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总能看透他人的心思,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周围的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难道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其实不是。只是他们善于利用一些可以引发他人下意识反应的心理定律。本章就为大家揭示这些常见的心理定律,帮助大家打造非凡的人际影响力。
情绪定律:用你的好心情感染身边人
每个人都是情绪化的生灵。当我们心烦气躁时,就会无端地向他人发火,甚至大吵大闹;当我们心情舒畅时,又会莫名地对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关怀备至。不仅如此,即使是被我们推崇备至的“理性思考”也是情绪化的产物。因为理性思考也是人们在特定情绪状态下做出的思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本人当时心情的左右
这种我们任何时候所做的决定都是由情绪决定的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定律”。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但无一例外地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杰夫和朋友山姆约定一起出去玩。周日,山姆开着车,和杰夫一起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准备在茂密的绿色森林之中来一次“森林浴”。到了目的地,杰夫和山姆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这种舒服清新的味道他们已经好久都没有闻到了。两人停下车子,悠闲地在林子里散着步。
将近中午,杰夫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他走向了山姆的车子找吃的。根据事先的约定,山姆负责带午餐。可是找遍了整个车子,杰夫都没有找到食物的影子。这时,杰夫的肚子咕噜咕噜叫起来,他突然感到很恼火,于是对山姆发起了火:“你怎么没带吃的!”山姆说:“我放在车子的顶棚上了。刚才过前边那个拐角时还在呢。可能是掉在路基上了,我去找一下。”
“不用了。”杰夫说道,“我们还是回去吧。本来出来玩很开心,现在真是扫兴。”说着,杰夫就爬进了自己的车子。此时,山姆也不高兴了,他在心里想,至于吗?
两人开着车回城了,一路上默默无言。从此以后,山姆再也不约杰夫一起出来玩了。
故事中的二人本来是来放松心情的,可是最后却不欢而散。究其原因,在于掉下车的食物引发了他们的坏情绪。原本兴致勃勃的杰夫因为午餐没有了,所以变得很不悦,但他并没有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瞬间爆发,去埋怨山姆,这样他的不快很快又传染给了山姆。山姆的不快使得二人之间友谊出现裂痕。
情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风向标。所以,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他们。好心情是可以传染的。当我们处在由良好心情构成的交往氛围中时,自然也会获得好心情。那么我们的好心情会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呢?其实,好心情会带给对方意义积极的心理暗示。
王芳是一名研一的新生。在读研之前,朋友们跟她讲,研究生中的很多人都是已婚人士。对此,她颇为好奇,真不知道跟已婚人士住在一个宿舍是什么滋味。王芳对于未来的生活既紧张又期待。
很巧,王芳和两位已婚的姐姐同住。她们对她都很热情,帮助她搬东西,告诉她周围哪些地方可以逛街买东西。可是,不到一个星期,王芳就感受到了两位姐姐的不同之处。
那位叫梁山的姐姐很喜欢抱怨自己的老公,而且每当她与身在外地的老公通过电话之后,都要抱怨一番。当梁山不高兴时,她就会向王芳讲,婚姻就是女人的坟墓。王芳还没有交男朋友,可是已经被梁山这种态度影响得对未来的婚姻失去了信心。
可那位叫做周华的姐姐就不是这样。周华的老公也在外地。周华每次和老公通完电话之后,王芳都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的幸福气息。周华从来不抱怨,也不主动向王芳灌输婚姻对女人来说如何如何等观念。她只是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偶尔王芳问及她对于婚姻的看法,她也只是淡然一笑。话不多,只有一句:婚姻就是两个人互相帮扶着走到老。
渐渐地,王芳和周华越来越亲近,而远离了梁山。
为什么王芳会有这样的选择呢?因为梁山就是一个巨大的负面能量生产工厂。当和梁山交流时,王芳总会感到一种巨大的压迫感,觉得自己总也高兴不起来。而和周华一起时就不同了。周华快乐生活的态度让王芳感觉到生活充满了光明和快乐。在与周华的交往中,王芳接收到了持续不断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使自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可见,好心情就是块磁铁,它会吸引大家向自己靠近。试想,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恶劣心情时,一定会选择和那些快乐的人做伴。即使我们没有采取主动,也会因为快乐的人在我们身边形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宇宙而逐渐改善自己的心情,变得不那么消沉。所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好心情传递给他人。这样,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就会变成多个快乐。而想我们分享快乐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心理课堂】
情绪是影响我们每个人日常行为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绪不仅能够愉悦自身,还能感染他人。所以,在我们与他人交往时,要时刻注意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去启发他们,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他们。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人脉圈,而你就是这个人脉圈最闪亮的中心点。
拒绝定律:学会说“不”也是一门学问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麻烦。这些麻烦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牵扯了我们大量的精力,让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可是,到头来我们又有苦无处诉。因为很多情况下这些麻烦正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只是由于我们不喜欢说“不”。
美国作家比林曾说过:说“不”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权力。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是的,我们的麻烦大部分是由自己带来的,因为我们害怕拒绝别人,我们太爱面子。
当我们随意地说出“是”这个字时,我们的心中会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因为别人需要我们。但是当承诺要兑现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有些事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我们忐忑,我们彷徨,我们充满挫败感,后悔自己逞一时口舌之快。
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先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是自己力所不及的,就一定要勇敢地说出“不”字。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拒绝定律”。
有一天,汤姆问他的父亲:“爸爸,这世上什么词语最难说出口?”
