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5900000064

第64章 国家封祀(1)

(第一节)唐宋封祀

封祀是儒家视为国家大事的重大典仪,《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刘子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认为君主的基本职责,就在于运用祭祀来宣示文化政策,运用战争来表达领土和统治意志。除了例行敬天法祖的“岳渎”、“祖先”崇拜之外,唐王朝一项影响深远的文化建设,就是宣布以国家大典,来祭祀孔子和姜尚(太公望,即后世俗谓“姜太公”、“姜子牙”),以明示价值体系的引导取向。孔子的祀典以后虽然也陆续有所增改,但总的趋势是稳定的。而唐祀姜尚,凡有四变:《新唐书》卷十五《礼乐五》:

“开元十九年(731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上元元年(674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奠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绩列于左;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后罢中祀,遂不祭。”

此时于三国惟配孔明,颇合于太宗李世民的对他的褒扬。

安史之乱后的形势变化,使国家祀典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应偏移。首先是在礼仪使颜真卿的倡议下,大幅度增加了武成王庙祀,尤其是兴唐保唐诸将的配飨,反映出颜真卿的孤旨苦心,他意图奖掖历史上功臣名将,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握有实权的各路藩镇节度忠心保国: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威武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郭子仪。”

扩大配飨的结果,是魏蜀吴并立,而且吴人居然占据了半数。关羽也在这时和张飞一同进入了庙祀,这也许与当时叛乱藩镇多出于河北的情势有关。颇疑李商隐《骄儿诗》描述的“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元和间唐人说话,亦与这次扩大配飨的背景不无关联。不料诏令颁布次年即发生了李希烈、朱泚等人大规模叛乱,提出这个设计的颜真卿也命丧强藩骄镇之手。配飨的历代诸将也跟着吃了挂落,被毫不客气地撤去祀位,请出武庙:

“贞元二年(786年),刑部尚书关播奏:‘太公古称大贤,下乃置亚贤,义有未安。而仲尼十哲,皆当时弟子,今以异时名将,列之弟子,非类也。请但用古今名将配享,去亚圣十哲之名。’自是,惟享武成王及留侯,而诸将不复祭矣。”

赵宋代周,结束了五代纷乱局面,不久即开始上承唐统,郊祀天下,再次将关羽、张飞列入武成王配祀。也许出于“杯酒释兵权”的需要,赵匡胤不久又改了主意。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言:

“初,上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胡为受飨如此?’命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令终,不宜在配飨七十二贤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癸巳,昭等共议请升汉灌婴……凡二十三人;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凡二十二人。”

这立刻招致了反对意见。两天以后,秘书郎、直史馆梁周翰上言表示异议:

“臣闻天地以来,覆载之内,圣贤交惊,古今同流,校其末年,鲜克具美……关羽则为仇国所擒,张飞则遭帐下所害。凡此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或从澄汰,尽可弃捐。况其功业穹隆,名称烜赫,樵夫牧稚,咸所闻知,列将通侯,窃所归慕。若一旦除去神位,摈出祠庭,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必使时情顿惑,窃议交兴。”

梁周翰旗帜鲜明反对“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不但“法祖”旧制,也是针对“兵革未靖,宜右武以起忠烈”的宋初现实。赵匡胤考虑的重点不同,他建立武成王庙是满足武将也能“功业不朽”的要求,变革“配飨”的标准不啻于警告他们千万注意要“保持晚节”,否则无论你“资格多老,功劳多大”,也可能撤销待遇,身后没有冷猪肉吃,所以他对梁周翰的上书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

“上以升降之制,有所劝惩,不报。”

“劝惩”二字包含的现实内容,不言而喻。不过他在修复历代帝王陵寝及功臣烈士宗庙时,也包括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赵光义又推恩及远,“至道二年(996年)制曰:‘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及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有祠在逐处,并令清洁致祭。近祠庙陵寝处并禁采樵。’”这也是玉泉寺关羽祠宇能够延续至宋的原因吧。

