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4年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出现以来,股份制改革已广泛开展。1990年底和1991年初,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证券交易量迅速增长,对于企业筹集资金,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生产效益以及与国际接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创造条件统一股票市场,批准法人股和国家股上市,打通A股B股等:尽快贯彻《证券法》,规范证券交易活动;大力培育和发展股票投资者,提高证券交易水平:鼓励券商的发展,提高证券交易的专业化程度;积极发展中介性机构,如投资咨询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等。
3.其他金融市场
其他金融市场包括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投资基金市场等等,尤其是外汇市场。
我国于1994年初进行了外汇体制全方位的改革: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新结售汇制及经常性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1994年4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形成。
我国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但汇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弹性,央行还应该建立市场基准汇率制度,以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并加快推进外汇市场同货币市场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加强对外汇市场的调控。并在适当时间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金融创新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风险加剧、金融管理环境变化的现实,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经历了一次革新浪潮,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创新”。所谓金融创新,就是指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以及执行账户转移的媒介。其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金融格局和金融政策,在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明显的变革。
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客观要求。对于目前正致力于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研究“金融创新”现象,对于指导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创新的动因
1.国际金融业日趋激烈的竞争。首先,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客观上要求金融业实现经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满足跨国生产和销售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其次,生产资本不断集中也促进了银行资本趋向集中和垄断,银行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力扩展业务范围,获取超额利润。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手段和技术的创新无疑是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
2.风险,尤其是购买力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大。为了避免通胀率和利率变动对投资收益和债务负担的影响,降低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创造出一些新的债权债务工具,如浮动利率存单和浮动利率贷款;还开发出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套期保值工具。
3.技术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持。首先,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成为现实,大大扩充了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其次,信息技术的改进使得人们可能使用相对高级的设计和定价方式不断推出新工具。再次,信息技术的改进对传统领域交易成本的降低迫使金融机构竞相采用创新的金融工具。
4.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西方各国纷纷立法,对银行经营进行严格管制。然而,金融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束缚了银行的发展,造成资金的闲置和利润的损失。这促使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开发新的产品,规避管制。
二、金融创新的内容
1.金融战略的创新
(1)管理策略上,从以往被动地接受存款、安排贷款转向主动根据贷款要求去争取存款,变资产管理为负债管理、联合管理。
(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经营战略,包括:征服策略(Strategy of Conquest),在自身占优势的市场上进一步积极进取,扩大市场份额,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甚至主动兼并。变革策略(Strategy of Change),在势均力敌的市场,通过改善内部管理,改进服务,增加新的工具来以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争取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合并策略(Strategy of Consolidation),在不占优势的市场,寻找合作对象,通过兼并、合资或者合营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依靠合力竞争。
2.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欧洲美元。指存于美国国外的美元存款。美国银行从美国境外借入欧洲美元,可以不用保留法定准备金,并且也不受Q项条例的限制。这样就在扩大银行负债的同时,提高了资金营利能力。
银行商业票据。指银行持股公司发行的商业票据。这样的资金来源不属于存款,所以和欧洲美元一样,既不用保留法定准备金,也不受Q项条例的限制。
可转让提款单(NOW,Negotiable Orders of withdraws Ac-count)。NOW账户与支票账户惟一的区别仅在于,由此账户签发的付款命令叫做Now而不是支票。这样,NOW账户就可以不受关于支票账户不能支付利息的限制。
自动转账服务(ATS,Automated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银行开办这一业务,在客户的支票账户和.ATS账户之间自动实行转账,支票账户内一定金额之上的余额将自动转入ATS账户。而客户签发的支票要求支付时,所需要的资金也会自动从ATS账户转入支票账户进行结算。这种服务实际上是把支票账户分成两部分:一个最低金额的支票账户和一个称之为ATS的储蓄账户。由于ATS账户不是支票账户,从法律上来讲它可以支付利息,这样就规避了支票存款不能支付利息的管制。
隔日回购安排。这是另一种形式的ATS服务。银行利用一种所谓“清理账户”来从事隔日回购安排。当一家公司营业日终了时,其支票账户内一定金额以上的存款都“全部清理出去”,投资于隔日回购协定,而隔日回购交易是向客户支付利息的。这样,尽管支票账户在法律上不能支付利息,但客户支票账户的资金就通过隔日回购安排这种方式获得了利息。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MMMF发行一种股份,所获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认购股份者可以分得利润,同时持股者还能对其股份签发支票。MMMF的股份事实上就是有利息的支票账户。但在法律上,这并非存款,利润也非利息,所以不受利率上限的限制。
(2)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创新
