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
洪戈——时为中央党校学生
朱育理——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阮崇武——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任湘——时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生
任远志——时为延安中学学生
于蓝——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李长华——时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团演员
陈祖涛——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彭士禄——时为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儿童班学生
曾宪林——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王敏清——时为延安鲁迅小学学生
苏菲——马海德夫人,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何理良——时为军委俄文学校学员
项苏云——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李宝光——时为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员
编导手记
有些故事没在节目里说。
当年在延安女同志少,男同志多,许多领导干部到了延安,需要成家,或者需要重新成家。很多女学生就成了追逐对象。学校门口总有男同志等在那里,他们很直率:结婚了吗?有对象吗?跟我好吧。
可惜有些干部是农民出身,与女学生结婚后,无法互相适应。知识分子的浪漫大老粗哪里会理解。类似的场景,前些年的热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和楮琴的婚姻何尝不是如此?这就造成了一些悲剧。当然也有幸福的,干部里也有有文化的啊。但是悲剧不少。我们不必抱怨时代的荒诞,或者体制的专横。时间是一个伟大的教师,长期的共同生活会让具备不同价值观的人学会忍让和理解,并在冲突和摩擦中不断地贴近对方。这里不讲阶级,只讲两颗心的消融与一个家庭的缔造。
当年流行的一个笑话几乎每个受访者都提到了:女学生说,今晚的月色真好啊,我们去赏月吧。丈夫说:一个大月亮有啥好看的,警卫员,提个马灯陪她去看吧。
这个笑话很可能是真事,几乎每个人都提到,可见这种情况多么普遍。
也有聪明的,比如那个叫苏毅的女孩,她坚持要找一个有文化的干部,结果很幸福。可惜很多女孩没有这么幸运,不够聪明,或者身不由己。
在延安长大的孩子对延安都怀有最美好的感情,实际上这种感情是对少年时代的留恋。我一直很喜欢郑律成的《延安颂》这首歌,特别美好。做了这期节目之后,研读了一些资料之后,心情似乎有了变化。
不过我依然喜欢《延安颂),依然愿意相信它的美好,毕竟,作曲家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怀着真诚的美好的浪漫的憧憬。
这歌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可以不朽的。
——编导罗峥
山间的“高楼”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延安颂》
这首名为《延安颂》的歌曲诞生于1938年,在当时,大批革命志士受到这首歌的激励,为了追求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投奔延安的队伍中,有很多孩子,他们有的是中共高层、军队和地方骨干的子弟,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还有一些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普通少年。
那些在延安度过年少时光的人,拥有一段让当时很多人羡慕、让他们自己无限感慨的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里,虽然生活是艰苦的、学习是紧张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脑海里:延安的天空又蓝又高,延河的水又清又甜,窑洞里特别温暖,宝塔山无比巍峨。
宝塔山是延安城的标志,当这些孩子们走在去延安的路上,离得很远就能看见它。而清清凉凉的延河水也永远印刻在了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中,那时的延河水清澈透底,可以在河里边洗澡、游泳。春天的延安是最美的,红色的荞麦花开遍山野,把延安装扮成了真正的红色圣地。[《剑桥中华民国史》关于延安,有这样的描述:“像十年前的长征一样,延安时代具有一种独立的存在方式——部分是历史,部分是神化——足以影响未来的事件。”曾在延安培养红军无线电报操作人员的英国人迈克尔·林赛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描述为“中国共产主义的英雄时代”。更感性一点,摄影家吴印咸回忆道:“深厚坚实的黄土,傍城东流的延河,嘉陵山上高耸入云的古宝塔,以及那一层层,一排排错落有序的窑洞,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鲜。特别是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窑洞,这一在陕北非常普通的住宅,在第一次来延安的孩子们的眼里却是新奇异常的。
任湘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师范学生,他是在晚上到达延安的,当时家家户户已亮起灯火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排一排的延安窑洞,看起来就像一座座高楼。他忍不住惊叹:“哎呀,延安有这么多大高楼啊!”有人在旁边听了他的话,笑着说:“傻孩子,这是窑洞。”
任远志是任弼时[作为一个以反封反帝为奋斗目标的年轻共产主义者,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却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与许多中共领袖多波多折的婚姻生活相比,任弼时的家庭观念更传统,感情专一堪称典范。他的事业,则是操持着一个过度贫穷又富有理想的,有着上百万武装力量的政党的日常事务。他的革命字典中,除了困顿的生活、被摧残的身体,就是忧患与共的兄弟情谊。]的女儿,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她也是第一次来到延安,在她以前的想象中,窑洞就是人们在山上挖的一个洞,人能够爬进去睡觉就可以了。结果到延安以后,看到真实窑洞的任远志,才知道窑洞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窑洞其实和房子一样高、一样大,里面能够放床、放桌子,也有门和窗。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延安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人人心中都充满了幸福感和快乐感,每天延安的每一个山沟里都有抗战的歌声,歌声非常抒情、非常美,虽然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的,但是心里却不觉得苦。
蛋壳里的“墨水”
根据地条件艰苦,填饱肚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一天三两小米,三两小米熬成粥灌都灌不饱,主要还是靠野菜。最好的伙食也就是大米、面条和菜一块儿煮出来的糊糊。那时候要想吃点肉,可真是不简单。
