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
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美国陆军第三装甲骑兵团的车队正在进行巡逻,崎岖的山路,飞扬的尘土,和阿富汗干冷的气候,都是美军士兵厌恶的敌人,不过更致命的还不仅是这些,而是山峰之间不时出现的"塔利班"和"基地"分子。但是,奇怪的是,尽管美军士兵能从装甲车和"悍马"高机动车上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敌人,可是他们却并没有用"布雷德利"装甲车上的25毫米机关炮进行攻击。实际上,"塔利班"和"基地"分子虽然有的时候会发射几十发突击步枪或者机枪子弹,但是发现美军不为所动后,他们也并不展开攻击。美军的雷戈里·贝特森少校对美联社记者R.L.斯普劳尔解释道:冬季"塔利班"和"基地"分子缺乏补给和足够的冬装,他们并不想在条件不适合的情况下发起进攻,他们的挑衅只是希望能惊扰美军,同时最好引起美军和部落武装的冲突,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如此,他们就可以从阿富汗部落武装得到人员和物资的补给,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美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挑衅采取的应对是:什么也不做。
11.1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美军应对挑衅的态度是:忍耐。在中国古代,忍耐被认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和其他的品质一样,也需要被教导和培养,可是由于文明的变迁,现代社会和往昔已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不甘心、悔恨、愤怒、厌恶等情感。不光是女性如此,就连男性也不例外,这真是个令人感到恐怖的时代。"暴躁就是吃亏",暴躁往往会让你无缘无故地迁怒他人,从各种角度来看,也的确是如此。不仅自己会变得不愉快,同时他人也会感到不高兴;会使他人对自己"敬而远之",尤其是表现欲强、任性的女性,更令人难以应付。当这种人对于事情看不顺眼时,之前的喜悦会一扫而空,就会毫无节制的爆发出无名怒火,使人难以判断究竟刚才的她,还是现在的她,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也许,我们在将要暴怒的时候需要等一下,仔细想一下,不要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拿出耐心。即便向空谷喊话,也需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这样的话才有滋味,这才会等到滋味。譬如,一朵花的开放,一树翠绿的长成,都是在我们的等待中一点儿一点儿地接近我们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不要过分苛求生活为你变成急脾气,请让它在慢条斯理中,为你孕育美好。
一个旅人行走在路上,在一条河旁他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助婆婆渡过了河,结果在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走了。旅人很懊悔,他觉得不值得耗尽气力去帮助婆婆,因为他连"谢谢"两个字都没有得到。哪知道,在几小时后,就在他累得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对他说,谢谢你帮了我的祖母,祖母嘱咐我带些东西来,她说你用得着。说完,年轻人拿出了干粮,并把胯下的马也送给了他。
岁月是一棵枝柯纵横的巨树,而生命就是在其中飞进飞出的麻雀。如果哪一天,你遭遇了人生的冷风冻雨,你的心已经不堪承受,那么,也请你等一等,要知道,这棵巨树正在生活的背风处为你营造一个美丽的春天,并让这春天一点儿一点儿靠近你。只要你努力了。回报一定会在付出后出现。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平常与他人交往时,只要我们以诚相待,必然会获得回报,而对方的心情如何,我们大致也都能体会出来。可是,若是面对一个喜欢歇斯底里的人,就很难预料他何时会去改变自己心情了。虽然自己真诚地与对方交往,但对方却无端地发怒,在和这种人相处时就要学会谨慎,避免让对方生气。有一位太太,一旦发起怒来,不管置身何处都会不顾一切地去大声责骂丈夫,并且喜欢随手乱丢东西,甚至丢菜刀和水果刀。然而,在平时的时候,她倒是一个人情味儿很浓的人。但当她听到不中听的话或看到不顺眼的事时,便会一反常态。如果此
时有人敢当和事佬,不仅会火上浇油,而且有挨骂受打之忧。所以,碰到这种情形,他人往往只能站在一旁提心吊胆。经书上说:"对一切都感到愤怒、怀恨在心、故意抹杀他人的美德、贪图非分之想、只顾外表的人,都是非人。"我们应该尽量地控制自己,凡事能忍则忍。
11.2聪明的忍让比争吵更有效
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这里要说的即是一种相对的忍让,这是另外一种抗争方式。有这么一个例子。在改革开放后的某集贸市场上有一个无赖,他仗着自己会耍几手拳脚,便在小镇的农贸市场上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最令人气愤的是,他总是时不时地拎了这个摊上的鸡,又拿了另一个摊上的肉,还总是不给钱。如果有谁要向他讨,他总是一味的说先赊着以后一块儿给。但如果谁真正的问他要,他便对其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无法在这儿待下去,人家对他都是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这个无赖又来到市场上。他走到一个猪肉摊前,点着一块肉要摊主割下来给他,那位摊主也是位青年,听他一说,二话不讲,操起刀就在案子边的条石上磨了起来。这个无赖见此,也只好站在那儿等着。此时,集市上的人开始聚集过来,一半是看热闹,一半也是目睹一下这个无赖的横行。岂知,这位摊主磨了好几分钟后还没有罢手。这时无赖急了,张口就骂,要摊主赶快割肉。这位摊主不紧不慢地应了一声,把磨得锃亮的刀往阳光下一摆,一道寒光直照到无赖的眼睛上去。这个无赖心中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他又催摊主快点割肉。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一些。摊主拿着磨好的刀,对着这个无赖想要的那块肉就砍下去,只听"刷"的一声,一大块肉就给割了下来。更令人叫绝的是,就这一刀,把肉中连着的骨头也一点儿没渣地砍断了。见此情形,这个无赖心中又是一惊。这件事情还没有完,摊主把肉砍完之后,并不是把刀搁在案上就算了,而是出乎意料地朝身边几尺远的一块木板上扔去。随着一声响,那把刀便插在木板上,与其他几把并排。原来这是他的刀板。更令人奇怪的是,这回这个无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肉便扬长而去,而是叫摊主称称,交了钱才回去。
