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8900000060

第60章 道琼斯的宿命 (1)

在班氏家族成员看来,默多克突然间让他们吃了闭门羹的做法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开始感觉这笔交易关乎自己的命运,这份经典老报到底卖不卖呢?

2007年7月

事实证明,2007年7月4日之后,默多克向道琼斯发出的对交易不再感兴趣的信息是欲擒故纵。

诚然,默多克对于班氏家族已经烦透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会放弃这笔交易。这种恫吓战术只不过是谈判的常用手段而已。到了当时那个程度,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了,默多克已经在公众面前使用这么反常的手法,那么他做成这笔买卖的决心是绝对不会动摇的了。和班氏家族一样,默多克对于这笔交易也是投入了感情的。

但是,在班氏家族成员看来,默多克突然间让他们吃了闭门羹的做法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开始感觉这笔交易关乎自己的命运,这份经典老报到底卖不卖呢?

将默多克这种狡猾善变、盛气凌人的形象讽刺得最辛辣的当属《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了,《纽约时报》的报道也未留情面。但是,两份报纸都错误地估计了局势,也未能看穿默多克的真实想法。《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大幅报道中,都在说是班氏家族反对这笔交易,而默多克则是因为吃不到葡萄所以被迫灰溜溜地离开。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班氏家族的重要成员都是同意这笔交易的,尽管赞同这笔交易的家族成员人数并不算多,但是他们手里掌握的投票权足以让这笔交易达成。默多克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知道事态的发展正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倾斜,而且风向标几乎完全倾向于他,他决定不再给班氏家族更多的甜头了(原本他决定可以在每股60美元的股价基础上再增加一两美元)。

现如今,默多克可以把班氏家族迟迟不肯出价和抬高价格的做法当做谈判的筹码,以此为借口表明自己的恼怒。这样一来,开出每股60美元收购价的默多克变成了正义的一方,道琼斯和班氏家族则成了贪得无厌的一方。他们不配得到默多克开出的高价。

这也是大多数班氏家族成员,也就是没有直接参与的大多数班氏家族成员渐渐明白的困境:他们家族的贪婪让默多克为之抓狂。

在班氏家族内部,我争取到的最佳采访资源就是对交易抵触情绪最强烈、最爱发表意见的克里斯托弗·班克罗夫特和莱斯莉·希尔,他俩都是道琼斯董事会的成员。控制着很大投票权的伊丽莎白·斯蒂尔则很少表态。影响力颇大的托管人埃莱凡特虽然赞同这笔交易,却也很少说话。《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也采访了多位银行家和律师,他们都赞同赶紧签订这笔交易,否则默多克失去耐心后可能就会一走了之。

“班氏家族就这样不停地推诿,整个家族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没人能最后拍板,这笔交易也就一直往后拖了又拖,直到默多克都失去耐心了。到了最后,默多克对我们的好感都没了。”在收购结束之后,道琼斯的一位律师在一份法律专业人士传阅的分析材料中理性地评价道。

这时,丹佛基金会出场了。丹佛基金会代表着休·班克罗夫特、克里斯托弗·班克罗夫特和凯瑟琳·卡瓦达斯的利益。这个基金会的托管人林恩·亨德里克斯是丹佛的一位律师,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并不是代表整个班氏家族的利益,也不是代表道琼斯的利益,而是代表自己基金会的利益。换而言之,他的工作就是要拿到最高的经济回报。他的这个行动也得到了罗伯·坎德勒的支持。坎德勒之前在摩根大通工作的时候,就曾为道琼斯服务过。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的交易一拉开序幕,坎德勒就竭力想要加入进来,经过软磨硬泡,终于让丹佛基金会成为他的客户。7月初,林恩·亨德里克斯和坎德勒都坚持着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交易完成之后,道琼斯的控股股东可以拿到收购溢价。换而言之,如果新闻集团支付了每股60美元的收购价,那么控股股东则可以得到每股超过60美元的收购价,因为他们的控股权在交易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普通股东得到的每股收购价则会低于60美元。

在美国的一些州,控股权溢价的做法是非法的,但是在道琼斯所在的特拉华州,这种做法则是合法的。然而,各个股东利益分配不均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拙劣的行为,算不上光明磊落。道琼斯的董事(包括几位家族董事会成员)都表态不会批准这一控股权溢价的提议。不过,丹佛基金会的提议还是在班氏家族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从而激化了不同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这些家族成员意识到,其他成员只考虑让自己多分到一杯羹。几经权衡,还是利益均分占了上风。最后,班氏家族成员都觉得放弃控股权溢价、每个股东都拿到每股60美元收购价的做法是一件正义的事。

