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4700000014

第14章 屐痕(3)

你应该早来省城十年。我所敬重的一位长兄说。

起飞得的确有些晚了,这使我的起步显得凌乱,滞重。但每一个阶段都是之后的铺垫,自有它的获取与闪光,何必后悔以往的岁月。

单位所在大厦的前后停满了车辆,连行道树都为之让位。想必这二十米长的道旁原来不是光秃秃的吧,可能因为停车的需要才成为今天这样子。从内心里并不喜欢,尤其是夏天上班,从路南过十字路口走过来,再向西,穿过院子,这长长的几十米一直暴露在毒辣的太阳下。这一切都是大厦的威仪所致吧。

休闲时,我更愿从大厦出发,朝东散步。

不远处是一个银行。我所有的生活费用经常从这里支出。再向东,是滨河公园,挨着公园的是工业大学。路边的花从春天开始,就不间断地开开落落。紫薇,丁香,辛荑花,再就是一穗一穗淡紫的泡桐花。

到了五月,当那些花不见踪影的时候,眼前忽现了堆满墙头的粉蔷薇。怯怯的,悄悄的,纷繁杂沓而至,将铁围墙装扮得异常少女。五月的清风携香而行,便有了一段不自觉的风流。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歌曲《蔷薇蔷薇处处开》,如同歌中所唱“挡不住的春风吹进胸怀”,蔷薇一样蔓延全国。它的曲调,加上邓丽君小姐的歌喉,带着陌生的自在、享乐和莫名的麻醉。新异诱人,尝一口便整个沉湎进去。

当时的传唱,带着解禁后的兴奋。那时的我对此类歌曲还显懵懂,更愿哼唱的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它格调敞亮,凛然正气。在陇海路上,看不到原野,看到的是铺满锦绣的蔷薇,它们挤挤挨挨商量着,笙箫鼓乐地在排一场节目,一派扑面的繁闹。又如古时候的戏伶,地位卑微又努力活出繁华。

站在它们面前,所有经历的仆仆前尘,烟云般淡然后退。

宛若一条长长的花廊,自此,我的脚步每每流连于此,心里无声地诞生出花蕾般的情愫,若这密实繁复的蔷薇,次第探出了头。

这是陇海路的后花园。苍白的在这里得到填补,荒芜的在这里找到绮丽。它平复了你心口的荆棘,使得你的心扉春风怡然,暗香浮动。抑或,面对再一次袭来的邓丽君热,你侧耳倾听那首歌时,可以听到生活的隐喻。

漂者的吃食亲亲热干面

独自吃饭,竟是一件苍凉的事。有那么多饭店可以选择,竟是一家也不想进的。因为没有胃口,没有进食的欲望。

常去颍河路旁的一家“武汉热干面”店吃面。三元一份大碗,吃了无数次了。

热干面其貌不扬,看那浇在上面的酱糊糊的一团,缺乏各种蔬菜色彩的调剂,起初会毫无胃口,可下了箸,味道竟如此醇厚浓香,有芝麻酱缠粘在面上,倒能将胃口一直引诱下去。而面里蕴含的热气,一直能随你吃到最后一口才关闭,给一个异乡人以薄薄的慰藉。

这样廉价的面,竟能吃得大半饱,看那粗粗的一根面,它的韧性不亚于一根钢筋,充足的营养、力量,比到那个米线馆吃米线强多了。捞几嘴面,几个上海青叶子,就剩漂浮着辣椒油的一碗汤了。

所以,我坚持不去米线馆。我需要实惠的热干面大哥。

有时,一块钱买一碗江米甜酒,吃面喝汤更下饭,肚子也舒服。不过省一块钱也行,店里有备用的面汤,原汁化原食,喝了有助于消化。

记得老乡柏杨写过文章,在开封住时很是巴望着能喝到街上卖的用江米做的米酒,甜甜的,尝一口,舌尖生津。柏杨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开封度过,后来回老家豫北辉县读中学。虽然父亲是通许县县长大人,但柏杨母亲去世后,他找了个刻薄的继母令童年的柏杨深受虐待,喝江米甜酒成为童年一个实现不了的梦想。