时与势移,康定、庆历年间宋廷用兵西夏招致惨败,内乱亦起,亟须“右武以起忠烈”,于是宋仁宗按照范仲淹建议颁行“新政”(1043年),对武成王庙配享也进行了调整:

“初,建隆议升历代功臣二十三人,旧配享者退二十二人。庆历仪,自张良、管仲而下依旧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

这也意味着恢复了关羽等人的配享。其实早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亲祀汾阴后土庙时,已在关羽故乡解州新建了关庙,郑咸《元佑(1086~1093)重修(关)庙记》提到关羽事迹已经广泛传诵,“老农稚子,皆能道之”,特别强调他不事强主,不计爵禄富贵,对“汉之宗种”生死相从的忠义气节,足以传世。请注意其中“庙久不治,里中父老相与经营,加完新焉”数语。这也是关羽崇拜由葬地当阳向故里解州,或者说是由楚地向中原的一次重要转移,也成为后来道教“关公斩蚩尤”神话的契机。

宋神宗欲强兵耀武,所以特地颁定历代功臣祠庙的等级及升降爵次,并明确划分了“人”与“神”的政策界限。《宋史·礼八》言:

“诸祠庙。自开宝、皇佑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熙宁复诏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爵号,并以名闻。于是太常博士王古请:‘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封。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号者初二字,再加四字。如此,则锡命驭神,恩礼有序。欲更增神仙封号,初真人,次真君。’”

也就是说,公、侯、王三爵犹为功臣之封赏,而真人、真君则已为“神仙”名号矣。以此观之,关羽由人而神的区分,正在后来道教加封其为“崇宁真君”之际。李焘《续通鉴长编》记载,宣和五年关羽曾被敕封为“义勇武安王,从祀武王庙”,但旋以礼部奏启,“从祀将例,不显谥号”,故除“义勇”,仍称“武安王”。也许是在玉泉和广西的关羽祠庙宋仁宗时已经“赐额”,且汉代业已封侯的缘故吧。苏东坡门下弟子李廌《济南集》已有《关侯庙》诗,其云:

“三方各虎踞,猛将皆成群。屹然万人敌,惟髯称绝伦。仗节气盖世,横矟勇冠军。艰难戎马间,感慨竹帛勋。凤阙倥蛮楚,庙食汉江濆。神游旧战地,庭树起黄云。”

其集未编年,故难以骤定写于何时,由诗意看应当是游楚之作。按李廌文字虽然曾得苏轼激赏,但一生科名未遂,故游历有限。现存李廌集有其应赵德麟邀约,曾去襄樊一带游历,或者作于此时。李廌逝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其时中原尚称承平,但瞻仰关庙已勾起他的无限感慨。

(第二节)明代国祀

唐宋两代关羽都曾进入武成王陪祀,但位次并不显赫。北宋虽然已为关羽封王,爵次高于其他陪祀,但也还不惟此独尊。元代封敕甚为杂乱,则因主奉藏传佛教,而道教也热心参与之故。明代开国即以理学建构制度,朱元璋在南京初立十庙,而无关庙的情况曾引起后人猜测。故传言:

“明初,英灵坊十庙将成,高帝梦神谒陛前,求立庙。帝曰:卿于国无功,是以不及。神曰:陛下鄱阳之战,臣率阴兵十万为助,何谓无功?帝颔之,神乃去。明旦命工部部为立祠。”

盖缘朱氏久立长子朱标为嗣,并指定宋濂为首的一批理学重臣为其讲经,目的是培养出中国第一个“理学皇帝”。不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因病早逝,经过反复考虑权衡,朱元璋决意按照西周宗子之法,摒弃已立藩王之诸子,迳以朱标十六岁的次子允炆为帝嗣,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为其师傅。但他也惟恐主弱臣强,重蹈元代泰定帝以后强臣废立,继位失序的覆辙,故于次年再开杀戒,这就是明史着名的“蓝玉案”。洪武二十七年复关羽庙祀,应当是为余下的武将树立忠君尚义的典范,以确保建文嗣位时,能够有一批忠心武臣保驾。殊不料百密一疏,祸起萧墙,起兵篡位的却正是皇子朱棣,也应了那句“千虑一失”的老话。后来建文面临破城危急之时,惟有祷神以冀奇迹时,京师关羽祠也果然派上了用场:

“(洪武三十五年七月)辛卯,遣江阴侯吴高祭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神乐观提点周原(玄)初祭北极真武之神;后军提督陈旭祭汉寿亭侯;礼部员外郎宋礼祭都城隍之神。”

可谓“临时抱佛脚”。朱棣即位不久即开始在北平营建京师,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明史·礼四》载:

“汉寿亭侯关公庙,永乐间建。成化十三年,又奉敕建庙宛平县之东,祭以五月十三日。皆太常寺官祭。”

北京故宫博物院除收藏有宣德时期宫廷画师商喜绘制的大幅《关公擒将图》,还有戴进绘制的《三顾草庐》图轴,尺幅斐然可观。其中有关羽幞巾葛袍之另种风格形像,与《擒将图》迥异,可资比较。颇疑此两幅画均是宣德帝在迁都北京以后,为重修京师“寿亭侯庙”(或另有“三义庙”计划,如后世正统帝修建者然)准备的壁画粉本,但不知何故未能建庙,所以没有派上用场,遂闲置于大内库藏之中。一般而言,庙宇更新都是在原址翻修,而非移址另建,故知以护佑明廷着称之白马关庙,实由明宪宗(年号成化)的朱见深在洪武初其所建关庙新修。也许经历“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皇室对于关公的信奉更上层楼。《万历野获编》卷一“复辟诛赏之滥”条言:

“天顺元年正月,南内夺门之功,开赏过滥,不必言矣。乃至无目人刘智亦拜漏刻博士,以致教坊司乐工高鉴升司乐,俱见之明旨。不亦重辱此盛举哉!以故朝天宫道士朱可名、大兴隆寺僧本金,皆以诵经所祝乞官。而山西按察司俞本,亦以曾祷关羽庙祈上还京,且录告神诗文以献矣。”

证实当时“勤王”,还的确有拿关公崇拜说事儿者,亦可见出道士、乐工在拥立皇帝中亦有作用。据载正统年间朱祁镇曾于紫禁城西南隅建立了一座“三义庙”,专门祀奉刘关张君臣兄弟。

作为朱祁镇事先册立的太子,成化帝朱见深在这次帝位承继的反复中,一度失去东宫储位,一定对究竟什么才是“帝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随帝所往,艰险不避,君臣义气,彼此固结,久而不替……炎鼎巳失而复存,汉祚巳绝而复续”深有所感。故树立忠节榜样的同时,也在宗教各派中广结善因,左右逢源。就是他首先开启了明廷“传升”道官的制度,又命勋旧与嗣汉天师结为姻亲的。成化十七年(1481年),朱见深又特为京师关庙颁赐祭文,云:

“惟神天挺英豪,而号万人之敌,理涵麟史,以兴一国之图。酬德报功,烈侯嘉祀。逮于大宋,敕令灵魂,复统阴符之兵,剿灭蚩尤之怪。妖气既绝,旱虐随消。天降甘霖,池盈盐水。生民获利,国课充输。公快私忻,惟神是赖。尤冀佑皇图之永固,更希神灵之悠长。遣使达诚,持香致敬。灵威显赫,昭格是祈。”

既肯定了关羽知晓《春秋》(亦称“麟史”或者“麟经”)大义,又宣示出正一派托言“关公斩蚩尤”的神异佑民,显示出儒道合流的趋势。从此明廷的关羽崇拜正式走上了儒道合一的轨道。关羽祭祀既然沿此两途开始升温,重心也开始第二次大转移,形成以全国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京师为中心的国家崇拜,并持续影响四百余年,直到清末。