父亲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说:“NO。”
汤姆听了之后笑了起来:“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一个N,一个O吗?”
父亲沉默了一小会儿,说道:“可能你现在觉得很容易,以后你就会觉得也许没现在想得那么简单。”
汤姆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可是心里却在想:“这个词我什么时候都能轻易说出。”
恰巧第二天,伙伴们来找汤姆出去郊游。汤姆很高兴。很快,大家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原来是一个小湖泊,水光粼粼,有几只可爱的禽类悠闲地游来游去,阳光洒在水面上金光闪闪,煞是好看。大家都被美景迷住了。于是,有人提议下水游泳。这个主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跳到水里,一边游一边嬉戏。岸上只有汤姆和另外一个男孩儿。
大家嬉闹了一会儿发现还有两个人在岸上,就极力怂恿他们俩也下水一起来玩儿。可是岸上的两个人谁的水性都不好,不过经不起伙伴们再三地催促也都下了水。汤姆刚下去就被呛了一下,而且还被一个伙伴成功地“偷袭”。脚下不稳的汤姆立刻跌进了水里,大口大口地喝着水,直到自己失去知觉。
等汤姆醒来的时候,他正躺在自己的床上,床边是一脸慈爱的父亲。看着父亲,他突然想起那一天和父亲的对话。是呀,如果这次坚决说“NO”,就不会遇到危险了。
该说“NO”的时候必须要说“NO”。故事中的汤姆最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实,汤姆并非不知道自己下水有可能遇到危险。可他还是下水了。他没有果断地说出“不”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自己在是否游泳这件事上的发言权。怎样才能让自己顺利地说出“不”字呢?
首先,我们要坚信自己可以拒绝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在受着这样一个心理误区的暗示——如果我们拒绝别人,我们就会失去对方的信任和支持。事实并非如此。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拒绝他人恰恰是对对方最负责的做法。如果此时我们接受了对方的请求,只会让紧急的情况失去最佳的处理时机,使本来手足无措的对方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还会使自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以致产生严重的交往心理障碍。由此可见,适时地拒绝他人的请求于人于己都有一定的益处。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拒绝他人的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小茹是个职场新人,但由于自身的努力,她每个月所领的薪水与参加工作几年的“前辈”们相差无几。这让周围的朋友们很是羡慕。小茹自己也很骄傲。有一天,小茹的好朋友萧萧来找小茹,希望可以从小茹那里借两万元应应急。这个请求一下子把小茹打懵了。因为虽然小茹薪水不少,但由于自己花费上并没有什么节制,基本上每个月都是“月光”。这可怎么办呢?萧萧可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小茹下定了决心拒绝萧萧的请求。不过,小茹并没有采取直接回绝的方法,而是拿出了一件自己新买的裙子。萧萧和小茹一样最喜欢买衣服,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就马上要买下来。果然,当萧萧看到小茹的裙子之后,注意力马上被裙子转移了。萧萧一边试穿,一边欣赏自己在镜中的风姿。这时,小茹手一滑裙子的包装盒掉在了地上,里面的单据掉了一地。萧萧忙蹲下来帮小茹捡东西,突然间她发现这里面有小茹这个月信用卡的账单,大概一万元左右的样子。
作为最好的朋友,萧萧当然知道小茹的消费习惯,所以专门挑了月初的时候来找小茹。只是没想到小茹这么快又把薪水预支出去了。看来小茹是不会借钱给自己了。试完裙子,小茹对萧萧撒娇道:“好萧萧,我周日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你能不能借你的宝贝项链给我用一下?”萧萧答道:“死丫头,你敢打那宝贝项链的主意,就不怕我老公杀了你?”原来那项链是萧萧老公费了不少心思从国外专门为萧萧定制的。两个好朋友相视一笑。
小茹并没有如萧萧所愿借钱给她,但是为什么萧萧没有和小茹翻脸呢?这就是小茹的聪明之处。小茹先是成功地转移了萧萧的注意力,使两人交流中出现了第二个重点话题,而且漂亮的衣服正是萧萧的兴趣所在。这样,双方就避免了因为借钱问题而可能出现的尴尬。随后,小茹让萧萧看到了自己的账单,暗示了自己这个月没有借钱的能力。最后,小茹还提出了一个比借两万元更大的要求——借萧萧老公费尽心力为老婆买的项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小茹在巧妙地拒绝好朋友之后,又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朋友也拒绝了自己一次,从而为朋友制造了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
在拒绝对方之后给对方制造一个拒绝自己的机会不失为巧妙拒绝别人的一个好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对方被拒绝后的尴尬,也可以使对方从心理上获得了一定的补偿与满足。
另外,拒绝他人还要注意不同事件要用不同的说法。
如果需要拒绝的事情无伤大雅,那么可以直说无妨。如果需要拒绝的事可能引发强烈的抵触情绪,就要先建立沟通的底线,再侧面迂回。这里所说的“沟通底线”就是交往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可以接受意外发生程度的界限。沟通底线关系到交往双方承受能力的问题,它一定要建立在两方之中承受力较差一方的最低容忍范围之内。
