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成人先把珠子从盒中倒出,并告诉孩子它们的颜色是不同的,成人甚至可以选出一对珠子,对孩子说:“这是红色的珠子,这是白色的珠子。”然后成人向孩子提出要求:做项链,并指出“做项链时,应当先穿白色的珠子再穿红色的珠子”,边用语言指导边用动作示范。最后由孩子按要求单独完成。这一游戏形式也可以改由别的颜色配对或别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如果把颜色属性改成形状或大小属性,又可用来训练幼儿的形状或大小知觉。
幼儿形状知觉能力的训练
在幼儿期,对形状知觉能力要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1~2岁幼儿能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塞入相应的孔中;能把两种形状不同的同类物体形状归类;能把两种形状不同的同类物体归入不同类的相应物体之中。2~3岁幼儿能从4种形状的物体中选出两种,与不同类物体对比;能将两种形状的物体交替排列。
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塞入相应的孔中(1~2岁)
目的学习比较物体的形状,并能在完成简单的操作时注意到形状这一特性。
准备具有圆形和正方形孔的盒子。能够塞入这些孔的积木和球。盒子上孔的大小与积木和球的大小要相符。球的直径应略大于积木的边长,以使得球不能塞进正方形的孔里,而积木也不能落入圆孔里。
玩法成人先向幼儿展示带两种孔的盒子,并引导孩子注意孔的形状。成人一边用手指环绕着圆的周长,一边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窗子;然后又用手指沿着正方形的4条边绕一圈,也告诉他,这也是一个窗子。接着成人把着幼儿的手触摸一下圆形和正方形的边,并告诉他们,这两个窗子是不同的。当幼儿看过了盒子上的孔以后,成人把球递给幼儿,告诉他这个球可以放入小窗,并建议他“找一找”,哪个窗子能放入球。当球放入圆孔之后,成人应给予孩子鼓励,并将球取出。然后,成人再把方块积木给孩子。此时幼儿有可能会把积木再放入圆孔里,但由于圆孔直径仅略大于正方形边长,所以方块积木是不可能塞入圆孔的。如果幼儿找不到放积木的方孔,成人可以启发他:“这里放不进去,另外一个能不能放进去呢?把它放到另外一个孔里试试看。”如果幼儿仍不知怎么做,成人可以把着他的手把积木推到方孔前,并和他一起把积木放入方孔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盒子上的方孔和圆孔的位置及球和积木的放置要不断变化。
插小旗(1~2岁)
目的学习把形状不同的同类物体分成两组,掌握按形状确定物体异同的简单方式。
准备插盘两个,大小和颜色一致的三角形和长方形的小旗若干。
玩法大人把小旗混乱放置,并告诉孩子,这些小旗形状是不相同的,有的(出示三角形小旗)是这样的,有的(出示长方形小旗)是那样的。要求孩子把一样的小旗插入一个插盘里,把和它们不一样的另一些小旗插在另一个插盘里。在游戏过程中,成人先进行示范,并提问孩子,哪种小旗应当插在这个盘子里,哪种小旗应当插在另一个盘子里。待孩子明白后,给他们所有的小旗,让他们自己完成。此时,如果孩子在辨别形状上仍有困难,可以引导他们把一种形状的旗叠在另一种形状的小旗上比较,看看他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一游戏即可以由一个孩子进行,也可以让几个孩子同时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看谁插得又快又好。在这个游戏中,小旗可以改成别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也可用积木代替小旗来进行游戏。
把形状不同的物体嵌入相应的孔里(1~2岁)
目的学习辨别形状不同的物体,巩固按形归类的技能。
准备智力盒,盒上有10个孔,5个孔是一种形状的,5个是另一种形状的,每个智力盒配一套相应形状的物体。
玩法大人应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这个智力盒,为了简捷起见,可把这个智力盒形象地称为小房子,告诉孩子这房子有一个一个窗户,但它们的形状不同。大人可手指圆孔说:“这是圆窗,”手指方孔说:“这是方形窗户。”说完后,再强调这些窗户形状不同。当孩子看清智力盒上的孔以后,大人再向孩子出示镶嵌物,并告诉他们这是窗门,成人手指圆形物体说:“这是圆形窗门,”手指正方形物体说:“这是正方形窗门。”大人还可以形象地告诉孩子,如果把这些窗户关上,房子就会暗下来,娃娃便可以睡觉了。然后大人逐一演示怎样把不同形状的物体插到相应的孔里。最后让孩子自己完成全部操作。
