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是个熊孩子,纯的。她简直是名不副实的最佳写照——什么沉静、文静、安静等等,都和她不沾边儿。
从小到大,她犯浑的事儿简直如滔滔江水一般绵延不绝——小到把同学的作业本上面画上了鬼脸和小乌龟,大到泡吧飙车夜不归宿。至于上学逃学、旷课、挂科,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更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陈静一天到晚这么犯浑,也是有那么点儿资本:她老爹经营医疗器械公司,挺有钱,老妈是本市一所重点高中尖刀班的班主任。且陈静的老爹老妈家里面都有那么一点儿背景。
这种家庭背景,有路子,有钱,又和权搭了那么点边儿,于是陈静犯混起来就更加没有顾忌。虽然还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级别的事情,但是她这个人整天惹是生非偏偏没啥本事的草包女,还真没给人留下啥好印象。
其实在陈静还是个说话不利索,走路直打晃的软萌小包子的时候,她也曾经是别人家口中的“乖宝宝”,上幼儿园时候班级里的“小红花达人”。
不过当时,小小的陈静有一个烦恼,就是:爸爸妈妈总是不陪她玩儿。
想想也是,她老爸管着一个公司,她老妈管着一群高中学生,全都忙得脚打后脑勺,自然顾不上她了。
所以每次当小陈静用一脸期待的表情抓住妈妈的衣摆,或者爸爸的裤腿,用奶声奶气的软萌小嗓子说着“爸爸妈妈,我们去玩儿吧”的时候,通常就会得到这样的答复:
“乖,爸爸今天下午要出门,没工夫陪你玩儿,去找保姆吧。”然后陈爸拎起公文包推门出去了。
“小静听话,妈妈正在给大哥哥大姐姐们改作业,你自己玩儿去吧,不然让保姆给你讲故事也行。”然后陈妈继续伏案写写画画。
一来二去,导致小陈静和自家保姆相处的时间甚至比父母还多。
但是保姆怎么能够代替亲爸亲妈呢?于是小陈静每次看到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在爸妈的陪同下去郊游去公园去……的时候,她都是表面上一副“我才不稀罕呢,不就是爬山/去公园/去放风筝么”的高冷表情,其实内心各种羡慕嫉妒恨。
其实小陈静心里明白,爸爸妈妈并不是故意不和她一起玩儿的,爸爸妈妈都很忙。可是别人的家长也很忙啊,为什么就能陪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呢?就算不陪她玩儿,一起聊聊天什么的也好啊……
小陈静决定开动小脑袋瓜儿,做些什么让父母关注她。
刚开始,听小朋友们总说因为他们听话,表现好,所以爸爸妈妈会带他们去玩儿。所以小陈静着实“表现优秀”了好一阵子。
然而,即便幼儿园的老师夸奖不断,小红花的数量“蹭蹭蹭”向上涨,但是小陈静满怀期待也没有等到父母摸着她的脑袋说“陈静表现这么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去公园/放风筝吧”这种话。
因为在陈爸爸陈妈妈或者说大多数人的观念之中都有这样一个潜在的惯性想法:父母优秀,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小陈静如此地拼命努力“表现好”,在陈爸陈妈的心中却变成了“理所当然”。
预期效果没有达到,小陈静表示很不高兴。这时候,她听到邻居阿姨教训她家的小胖墩儿的话:“你个熊孩子怎么不省心!一分钟不看你就上房揭瓦!你看看隔壁老陈家的小静静多省心?他爹他妈整天在外忙活也没见人家起幺蛾子!”
后面的话小陈静都没有听清楚,但是这一番话却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如此!怪不得她的爸爸妈妈总是不见人影,原来是她“太省心”不需要多余的照看!
这么说,如果她也不省心一点,是不是就能够让爸爸妈妈的眼光多落到自己身上一些呢?
于是乎,自以为“受到启发”的小陈静恍然大悟,从此开始在熊孩子犯浑的道路上把足狂奔。
在上课的时候她开小差弹前面小朋友的脑壳,把别人身后的小板凳偷偷抽走,或者把树上掉下来很像是毛毛虫的种子串儿放在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面吓得他们哇哇大哭。
最开始,陈静的行为的确是效果显著,幼儿园的老师跟陈爸陈妈说了陈静一系列“光辉事迹”之后,两人在陈静的身上的关注的确多了一些,这更加坚定了小陈静的坚定步伐——更加卖力花样百出的犯浑。
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陈父陈母发现陈静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于是干脆也没有什么耐心继续管她,干脆让她放任自流。
可是陈静则认为父母不再那么关注自己的原因是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程度的犯浑,于是乎小陈静决定让犯浑更上一层楼:在她长大几岁能够利索地跑跑跳跳之后,开始和男孩子登高爬低打群架,弄得每天一脸一身的泥土,像一只小野猴子。
然后她发现,自家老爸老妈还是不搭理她╮(╯▽╰)╭
等到随着时间流逝,小陈静渐渐长大,也慢慢懂得这种“犯浑”的行为除了让人厌烦头疼不能引起别人丝毫的关注,她熊孩子的属性已经养成了。
其实陈静不是没有想过发愤图强一下的,可是她为什么要发愤图强呢?
为了父母以她为荣?似乎她当初是乖孩子的时候,父母别说以她为荣,连一句夸奖都欠奉;为了钱、权、好的工作?这些她都不缺。
虽然那些钱是他爸他妈赚来的,工作也是走后门弄来的,但是用别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爸你妈的还不就是你的?
至于男人什么的,陈静认为只要有钱,什么俊男美女得不到?至少在陈静的身边,“用钱买感情”的事情层出不穷。所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纯粹感情,对于陈静来说就是那妖魔鬼怪——经常听说,但是从没见过。
如此,缺少奋斗目标的陈静就一直这么浑浑噩噩。穷极无聊之下,她开始寻求刺激:飙车、野外探险、蹦极、极限生存……什么刺激玩儿什么。
好在她还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没有去作出什么祸害人的事情。
直到她二十四岁的时候,在一次攀岩的时候,却因为保护装置故障,而失足坠崖。
就这样,陈静一不小心玩儿大发了,把自己的小命“玩”了进去。