我们每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对朋友最负责的表现。学会说“不”并不会影响我们在朋友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反而他们会觉得我们更真实可信。所以,为是否拒绝别人而苦恼的人们不要再彷徨了,勇敢地说出你心中的那个蠢蠢欲动的“不”字吧。
【心理课堂】
拒绝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地点头说“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要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不忍拒绝。面对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辐射定律:用你的人格魅力平定世界
深受大众欢迎的影片《卡萨布兰卡》改编自话剧《人人都爱里克酒店》。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话剧中,男主人公里克总是光芒四射。女主人公伊尔莎爱他,他的店员们为他甘冒生命危险,连亲纳粹的警察局长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都源自里克本身的人格魅力。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一个诚实谦虚、热情有礼的人总是能轻易获得我们的好感。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这样的朋友才是大家最渴望交往的对象。所以,人格魅力是我们与他人交往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我们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就要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这个世界。
说到人格魅力,它并不是由一个具体的事物组成的,而是许多因素的合集。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入。就像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影响的不仅是当事人和这件事本身,还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领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辐射定律”。它会帮争取到更多的朋友。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诚实的品质都会为他赢得更多人的喜欢。坦诚的人不会去刻意隐藏什么,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是这份自信和勇敢让他们看起来总是神采奕奕,落落大方。和他们交往的人也会变得单纯自然。
相反,那些总是心事重重、疑神疑鬼的人,即使他看起来再出色,人们心中也总会画个问号: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他呢?他这样对我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目的呢?所以,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还是坦诚为上,不要刻意制造神秘感。
班里来了两个新同学,一个叫丹妮,一个叫薇薇。她们俩都活泼有趣,惹人喜爱。奇怪的是,不久之后,大家就只跟丹妮亲近,而逐渐疏远了薇薇。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学校里要组织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在学校的比赛开始之前,班里要先进行一下预选。于是,大家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不停地往返于图书馆和网吧之间查询资料。这时,任语遇到了一个问题,找了很多材料都没有找到。于是,她就去请教有“万事通”之称的薇薇。可是薇薇却搔搔头,抓抓衣角,支支吾吾地好像要说什么又很为难的样子。任语明白不会从她这里得到答案。随后,她又找到了丹妮。丹妮看了一下问题,便直爽地说道:“这个问题我也不会,咱们俩一起查吧。”
从这天起,丹妮就和任语一起投入到查资料的工作中。经过了整整三天的努力,丹妮和任语终于找到了答案。两人都舒心地笑了。巧合的是班里的预选赛正好有这道题目。班里只有三个人会答这道题,除了费尽心力的丹妮和任语,另外一个是薇薇。任语对薇薇这种不够坦诚的行为非常生气。
慢慢地,其他同学也了解到薇薇的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渐渐疏远了她。
每个人都喜欢与坦诚的人相处。因为他们总是会给人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故事中的丹妮就是这样坦诚的人。她对任语所提的问题不了解,马上就直言告知,而且还参与到帮助任语查资料的行动中。这种坦诚自然会让她身边的人心情舒畅。而薇薇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她这种支支吾吾、躲躲藏藏的行为只会让周围的人反感,进而疏远她。
由此可见,学习与人愉快相处的艺术,培养自己出色的人格魅力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到我们身边。怎样才能做到以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呢?
