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放弃了很多业务,放弃了过去,但是现在他好像已经准备好了要放弃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标签—爱报如命。
2007年6月25日至6月26日
默多克最想得到的是《纽约时报》,对其的渴望程度甚至超过了他对《华尔街日报》的渴望程度。他自己对历史其实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历史却闯进了他的生活。事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伤疤依旧存在,烦心的事不会自己消失,对手还在虎视眈眈。你并不能因此就变得歇斯底里,而是要学会反击。他需要坚守阵地,需要证明自己,需要杀出一条血路,最好某一天能够扬名立万,这是默多克长期奋斗的目标。他1987年从父亲手中接下了接力棒就表明了这样的一番决心。现在,《纽约时报》的问题摆在他眼前亟须解决。
打下家族基业的是基思·默多克。当年,默多克才19岁,基思·默多克带着儿子去纽约,在一个周日去康涅狄格州的希兰戴尔庄园拜访苏兹贝格家族。基思·默多克向儿子清晰地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在报业世家里面,苏兹贝格家族是无人可以撼动的龙头老大。” 基思·默多克还向默多克传递了隐晦的信息,那就是该如何让自己的地位节节高升,成为一个真正的报业大亨(默多克日渐明白,自己的父亲其实并不拥有报纸,苏兹贝格家族旗下才拥有报纸)。
若干年后,默多克有了和《纽约时报》的第一次不算愉快的合作。在默多克收购了《纽约邮报》后没多久,就遇上了1978年的纽约报社工人大罢工。默多克明白,因为《纽约时报》的经济实力要比《纽约邮报》强得多,因此《纽约时报》故意拖延谈判时间,目的是为了把《纽约邮报》彻底拖垮。因此,默多克率先打破报业主联盟的协议,和旗下的劳工单独签署了协议,在《纽约邮报》和《每日新闻报》印刷之前就先恢复运营了。
这里也不得不提及《纽约时报》当年对默多克的报导。这篇1969年见诸报端的文章也是关于默多克的第一篇像样的报导,《纽约时报》在这篇出现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版的社论文章中,把默多克称为“神奇小子”。这篇有意撰写的文章似乎是想要拉一些广告。当时,默多克已经取得了对澳大利亚安捷航空公司的控股权。为了加强自己在美国政经两界的话语权,默多克决定把原先从欧洲订购空客飞机的订单投往美国波音公司。不过,他需要美国进出口银行为这笔交易融资,他希望能够在美国得到原先计划购买空客飞机同样优惠的融资条件。
《纽约时报》在文章中指出,在得到这笔优惠贷款之前,默多克曾在白宫同时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和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约翰·摩尔共进了一次午餐。没过多久,也就是这笔优惠贷款被批准之前,在纽约州白热化的总统初选中,《纽约邮报》没有将橄榄枝抛给泰德·肯尼迪,而是给了吉米·卡特。《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迫使默多克不得不在美国参议员调查委员会作证(最后,调查委员会宣布默多克并没有出于一己之私的立场偏颇之举)。默多克早年就曾和传记作家托马斯·基尔南说,《纽约时报》的做法就是要整倒他,默多克信誓旦旦地说:“总有一天,我会跟它好好算这笔账的。”
30年犹如白驹过隙,《纽约时报》对默多克攻击的火力却一点都没有减弱。最初它把默多克说成是一个流浪儿,后来又把他说成是逍遥法外的海盗,现在又把默多克说成是影响我们生活的毒瘤。这种观点在默多克洽购道琼斯的过程中甚嚣尘上,尤其是《纽约时报》2007年1月26日的一篇调研文章更是说得非常露骨,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他不配拥有道琼斯。
对默多克最恶毒的攻击是说他办报纸不是因为喜欢新闻业,而是因为他想要掌握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工具。赫斯特报业集团在美国如日中天之前,默多克旗下的新闻机构是最愿意对竞争对手大张挞伐的。《纽约时报》赤裸裸的攻击让新闻集团总部的高层如坐针毡,而福克斯对劲敌的攻击也让对方感到芒刺在背。
《纽约时报》刊登的这一系列攻击文章最开始是攻讦默多克拉拢监管层。《纽约时报》的攻击明显立场有失偏颇,尽管它攻击默多克拉拢监管层从而使其放松对电视经营的许可,实际上它自己也在这方面进行公关游说。
在过去20年间,很多国际大公司都想打入中国市场,但是很少有哪家公司能像新闻集团那样为了挤入这块市场而削尖了脑袋、咬定青山不放松。
邓文迪在家族中负责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并维护与中国高层的关系,这让人更加难以判断如果将近80岁的默多克退休或去世后,新闻集团将何去何从。
