进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长期目标对近、中期目标具有统领作用,中长期目标的要求必须分解后体现在近期目标之中,进而通过一个个近期目标的达成来不断逼近和最终实现中长期目标。
(三)“学习地图”构建发展目标实施路径——知道自己怎么去那里
学习地图(learning maps)原是指企业基于岗位能力而设计的员工快速胜任学习路径图,同时也是每一个员工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路径图和全员学习规划蓝图。
学习地图能够从战略角度审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定位、内容、方式,从而使教师有能力从不同角度获得学校内外各方支持,推动自身专业发展。同时,学习地图也有利于教师提升个人管理素养,系统掌握需求分析、计划制订、实施控制、效果评估这四个专业发展管理关键领域的工作方法与工具。
● 路径是愿望与目标的桥梁,必须正确选择。
● 路径是在综合上述考虑之后应该作出的必然选择。
● 职业路径:行政—管理型、专业—专家型、研究—学者型……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要考虑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方面的条件,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确定达成目标所需的特定的专业发展内容,进而确定完成专业发展任务所要开展的活动。
行动研究是一种集“行动”与“研究”为一体的、不断在行动中反思和调整、并基于反思和调整改进行动的行动策略。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是计划、行动、反思、新计划、再行动……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事实上也受益于这样的“行动中的研究(反思)”和“研究(反思)中的行动”交互作用的过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付诸实践,如能以行动研究的策略对待,有更大的可能真正地改变自身的职业生涯。
制定行动方案(落实哪些具体措施以到达目的地)。行动方案的设计应有阶段目标、针对发展路径和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的行动计划。计划的过程是分步的,内容是具体的,设想是可为的,行为是可控的,绩效是可测的。计划的设计应着眼于当前而不是长远,着眼于力所能及而不是好高骛远,着眼于局部而不是全部,着眼于改善而不是突破;不追求一蹴而就、脱胎换骨,而期待逐年稳定地有所进步。针对现状分析中自身专业结构和实践能力的优势和不足,按“内外控兼容的专业发展路径”,着眼于实践探究和校本研修,依据自身的专业要求和岗位职能,从“教、学、研”三方面来设想自身专业结构的优化,即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行为的改善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确定行动举措。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其他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目标意识和行动的计划性。因此教师要根据目标的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制订行动计划时,首先要把发展目标进一步地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然后选择完成各个子目标的、合乎逻辑的、可操作的行动项目,最后对这些行动项目在时间上进行系列性的安排。这些行动项目应是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如读书、研究活动等。在具体行动计划的设计上,应参照自身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行为特点,把握“三个关键”——关键时期、关键人物、关键事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来设想。
“关键事件”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给教师创造了一些选择和改变的机会,这既可以集中体现教师对自我已有的内在专业结构合理性、适应性的评价和最终决策,也可能包含着教师对长期累积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体悟。同时,它又能够引发教师的自我澄清和个人思维的清晰化,促进包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在内的教师专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
设计行动档案。教师制定了自我发展计划后,需要创建一个作为计划一部分的成长记录袋,提供一些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及学习效果的事实材料。一个成长记录袋应该包括下面所有的或更多的内容:学习活动笔记;教学反思或教后记或日记;学生学习样本;资料及资料分析;课堂计划或其他工作样本;教学设计以及自己的教育叙事;科研成果或发表的文章或其他印刷材料;课件或其他电子演示文稿;录像带;照片等。
成长记录袋设计原则:所创成长记录袋要条理清楚而且容易理解;包含的材料和成长计划应有明确的联系;演示稿中要插入一些自己的观点,而且各材料之间要相互联系;应反映出职业特征,并包括完整的示范性材料;每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应包含有相应内容;应该包括至少一篇经过思考并能清楚说明所获知识的文章。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容架构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作出的,能够促进自身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具体包括:教师对职业目标与专业成就的愿景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具体岗位的选择,对各专业素养提升目标的设计,对专业成长阶段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学习、实践措施等。
(一)分析自我发展状态
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总体状况的分析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虽然它主要是用于企业竞争的分析方法,但它更是一种哲学,也适用于教育者个人。“SWOT”即对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进行分析的方法。
教师在自我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定位,再运用诊断的方式对自己的专业结构,即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作分析,了解自身内在专业结构的优势和不足,把握自身专业发展的起点和有待改进、突破的重点。对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应更多侧重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水平、教学实力和存在的问题;而对威胁和机会的分析,则需要更多地着眼于外部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教师要尽可能地对面临的各种机会进行评估,确定专业发展目标,把握最佳发展机会。
分析自我发展状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自我分析与评价”阶段,主要是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志向、兴趣、需要、性格、特长、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以及专业发展水平等的分析与思考,其实质是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以谋求个人最大的发展。二是“生涯机会评估”阶段,主要是指分析自己所处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自己发展的影响。学校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场所,学校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学校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分析,对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战略的分析,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处地位的分析,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与资源的分析,对获得资源途径的分析,对付出成本与收益的分析等。社会环境是教师发展的大环境,制约着教师发展的进程。社会环境分析主要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的分析。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我评估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才能为职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没有目标,很难有自觉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目标,也很难有真正的发展动力。
在自我评估时,教师需要思考下列问题:我希望从教师这个职业中得到什么?在我已有的教育经验中,什么样的经历让我最感满足?在我这个职业群体中,哪些人做得不如我,哪些人表现和我差不多,哪些人表现比我优秀?我从他们身上,能够吸取什么经验与教训?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教师?要成为这样的教师,我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自我更新?要成为这样的教师,我需要多长时间的努力?
