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证券市场要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需要较高水平的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也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无论是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是增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离不开审计市场的效率的提高,只有有效率的审计市场,才能够使得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审计产品的产出,并提高审计质量。总之,审计市场的效率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做法,审计师应当按照审计风险配置审计资源,以达到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效率:用最少的审计资源投入获得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的审计质量。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师的能力和独立性;在不考虑审计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审计风险主要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师需要根据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审计收费决策。有效率的审计市场,审计收费应当反映审计风险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审计风险决定审计投入,从而收取不同的费用。所以审计风险对与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审计市场的效率:审计师根据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的审计资源投入,反映了审计师控制风险的程度;声誉对重大错报风险定价的影响反映了审计师声誉对审计质量的约束能力;法律环境和投资者监督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定价则反映了外在的监管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机制(股权制衡等公司治理机制)对审计师偏离审计质量要求的约束能力。本文的研究表面上是研究审计定价机制,最终的目的却是通过定价机制的效率透视审计市场的效率,为提高审计市场的效率提供对策。
国外的研究中,许多实证研究结论都证实了应收帐款、存货、资产负债比率等指标对审计收费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为什么国外的研究已经明确无误的结论,即风险对审计收费有着重要影响的结论在国内的审计市场却得到众说纷纭的结论,甚至不少审计实务或者理论界人士都认为审计风险没有影响审计定价?是国内的审计市场问题,还是审计研究方法问题?是这些风险变量没有了风险含义,还是审计师没有对审计风险收取相应的费用?归根结底,重大错报风险是否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这是审计实证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或者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将直接影响到对审计市场效率的判断,影响相关的后续研究。本文对审计师对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的定价特点进行研究,以期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正如研究背景中所述,重大错报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并不单纯是定价的问题,而是同时反映了审计市场的效率,对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的定价机制的研究对于研究审计市场的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进行审计定价的实证研究,离不开审计定价模型的模拟,模型的拟合程度反映了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对审计费用的解释程度,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审计定价的规律性的揭示程度,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审计定价的合理性。在国外的审计市场上,审计师定价有着很强的规律性,审计定价模型的拟合度很高,根据作者见到的近年来的文章,拟合优度(调整R2)通常80%以上。而国内的文章,拟合优度普遍很低。关于国内外的拟合优度的对比的简单描述。
国内关于审计定价的模型拟合优度较低,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统计技术方面的问题,另一个可能说明国内审计市场普遍存在着审计收费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审计定价机制不尽完善,审计师定价没有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并收取费用。因为按照经典的审计定价模型(Simunic,1980),审计师的收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审计成本,一个是审计风险溢价。前者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复杂程度有关系,后者与审计风险有关系。两者都可以通过审计定价模型中的相应变量加以衡量,并作出预测。如果拟合度太差,说明审计师审计定价并不符合最基本的审计定价模型,审计市场的定价机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合理的审计市场,在竞争性的条件下,审计定价应该是成本加上行业平均利润,而成本既包含审计资源投入,也包括没有发现的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有可能造成的审计师的损失的补偿,即风险溢价。如果审计定价过低,没有反映审计成本和审计行业平均利润的定价,可能存在着不合理的低价竞争,审计定价没有弥补相应的成本,那么将会导致审计师在成本压力下降低审计质量的做法;而如果审计定价过高,则可能意味着审计市场存在着垄断定价的可能性,降低审计需求,影响审计市场的最大产出。总之,审计市场的定价如果偏离了产品均衡价格(审计成本加上平均行业利润),会影响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审计定价是否符合理性预期,影响审计市场的审计质量和审计产品市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这样,通过审计产品的定价机制,可以反映出审计市场的效率;而对于审计市场定价机制的改善,将能够改善审计市场效率,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为了研究审计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除了要有审计收费数据之外,还需要对审计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和评估,并有必要进行较为综合的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治理特征、经营环境等都会对重大错报造成影响,通过这些特征对上市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进行识别和衡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单纯研究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可能意义并不大。审计定价是一种审计行为,审计行为要受到行为主体和环境的影响,研究审计定价便不能抛开对环境和审计师个体特征的研究。联系到审计师主体特征和环境对审计定价行为的研究将会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根据上述原因,本文的研究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探讨中国审计市场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影响了审计收费。如果影响,如何影响;如果不影响,为什么不影响。并探究内在的运行机理。这是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了达到该项研究目的,需要对整体的审计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还要分析各种不同类别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既要研究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这种关系受到审计师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对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量化,为审计定价研究提供研究基础。研究哪些公司特征与审计重大错报风险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原理;然后通过模型对审计重大错报风险进行预测,通过预测模型计算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概率,将该概率值作为重大错报风险的综合衡量指标。通过该项研究内容,为审计收费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同时重大错报的识别和量化研究结果也可以为监管部门的监管提供政策建议。
(3)从审计定价角度为审计市场运行效率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通过审计市场定价衡量审计市场效率,分析审计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和提高审计市场效率的途径,为提高审计市场效率提供参考。通过对有关审计重大错报风险定价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中国审计市场的运行效率,反映出审计市场定价机制运行对会计信息产出质量的影响,反映出审计市场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为审计市场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上述三个研究目的,第一个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个能够为第一个研究目的提供研究基础,第三个研究目的是第一个研究目的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本文研究的是审计定价,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审计市场的运行效率,从而为审计市场的各项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意义
对审计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现代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对丰富当前的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指导审计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尤其是国外的“安然”和国内的“银广夏”事件之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缺点逐渐暴露并受到重视,并引起了准则制定机构的重视。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鉴证委员会(IAASB)发布了一系列审计准则,并采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将三因素模型修改为两因素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的审计准则也采用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三因素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通过了解被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做出评价并决定实质性审计程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三因素模型容易忽略: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管理当局承受的异常压力、管理当局品质存在的问题;会计规范,监管力度,地方保护等宏观方面的因素(王素梅,2005),这些容易忽略的问题在两因素模型下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时得到了重视。
从我国颁布的审计准则内容也可以看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影响。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的第二十四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主要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一)所有权结构;(二)治理结构;(三)组织结构;(四)经营活动;(五)投资活动;(六)筹资活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理解预期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从中可以看出,对审计风险的判断,新准则要求审计师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等整体层面予以全面的考察。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有着重要的区别。然而,我国实证研究中直接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还很少,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审计实践中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理论,解释和指导审计实践,成为当前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2)丰富了审计定价方面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
本文对审计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既分析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成因和特征,又从审计师收费角度研究了审计师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评价和应对;既是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对审计师行为的分析,并将相关研究联系市场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检验,既丰富了相关规范研究的文献,又丰富了审计定价方面的实证研究,也是对审计定价实证研究的综合、归纳和创新。
(3)为审计市场效率的提高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为一个竞争性的审计市场,一般来说,审计价格应当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状态下的价格,这样才能使得产出最大化,达到怕来托最优状态。在审计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情况下,审计定价也需要在考虑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的审计成本的情况下,加上一定的垄断收益,这种垄断收益也有可能产生于审计产品的差异性供给。这对于具有外部性的审计产品来说,这种差异性有利于提高审计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