这一游戏形式可以有很多变式,如果把材料换成大小不同的同一物质,则可用来训练知觉;如果游戏材料不仅形状不同,而且大小也有异,则可用来同时训练大小和形状认知;如果游戏材料由两种形状换成四种材料或更多种材料,亦可进行,只是难度略有增大。
幼儿大小知觉能力的训练
大小和颜色、形状一样,也是物体的重要属性。对于1~2岁的幼儿,大小知觉的训练目标是:能够初步分辨物体的大小;能够把同类物体按大小归类;能够按大小把同类物体归入不同类的物体中。对于2~3岁的幼儿而言,其训练目标则是:能根据形状和大小两种特征对比物体;能将两种大小的物体交替排列。下面我们略举两例来说明对幼儿的大小知觉如何进行训练。
把大的和小的套环套到轴上(1~2岁)
目的学会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注意玩具的大小这一特性,能够初步分辨物体的大小。
准备若干大套环和小套环,带底座的轴。
玩法大人应当着孩子的面把套环玩具取来,并告诉孩子这是由一些大小不同的套环组成的。然后开始拆套环,一边从轴上取一个又一个小套环,一边说:“这是一个小套环,而这也是一个小套环……”把拆下的小套环依次排好,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大的套环上,然后告诉孩子,这些套环和刚才的不同,它们是些大的套环,并把取下的大套环也依次排好。在所有的环都取下以后,成人可开始引导孩子做套环游戏。成人先在轴上套上一个大的套环,并让孩子也摹仿着套上一个大套环。在所有的大环套完以后,再指导孩子套小的套环,至所有的小套环均套上为止。
这一游戏作业可以有难度更大一些的变式,如果套环的大小规格不只两种,而是每个套环的大小均不同,则可引导孩子学习按大小递增的顺序将环套到轴上。如果游戏由套环改为大小不同的套盒,则可引导孩子在大盒子里套上小盒子,在小盒子里套上更小的盒子。
分皮球(1~2岁)
目的学会按大小把同类物体分成两组。
准备颜色一致的大小皮球若干。
玩法大人先把大大小小的皮球混乱放在一起,引导并告诉孩子皮球不是一样大小的,边说边向孩子出示皮球,先出示小的,再出示大的,并示范将一个小皮球放在一边,而将一个大皮球放在另一边。示范完成后,再让孩子将其他所有皮球按大小的不同放入相应的一边去,至全部分完为止。在这一游戏形式中,皮球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如积木等)代替。
关于训练2~3岁幼儿大小知觉的游戏,应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加强,家长可根据我们提供的游戏样例,创造地选择和发挥。
3~4岁的培养
从3岁开始,开始了幼儿感知觉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逐渐掌握和运用感知标准。所谓的感知标准,就是人们通用的关于物体属性的标准。如颜色的感知标准是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形状感知的标准是几何图形等等。4岁的孩子已经能分清基本颜色,除基本颜色外,4岁的幼儿开始能够辨别一种颜色里的两种色调(深一些、浅一些);在形状和大小方面,4岁的幼儿已能叫出5种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和区分3~5个同类物体的大小关系,并能凭目测选出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辨别方位方面,4岁的孩子开始辨别前后方位,4岁的孩子基本上缺乏时间概念,只有一小部分孩子以作息制度作为时间知觉的标尺。
分辨颜色
目的教孩子学会辨别颜色,在能辨别颜色的基础上加强对几种主要颜色的认识。
准备家长在游戏前准备好不同颜色(红、绿、黄、蓝、紫)且不同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块若干,混在一起。
家长让孩子把所有的红色积木从堆里捡出来,搭成一座红色的房子。
家长让孩子把所有的黄色积木都捡出来,再用它们搭成一座黄色的桥。
家长让把所有的绿色积木都捡出来,再用它们搭成一座绿色的桥。
家长问孩子剩下的积木都是什么颜色,孩子正确回答蓝色和紫色后,再让他随便搭东西。
注意
孩子由于年龄小,在按颜色选择积木时,可能会受到积木形状的影响,家长可稍加提醒。
家长还可用其他颜色的物品进行类似的训练。
认识身体