(二)构想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是走专业路径或行政路径)。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发展目标(自己想去哪里)是指教师希望并愿意付出努力去实现的追求,是教师对未来一段时限内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进行的预设。教师专业的发展目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一般可以从发展目标的性质和时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设想和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包括基础性目标、问题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指教师要达到的基本专业素质要求,即教师为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达到或具备的素质条件。如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正确理解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独立地设计教案、实施教学等。基础性目标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对学科知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着眼于对既有能力的“强化”。
问题性目标:指教师为解决自身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而确立的发展目标。问题性目标针对性很强,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实效。问题性目标一般源于教师工作中的问题。如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经验如何转化为行为,教育教学效果问题,师生关系问题,教育科研中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教学预设与实际生成的矛盾,差异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成效等问题。问题性目标着眼于对现有问题的“改进”。
拓展性目标:指教师针对自身的优势素质所确立的目标,是为了扩大成效,使工作做得更好,在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就某一方面提出的更高、更新的目标。如一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了让自己能在某些方面更具有特色而制定的个性化的目标,如形成某方面的教学特色或风格等。这样的目标别具一格,富有个性,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或教学风格。拓展性目标着眼于在自身能力极限的边缘寻求“突破”。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在时间维度上可划分为中长期目标(通常为3~5年)和短期目标(通常为年度目标),在内容维度上区分出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行性,即目标的高度应是基于现实、超越现实但又不脱离现实的。目标应当清晰明确,要规定完成的时间、成果的形式,有可能的话最好有确切的数量指标。明晰的目标便于教师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也便于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判。目标体系应体现出整合性,即短期目标是在中长期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而中长期目标是依靠短期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的。在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的关系上,同样应当表现出统领与支撑的关系。
专业发展目标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核心部分,对教师所采用的专业发展策略、行动方案、实施后的反馈和思考都起到导向作用。因此,目标的明确和准确陈述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首先要明确所要达成的目标。比如,学生有哪些需要?学校的目标和发展计划对自己的目标有何影响?如何与他人合作以达成自己的目标?自己需要获得哪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如何将选择的专业发展策略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其次,要准确地陈述所要达成的目标。SMART目标陈述模型提供了几种有效的技术:目标是具体而具策略性的(specific and strateg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结果定向的(results-oriented);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此外,在陈述目标时必须做到措辞准确,如学习、学会、研究等;陈述如何将目标用于实践,如学习更多的学科知识以改善自己的教学,在研究群体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理解个别差异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区别对待等。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可以采用滚动计划法、目标树法。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教师可以先行编制一个为期3年(或5年)的完整规划,规划的第一个年度目标要具体、详细、可测,此后几年的目标可以粗略一些。当第一年规划完成后,根据实施的情况修订下一年度的计划,并将计划进一步向后延伸一年。这样便于协调规划的连续性和变动性,使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效结合。
目标树法是一种将目标层层分解的方法,教师在设定自主发展的总目标后,要将它分解为分项目标,如教学目标、科研目标、个人进修目标等,并进一步将这些分项目标分解出下一层次的子目标。这样,便可以构建起一个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目标体系。
(三)设计专业发展措施
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或为促使自我更好地发展,有哪些途径和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建议的发展路径包括教师的在职学习、教学和研究。针对现状,分析自身专业结构和实践能力的优势和不足,按“内外控兼容的专业发展路径”,着眼于实践探究和校本研修,依据自身的专业要求和岗位职能,从“教、学、研”三方面来设想自身专业结构的优化,即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行为的改善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策略应该能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扎实有效的实践举措。
专业发展措施重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长模式的确定;二是具体措施的安排。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有单通道模式和多通道模式两种。前者目标单一,在纵向的阶梯上不断向上攀登。比如,有的教师专注于课堂教学,一心希望从新手教师逐步成长为专家教师。后者目标多元,教师希望成为多面手,在不同的领域均能有所发展。如有的教师不仅想教好书,也愿意在行政管理方面进行尝试。两种成长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取决于个人的兴趣与能力基础。
有效利用社会、学校、同伴教师资源。能够促进教师完成专业发展任务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学历进修、自学理论、撰写反思日记、撰写教学随笔、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课堂观察、听课、校本教研、培训等。一个好的专业发展策略不单单是一个活动项目而已,而应该包含许多活动的组合。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教师。对于新教师而言,观摩别人的教学十分重要;对处于“高原期”的教师来讲,邀请专家和同事进行课堂诊断是很有帮助的;而要系统、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学历进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因此,在拟定措施时,关键要考虑与设定的目标相配套的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工作,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的界定是否合适,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动态的调整。因此,要使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评估与反馈,修正职业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方案,以适应条件的改变,同时也为下轮职业规划提供依据。成功的职业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目标的存在只是为自己的前进指示一个方向,而自己是目标的创造者,所以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更改它,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理想。专业发展规划的调整过程就是教师个人不断自我认识与反思,不断认识周围环境的过程。
教育正处在变革的时代,一成不变的专业发展规划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当积极地回应教育的变革,对自己、学生以及学校的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行深刻的反思,灵活地运用规划并及时地进行调整,从而动态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必须坚持主体性,不能因外部要求而随波逐流、丧失自我。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学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
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不同阶段专业发展的特点,联系自己的职务、职责、发展旨趣、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按“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设想:依据怎样的理论或理念,通过哪些途径,借助于怎样的方法,尝试、探究哪些问题,争取哪些改进、突破或创新,以达到怎样的目的或实现怎样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