取悦于人最大的秘密在于取悦自己,丰富自己。如果你想变得令人愉快,首先要学会悦纳自己,爱自己,修炼自己,让自己先阳光起来。
小汪是一位培训学校的教师。来工作单位三个月了,她感觉到很不适应。周围的人似乎总是对她不冷不热,甚至有的人还对她冷嘲热讽。这让她很苦恼。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汪的苦恼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再这样下去,小汪感到自己就要窒息了。这时,她向一位平时关系不错的大姐吐露了心声。
大姐问她:“你为什么觉得大家不喜欢你?”
小汪:“他们从来对我只是淡淡的。我向他们热情地打招呼,他们只是点点头,有的人甚至任何表情都没有。”
“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大姐继续问。
小汪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大姐拍了拍小汪的肩头,笑着说:“傻丫头,讲不出理由来了吧。其实,你的出发点没错,想和周围的人融洽相处。但是,你过于重视自己看到的表面现象了。你的同事表面上不露声色是因为他们对你并不熟悉,而且你们的人生经历相差比较多,所以短时间内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你不必为此苦恼。再说,大家都喜欢接近乐观向上的人,你现在每天愁眉苦脸的,恐怕人家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怎么会主动接近你呢?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得先自己喜欢自己呀。这样才能让你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到极致呀。”
小汪听了大姐的话之后点点头,决定按照大姐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小汪就和同事们打成了一片,成为了大家的“开心果”。
小汪战胜了原先懦弱不自信的自我,成为了拥有个人魅力的人。究其原因就在于她采纳了大姐的建议——取悦他人先要取悦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散发出迷人的人格魅力。否则只能像故事开始时的小汪一样,每天在战战兢兢、胡思乱想中过日子。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忽视他人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所以,我们在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时不能使他人感到压迫感。俗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拥有压迫感的人格是不健康的。
迷人的人格魅力就如同一颗巨大的磁石,凝聚了一个人最积极的能量,吸引着每一个从身边经过的人。拥有人格魅力的人,可以轻松地平定走进他小世界中的人,让他们都沐浴在和煦而充满希望的阳光中。
【心理课堂】
人们都喜欢接近拥有阳光人格的朋友。我们一定要悦纳自我,只有愉悦的自我才能衍生出愉悦的人格。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兼顾他人的感受。只有求同存异,才能让我们的人格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色彩。
布施定律:施恩于人,扩大影响力
世上有一种收益,它只需要你一点真诚的付出。这就是施恩获得的收益。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正如前面所说,每个人接受别人的恩惠,都会感到有回报的义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在对方需要帮助时,施以援手,这样他就会对你刻骨铭心,你的影响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散发出来。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布施定律”。
抗战时期,钱钟书和杨绛夫妇困居上海。由于战事的日益吃紧,上海的物资紧缺,物价飞涨。钱杨夫妇的经济条件非常差,他们所赚取的钱几乎不能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能够筹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费用,钱钟书在写作时也注意加入了相应的商业化因素。但是钱钟书惯于精工细作的写作习惯使得他的写作速度远远落后于商业化写作的速度。这使得他们的经济条件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改善。
这时,导演黄佐临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黄佐临用最快的速度将杨绛的两本话剧改编成了能够演出的剧本,并很快促成了公演。正是凭着黄佐临及时支付的稿费,钱杨夫妇才度过了在上海最艰辛的日子,举世闻名的《围城》也得以在此期间完稿。
多年之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要改编成电视剧,钱钟书亲自授权黄佐临的女儿黄蜀芹担任该剧的导演。
在整个事件中,黄佐临是最初的施与者。在抗战时期,他通过对杨绛剧本的改编并及时支付稿酬解决了钱杨夫妇迫在眉睫的生计问题。对此,钱钟书并没有忘记。当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要改编成电视剧时,钱钟书授权黄佐临的女儿担任导演正是对黄佐临多年前的善举的回报。由此也可以看出黄佐临对于钱钟书的帮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不妨多采用一下布施定律,利用大家与人交往不喜欢欠人情的心理,对他们施以恩惠,在他们心中深深地刻下属于我们的印记。这样,我们对他们的影响就会慢慢地渗透出来。
不过,在施予恩惠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施恩的度,必须要牢牢抓住重点,不能大事小情都去帮忙。