新闻集团也在计算自己到底能拿到多少交易赞成票。默多克私下里和班氏家族的一位重量级成员见了面。此人就是比利·考克斯三世,他和太太比特丽丝经安迪·斯登金斯基介绍,一起来到了默多克的办公室。比利·考克斯三世是默多克重要的消息源。见面那天,默多克身穿晚礼服,用拙劣的幽默感和来客交谈。默多克穿上晚礼服并不是为了接待来客,而是会面后要去歌剧院。

在和比利·考克斯三世见面后,默多克就给住在波士顿的汤姆·希尔打了电话。听过比利·考克斯三世的介绍,默多克知道汤姆·希尔兄弟是赞同这笔收购交易的,默多克希望能通过汤姆·希尔的努力,争取到他母亲简·考克斯·希尔·麦凯尔利的同意。简·考克斯·希尔·麦凯尔利在家族基金会中拥有控股投票权,而她对这笔交易依然执意反对。汤姆·希尔觉得这种做法并不好,居中调停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新闻集团对道琼斯进行的尽职调查也结束了。通过尽职调查,新闻集团发现原先的一个主要收购动因是站不住脚的,新闻集团原来认为收购了《华尔街日报》,就会给福克斯商业新闻频道的业务带来很好的协同效应。但调查发现,《华尔街日报》和CNBC电视台的内容合作协议比新闻集团想象得要更严密(当新闻集团的法律专家在讨论起草协议草案的时候,不时会发出很多惊讶的感叹声)。新闻集团原来认为收购了《华尔街日报》能给福克斯新闻网加分,结果证明这份报纸在2012年之前都被牢牢控制在自己的劲敌手中。然而,对此不用太在意……

尽职调查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道琼斯的运营情况很糟糕。调查指出,道琼斯是个障碍重重、官僚作风严重、等级森严的组织,新闻集团则自认为是一个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组织。新闻集团掌管财务的二号人物约翰·纳伦一针见血地指出:“道琼斯的运营状态让人感觉就像是底特律的一家汽车公司;道琼斯从上至下共有26个层级,处在第13级的经理的目标就是能晋升为第11级的经理,这同新闻集团的运营风格有着天壤之别。”

《华尔街日报》的印刷安排制度也让人感到头疼,不仅很难实现全彩印刷,印刷方式也很陈旧古板。《华尔街日报》的设计只是要把它印制成一份商业报纸,离默多克想把它打造成一份超越《纽约时报》的全美头号报纸的愿景还有很大差距。约翰·纳伦边叹息边说:“《华尔街日报》在全美共有17个印刷厂,8点钟印刷厂就要截稿付梓了。这么早就截稿的话,万一有大新闻发生,你就手足无措了。比方说今天是周一,明天晚上如果有重要的选举要进行,那么读者在周三的《华尔街日报》上就看不到相关文章。”

不过,这也没关系……

接下来,双方举行了一系列例行公事的会面。2007年7月16日早上,在新闻集团的办公室里,双方第一次举行了这样的会议。美林证券公司的银行家迈克尔·科斯塔(代表班氏家族基金会的利益)、高盛公司的格雷格·李(代表道琼斯董事会的利益)和赞尼诺同新闻集团的首席财务官戴夫·德沃、约翰·纳伦坐到了一起谈判。赞尼诺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如果新闻集团出价能高于每股60美元,那么他就有办法促成这笔交易。

作为收购谈判的一部分,这次会面其实比原先计划晚了两个月。

戴夫·德沃照本宣科地把写好的收购意向读了一遍。他说:“每股收购价60美元,就这么定了。”(谈判就是这样,即便你想要让步,也不会马上就表现出来。)

迈克尔·科斯塔、格雷格·李和赞尼诺放慢了谈判的节奏,他们在等仍在纽约开董事会的默多克和拉克伦一起吃午饭,道琼斯的董事长彼得·麦克弗森和新闻集团董事里维斯·坎贝尔也会来一同共进午餐。

在饭桌上,约翰·纳伦发现里维斯·坎贝尔和彼得·麦克弗森两人之间彼此看不顺眼。里维斯·坎贝尔是新闻集团上上下下公认的断事公允的董事,而彼得·麦克弗森则得不到新闻集团的信任。彼得·麦克弗森在餐桌上提起了谈判的问题,他问默多克能否提高收购价,这么问也是例行公事,这只是公司董事完成“托管者责任”的职责,彼得·麦克弗森说话几乎句句都离不开这个词。默多克回答说不行,他表示开出的价格就是最终价。彼得·麦克弗森让默多克再考虑一下,默多克也象征性地点头答应。

道琼斯的谈判团队吃完午饭后就慢腾腾地离开了餐厅,等着默多克下午给他们正式的答复。

默多克简要地回顾了谈判过程以及对道琼斯的基本看法,并说每股60美元的收购价是一个公道的价格。

这也是最终报价。道琼斯的谈判团队对默多克表达了感谢后,心情愉悦地离开了新闻集团的办公室。在道琼斯谈判团队离开的时候,里维斯·坎贝尔告诉默多克他们其实一直就在新闻集团办公大楼里待着,一步也没离开过办公楼。