在面对流氓式的挑衅时,在你的力量还不能达到以暴制暴时,先忍一忍可以避免冲突,以达到暂时保全自己的目的,并在这相对安全的间隙中考虑接下来如何去应付的办法。用什么办法才能制伏对手呢?前面例子中卖肉的摊主做得很妙。他手中唯一的武器是刀,那么就先把它亮出来。他最好的手艺也许就是与切肉有关的活计了,那么也把它亮出来。这一系列又完成得既自然又巧妙,让对手感觉到他恭顺之时,又适时地让其看见刀口的寒光,隐隐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此后切肉、扔刀的一系列动作更加强了这一立场。
忍让,不仅为相对的弱方赢得了应变的时间,而且借助其隐忍的外表,让弱方对强势一方的威胁加倍地影射到强势一方的心里,或者说给强势一方一个想象威胁的空间。强势一方有可能会这么想:他隐忍时尚且有这样的威胁,他若发怒时又该是怎样啊?他随意一下就见真功夫,若他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又将会何等厉害啊?不愠不火是一种善于忍耐的处世之道。古人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人所不能为。"成熟老练的人素来将忍耐视为做人的一种分寸。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也。"所以,学会忍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过,当忍耐掺入了阴柔,变成了一种相安无事、与世无争、甚至是苟且偷安的处世哲学后,它就走向了反面。因此,林语堂先生曾这样的批判:"遇事忍耐是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儿。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就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的确,如果让忍耐深深地烙上保守、落后、安命不争、平庸、易满足、缺乏进取心、衰老退化、奴性、软弱、过于自卑等痕迹时,那么这样的忍耐就变了味,一定会叫人憋气,叫人难受,叫人窝囊,叫人痛苦。
一个人想要通过忍让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能忍、会忍、善忍,将忍耐作为一种处事的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忍的原则,"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就是是指忍耐的效果。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论述,被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身处逆境,置身祸中,更要学会忍,"百忍成钢",在逆境中学会忍,这样才能成就大事,忍得一时之苦,方为人上之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遭受一番苦难,熬过去就可以接受天将降之大任了。在困境中要学会默默承受一切,这种忍耐是达到某一志向的手段,是为达到某种"大谋"的暂时退却,绝不是因忍而忍。当人们将忍耐看做是唯一的目的时,当忍耐变成逆来顺受、无法抗争时,这种忍耐就毫无积极的意义了。积极的忍耐,绝不意味着人格的遭受践踏,自我的萎缩,它只是将可贵的、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它仍在默默地干自己想干的事,仍在悄悄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人的忍耐,软中透硬,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为代价,决不奴性十足,不苟安偷生,更不窝囊,也就没有失意之感。忍耐还可作为保存自己力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当敌我之间的力量太过悬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势力差距太大时,忍耐便作为一种最为明智的退却手段,不硬拼,不消磨自己的元气,将力量慢慢地积蓄起来。所以这种忍耐,不仅是对传统的习惯势力、落后势力的妥协和投降,一旦时机成熟,羽翼丰满,翅膀硬了,爪子利了,就会趁其不备之时,发动猛然一击,让敌对势力永不翻身。一句古话说得好:"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忍住自己的私欲、怒火,实际上是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后发制人"可能是一个大家常常听到的成语,这很符合忍耐的品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必要的原则,但在许多原则中,忍耐可称为是第一原则。因为只有忍耐才能去更好地了解对方,只有忍耐才能完成彼此之间的沟通。同样,只有忍耐才能养成与人交往时的
良好修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听见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使我们感觉极度不满,但在没有探究出真正的原因时,就需要绝对的忍耐。进一步说,即使弄清了真正的原因,也应该去忍耐,因为发怒无益于问题的良好解决。我们听到别人陈述或解释,即使明知他说谎或所言无理,也不该迅速表示出自己不满的态度。有些人会在这种场合打断那个人,但是这样不是一种好的习惯。心理学家说,当我们听到一件不好的事,再听了它的经过之后,常常就拿来修正自己的观念,以为事情有许多值得原谅的地方。有了适度的宽容、忍耐之后,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反击了,反击应是很巧妙而富于机智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有一次他和一个批评家相遇,这个批评家是个秃子。秃子一见面就批评谩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一声不吭。之后批评家余怒未消地问:"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苏格拉底淡淡地说:"没有,没有。我只是羡慕你。"批评家奇怪地说:"你羡慕我什么?"苏格拉底回答:"我羡慕你的头发,它真聪明,那么早就离开你的脑袋了。"苏格拉底的言外之意是:批评家的脑袋中装了许多乌七八糟的东西,从他嘴里吐出来的当然不会是什么好话了。在这里我们看出,忍耐是为了获得了解对方的时间,忍耐同时也给我们赢得了思考对策的时间。因此,如果有人对你大不敬,那么你要在忍的同时仔细品味一下,在心里想好反击的对策。其实,所谓的反击,都是在防守之时有所酝酿,借着对方的意识稍稍用力一转,就将对方击败。所谓的"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对那些能在社交场合中保持忍耐而言的。
11.3忍耐是提高自身修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