小海是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由于刚出校门,什么东西都摸不着头绪,所以他在工作中总是麻烦不断。与他同租一个房子的陈路看到他的窘境之后,不由得想起自己初入职场时的情景来。于是,陈路决定帮助小海。有了陈路这个职场老手的帮忙,小海的工作很快进入了正轨。他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陈路。陈路也因为帮到了小海,非常有成就感,打心眼儿里为小海高兴。
不久,小海交了一个女朋友。刚刚能自给自足的他突然间又增加了许多费用。本来小海没有女朋友时就是“月光族”。现在连“月光族”也当不成了。每个月的薪水只够两个人支撑到20号。剩下的几天就只能吃方便面了。陈路见此情景,又主动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三千元借给小海,并叮嘱他:“兄弟,出门在外,花钱的地方很多。你们现在又是两个人,要注意一下理财呀。”小海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之后,公司要派小海去日本出差,小海没有合适的西服。陈路把自己新买的两万块还没上身的新西服穿走了。像这样的事还有好多。开始小海还对陈路感激万分,后来他也就习惯了,反正什么事都有陈路帮忙。
有一次,小海因为要和女朋友去海南度假,又准备向陈路借钱。女朋友对小海说:“你总是让王哥帮你的忙,多不好意思。要不咱们换个地方,比如黄山什么的,这样咱们俩的钱不就足够了吗?”小海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反正王哥肯定会帮我的。不帮我他就浑身不舒服。”小海的话正好被刚从外面回来的陈路听见,陈路感到非常伤心,自己的真心换来的竟然是别人的满不在乎。
为什么小海会这么讲呢?因为陈路的“服务”实在是太周到了。每当小海遇到问题,无论大小,陈路总是冲锋在前。虽然陈路是在不停地对小海施以恩惠,但因为这恩惠总是来得太容易,小海渐渐地便不那么珍惜了。如果,陈路在帮助小海时注意把握住施恩的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也就不会换来小海后来那伤人的话了。
可见,帮助他人时,面面俱到并不能加深他人对我们的感念,反而会让他们变得麻木不仁。他们会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粒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欢迎。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好心可以影响到他人。这二者并不矛盾。如果我们能在他人遭遇危机的时刻,恰当地施与恩惠,他人就会对我们产生刻骨铭心的印象。我们也会因此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想要他人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就要拥有一颗施与之心,勇敢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有效资源。
【心理课堂】
有舍就有得。对他人施与恩惠就是一种舍。我们舍去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为此,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就要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责任感去激发对方的责任感。这样,施与受、舍与得就完成了一个圆满的循环,我们对于他人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间变得更加有力了。
托利得定律:用包容心积攒人情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亚圣孟子几千年前就留下了这样的箴言。只有拥有包容之心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各行各业的精英们也是因为包容才能够成功。如果蔡元培不能包容拥有严重旧思想的国学大师,北大就不会成为全国第一学府;如果拿破仑不能包容犯错的士兵,就不会取得远征意大利的胜利;如果卡耐基不能包容骄傲的竞争对手,美国第一条铁路纵贯线就不会出现。一个有心量的人,一定会在对他人的包容中,得到他人的的尊敬。
钱大江是建筑行业的行家。他负责的建筑项目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因此在行内享有盛誉。一次,他在担任一个项目的技术总监时推荐了一个叫马怀的人做技术顾问。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周围亲友和同事的不解。
原来,马怀不服钱大江在业内的名声比自己要高,一有机会就要和钱大江对着干。这次钱大江请他与自己负责同一个工程项目,不知要引起多少风波呢?
有的亲友就打电话给钱大江,劝他不要和马怀合作。对此,钱大江只是笑笑,并不做过多的解释。
三个月后,工程如期完工。钱大江和马怀之间也没有发生人们预料中的“战争”。大家都很奇怪。最后还是钱大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其实,开始的时候,钱大江也是心中没底,但是他相信马怀的技术。于是,在马怀来到工地的第一天,钱大江就主动去找了马怀。他真诚地对马怀说:“马怀老弟,这项工程中的核心技术非你莫属,老哥我自愧不如。虽然我是技术总监,但是有关核心技术方面的东西一切唯你马首是瞻。老哥我绝无二话。”
马怀听了钱大江的话很受感动。看着这么真诚的钱大江,想想自己以前孩子气的行为,马怀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从此之后,二人摒弃前嫌,精诚合作,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
为什么以前总是跟钱大江对着干的马怀会这么痛快地答应与钱大江合作了呢?重点就在于钱大江的那番话。钱大江并没有因为自己在业内声名显赫就骄傲自大,也没有因为马怀之前对自己不敬而耿耿于怀。他选择的是忘掉以前的恩怨,真诚地赞美对方的长处。这样一来,马怀就消除了心理障碍,从而以全副热情投入到工程的建设当中去了。
这种能够在处世行事时包容他人行为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托利得定律”。 包容的心就像一个大熔炉,它能够容纳各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因此它会如海般阔大,如山般厚重。如果我们拥有这样一颗包容之心,就能吸纳更多的朋友来到我们的生命中。那么怎么修炼一颗包容之心呢?