《明武宗实录》卷五载:“(弘治十八年九月辛丑)礼部进孝宗敬皇皇帝梓宫发引祔享仪注”时,已把关羽庙列为太常寺祭告对象。这次祭礼提升虽然并不引人注目,却为后世皇室供奉打开了闸门。成化年间,礼部侍郎倪岳曾上《正祀典疏》,把很多热门神灵列入“淫祀”包括梓潼帝君、文昌之星、张天师、大小青龙神、东岳泰山神、北极佑圣真君(真武)、崇恩(萨真人)、隆恩真君(王灵官)、洪恩灵济真君(二徐),甚至城隍神,但却特别声明:

“(在京各项祭祀)正大之神汉寿亭侯、宋文丞相,俱祀典应祭。”

洪熙至弘治期间,关庙一直得到地方官员的维修或者复建,还有词臣学士苗衷、商辂、李东阳,翰林钱福,主管大僚如礼部尚书周洪谟,江南名士如祝允明等为之立碑撰记。祭祀虽不显赫,却为中明的提升预设了前提。朱棣自北方取得帝位,故立真武为主神。嘉靖则是自南方承嗣取得帝位的,按照规制他出生之锺祥(潜邸)也因之升格为承天府,与应天府(南京)、顺天府(北京)并立为三,即所谓“升州为府,拟两京兆,声名文物,非列郡可比”。只是承天府辟处一隅,地瘠人寡,不足以称通都大邑,故将荆门、沔阳等三个府州归入承天府辖治。关羽殉难之地当阳原属荆门,亦于嘉靖十年归并入承天府治下。按朱厚熜原拟将其父兴献王陵(后称显陵)移葬北京昌平帝陵一系,以彻底完成转移帝系,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统的愿望。为此他曾专程回锺祥谒陵,进行考察,也是惟一离宫远巡。途中曾经遭遇火灾,被随驾锦衣卫指挥陆炳冒死救出:

“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陆)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屡擢都指挥同知,掌锦衣事。”

但在最后关头,嘉靖还是因为怕断了“龙脉”而放弃迁葬,决定其母死后仍然归葬显陵,规格为帝陵。这就更加凸现出帝嗣南来的意义。徐阶曾有《重修当阳(关)庙碑》,谈到当阳关庙曾在嘉靖年间大规模重修,捐助者则为:

“黄公名锦,在司礼,务德而奉公;陆公名炳,有文武才,其志在安社稷。观于兹举,可以得其人之概矣。”

请注意,这两个人正好都是嘉靖归省的随驾,也是他身边最有权势的亲近权侍。他们联手重建当阳关羽祠庙,或者是知悉嘉靖的真实想法,甚至得到嘉靖本人的默许。现存关庙碑帖中已有嘉靖十九年由黄锦之弟、锦衣卫指挥同知黄锈用其二子黄澄、黄淇祈福名义,在京师修造关庙的《重建关王庙记》,共同参与者亦有“内官监等衙门太监等官”共五十八人。其事“恰好”踵接在嘉靖归省之后,不为无因。只是事关帝胄“移祚”,改神护佑,当时或为皇室不宣之秘,只有贴心近侍可得窥知而已。

另在前明官方的祷雨仪典,通常是致祷龙神,而嘉靖却开启了京师祭祀庙宇遣官致祭时,增加关公祈雨的先例。

同类推荐
  •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本书是徐志摩经典诗作、散文、小说的精选集:诗歌涵盖五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集外》,其中包括最广为人知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最代表性散文有《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小说《春痕》。上述作品充分显示了徐志摩深厚的文学功底、多彩的人生阅历,更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及艺术趣味,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心灵枕边书。
  • 青春·冥幻

    青春·冥幻

    本书主要叙述一个花季少女12-15岁心理历程的片段。她曾经充满幻想,充满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此同时,她也正在经历着她的青春年华,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与幻想背驰的前路。此时此刻,她又在思寻些什么?追求些什么?本书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她有趣又多愁的校园生活、青春感想。她从懵懂地期待一份青涩的爱情,到懂得珍爱亲情友情;她从记录自己的青春经历,到讲述乡村女孩的故事,再到感慨城市中的社会现象。总之,她用文字记下了自己的成长路,记下了她青春的回忆。
  •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本书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着重介绍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艺术特色。以助于读者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高中的时候,叛逆期到,大家都嗨起来!“吕姐,都到叛逆期了,你脸上的表情不应该变一下吗?”李宁儿说。“李宁儿,我才比你大一岁而已,我天生就长这样啊!”
  • 奇梦谭

