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是默多克小报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们都是低端市场上的“小报”,定位精准,能根据读者的口味不断进行调整,它们的销量都很惊人。
谣言
由于班氏家族对默多克开出的收购要约迟迟没有回音,默多克有点不耐烦了。
默多克知道这个家族成员对他的看法如何,但他还是不愿相信他们真的会这样看待他,有可能他们只是听信了那些不熟悉他的人的谣言。
他决定亲自给班氏家族写一封信,以一个报业家族的态度写给另一个报业家族的信。他在信中提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很好的报业人,谈到了自己父亲是加里波利战役中的英雄(在那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小战役并不熟悉的班氏家族成员看来,这让他们觉得有些惊讶),他谈到了自己的孩子,谈到新闻集团是怎样的一个家族企业。他也谈到,如果对《华尔街日报》的业务过多干涉并影响它享有盛誉的独立采编系统,那么这对报纸的发展是有害的。他表示自己倾向于采取编辑董事会的框架,正如他在1981年收购的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采取的组织架构一样。
这封信让班氏家族觉得仿佛收到了一封来自外星球的信。尽管及时回信可能会起作用,但是他们感觉不到及时回信能发挥什么效果。
对班氏家族完全置之不理的反应,默多克很不喜欢。他并不是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人。
本来这桩收购案是很可能流产的。如果它仅仅按照报业常见的标准和运作方式来进行,再加上班氏家族对道琼斯的守护,那么收购案肯定没法成功,而默多克的报业运作理念也提醒每个人默多克收购成功可能带来的威胁。
在2007年5月18日早上出版的《纽约邮报》第六版“闲话”专栏里,主编理查德·约翰逊主动自爆内幕。尽管“闲话”专栏经常对别人指手画脚,但在这篇曝光文章中却涉及该专栏滥用新闻权力和道德败坏的问题,不久后这篇文章成为一个对报社怀恨在心的前雇员起诉的证据。
一个心怀不满的前雇员的指控带出了另一个心怀不满的前雇员的指控,外界可以通过这两项指控窥探到默多克小报世界的内幕。2004年,第六版的一个助理记者伊安·施皮格尔曼通过在报纸上恶意中伤,造成一名妇女名誉受损(他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着威胁的内容,也是媒体恶行的典型)。2006年,另一个记者杰尔德·保尔·斯特恩被超市大亨、前总统克林顿的好友亿万富翁罗恩·伯克勒指控新闻欺诈。施皮格尔曼和杰尔德·保尔·斯特恩都是最世俗的负面新闻记者。有心计的罗恩·伯克勒安排了一次会谈,并暗中录音,故意让杰尔德·保尔·斯特恩给他开个价,交易的条件是保证只报道罗恩·伯克勒的正面新闻,而不让负面新闻见报。
罗恩·伯克勒获得证据后立即起诉斯特恩,斯特恩很快就被新闻集团开除。但他转过来对新闻集团反咬一口,指出理查德·约翰逊至少也有一次受贿,第六版后来主动在报纸中承认(把贿赂说成是圣诞礼物)。同时,斯特恩还在诉讼中透露,《纽约邮报》34岁的总编辑、也是默多克家很欣赏的科尔·艾伦时常光顾纽约的一家脱衣舞俱乐部,喝酒和嫖宿都是别人买单。尽管第六版并没有否认科尔·艾伦的这一行径,但是它表示这一行为并不至于“受到谴责”。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涉及对报纸的指控,虽然该报并没有完全承认,但是也没有否认(只有一些常用的“污蔑和谎言”之类的抗议)。其中的指控就包括拉克伦·默多克将位于澳大利亚的一座豪宅卖给明星罗素·克劳时,就附带了不会报道罗素·克劳负面新闻的保证。
这些即将曝光的内容将对新闻集团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也在新闻集团总部高层办公室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新闻集团的律师吉涅·格温查克还发现科尔·艾伦虽然不承认自己曾光顾夜店,但是夜店里却有他使用信用卡的记录。集团知道这一丑闻再也无法掩盖,于是加里·金斯伯格想出办法,让第六版自己主动曝光丑闻,当然事先也与当事人协商过。