对那个湖北籍老板没啥印象,他是一只大锅的主持,听从娘子的吩咐,然后打开火,轰隆隆一会儿,大笊篱便捞上来。对于这家面馆,他是幕后,老婆才是主打。

面对窗口的小而玲珑的老板娘永远面若桃花,呈现给顾客一个圆圆的微笑。她站在操作台后,面前一排盛上面的粗瓷碗,辣椒葱花麻酱在她的妙手下纷纭而降,白皙滚圆的右胳膊始终不停在搅动,独特的面香因她应运而生。

红焖羊肉

在书本上知道“美”这个字的来历:祖先在造字时,取“羊大为美”之意。你看,对于先民来讲,在凛冽酷冷的冬日,能吃上肥肥的羊肉,日子才是最美的。

与羊肉有关的红焖羊肉这道菜源于豫北新乡,前几年在中原周围城市乃至全国风靡一时。它之所以受吃客青睐,我猜测得益于一是汤鲜肉美,益肾驱寒;二是经济实惠,消费大众化。锅底一开便可大块吃肉,大快朵颐,暗合中原人喜厚味、性爽快的气质秉承。这种卤制好的羊肉吃起来特别地道,有人总结为“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烂”。那时,三两人花费三五十元,便可美美撮一顿,现在物价上涨,咋的也要百儿八十块钱。

这两年红焖羊肉不如以前火,渐趋收敛,但报社外文化宫路上的那家红焖羊肉馆,却吃客不断,它几乎也成了我们小部门的定点餐馆。

常常是头儿一声招呼,不用讲,肯定吃红焖羊肉。对于在外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有饭局就好,在冬天吃红焖羊肉便觉更好。玻璃窗外雪花漫洒天宇,如同梦幻,食屋里却济济一堂,蒸腾着浓浓的暖意。

七八个人围坐一桌,中间是热气腾腾的火锅,兴奋年轻的脸在氤氲的水雾中浮现。同事相互挤在一起吃饭,没有办公时的客气与距离,无形中制造出温馨的氛围,热闹掩饰了孤寂,家的气氛随即弥漫出来,眼睛一热,恍惚在座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头儿喜欢在饭桌上谈论明年的目标打算,吃红焖羊肉即是奖励、加油、鼓劲,此时他正在讲明年计划带大家到海南旅游。当然,这是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大家忍不住一声快喊,然后才将头埋在火锅袅袅的热气中,一边大嚼美食,一边憧憬来年的海南风情之旅。一顿火锅,嘴上吃得酣畅淋漓,心里已是踌躇满志,磨刀霍霍。

那个雅间几乎成了我们的专座。有时,哪位同事恋爱中出现了小波折,情绪不佳,善察民情的头儿为了疏解其胸中块垒,也要叫上他去焖一顿,试图用红焖抚平他的不快和伤感。一次,浩与女友闹别扭,头儿为了劝导部下,心血来潮要当浩的红娘,在餐桌上当场从手机里调出几张MM照片,其中有个女警察歪着头笑,大大咧咧,浩不置可否。头儿又翻出一个白衣天使,白白净净,文文弱弱,浩还是无语。他的那个搞艺术的女友,穿得稀奇古怪,性格也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北,但浩对她情有独钟。吃完红焖回到办公室,浩的桌上出现了一束系着玫瑰与百合的鲜花,喜欢艺术的女友喜欢制造戏剧的画面。看看浩的神情就明白,女友导演的场面果然收到了预期效果。鲜花表示道歉,更寓意爱情。

通常吃完锅底羊肉,下面的菜是这样的:

