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政令的推行要靠法律的权威,而法律的权威则需要强硬的手段来推广,所以,为政没有威严那么百姓就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则法制混乱,要达到天下大治就十分困难。而对作恶者严惩正是为官者树立权威的重要方法。古代著名将领无一不是靠杀人而立军威的,比如战国时的孙武和汉朝时的韩信,后来则有三国的诸葛亮,所以,对作恶者严惩就会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无怪乎统治者用之不厌。
提倡仁义道德的儒家祖师孔子在鲁国执政时,曾毫不留情地诛杀了少正卯。这就使他的弟子子贡感到疑惑:“不是说要以仁义为本吗?为什么非要杀掉少正卯呢?”
孔子对子贡的诘问略作思考后答道:“人有五种恶行,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即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以惑人心;四是知晓许多丑恶之事;五是依附邪恶并受到重用。这五种恶行哪怕沾染上一种,君子就可以诛杀他。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兼而有之,他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我不能不杀他。”
孔子的道理十分明确,为了树立统治者的权威,对于有恶行的小人必须严加惩处,杀一儆百,改变社会风气。
在历代统治阶级及领导人的管理方法中,杀一儆百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它的作用远远胜于其他的统治方法,因而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下面的两个事例是人们所熟悉的,它所说明的道理相信大家读后自有体会。
其一,杀仆警主。唐太宗晚年,高阳公主与僧人辩机通奸。高阳公主赠辩机金宝神枕,辩机不知珍藏,被贼盗走。后来破案时,搜出金宝神枕,审问窃贼,窃贼称是从辩机处所盗。又审问辩机,辩机称是高阳公主所赠。御史参劾此事,太宗自觉惭愧,也不欲问明案情,即处死辩机,并密召公主身旁奴婢,责备他们导主为非,杀10余人。太宗所为,实是为了警告高阳公主。
其二,杀鸡儆猴。孙子见吴王,以宫中美女演练兵阵,选180人,分为两队,令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说明演练的方法和纪律,并设立了刑具。孙子击鼓令其向左,美女大笑;孙子又重复纪律,然后又令击鼓向左,美女还是哈哈大笑。于是要斩两个妃子,吴王阻止,孙子说:“臣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就斩了二人。又选用另二人为队长,于是重新击鼓,美女们左右前后跪下站起都合乎要求。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威严的领导往往不是那种动辄打骂的粗鲁之人,而是那种看起来温和却透露着威严的领导者。因此,身为上司,为了能使属下俯首听命发挥所长,并且带动整个团队向上,其先决条件是必须成为受人尊重而有威严的领导。
领导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严呢?以下是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从小事上立大权威
所谓领导立威,不一定要大张旗鼓,有时候从小事上也可以做出大权威来。雍正元年七月,雍正偶然间发现一本文书中丢落了一个字,于是把大臣们都找来,大发一通议论说:“你们不要以为小事就可以疏忽。抄写漏字虽然是中书(文书官员)的事情,但如果你们肯用心细问的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如果大学士把责任推给学士,学士推给侍读,侍读再推给中书,那么朕也可以把过错都推给大学士。类似这样的小错不断,就会让天下的人都怀疑朕和大学士平时连奏折都不看,这还了得?”
同年九月初五,雍正参加一次祭祀活动,无意中发现端门前新设立的更衣帐房内油气蒸熏,气味难闻,于是龙颜大怒,斥令主管工部的廉亲王允祥以及工部侍郎、郎中等人在太庙前跪了整整一夜。
雍正二年四月一天,雍正升殿,见到刑部官员李建勋、罗檀在群臣还没有落座的时候,也不行礼就坐下了,顿时下令将李、罗两人拿交刑部问罪,并告诫百官说:“朕见这几年上朝的礼节执行得很松弛,先皇康熙并不是不知道,但都很包容,因此监察官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这些当作常事,不认真去管。朕即位以来,看到这些现象很多,这是个不好的苗头,必须狠抓。今后如果再有类似的失礼事情发生,朕就要杀了这两个人了,到时候可别说是朕要杀人,而是你们杀了他俩。”
从权谋的角度看,雍正这一招叫做“借题发挥”。就是抓住下属的一个小错、一件小事大做文章,以达到震慑下属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下属心怀畏惧,不敢轻举妄动,从而树立起领导的权威。
从领导学的角度看,从严治下有时也要从小事抓起,当然不是抓人的小辫子,而是要从抓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唤起干部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不论我们是哪一级的领导,都可以用来一试。
要善于使用威慑战术
我们知道,作为军事统帅,在工作中要有猛虎下山之威和蛟龙出海之势,这时他发布命令才能够威震三军。
战国时,晋文公通知臣民在圃陆围猎,要求大家在中午前到达,迟到的人,要受军法处置。当天,晋文公所宠爱的颠颉迟到了,执法官员要求晋文公定他的罪,晋文公哭泣而犹豫不定,执法官员说:“那我就按军法办事了。”于是将颠颉处以腰斩的军中刑罚。这时,民众都害怕了,说:“颠颉那样受君主宠爱,地位那样尊贵,都被君主依法杀掉了,何况我们这些平民呢?”晋文公看到民众可以组成军队参战了,于是率领他们攻打原这个地方。一次就占领了,又去讨伐卫国,打败卫国,成就了霸主大业。
威慑的战术同样也适合于商战、社交等场合,它对于提高自己的威信,以及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都有很好的效果。
有一天,日本的藤田前去拜访美国商务部长。会见之后,商务部长站起身来说:“我让你看一样有趣的东西。”藤田想:“大概是让我看什么装饰品之类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部长从办公桌边拿起一段绳索,朝着十米开外的一张椅子轻轻地投掷过去,绳索一端的活扣立刻套住了那张椅子。
部长对惊讶得目瞪口呆的藤田说,自己是牛仔出身,因此每天都要练习用绳扣套东西。“在日本政府高级官员里是不会有如此独特的人物的。”藤田心想,心里不由得对部长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由此可见,在适当的场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给对方露一手,是一种有效的威慑方式。
清末时期,曾国藩通过苦心经营,用儒家的忠义、峻法的威严及乡情的人情纽带将湘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后来由于曾国藩被削除兵权,瓦解了湘军的斗志,涣散了湘军的士气,削弱了湘军的战斗力,使江西湘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清军的力量迅速衰弱下去,从而使当时太平天国与清军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如果这时太平天国的内部不发生杨韦事变等一系列大的变故,就很可能屯兵长江上游,重开湖北根据地。但是,咸丰七年翼王石达开已决心出走,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也在下降,这就给清廷制造了喘息机会。
曾国藩被解除兵权后,尽管受到外界的讥评、嘲笑与责骂,却获得了全体湘军官兵对他的同情与爱戴,使他在湘军中的威望空前提高。此时,曾国藩人虽在湘乡,然而部下将领仍与他书札往返不绝。可以说,除曾国藩外,别人指挥湘军是难以得心应手的。如1857年春,督办江西军务的福兴到瑞州军营视察,湘军诸将待之以客帅之礼。福兴回到南昌后,上书奏请征兵,并说“勇丁不可用”。可见“曾家军”——湘军,非一般督抚、将军所能驾驭指挥,这为后来曾国藩的复出及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清政府再不敢小视曾国藩,而视其为重臣。
爱字诀
作为领导,对属下要关心,怎样关心却是大学问。曾国藩认为与其用恩惠,以财礼相赠,不如“施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