第一,我们要尽可能地在不伤及原则的情况下,包容他人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在有的人身上,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发明家杰弗逊就是这样一个优点和缺点十分鲜明的人。当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子时,就发明了改进汽车轮胎的技术。可是,由于他总是酗酒,给老板留下的印象及其恶劣。所以,尽管他的发明可以解决老板遇到的困难,老板还是不能相信他。
后来,有一位叫做福特的老板找到了他,主动邀请他去自己的工厂工作,并许诺可以让他在工厂里搞实验。杰弗逊半信半疑,因此没有马上答应,但是福特连续一个星期都在杰弗逊工作的工厂外面等候他的答复。福特的诚心感动了杰弗逊,于是杰弗逊来到了福特的工厂。不到半年时间,杰弗逊的新技术就应用于汽车零件的生产了。
到了福特工厂工作之后的杰弗逊也不再酗酒了。后来,杰弗逊告诉福特,本来他只是工作之余喝两杯,并没有酒瘾。而在原来的工厂工作时,开始时杰弗逊几次向老板提出改进汽车零件的意见,老板都没有采纳。他是从那时开始酗酒的。而当他发明汽车轮胎改进技术的时候,已经酗酒成瘾,老板就更加不信任他了。来到福特工厂之后,杰弗逊才感到了老板对自己的尊重。自己的才华也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为什么杰弗逊会成功呢?因为他后来的老板福特为他提供了一个宽容的环境。虽然福特遇到杰弗逊时,杰弗逊是个拼命酗酒的酒鬼。但是,福特从他发明的汽车轮胎改进技术上看出,实际上杰弗逊还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的。既然有这份做好工作的热情,那么只要杰弗逊不在工作场合酗酒就可以了。杰弗逊也确实做到了。所以,福特和杰弗逊的合作十分成功。
第二,我们在做人做事时都要留有余地,学会多给他人面子。
大师在作画时从来不把自己所有的思想都表现在画作中,这在行话中叫做“留白”。交朋友也是如此。我们不必将我们与朋友之间的空隙全部填满,也要留一些空白,也就是余地。
所谓“留有余地”,有两层含义。
一是我们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如果我们一味地勇往直前,不留空隙,就会像一张绷得越来越紧的弓,稍微用点力就会折断。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照顾好自己了,还拿什么去包容他人呢?
二是要为他人留有余地。为他人留有余地就是为我们自己留有余地。如果他人拥有一百条可以通过的道路,即使其中的九十九条都断了,他们也不会感到悲痛,因为还有一条道路是畅通的。如果将最后一条路也断去,就会激起他人彻底的反抗。所以,如果我们要想广泛地结交朋友就要为他们也为自己“留白”。
另外,很多时候,人都是面子的奴隶。即使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也会因为拉不下面子而死撑到底。这时,我们只需给他们搭一个台阶,帮助他们从危险地悬崖边上走下来。他们就会因为我们的包容而感动不已,并逐渐地向我们靠近。
俗话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用包容之心对待他人,为他人留有余地,会在他人与我们之间建立起一座温馨亲切的桥梁。他人会因为想念这种和谐美好的感觉而逐渐向我们靠近,而我们也因为建立起这座桥梁而拥有了更多的朋友。渴望提高人际影响力的你还在犹豫吗?从现在开始,敞开你博大的胸怀吧。
【心理课堂】
《菜根谭》里一句话说得最好:“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与人相处时,我们要时时记得人人都值得你去包容,万不可凡事做绝,要知道不给他人留余地,他也不会给我们留退路。
250定律:由一个人去赢得250个人
每个人一生当中到底可以认识多少人呢?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工作之后,我们掰着手指数来数去,发现手指总是不够用。我们认识的人真的不少,但是你可以影响他们中的多少人呢?二十,三十还是五十,一百?这个数字很不确定。那么你想过要去影响250个人吗?