目的通过让孩子观察别的小朋友身体,使孩子初步认识身体上的四肢、五官及其各自具有的功能,从而培养孩子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孩子观察的目的性和概括性。
玩法家长拿出一个布娃娃,让孩子仔细观察布娃娃的身体,观察后要求孩子回答下列问题:
布娃娃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头、手、脚、身子)。
布娃娃的脑袋上有什么?(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眼睛在鼻子的上面还是下面?(上面)鼻子在眼睛的上面还是下面?(下面)嘴巴长在哪里?(鼻子的下面)嘴巴里面还有什么?(舌头和牙齿)耳朵长在哪里?(头两边)手有什么用?(拿东西)
脚有什么用?(走路)
注意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说出人体五官和四肢的名称。
其次让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各器官的部位。
让孩子说出四肢的主要作用。
辨别图形及大小
目的训练孩子对物体大小的辨别及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观察力。
准备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各一组,剪刀一把。
玩法让孩子仔细观察下图,孩子观察了这三组图形后,让他回答下列问题:
哪个形最大?
最小的三角形是哪个?
哪两个三角形一样大?
让孩子把图形剪下来,分大、中、小排好,一样大的排在一起,重新组合成三组图形。
注意孩子在辨认一样大的图形时如有困难,家长可稍加引导。
家长在指导时,要让孩子明白大小的相对性,即是通过比较得出大小结论的。
认识日常生活用具
目的在平时生活起居中,教孩子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并熟知它们各自的用途,从而训练孩子观察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培养孩子处处留心观察的习惯。
玩法洗脸时,家长让孩子观察脸盆的形状,指出其用途。
喝水时,家长让孩子观察水杯的形状,简单构造及用途。
让孩子观察并了解电风扇的形状、简单构造及特性。
电风扇是什么形状的?(一般是圆形)
电风扇里的叶片转动的时候有什么现象发生?
电风扇的按键在什么地方?
电风扇的电源线插头接在哪里?
电风扇的用途是什么?
吃饭时,观察碗的形状、大小及用途。
注意日常生活用品十分常见,这是培养孩子观察习惯的有利条件,家长应随时利用这些条件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日常生活用品,孩子观察往往不全面,这要靠家长去讲解和示范。
补画
目的让孩子给未画全的图形补充笔画,训练孩子观察的比较能力和精确性。
准备家长自制下列三组图片。
玩法把图形分别呈现给孩子,告诉他,上边的图形和下边的图形是一样的,但是下边的图形少画了几笔,让孩子把它们补画出来。
让孩子完成第一组图形。如果孩子不能按顺序完成,可将这一组作为示范组。然后,继续让孩子完成第二、三组图形。
注意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本课题的意图,这样才能互相配合。
本课题的训练重点在于让孩子形成“一模一样”的观念,所以家长要提醒孩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
孩子明白课题的意图后,在补画时画得不整齐也不要紧。
观察小鸟
目的
让孩子观察小鸟的彩色图片,了解其特征,训练孩子对动物的观察力。
准备家长事先准备几张画有不同种类鸟儿的彩色图片,如麻雀、燕子、啄木鸟、鹦鹉等。
玩法家长把几张图片呈现给孩子,要求他说出这些图片都画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回答正确,再要说出每张图片上画的是什么鸟。
让孩子继续仔细观察图片,进一步说出每张图片每只鸟儿的形状、羽毛的颜色以及组成部分(头、躯干、翅膀、腿)。
注意家长要尽量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发现鸟儿的一些明显特征。
孩子每说出一种鸟儿的特征都应给予鼓励。
为进一步提高训练要求,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指出图片上各种小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