第二天,也就是2007年7月17日,道琼斯董事会召集会议,投票通过了这笔收购案,并建议向全体股东提请这项收购交易。董事会认为,如果能从班氏家族那里得到足够多的支持,那么将会在全体股东大会上通过这笔收购。莱斯莉·希尔和自从2001年以来就担任董事的德尔特·冯·赫兹布林克都投了弃权票。律师曾告知他们,如果直接投反对票,有可能会遭到其他股东的起诉。克里斯托弗·班克罗夫特依旧在努力寻找其他买家,因此也找了个借口没有投票。

同类推荐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Ⅱ

    销售要懂心理学Ⅱ

    本书讲述了成功实现销售的必备技能。分别从“望闻问切”四字来剖析销售的成功秘诀。
  • 连锁门店促销技巧

    连锁门店促销技巧

    本书侧重从零售终端——连锁门店的角度去介绍如何应用促销技巧,以门店销售促进的几种常用方式和工具作为内容,以促销策划作为开展各种促销的基本能力,培训门店经营管理者从事促销活动的能力。
  • 人本教练模式

    人本教练模式

    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教练的起源,而且还设计了一些极具价值的独特的教练技巧,并把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多年在各国实践的经验全都融入了其有效的“人本教练模式”里面。
  • 胜局

    胜局

    胜局是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气度,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长远的眼光、一种应变的智慧,也是一个卓越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本书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涉及胜局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求使管理者树立这样的管理意识:只有以胜局的思维引导自己的管理乏路,这条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 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自从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制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系列契约集合体的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当中所具有的影响力日趋变大。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在此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会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而影响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常长的闲散生活

    常长的闲散生活

    常长的生活日常,轻松平凡的故事ps:新人作者,多多担待
  • 宠物小精灵之伤痕

    宠物小精灵之伤痕

    来自神奥地方的他在新的大陆——关东地区又将展开怎样的冒险?……伤痕越多只会让自己越坚强!!!!
  • 烨行者

    烨行者

    陈烨从小天赋异禀,虽出生豪门,但因是女孩,还没满月就被赶出家门,妈妈带着她在乡下艰难度日。七岁那年遭顽劣同学暗算挂掉后重生归来,且看她她如何成功逆袭,见招拆招,见着厉鬼二话不说,啪啪打脸。
  • 利润力——企业提高利润的学问

    利润力——企业提高利润的学问

    本书涉及核心竞争力的界定与获得、销售及其相关运作、核心业务的界定及获取、企业设计和利润区的发现与创造第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来揭示利润的最佳创造方法。并结合企业的文化形成和理念创立、市场的占领及和维护以及管理者的素质阐述了企业长期发展的要件。我想这些是中国企业界最需要的东西。
  • 九天仙人

    九天仙人

    本文纯修仙,没有男主,不搞笑,不逗比,无脑洞,安安静静踏踏实实修仙打怪。可是修仙到后面余生发现一个不得了的事情,她好像有一个传承了数万年的祖传任务。同为余家人的曾曾曾曾曾姑婆竟然跑路了,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她。作为世界上唯二的余家人,她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整个世界都会因为她的成败,或维持现状,或走向灭亡。
  • 相思不过是朵花

    相思不过是朵花

    像谢灵说的那样,向安和刘晓琴无论再怎么分分合合总归是爱人,那么为向安付出了全部青春的自己呢?也不是没想过再爱,只是因为之前爱的太深太满,心里已经没有空余的位置去爱别人了.谢灵曾面对沈迹咄咄逼人的问题:如果向安死了或者他从来不曾出现过,你会不会给我或者陈楠一个机会?回答沈迹的不过是几行清泪和一句因哭泣而模糊不清的话语:我宁愿自己没有出现过,也希望他活得好好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样年华的美好

    花样年华的美好

    初到上海,黄埔江滚涌的滔水碧绿如斯,灯红酒绿的男女让我痴迷无助,东方明珠的伟岸身影,反映在街内,外滩的夜景如畅如荫,搪塞过去最美时光。曾经,“情”是什么的自己,如今坠入深渊,再也不可逃出。有人问,你还渴望当年那个羽翼未丰,神采飞扬,忘记今昔何年。我看着杯中的酒“渴望如何,我只是成为那年我最不可能眷恋的人罢了,用尽所有大好年华,去迷恋最不可能的爱的男人”那是我最惊艳的时光,迷恋最美好的爱情
  • 人类的危机

    人类的危机

    在一个下雨的夜晚,T病毒从一位叫王宸睿的医生中爆发出来。
  • 天才神偷:倾城小姐

    天才神偷:倾城小姐

    她,曾经是一位天才神偷,为朋友挡刀而穿越。他,是人人都怕的魔君。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爱情故事……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读者群号:58472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