千张(也就是豆腐皮)一盘,牛肉丸一盘,芋头粉一盘,山药一盘,生菜一盘。一道菜一种口味,我喜欢品尝这中间的过程,就好像品尝幸福一样,总恨其短而易逝。牛肉丸还没等完全热透,锅里已没有了。因为年轻,大家都有极好的胃口。

雪白雪白的山药片,倒进沸汤里,等捞出来吃时,没来得及嚼,到嘴里就化掉了。翡翠生菜是最后的压轴菜,有人喜欢叨一两枚生菜叶放进嘴里。生菜下锅,标志着尾声接近。如果肚子有点儿不满意,那就多吃最后上来的豆面条或烩面吧。

印象最深的是吃羊眼。以前我从未见过吃羊眼,我觉得眼睛是动物身上最具灵性的器官,它似乎窥视着人性的恶,所以面对它未免要畏惧三分,迟迟不敢伸筷子。

其实,上面那些菜都是普通无奇的家常菜,让人留恋的,是冬日里大家围着火炉,那种戏谑打闹、亲密无间的热烈气氛罢了。

它让人找到了忘记寒冷的一种方式。

想起鲁迅,想起李白

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领导同事,未来又是虚幻的。下午五点半下班后,常常一人独步街头,虽是闹市,车流滚滚,人烟攘攘,但身置异乡,眼中却是一片空旷荒漠。

夜幕降临,于迷茫里徒生天涯途穷之感。手里握着长话卡,却不敢拨通那熟悉的号码,我知道,在电话线的那头,母亲担心着我这个漂泊他乡的不孝女。虽不能报喜,但也不能报忧啊!于是,把掏出的长话卡又放回原处。

儿子在原来的城市上高中,时时牵扯着我的心。有一次儿子手机里没钱,发短信让我为他充话费。我来到一个充值点,刚报上儿子的手机号,泪水就不争气地簌簌而落。

一棵树,远离家园,不顾一切孤身移植到向往的天地,虽则呼吸了新鲜空气,私下却时时被孤寒所困。从前的朋友来信鼓励我坚持下来,我告诉他们,我总是抑制不住地想家,他们便笑我,说乡下人才想家呢。唉,离开了自己的窝,以及家人,整个就成了一个病人了。

冬天,我望着灰蒙蒙的天想起一句诗:寒凝大地发春华。

独自行走时,这句诗常常来援助我茫然的思绪。我爱鲁迅,爱他的文字他的思想。如果我遇着鲁迅,我也要做许广平。他们笑我痴,我认真地说,我是鲁迅永远的粉丝。我还想起他的另一首小诗,其中有“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文坛的鲁迅也是孤独的寂寞的,他是为着民族的现在与未来而忧虑。他的忧虑是一种人格的“大”,我的忧虑只是另一种为着诗意生存的个人的“小”。

继续前行,还是回到出发地?姑且这样看,彷徨是人生的某个必经阶段,是歌曲播出前的缓冲,是有意义的等待和期许。此时,在冬天的街道上一个人行走,一如荷戟独彷徨的小卒。

栽满梧桐的街道上,乱着各种各样的市声。

2008年奥运会前夕,从中原路核五院家属北院搬到了桐柏路汝河小区。

七楼,没有电梯。最热的八九月在这儿度过,儿子几乎是抱着一只小电扇睡午觉。坏的防盗门。有一次防盗门把我锁在里面,怎么也打不开。房东和我里外合力,用了很多工具才把门卸下来,我才恢复了自由。

这天下楼,突然想起李先生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七楼在都市不算高,摩天大楼多的是,但相对李白那个时代,应是够“危”的。

这座楼有两个危,既有古代的危又有现今意义的危,属于被时代所淘汰的烂楼,辉煌期早已过去,房东说当时五百元一平方米就可买一套。这座楼没有任何现代设备,没有电梯和煤气管道。据说建筑上规定六层以上都要建电梯,这座楼却没有,许是七楼在普通市民的忍受范围内吧,只要价格低廉,只要能有套房子住,多上一层,只是费些腿脚的事。