    奇梦谭

    在一幢黑色的建筑物里,小奇莫名地卷入了某个事件,并目睹了一幕惨剧。当他以为这是幻觉的时候,在医院里又遇到了奇怪的事。而小奇依旧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幻觉。朋友文笑生的出现及带来的消息让小奇意识到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
  • 九仙戮

    九仙戮

    当天地再不允许修士飞升成仙,残留在帝云界的九座仙家府邸,便成为了修士最后的机会。而在这场争仙之战的背后,一场延续了万万年的万界阴谋,正悄然的掀开了序幕......
  • 重生之帝女嫁到

    重生之帝女嫁到

    果然,人都是有克星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她,竟然也有害怕的时候,“早晚有一天我非让你侍候我。”燃月气呼呼的刷着………夜壶!!她二十一世纪首席杀手什么时候干过这种脏活
  • 狗道官途

    狗道官途

    鹅城东北乡一个村长转生为狗的另类历程……
  • 倾城萌后

    倾城萌后

    墨倾城,一个平凡的女子,却从未平凡。一朝穿越,满城风雨。原本懵懂纯真的她在一次次事件中慢慢成长,越发成熟。她不会再精神大条的相信每一个人,不会再为被杀的人恐惧。她学会了隐忍,不再是当年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片子。然,她变了。但这,不就是因为一次次迷局,一次次背叛吗?仰慕她的大有人在,痛恨她的也在算计。她倚在若水桥畔,在雨中久久立着,身上早已湿透却浑然不觉。她仰起在雨雾中迷蒙着的绝色脸庞,轻叹:“浮生若梦,为何相遇?注定只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不是吗……为何?为何?”这红尘一梦,是沉沦?是看破?亦或是,生生错过?……
  • 遥遥铃音扬彼岸

    遥遥铃音扬彼岸

    昆仑半山立于人界大地,半山高入九天苍穹。虽无四季之分,却常年寒风肆虐,冰川不化。所见之处除了茫茫雪色,便只有反射着漫天星光的寒冰。司铖曾告诉我,昆仑之东为槐江山,那里的五彩玉石绚烂夺目。西为游乐山,溪水生养的?鱼味道最为鲜美。南为泛林,林中鸟兽极为温顺。北为极之渊,便是神入了此处亦会神形俱灭。可是他却不知晓,真正站在昆仑之巅时,除了头顶的漫天星光和脚下那白色的苍穹,其他什么都看不见的。
  • 三生骨

    三生骨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你相信前世今生轮回转世吗?
  • 绝色狐妃:邪王,滚下榻

    绝色狐妃:邪王,滚下榻

    大婚当夜,他将她欺在身下,低哑的声音撩人心弦:“王妃,今夜只洞房,不修行。”“滚!”念白盯着身上男人妖孽如斯的颜,心中哀嚎。为何前世对她处处刁难的大魔头,这一世却对她万般纠缠?她是妖族最尊贵的公主,被最信任的人亲手送入地狱!涅槃重生,昔日的妖族公主早已成为嗜血修罗,身负极焰神力,呼风唤雨,无恶不作!骗她、杀她、辱她?夺她王位者?灭她满门者?她会向他们千倍万倍地讨回来!传闻中不近女色的“大魔头”一夜醒来,发现与他彻夜缠绵的小女子竟变成了一只小狐狸,于是乎,顺手抚了抚那一身柔白的毛,“爱妃,昨夜不慎失了分寸,为夫答应你,日后对你有求必硬,原谅为夫可好?”某狐狸内心崩溃:“……滚!”
  • 南城北爱

    南城北爱

    哼着张震岳的《再见》,我们的青春终究是走到了尽头,离别时没有电视剧中痛彻心扉的告别,我与她的台词只有一句:再见。是的,从那天开始,我与她再未见面,在这曾感到温暖的南城里,终究还是容不下那来自北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