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刚要走进皇宫去面见金废宗,谁知却被迎面碰上的裴满红英给拽了回来?
“王掌门别急着进皇宫呀!红英有要事相告。”
王重阳跟着红英来到一家奶茶铺子,见四周无人,二人连忙走了进去。
奶茶的老板给他(她)们各自冲了一杯可口香甜的奶茶。
王重阳呷了一小口,戏言道:“红英姑娘不光是为了请重阳喝口奶茶这么简单的吧?”
“当然不光是喝茶,本姑娘有急事需要告诉王掌门。”
“何事?莫非是大哥邱八的事情?”王重阳非常着急。
红英喝了口奶茶,慢慢地说道:“邱八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掌门的亲人,小花郡主,他(她)们的死都和掌门的结拜兄弟——完颜亮以及宋廷首臣——秦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当然红英也难逃干系。”
“红英姑娘是废帝的红颜知己,为何要告诉重阳他们的这些肮脏勾当?”
红英凄入肝脾、泣不可仰,她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向王重阳诉说着自己的过去。
王重阳给予了几句同情之语后,就连忙问道:“他们是如何害死重阳亲人的?又是如何害死郡主余小花和邱八大哥的?”
红英从自己悲惨命运的痛苦中挣脱了出来,她耐心地向王重阳讲述了完颜亮和秦桧是怎样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地害死了邱八夫妻和重阳亲人的详细过程。
王重阳攒紧了拳头,他好想把红英打倒在地,完颜亮的任何消息皆是通过裴满红英提供的。她是完颜亮和秦桧相互联系的一座桥梁。
“掌门为何不打红英?红英也是凶手之一。”
裴满红英也是个受害人,王重阳估计,为了隐瞒、掩盖自己犯下的罪行,完颜亮不会留下裴满红英。基此,他对着红英提醒道:“姑娘知道了金废帝的太多秘密。完颜亮惨无人道、心狠手辣,怕是要对姑娘下毒手,若是红英不嫌弃,可与王重阳同去终南山归隐、修道,重新创立全真教。”
“为何要重新创立全真教?”裴满红英十分疑惑。
王重阳解释道:“以前的重阳是带着仇恨和偏见离开汴京的,对正阳祖师爷创立的全真道成见极深、全盘否定,现在想来是重阳的错误,只有道与教的有机同一,去粗取精、弃伪存真,才能创立出真正的全真教。”
“希望王掌门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红英暂且不能离开金国,这里有红英的父母,红英离开亲人多年,须和父母团聚几日,倘若有缘,定然会忘记尘埃之事,前往终南山与王掌门一道隐居、修炼。”
没过2天,皇后就设计毒死了自己的亲妹妹裴满红英。
完颜亮多次入寝南宋,皆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南宋朝廷虽然还是高宗皇帝,但赵构已退到了幕后,朝廷主要政策全由赵昚制定、实施,加上岳雷指挥的岳家军作战英勇、所向披靡。完颜亮只能望南兴叹,毫无作为。
秦桧虽然还是个宰相,可名存实亡,也帮不了废帝什么大忙,不久,秦桧全身长疮,烂死在榻上。其妻王招弟更是可怜,全身昼夜骚痒,她实在难忍如此痛苦,割脉逝亡。
秦桧在临死前曾要求高宗让儿子秦熺继承相位,高宗始终没有答应。
秦桧当了19年的宰相,陷害了无数的抗金人士,然而秦桧的曾孙。1221年,金军南下蕲州时。秦矩时任通判,他与知州李诚之一同死守城池。金军听说守城的是秦桧后人,高兴地派人劝其投降。秦矩怒斩来使,坚决抵抗。后来,金军破了城池,李诚之与家人一起自杀殉国。秦矩退回官邸自焚。秦矩的儿子秦浚闻讯,也毅然跳入火中,追随父亲而去。
自从完颜宗贤离开了人间后,韦婕就昼夜抑郁不平、百爪挠心,她时常在高宗面前刁天决地、大吵大闹。后来脱发掉牙,病入膏肓,经常梦见自己的结拜姐妹乔丽和一心帮着自己,似如亲生女儿的赵嬛嬛向她索命。最终病死“慈安宫”。
皇后吴芍芬和贤妃潘巧云的命运完全不同,吴氏贵为皇后,而潘氏只是一个贤妃,更为重要的是母以子为贵,吴芍芬收养的儿子赵昚,是现今的太子,往后的皇上。芍芬当然高高在上。
而潘巧云的养子赵琢,则是成事不足,败事不余,他悄悄和秦桧、张俊走在了一起,为了自己的名声,高宗不好向秦桧下手,便杀鸡敬猴,取消了赵琢的皇室待遇,将张俊打入了死牢。养子不但没有给好强的潘巧云带来荣耀,还差点让她打进了冷宫。
完颜亮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为了鼓舞士气,将宋室宗亲的女人们,安排到了前线的各个军营,他把赵桓也赶到了军营,作为将士消遣、取乐的一种玩物。
赵桓身体孱弱,重病缠身,经不起金人的多次玩耍,吐血而亡。
后来契丹人造反,金废宗完颜亮被乱兵所杀,跟金熙宗完颜亶是一样的下场。
金废帝死后的第二年,高宗才正式退出大位,成为太上皇,他让太子赵昚承袭了帝位,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系。
因太上皇的处处牵制,赵昚在位的27时间里,始终没能兑现承诺,完成自己心愿,给岳飞昭雪。直至其子赵惇继位,才平反了岳飞冤案。
赵惇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反了岳飞冤案,起用了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赵惇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高丽釜山东莱的儿子燕青、赵楷、蔡鞗、赵植,媳妇李师师、余里衍,女儿王静善都相继离开了人世,而王道仙却活到了一百多岁。他在东莱供奉了王懿德、张喜儿、赵嬛嬛等人的牌位,他要为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真诚地谢罪。
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悟道,王重阳又重新创立了以三教合一思想为宗旨的全真教,众人踊跃入教,其教徒遍及了整个中华神州。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