李白的诗虽然很浪漫,但他万万不能住在这里,经常醉酒的人下楼梯是要小心的,趔趔趄趄的“醉态”很有可能一脚踏空,因为这儿的台阶早已被人踏破,斑驳不堪,豁牙露齿,得先选择一下再把脚安全地放上去。并且每户门前没有感应灯,好像穷得连这点儿电费也缴不起,以至于晚上每个拐弯处都黑灯瞎火,但到了顶楼,远处高层建筑的华丽灯束会映照过来,比如裕达国贸,光团朦胧一片,给人一丝小小的感动,觉得还没被人间遗忘。

我曾写过一篇《坐在五楼上读〈瓦尔登湖〉》,如今又住七楼,高度上又攀高了两层,离地又高出几米,远去几分烟火,风吹几分仙气,再读梭罗,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颍河路的想象

颍河路,位于这座城市西郊的一条东西小街,再普通不过,每天有两条线路的公交车穿过,摇摇晃晃,像怀孕的妇女扛着肚子避着行人小心而行。

汉语词汇往往会给人带来想象中的审美。颍河路,便让人联想与期待,顾名思义,似乎这条路的居民应该住在颍河之畔。多么惬意舒心,波光潋滟,清风拂柳,伴随着如此美景,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古圣贤,长袖阔袍,冥思终日,与庄子的大道融为一体。如果这样太过沉重,你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传说中的丽人,在灵透清澈的河水中裸臂浣纱,赏尽落日云锦。

在另一种思维中化解不开,是我对现实的误读。

自然生态衍生的浪漫已经被城市的水泥牢牢浇筑,让人踩不出一丝弹性,掬不起一朵水花。

原来,颍河路的地理位置与河流毫无关联。它仅仅是一条路的名字而已。

就像生活在内陆的一些人喜欢起名“海波”、“海洋”,来表达对大海的神往,郑州是一个气色干涩的城市,而以温润动听的河流命名街道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然而,从时间的意义上讲,一条用于行走的路,与汤汤而逝的河流又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条活色生香的小街。衣服医院,老五修鞋店,武汉热干面,香掉牙饼,几块钱便可满足口腹之欲;衣服鞋子坏了,缝缝补补,敲敲打打,几分钟后又让你体面地走在大街上。这里有一家名吃叫须水叫花鸡,我贪恋店里的凤爪,三五日中总要买一次解馋。可它实在不起眼,它的旁边挂着醒目的性产品广告霓虹灯。可笑的是,在我买凤爪之前,那霓虹灯上的性产品广告词总要率先请我阅读一遍,然后才能以此为参照,寻到叫花鸡的方位。

街上的彩票站曾爆出彩民中奖六百多万的新闻,一时成为颍河路的景点。彩票站老板把这桩新闻写下来,挂在墙上当作奖状。自此,每天有更多彩民到那里朝圣,看着满墙的数字研究自己的运势。

我常因生活所需,与各色小店老板和店员打交道。他们也偶见我的影子匆匆一晃,像河流上空斜飞过一只因饥饿而前来觅食的水鸟。

在颍河路上行走,我习惯把人行道叫作岸,想象这里是水草丰茂、野花芬芳之地,路两旁的黑槐则是高高的木栅栏。有时假想自己是一河畔女子窈窕生动,这样的年龄可谓自信又迷惑。

惊蛰的那天傍晚,我忽然发现窗外泡桐树上白茫茫一片雪衣,心里直呼“我要出门”!