科尔·艾伦原以为自己肯定会被开除,因为默多克无法容忍这种行为而且会更担心班氏家族会对集团印象不佳。但是默多克一向习惯承受各种压力,所以他放任事情自然发展。
新闻采编室
《华尔街日报》的总部位于世界金融中心,总部大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默多克只进出过这幢大楼几次,但他感觉这里更像是一个保险公司的密室,而不像报纸的采编大楼。《华尔街日报》的采编室看起来非常安静、井井有条、富有商业气息,或者你也可以说气氛有些沉闷、死板、单调。默多克认为这样“呆板、缺乏生气”的地方不适于作为报社总部,他后来告诉我,这里需要进行“文化和布局上的变革”。
在默多克眼中,报社总部应该是产生创意的地方,记者可以想到什么就畅所欲言,最好能道出读者想到而没有说出来的心声。在他从事报业50多年的过程中,默多克最欣赏的记者就是澳大利亚《每日镜报》的史蒂夫·邓利维。在20世纪60年代, 史蒂夫·邓利维忠心耿耿地追随默多克一起搬到纽约。虽然已经69岁了,但他仍然经常在下午甚至早上出现在曼哈顿的蓝甘酒吧喝酒,这是曼哈顿最没有品味的酒吧之一(里面常常有穿着奇怪T恤衫的游客),也是《纽约邮报》员工经常聚会的地方。同样,在悉尼,你也会发现新闻集团的精英记者会出现在一家名为奥罗拉的24小时营业酒吧,酒吧里到处都有老虎机,灯光昏暗,偶尔还会有澳洲白人男子跳莎莎舞。这也是萨利山区域唯一没有太多名流聚集的地方,拉克伦·默多克将新潮的办公室也布置在这个区域。
对于默多克来说,报纸不应该仅仅是给名流富人看的,它应该是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的。好的报纸新闻采编室应该让人感觉高效、迅速,或者按默多克的观点,应该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华尔街日报》位于纽约的总部和位于新泽西州南不伦瑞克的分部大楼在默多克看来是陌生而又散漫的地方,与他手下记者多年来感到惊心动魄的工作环境不一样(他手下的记者私下里都觉得跟着默多克做事是让人很兴奋的事)。
曾有两名记者彼得·奇彭代尔和克里斯·霍利对默多克《太阳报》的工作环境作过一番经典描述:
位于老布维利大街一幢破旧大楼里令人恐怖的条件让这个公司显得更有冒险家的风范……大楼黑暗、拥挤、散发着恶臭。走廊和楼梯间堆满了印刷室用的化学用剂大铁桶,桶内的东西已经开始外泄了。天花板上的各种供电和排水系统管道错综缠绕,过去几十年间电线越来越多,四处缠绕,丝毫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有一次,化学用剂整整滴了一夜,编辑们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发现打字机全部被烧毁,有些打字机甚至渗出了液体。大楼里的设备差到只有原始水准。厕所臭气熏天,夏天时成群的苍蝇四处乱飞。餐厅里也很脏,常有老鼠出没,这让记者们找到了出去吃饭的理由,他们跑到报社旗舰街的各个酒吧,在那里打听其他报纸都在报道什么新闻……
尽管杂乱简陋,但是这幢大楼的确是一个让人感觉激动和真实的地方,大家下意识里都在期待报纸赶紧印刷,当地下室的印刷室开始工作时,就会传来隆隆的轰鸣声。
对默多克来说,这样的工作条件无可厚非(他并不是一个对环境挑剔的人,不过他最终把《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都搬到了伦敦沃平《泰晤士报》的大楼,把《纽约邮报》从老鼠乱跑的大楼搬到了曼哈顿第六大道的新闻集团总部)。默多克秉持的新闻原则是,外表和包装并不能让新闻本身变得更加重要。他其实是一个改革派,对穿得很体面的人不屑一顾,他认为外表都是不真实、不可靠的,只能让报纸变得冗长。