“我真的可以吗?”也许你会在心中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的,不要怀疑,相信自己,你确实可以做到。这里,我们还要讲讲美国著名推销员乔·杰拉德的故事。
杰拉德在商战中摸爬滚打的这些年中,他竟然能够在12年中创造出平均每天卖出6辆汽车的记录,相信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我们不容忽视,那就是杰拉德认为在每位顾客背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他们的亲朋好友。如果一个推销员在年初的一个星期内得罪了两个顾客,那么到年底可能会有五千人都不愿意和这个推销员做生意。为此,他恪守顾客就是上帝的信条,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为顾客的刁难、自己的心情不佳等原因而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250定律”。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们的身后都有一个充满了活力的群体。所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学会善待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也许他们的背后就有一个为你的人生提供机会的团体。
菲戈是一名普通的快餐店店员。他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有一天,外面大雨滂沱,快餐店里吃饭的客人很少。店员们为店中的客人端上饭菜递上餐巾纸之后,就三三两两地聚在前台聊着这该死的天气。正在店员们聊天之时,快餐店的门一开,进来一位老太太。刚从外面进来的老太太颇为狼狈,裤脚和鞋子上都是泥,外套还滴着水,把快餐店的地板弄湿了一大片。聊天的店员们用轻蔑的眼神看着老太太,没有过去招呼的意思。老太太看着被自己弄湿的地板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时,去后厨找东西的菲戈回到了前台。他发现伙伴们并没有去招待老太太的意思,就自己走了过去。
“请问您需要点什么,夫人?”菲戈问道。
“我不是来用餐的,我的孩子。”老太太说道,“外面的雨太大了,我进来避避雨。”
“是那样呀。那我为您搬张椅子,请您坐到火炉旁边去吧,那里暖和。”说着,菲戈就为老太太搬了把椅子放在火炉边,并扶着她坐在椅子上。
一个小时后,雨停了。菲戈为老太太打了一辆出租车,请司机按照老太太讲的地址送她回家。
菲戈很快就忘了这件事,继续在快餐店里努力地工作着。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邀请他到卡耐基公司工作的信函。信是卡耐基亲自写来的:“亲爱的菲戈先生,十分感谢您在两个月之前的雨天帮助了家母。现在我的公司需要一个得力的特别助理,我马上就想到了您。希望您能来帮助我。这也是我母亲的心愿。”
原来那位来避雨的夫人就是卡耐基的母亲。菲戈十分高兴地接受了卡耐基的邀请,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生涯。
故事中的菲戈并不认识卡耐基的母亲。他只是“本着顾客都是上帝”的职业信条,为每一位来快餐店的客人服务。当看到老太太狼狈的样子时,他几乎是出于本能地给老太太安排了靠近火炉的位置,好让她免受风寒。同样是出于对老太太孤身一人在外的同情,菲戈为老太太安排了回家的出租车。正是菲戈不慢待任何一位顾客的态度最终帮助他赢得了老太太背后的群体——卡耐基公司的工作。
既然由一个人去赢得250个人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从何做起呢?
第一,我们要注意时刻保持一颗真挚的心,坚信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善良的心是温柔的枕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永远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当我们面对他人时,要注意用最真挚的心去对待他们,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与鼓励。这些帮助与鼓励并不会因为我们给予了他人而变少。相反的,当我们把它们给予他人时,它们就会像种子一样留在对方的心里,它们会在他人所在的群体里开花结果。这种爱的传递最终会回到最初的源头进行反哺。
第二,我们还要经常联系他人。
前面讲“曝光率”时已经提到过,当我们在他人面前出现的次数越多,他人才会更加注意到我们的存在,才会熟悉我们,与我们成为朋友。而我们也才能去赢得更多的人。
江浩是一家电子公司的老总。每次他到了一个新的谈判地点都要主动给周围的人发名片。而且在他离开此地之后,还会定期地给发过名片的人打电话或发短信。慢慢地,十余年来,江浩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现在无论江浩到哪里,都会有朋友主动来关心他。如果江浩遇到了什么困难,朋友们都会主动帮忙。
为什么江浩会赢得这么多人的爱戴呢?就是因为小小的名片。发名片是很多老板都会运用的扩大自己及自己公司知名度的方法。但是大多数人名片发完就完了,并没有注意相关的后续工作。而江浩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不仅没有忘记给过名片的人,而且还定期地跟他们联系。这样,江浩就在他经常联系的人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无论江浩去哪里,都会有朋友帮忙。
第三,我们还可以试着走进朋友的圈子。
当我们赢得朋友之后,必然也会通过朋友对他所在的圈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如果我们可以借机走进朋友的圈子,就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
总之,我们善待他人和主动联系他人的过程就是不断赢得更多人的过程。只有时刻注意善待他人,主动与他人联系,才能将自己善意的信息传达给更多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所以,希望赢得“250”个人的人们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心理课堂】