可是,事实证明,《纽约时报》只动动嘴皮子并没有任何行动,它的记者团队之后也没有再刊登什么贬损默多克的文章了。新闻集团马上作出了反应,发言人金斯伯格发布了一则义正词严的声明,这份声明把《纽约时报》震慑住了,原先准备的一系列报道也都取消了。这些都让默多克更加坚定了对《纽约时报》的看法。《纽约时报》在这次对新闻集团的攻击中,指责新闻集团“用自己的报纸版面来牟取利益”,不过它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如新闻集团。
默多克誓言要发动媒体界的最大一场恶战,他决心要把《纽约时报》拉下马,有可能的话甚至要把它纳入自己的麾下。倘若默多克想坐上美国媒体界的头把交椅,那么他势必要把《纽约时报》赶下王座。
当下看来正是重新洗牌的大好时机。
2007年的《纽约时报》
到了2007年6月,纽约时报公司的股价和2002年相比,几乎已经腰斩了。从整体实力上来看,纽约时报公司的实力仅略次于美国第二大新闻公司奈特–里德报系和第三大媒体巨头论坛报业集团。因为股东的不满,奈特–里德报系不得不出售资产。论坛报业集团旗下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重要报纸,不久后也被迫走上了出售资产的道路。《纽约时报》不仅在经营上遭遇了危机,它的品牌定位也遭受了重创。它原来的固定读者群主要是美国东部的精英阶层,他们是任何一份其他报纸都渴望拥有的坚定拥趸,但是这些人正在慢慢消失或是逐渐老去。
《纽约时报》的战略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它把自己构想成全美剩下的唯一一份报纸,因此它一直在竭力扩大自己在全美各州的发行量。逐渐地,《纽约时报》已经不再是一份立足于城市报风格的报纸了。它在纽约市5个区的日发行量只有26万份,在纽约市都算不上是发行大报了,它的两个竞争对手《每日新闻报》和《纽约邮报》的总发行量高达100万份。美国的读报群体在日益萎缩,即便你还是一个有读报习惯的人,你首先也会选择当地的报纸,然后再抓起《纽约时报》来看。在美国读者眼中,《纽约时报》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了。
《纽约时报》已经变成了一叶浮萍,既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两起广受关注的丑闻事件将这份百年老报拖入了旋涡。第一起丑闻是2003年《纽约时报》的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编造、抄袭大量新闻报道。第二起丑闻是《纽约时报》的女记者朱迪·米勒(Judy Miller) 在“特工门”案中因为不愿意透露消息来源而被判入狱。这两起丑闻之所以广受关注,不仅是因为它们暴露了《纽约时报》在体制上的缺陷,也表明了在危机重重之下,《纽约时报》容易方寸大乱。小阿瑟·苏兹贝格委任豪威尔·瑞恩斯来担任《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让他把《纽约时报》打造成一份全美大报,而杰森·布莱尔的假新闻报道就发生在豪威尔·瑞恩斯的眼皮底下,他只好引咎辞职。在朱迪·米勒陷入“特工门”案件初期,《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还力挺她,但是发行人逐渐意识到报社的公众形象和民众的看法更加重要后,就不再支持她了。
《纽约时报》遭受的重重危机更加坚定了默多克拿下《华尔街日报》的决心,并打算成功后再向取代《纽约时报》的方向迈进一步。
尽管媒体界一直风云变幻,但《纽约时报》这一系列丑闻和奇怪的反应让默多克不仅在一旁看得兴致盎然,也让他对这家百年老报心生觊觎之意。在他眼中,《纽约时报》身陷囹圄是他最乐意见到的情形,也最容易给他带来事业上得利的良机。
《纽约时报》遭受的重重危机更加坚定了默多克拿下《华尔街日报》的决心,并打算成功后再向取代《纽约时报》的方向迈进一步。事实证明,默多克可不是个愿意息事宁人的主。因为突发的危机而搞得晕头转向的《纽约时报》成为福克斯新闻频道猛烈攻击的靶子,因为福克斯新闻网的渲染,《纽约时报》俨然成了大家眼中的笑柄。
让默多克对小阿瑟·苏兹贝格感到顾忌的还有其他因素。默多克喜欢把“孩子气”的小阿瑟·苏兹贝格当成和自己孩子的同一辈人(尽管小阿瑟·苏兹贝格当时已经55岁了),这种比较也让默多克心里觉得很舒服。和默多克一样,小阿瑟·苏兹贝格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自己父亲的阴影,想要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想要发挥自己的控制力,他也有些狂妄自大,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小阿瑟·苏兹贝格的人生经历就像一段经典启示录,而默多克的人生路径只不过略有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