浮动利率工具,也称可变利率工具,主要是钉住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短期利率。由于未来利率的变动具有不确定性,浮动利率工具对资金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都能起到降低利率风险的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远期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刻以既定的协议价格向买方提供某种商品。期货则是标准化的远期合约,其标的有统一的市场标准。这样,投资者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化解风险。金融期货合约的买方和卖方都能够达到锁定未来的成本或者收益,规避风险的目的。
金融期权。它与期货的区别在于,期权合约到期时,期权合约购买方可以选择履行或是不履行合约。这样,期权合约购买方就能根据当时市场的实际状况加以选择是否履约:如果市场情况利于自己,则选择履行合约。期权合约购买方必须事先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事实上,期权类似于保险业务:一方支付保费,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
互换交易。是指当事人利用各自的投资机会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相互交换不同币种和不同利息的资产和负债,以避免将来汇率和利率变动的风险,以获取常规筹资方法难以得到的币种和较低的利息,实现筹资成本的降低。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融资承诺的创新工具,根据这种承诺,借款人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发行短期票据来筹措中期资金,又包括银行承诺购买借款人发行的任何票据或提供备用信贷。
远期利率协议。是1983年推出的一种金融创新。它是指当事人签订的一项协议,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后,将在某一时间内按照某一利率水平进行支付。在利息起算日根据当时的市场参考利率约定的利率相比,如出现利差,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这一利差。
(3)技术创新
近半个世纪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创新,银行信用卡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信用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的美国,然而当时信用卡的经营成本甚高,发展缓慢。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使得信用卡服务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卡业务随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知名的信用卡(例如VISA卡和MASTER卡)成为在异地乃至全球各地的方便的支付手段。
(4)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和数据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银行业变革和创新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推动力,现代银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电子时代。
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目前主要呈现了三个层面的信息化:一是银行内部,包括银行内部电算化业务处理以及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银行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二是银行之间,统一的、标准化的资金清算体系(如SWIFT)使资金清算快速、安全,并降低交易成本。三是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通过各类终端向客户提供便利的自动客户服务。
在未来,信息化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发展,Internet的普及将使金融业转向全方位的电子化服务和开放式的经营模式,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完善智能卡技术,使金融服务走向真正的无纸化。
3.金融机构的创新
表现之一是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银行持股公司是银行集团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表现之二是“金融联合体”的出现,它是一种能向顾客提供几乎任何金融服务的“金融超级市场”。表现之三是金融业正在从提供单一金融服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
三、金融创新的影响
1.使金融工具多样化、灵活化。创新的工具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收益性,适合不同投资者的需要。
2.金融机构传统的分工格局被突破,彼此业务全面交叉,同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务日益综合化、全面化。
3.使一些国家在既成事实面前被迫放宽某些金融管制,而这又成为推动创新的因素。
4.增强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复杂性。由于创新后的金融工具大都增强了支付功能,这必然会增加货币当局在宏观调控中对货币层次划分和控制上的难度。
四、金融创新的理论
1.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西尔柏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抑制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金融抑制一方面是政府的控制和管理,致使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必须通过创新来提高效率,以弥补这部分损失;另一方面是内部强加的抑制。为保障资产流动性和降低风险,金融企业制定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保证营运稳定,但也形成了内部金融抑制,这也促使金融机构寻求最大限度的创新。
2.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凯恩斯提出“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他认为:所谓“规避”是指金融机构采取各种措施回避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由此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对金融的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以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方式进行;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扰乱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政府又会加强管制,加强管制又会刺激新的规避行为,导致新一轮创新改革。
3.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主要以戴维斯、塞拉和诺斯为代表。这种理论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制度改革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
4.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交易成本降低的趋势促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换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地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
思考题
1.简述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如何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程度?
3.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金融深化的核心措施有哪些?
5.简述金融自由化改革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
6.思考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途径。
7.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8.简述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
9.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10.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