他后来对我说起了早年参观《华尔街日报》总部后的感受:“那里编辑程序太多,每篇文章都需要经过5道审查才能过关,而且最后印刷之前,还要送到普林斯顿,那里有150个人作最后审查,这些人还说:‘我们负责最后审核,要尽一切努力来确保每篇文章中的数据无误,而且来源真实。’而我却在想:‘天哪,每天《华尔街日报》能准时出版真是个奇迹啊!’”(他经常会讲这个故事,而且每次讲的时候数字还不一样,有时说需要经过5道审查,有时候说需要经过8道审查,有时还会说要经过8.7道审查。)
默多克对新闻的看法与美国报业对新闻的看法一直都存在差异。在默多克看来,美国人对“小报”这个词的理解并不准确。他认为这个词意味着迅捷、犀利、高效和人性化,是最能打动人、最有冲击力、最具娱乐效果的新闻。
这种技巧(一种高超的技巧)的关键在于将信息浓缩。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小报是在解除对新闻的控制后才诞生的。当默多克从父亲手中接下《阿德莱德新闻报》时,新闻控制依然存在。因此,在1982年英国海军击沉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时,《太阳报》的一个标题就体现了这一情形,这个精炼的标题就是“逮住你了”。
但对《华尔街日报》来说,小报就是只关注名人和绯闻的报纸,是现代报业的痼疾,是默多克带头传播的痼疾。
默多克并不是一个现代新闻从业者,更恰当地说,他是将报纸作为自身宣传手段的最后一个代表。
在过去,报纸作为新闻的载体,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宣传工具,是一个娱乐阵地(机遇、运气和趣味游戏)。美国报纸也如此。赫斯特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就建立在这些报纸的基础上。而在那些有两家以上报纸竞争的城市,肯定就会产生一些更廉价的报纸(生产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言语更露骨,内容也更低俗。
后来,随着电视台竞争力的日益增强,美国的报纸和美国新闻逐渐朝着有序和理性的方向发展。报纸认为它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就是兼并小报,变成垄断性报业集团。这一时期,甘内特家族、奈特–里德报业集团、论坛公司等媒体巨鳄开始出现。此外,城市由工人阶层居住区为主转变为贫民区和富人区泾渭分明,那些个人建立的街头报亭在都市晚报的打压下逐渐消失了。报纸逐渐控制了这些销售点,对本地的广告拥有垄断权。这是一个只有报业集团运营的时代,本地的广告商都得找当地唯一的一家报社登广告。因此,报业集团没有竞争压力,只需保持自己的立场,不要激怒任何人,不要让别人意识到报业的垄断地位就可以了。
电视网逐渐垄断了新闻。在电视中,新闻成为了一种严肃的、有分量的东西,由那些正直、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因素的人来报道。重要新闻被定义为一种尊重所涉及的人物、报道上层社会的新闻。中产阶层更希望看到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当红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而不是赫斯特或者烟不离手的编辑们来报道新闻。
新闻业的入门门槛也提高了,它不再是没有大学学历的蓝领工人的职业。要进入这个行业,你必须是接受过常春藤联盟大学教育的精英才行。这也被称为“水门事件”效应,因为记者对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报道,从而使得新闻业名声大噪。编辑新闻远不及搜集新闻,而这需要更多特殊的技巧。报纸提供的职位也越来越少,可供选择的记者和编辑越来越多。
20世纪70年代初,当默多克来到纽约时,他对整个市场情况感受颇深,当时电视台的影响力还非常有限,报社的工作人员也都是蓝领阶层。默多克发现那时的美国新闻都非常无聊,令人昏昏欲睡。但这对一位在全世界最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上打拼了20年的商人来说意味着极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