以一个人的实力去赢得250个人的尊重并非是痴人说梦,它不过是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的善意的传递。为此,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注意善待每一个在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人,并且要维护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积累起更多的人脉,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影响更多人。
凡勃伦定律:抬高身价,吸引别人向你走来
都说物以稀为贵,确实,得到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会影响我们对它的珍惜程度,这就是凡勃伦定律。它最初的内涵来源于经济学领域,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价格较高而增加的现象。它也同样适用于社交领域。
当我们与他人进行交往时,他人在心中总会替我们设定一个价码。这个价码会随着双方之间的交往方式而不断地起伏。如果我们总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在他人心中的价码就会逐渐走低。如果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他们交流,我们在他人心中的价码反而会不断上升。
郭爽是大家公认的贤妻良母。在单位,她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家里,她全心全意地照顾老公做家务。虽然每天下班回家很累,但是郭爽还是把家务活全都包下来。每当郭爽腰酸背痛地做饭拖地时,郭爽的老公总是翘着二郎腿在客厅看电视或打游戏。对此,郭爽没有丝毫的怨言。她认为既然嫁给了老公,就要给他最贴心最舒适的生活。
有一天,郭爽因为严重的病毒性感冒病倒了,从单位请了假在家中休息。到了下班的时候,老公回家了。看到郭爽在休息,老公没有说什么,还是照常去客厅进行他的游戏事业。过了一个小时,老公感到肚子饿了,就向厨房的方向喊了一声:“郭爽,饭好了吗?”我都饿了。郭爽在卧室里低低地应了一声。老公发现郭爽还在卧室,就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这么晚了,还不去做饭。”说着,继续玩起了游戏。
听了老公的话,郭爽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她擦了擦眼泪走向了厨房。
郭爽的经历是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贤妻良母的缩影。为什么郭爽生病了,她的老公不仅不闻不问,还抱怨饭没做好呢?这是因为郭爽平时做得太周到了。老公已经习惯了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同时,他还把郭爽的这些付出当做她应该做的。因此,一旦郭爽不能再给老公提供这种周到的服务时,老公就觉得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了侵犯。
人们对于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不太珍惜。如果郭爽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偶然有一天,她做好饭菜整理好房间等着老公回来,那她老公一定又会是另外一种表现,定会受宠若惊,倍加感激。所以,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注意适当地抬高自己的身价。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注意保持适度的矜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会让我们的身价大打折扣。
生活中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存在,几乎每个人每件事都会被主观意识过滤过。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所以,我们不妨在他人对我们做出评价之前,先替他们塑造一个关于“我”的正确形象。
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就是一个体现双方价值的过程。当对方没有准确地对我们的价值进行判断时,我们要先订下判断的标准。此时,谁先定下标准,以后的交往就会按照先订下的标准作为蓝图或基准进行下去。而适度的矜持就会帮上我们的大忙。我们的适度矜持会使对方感觉我们是不容易交到的朋友。人们对于不易得到的事物总是用更高的热情去追求。这样,我们就顺理成章地吸引着别人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另外,我们还需要给别人造成自己很忙的印象。
张强是一家装修公司的普通员工,但是他的朋友却很多,其中还有不少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这是为什么呢?在一次同学会上,张强公开了自己的秘诀。当有机会跟这些行业中的大亨级人物一起吃饭时,张强总会请他的家人不断地打电话给他。他总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小声抱怨:“这个讨厌的电话。不知道我正跟我们行业中的精英某某正在吃饭吗?这个机会多么难得呀。”这时,一旁的精英分子就会既感动又觉得张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有时,人们在衡量事物价值的时候,形式可能会比内容更加重要。张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去做。而家人频繁打来的电话就会让张强身边的人以为张强很忙。在人们眼里,越是忙碌的人才是越有能力的人,越忙碌的人才是越有交往价值的人。张强正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实现了自己广泛交友的心愿。
总之,人们都希望能和有能力的人成为朋友。如果你现在还是实力平平,要想交到有能力的朋友不妨好好利用一下凡勃伦定律,抬高自己的身价。身价越高,可得性越低,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就越大。我们就越能交到自己想要交到的朋友。
【心理课堂】
俗语说: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古以来,身价就是人们衡量与自己交往的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提升自身的修为,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身价。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