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大人们凑合着吃,保育院和保小[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大部分是革命烈士和干部子女。“保小”是保育院小学部的简称。很多领导人的子女都是在这里度过童年的,如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邓小平的女儿邓林等。]的孩子可不能饿着,他们长大了还得建设新的国家。宋庆龄捐款在香港买了肉送到延安,党的领导决定自己不吃,送给保小的学生们吃。孩子们一个星期有两次,能够吃到馒头和肉,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总是盼望时间能过得快点,这样就又能吃到那难得的馒头和肉了。
不仅是食物缺乏,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很缺乏,比如说衣服。很多人就是一身棉衣,白天穿着晚上用来盖着取暖,根本没有换洗的衣物。虱子[李白“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的诗句意在凭吊一代贤相王猛,而今风流人物周恩来也曾写下“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的诗句。革命乐观主义的氛围里,扪虱清谈也开出了新意。],也就无法遏制地变得到处都是。其实,灭虱最根本的变法就是常洗澡常换衣服,但这在当时物质困乏的延安恰恰是最难办到的。抓虱子成了孩子们常做的功课之一。当时孩子们的被子上、床上到处都是虱子卵,身上总是痒,所以只要一出太阳,他们就脱掉衣服用指甲挤虱子。很多孩子的头发里都生了虱子,不得已,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把头发剃掉了。
1939年,为了巩固根据地,毛泽东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机关、学校,全民都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在农业、工业、商业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王震率领359旅让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通过大生产运动,抗日根据地实现了粮食、蔬菜的自给,根据地军民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的孩子们都乐意参加劳动。大人们大规模地开垦农田,孩子们就成群结伴地一起到山上种土豆等蔬菜;大人们不论男女,一个人一个纺车,在那儿整天地纺,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做。
没有地方住,就自己打窑洞,没有东西吃,就自己动手生产。艰苦的环境,不仅是生存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到延安要过的第一道关,是极有意义的考验和革命洗礼;艰苦的劳动,换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变化,对于很多那时候在延安的孩子来说,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那是一种最朴素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是一种最坚定的革命信仰。
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也要在文化上进步提高。延安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大家一到延安就要求多学东西,学好了以后去抗日、去建设新中国是延安当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是大家的目标。
在延安,年龄小的孩子进了保育院,大点的进小学,再大点就上中学,中学上完了还有大学,比如抗大。
抗战前夕,为了大规模培养干部,党中央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这是中共在抗战时期开办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两所学校之一,是当时中国军政最高学府。毛泽东为抗大题写了八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并且经常和朱德等去为学生讲课,很多著名的理论文章都是在抗大讲课时诞生的。
抗战八年间,抗大陆续培养出了二十多万名党政干部。
延安培养出来的人才,分散到各地,走到了抗日的最前线,在军队、教育、卫生等很多方面都充当了中坚力量,为革命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诗人何其芳在一首诗中描述了当时在延安学习的青年们的情景: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
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在延安学习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当时没有印刷的课本,都是老师手写的讲义,刻成蜡版后油印发给大家。当时也没墨水瓶和笔,任远志老人回忆说:“我们就在鸡蛋壳上挖个小口,再用点黄泥把鸡蛋壳包在中间,里面放墨水。我们的蘸水笔,就是把高梁秆的尖用线捆上,然后就用它写字。”
课本纸笔都有了,可以开始上课了,课本的内容很丰富,政治、语文、数学样样都有。那时的学习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目标性,例如当年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人皮》[伟大的民族革命,必然产生伟大的民族史诗。全民抗战中寄寓着民族新生的历史要求,而抗战怒潮更造成了近百年来民族积郁的总爆发。
艾青的伟大在于他的诗歌与中华民族悲哀的生命现实凝结在一起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以至于有人说“抗战初期根本是一个诗的时期”。抗战文艺深深扎根于全民抗战这一现实土壤,与中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暴风雨的袭击,故而才能忠实记录下历史转折关头的情绪变化,准确捕捉住时代精神的本质。今天,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看到民族英勇迈进的历史轮廓。],作者是艾青。
敌人把她处死了,剥下来她的皮,
剥下无辜的中国女人的皮,在树上悬挂着、悬挂着,
为的是恫吓英勇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啊,今天你必须把这人皮当作旗帜,
让它在你最鲜明的记忆里,唤醒你,
让它使你永远牢记,万恶的日本强盗曾经给予我们民族,
以亘古所未有过的掠夺、奸淫和杀戮。
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潜移默化中都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抗战学习,为建设新中国学习。
延安是个大熔炉,孩子们绝不是生活在安逸中的,尽管他们得到了大人们尽可能多的保护,但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都能感受到所处的是战争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