雪遮盖了黑槐的肤色,黑槐竟然变得疏密有致,明眸皓齿起来。颍河路上的气息冷冽甘醇,黑槐高高的枝条挑着我爱慕的目光。风不时突兀而至,掀翻树上浮着的雪末,我一路前走,心里抓着这瞬间的美不肯松手。

颍河路,最初因为颍河而美好,存在我想象的视野里。在这座城市的寄居中,颍河路接纳了我,用它旖旎的名字,用它的柔软和体恤,暖我的胃,暖我的幻梦。

已近午夜,《我的歌为你而唱》这首班德瑞演奏的歌曲在CD唱片里回旋着,冲刷出越来越激越的情感漩涡,一遍遍,冲刷得眷恋,生痛。又像一封早春的情书,絮语着乍暖还寒的颍河路之夜。

同类推荐
  • 忆故人

    忆故人

    本书分为金针、江南好、自画像、忆故人。主要内容包括:西塘纪事;秋兴八首;春天通信;幸福·落叶等。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 寻找索马里海盗

    寻找索马里海盗

    中国记者孤身闯入兵火战乱的索马里……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本书收录新课标中规定的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加上必要的注释、翻译和赏析。让学生在学习、朗读和背诵一定篇目的古代诗文中的名篇佳作的同时,汲取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精华。本书根据中学语文教学标准选取了我国自《诗经》到清末中国诗歌史上的80首作品,作为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可盐可甜三班那些事儿

    可盐可甜三班那些事儿

    可盐可甜的学霸三班众人互虐日常,众学霸在ooc的路上越走越远怎么回事?
  • 狂傲战神

    狂傲战神

    狂……不畏权威颠覆规则。傲……天下群雄只配提鞋。战……战天战地斩妖灭魔屠仙戮佛。神……众神之门诸神之王天地唔为尊。
  • 乐逍遥

    乐逍遥

    颜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发作时,穿越到天宇王朝。成了香雪山庄的二小姐肖遥,开始了快乐逍遥的古代之旅。原以为此次穿越与爱情无关,却也认识不少帅哥。风扬,肖遥青梅竹马的恋人。因考中状元,被皇上招为驸马。本以为对肖遥只有兄妹之情,却在成亲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一起长大的丫头似乎也有男女之爱,却悔之晚也。风凌,风扬的大哥。本来对那个从小痴缠自己弟弟的丫头没什么印象,却在弟弟与公主的婚礼上发现那个丫头
  • 绝妃池中物

    绝妃池中物

    我既没有能力护你周全便要整个天下为你执剑——嫣罗
  • 我的地仙老板

    我的地仙老板

    零奇行走人世已经有八百多年了。他中过科举也当过官,虽然官名不响,但是也算清正廉洁,造福过一方;而后他也上过战场杀过敌,从驱逐倭寇到义和团成员,乃至于抗日时期的志士仁人;他也经过商,当过苦力,抛弃一切体会过人生之艰难......唐朝是地仙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地仙被称为土地神亦或是天神,以各种形象高调的出现在世人眼前,最强者甚至被奉为一国之师,光耀无比,风头一时无两,教徒万千。那个时候,天师斩妖,土地神馈赠万民是传颂最广的故事。但自唐朝鼎盛之后,邪魔隐匿,末法来临,地仙也无用武之地,逐渐没落于世人眼前,最终只能流转于人口耳相传之中,成那闲人茶余饭后所谈论的闲趣逸事,不复荣光。
  • 那年哟

    那年哟

    开个坑,我就喜欢开坑,希望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行销专家不告诉你的读心术

    行销专家不告诉你的读心术

    本书作者归纳多年业务、公关、人际心理的知识与实战经验,重点整理出四篇共56条读心术法则,让您提纲挈领快速掌握重点,不管是面对路上迎面而来的人、餐厅里邻桌的客人、停车场里并排而停的车的车主或电梯里的陌生人,都可以在几秒钟内大致了解对方的个性、喜好、情绪状态与需要,谈笑用兵,优雅从容,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缔结下次的会谈机会,乃至于顺利成交。
  • 在火影里开发飞雷神

    在火影里开发飞雷神

    穿越到火影,貌似没有任何外挂,查克拉平平无奇,也没有系统,看来得找凯皇,什么体术天赋很低。Emmm,鸣人!看来只有是你了,飞雷神,看我把飞雷神开发到极致,你们谁能打的到我!佛系坐家,不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